[传统文化]夏朝的太康失国与少康复国
大禹的儿子启废除了禅让制,凭着父亲的威望,自己继位为王,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朝代——夏朝。
“六贼”说的是以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人蔡京(1047年-1126年)为首的童贯、朱勉、李彦、王黼、梁师成等官僚或宦官,为非作歹,控制朝纲,制造混乱,坑国害民,众多百姓倾家荡产,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埋下了北宋灭亡的祸根,故史称“六贼乱政”。
英国赫胥黎在1863年出版的《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非洲的食人风气:“在非洲刚果的北部,过去住着一个民族叫安济奎,这个民族的人十分残酷,不论朋友、亲属,都互相吃食。
周文王是以雄才大略的圣人形象出现在历史记载中的,公元前11世纪,他率领周部落消灭了居住在今天西安东面的崇国之后,就在沣水两岸营造了一个新的都城丰京,从此长安一带在肥沃的八百里秦川上开始登上了它华彩的焦点舞台。
分封制的起源可以说在夏朝之前就已经出现了,那个时代的分封制已经有了一定的雏形,而在之后的时间中才最终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制,那么分封制最早的朝代是什么时候呢?从已有的资料来看,分封制最早出现的朝代就是商朝。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独自一人因为一个偶然的发现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一举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人物,讲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学术史时,谁也不能不提到他,这个人就是王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