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南诏德化碑及其故事
大理市太和村西面的南诏太和城遗址内,矗立着一块黑色的古碑——“南诏德化碑”,正面刻碑文40行,约三千八百余字,目前仅存残破碑文256字。碑阴刻书41行,详列南诏清平官、大将军、六曹长等职衔和姓名。该碑对研究云南民族史、西藏地方史都是宝贵的实物资料。
唐代初期,大理地区建立了六沼 (诏,彝语为王的意思),其中的蒙舍诏因在六诏的南端,又称南诏。唐王朝为打击吐蕃在洱海地区的势力,支持南诏王皮逻阁,在唐开元二十六年 (738年)用武力征服其他五诏,占据了整个洱海地区,并在太和城设都,建立了奴隶制地方政权南诏国。
开始,南诏国向唐朝称臣,往来甚密。可是到了天宝年间,由于唐玄宗昏愦,宰相杨国忠专权,他们的穷兵黩武政策,给这里带来了连年的战争。
天宝八年 (749年),面对唐军压境的威胁,南诏王阁逻凤带着妻子去拜谒云南太守张虔陀。想不到这个骄横的边官不但乘机敲诈勒索他,还调戏了他的妻子。阁逻凤一怒之下,起兵复仇,攻州夺县,张虔陀被逼饮鸩自杀。
天宝十年,唐玄宗发兵攻打南诏,阁逻凤谢罪请和,不允,无奈被迫应战。他打败了朝廷的远征军,差一点活捉了率兵的鲜于仲通。当时的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蛮子朝歌》中,描绘了这一战役:“鲜于仲通六万卒,征蛮一阵全军没,至今西洱河岸边,箭孔刀痕满枯骨。”
不过,即使在民族之间的攻占杀伐的历史中,也留下一段流芳千古的佳话。
在攻打张虔陀时,阁逻凤俘虏了西沪县令郑回。他非但不杀不辱,还叫自己的儿子、孙子拜郑回为师。后来,孙子异牟寻继位,让郑回当了清平官(宰相),对他言听计从。正是由于郑回的斡旋劝说,南诏复称臣于唐,多年的征战结束了。接着又有了嫁女联姻和互派弟子留学等友好交流的史实。相传,著名的“南诏德化碑”,便是郑回所撰。
作为历史的镜子,“南诏德化碑”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大概就是吸取了这段沉痛历史的教训吧,其后的历代帝王基本上都对这里采取了息事宁边的政策。民族和睦与交流,使大理成了物阜民丰、文化发达的地方。
今天,各族人民更团结了。当年连年征战的古战场龙尾关,变成了工厂、学校、商店、机关林立的下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