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自己活的才有底气 让自己的生活更智慧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靠自己活的才有底气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让自己的生活更智慧和靠自己活的才有底气的精彩内容哦。
靠自己活的才有底气 让自己的生活更智慧(一)
从前有一个不太聪明的人,有一天碰巧捉到了一只白公鸡,这下他可高兴了,他想这只白公鸡也许可以换一盒烟抽抽。于是,他便把公鸡塞进了自己的怀里,匆匆忙忙地到集市上去了。
他还没有走进集市,就有几个人迎面走来,问:
“啊,大伯!你去卖什么呀?”
“公鸡!”他爽快地回答。
说着,他就从怀里取出那只白公鸡,他们看了一眼后,摇摇头说:“这哪是什么公鸡呀!这明明是只兔子嘛!”
“开什么玩笑,”他心里想,“他们是在搞鬼!”他紧紧抓住公鸡,一声不吭地继续朝前走。
他没走出多远,又碰上了几个商人,问他:
“你这么急急忙忙地赶到集市上去卖什么呀?”
“我把这公鸡卖了!”
商人们看了看他手里拎着的公鸡,打趣地说:“你拎的只是只兔子,哪是什么鸡呀!”
他听商人这么一说,心里也有些犹豫了,便把公鸡高高地举到自己眼前,仔仔细细地观察起来。
“有可能这真是一只兔子呢!”他暗暗地想,“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眼睛,假如大家都认为这是只兔子,那就一定是真的了!”
这时,他已经来到了集市上。这里人山人海,市民们熙熙攘攘地相互拥挤着,现在即使有一只苹果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落到地上的。这边一家店铺里,炒锅声叮铃当啷;那边一家刀剪店里,磨刀声哗哗啷啷……喧闹声、吵嚷声充塞了整个集市,震耳欲聋。
那个卖鸡的人也情不自禁地高举起手里的公鸡,大声高喊起来:“哎,兔子、兔子,谁要买我的兔子!快来买兔子喔!”
一位老太婆走了过来,看了看说:“什么?你哪来的兔子?要知道,这是只公鸡!”
他听老太婆这么一说,把公鸡举得更高,反而更固执地说:“我对你说,你听着:这确实是兔子,而不是公鸡!”
聚集在周围的人们一齐嘲弄那个老太婆:
“这位大伯说得对,你难道连这也看不清楚?这是兔子!”
人群中发出了一阵“哈哈”大笑声。这时,卖公鸡的人已经完全确认他卖的是兔子,而不是公鸡。假如有谁还敢说这是只公鸡,那么立刻会招来无数只拳头,像雨点般地落到他的头上。
卖鸡人举着已成为“兔子”的公鸡,在整个集市上走着、喊着,这里的一切人,都在向他表明:这是一只兔子,而绝不是公鸡。这样,卖鸡人举着公鸡走遍了整个集市,但谁也不愿去买他的“兔子”。一会儿,他感到有些累了,想换一只手继续叫卖他的“兔子”。当他刚一松手,那只“兔子”突然展开翅膀,向着一间店铺的屋顶飞去,并且还“咕、咕、咕”地大叫起来,当他听到这声音,感到有点手足无措了:“怎么,这只兔子竟会学着鸡叫?还长上翅膀飞走了!这岂不是怪事!”
那只公鸡一会儿又从屋顶上向远处飞去了。
这时,那个老太婆又来到了他身旁,说:
“不能光听人家的话,还要靠自己的智慧来生活。”
靠自己活的才有底气 让自己的生活更智慧(二)
有一个女人,她有三个儿子,她非常疼爱他们。有一次,她得了重病,把三个儿子叫来,问道:
“如果我死了,你们用什么表示对我的爱呢?”
大儿子说:
“我在悬崖上挖个洞,将你的遗体放进去,叫白蚁或者别的什么野兽都够不着你的遗体。”
二儿子说:
“我把水变成酒,把海砂变成火药,鸣枪三千下向你致哀。”
“我带着萨萨邦萨姆国王的金头来参加你的葬礼。”三儿子说。
过了一些时候,女人死了。两个哥哥都按照他们说的做了,而名叫杜罗·科菲的三儿子动身去寻找萨萨邦萨姆国王的头。
杜罗·科菲走着,来到一所破烂不堪的房子跟前。他走进去,往右边一看,看见了一个瘦小的老得不能再老的老太婆。他非常害怕,想马上走开,但是老太婆叫住了他:
“别走,我的孙孙!到这儿来,我已经看见你了。”
他走到她跟前,老太婆就问他:
“这儿从来没有人来过,你来有什么事?”
杜罗·科菲回答她说:
“我发誓要带萨萨邦萨姆的头去参加母亲的葬礼。所以我就本了,”
老太婆惊奇地说:
“这简直是没有听说过的事!可我看得出来,你是个好人。好吧,我尽力帮助你。”
杜罗·科菲在老太婆屋里呆了三天,谦虚恭敬地服侍着她。
老太婆给了杜罗·科菲一个辟邪物,对他说:
“拿着,它名叫杜罗·科菲,它可以把你从困境中拯救出来,并且能满足你的一切要求。如果你想报答我,那么你记住,我很想要一条狗。”
“太好了,”杜罗·科菲说,“我也叫做杜罗·科菲,一千个谢谢你。”
老太婆说:
“没有这个辟邪物做不到的事。如果你需要我的帮助,把它放到你的耳朵旁边,他就会给你提出好主意。”
壮罗·科菲告别了老太婆,又上路了。走了一会,他觉得累了,便对辟邪物说。
“喂,杜罗·科菲,我累了,走不动了。”
这时,突然从天下落下来一双凉鞋,他拾起来穿上,就好像坐在马上一样,飞快地奔驰着,感觉不到一点疲倦。
不久,他到达了萨萨邦萨姆的城堡。
这时,全城的人都在国王的地里作工,他爬到一棵树上,躲到枝叶中间。
过了两个来小时,人们下工回来了,准备吃晚饭,地上已经摆出了一百盆饭菜。辟邪物命令天黑下来,天就黑了。杜罗·科菲从树上下来,混在人群中去吃饭,他对辟邪物说:
“我想喝点酒。”
辟邪物命令天更黑一点,杜罗·科菲对人们说:
“干了一天的活,没有酒喝哪能行呢?”
眨眼间,他们面前摆上了许多的酒,他们想喝多少就有多少。杜罗·科菲把一罐子酒喝得一滴不剩,又爬到树上。
晚上,一个巫师对人预言,国王萨萨邦萨姆的头会在今天夜里丢掉。国王听了大发雷霆,马上下令把这个巫师杀了。
萨萨邦萨姆长得非常可怕,他高过所有的树木,他的肚子像四只大桶,而脑袋像一所房子。他吃的粮食和吐出来的皮壳,多得世界上任何一个巨人也无法和他相比。
当铺开席子准备睡觉的时候,辟邪物对它的主人说:
靠自己活的才有底气 让自己的生活更智慧(三)
从前有一个农民,他有一块世界上最好的白菜地。目从曾祖父的白菜和 森林里的杉树竞相生长以来,谁也没有见过比这更好的白菜。每天早晨和晚 上他都要数一遍白菜的棵数。他要是不亲眼看看所有的白菜都在那里,他就 不得安宁。
一天早晨,最好的那棵白菜心不见了。农民很不高兴,甚至有些生气。
但是他没有能够把它找回来。更糟糕的是,第二天早晨又有两棵白菜心不见 了。
“这是有人偷我的白菜,”农民想。“我必须看着才行。”
就这样他整夜待在白菜地里看着。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第三天早上他 又少了三棵白菜心。可是在白菜地里他既没有看到人也没有看见兔子。
“这不对呀,”他想。他决定下一个晚上仍然待在地里看着。“这次我 要睁大眼睛瞧着,”他想。“一定是有人偷白菜。这样一个大白菜心总不会 无缘无故就不见了吧。”
谁也不能说他没有好好看着。为了能让眼睛睁大,他在眼皮里面放上根 火柴棍绷着。但是他一夜仍然什么也没有看到。后来太阳出来了,阳光直刺 进他眼里。于是他用手罩着眼睛。这时他发现有个小东西在白菜地最远的地 方蠕动。但是他一把手放下,那个小东西就不见了。
“我一定得到那边仔细瞧瞧,”他想。他悄悄地向那边移动。他还是什 么也没有看见。但是,突然间他听到了一把小锯子锯东西的声音。然后还有 人在唱歌:
锯和拉,锯和拉。
四个瑞令“干一天。
“报酬太低了,”农民半小声说。
他几乎还没有把话说完,就挨了一记耳光。他摔了一个斤斗。当他又站 稳的时候,锯子、歌声和一棵顶好顶好的白菜心不见了。“他明天早晨一定 还会带着锯子再来,”农民生气地想。“到时候我要像堵墙那样沉默不语, 这样也许能抓着他。”
他的估计非常正确。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他听到那把小锯子在锯一个 白菜帮,还听到了头一天唱的那支歌:
锯和拉。锯和拉。
四个瑞令干一天。
他小心翼翼地挪到了更近的地方。现在他可以说看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了。一开始他什么也没看见。但是后来太阳刺进他的眼里,他用手罩着眼睛 的时候,他看见了。在一棵白菜的正中间他看见一个绿色的小尖帽在那里点 头摇动,帽子下面有个长胡子小人。那个小人一边拿一把小银锯子在白菜帮 上用力地锯,还一边哼唱着。突然,白菜心掉下来了。这时候他就收起锯子, 带着白菜心走了。
现在农民再也克制不住自己。“你这个家伙!”他怒吼道。
“ 瑞令”是瑞典很久以前用的一种货币单位。
就在这一刹那,他和头一天一样挨了一记耳光,摔倒在地。当他站起来的时候,小人、锯子和白菜心,一切都不见了。
“我真笨,”农民想。“但是明天我要把事情干得漂亮一些。
靠自己活的才有底气 让自己的生活更智慧(四)
冰岛王国有这样三个兄弟:一个叫柯那尔,一个叫道那尔,一个叫丹克。
兄弟之间本来是很和睦的,但有一次却为了一块草地打起了官司。三兄弟都有权使用草地,所以,没有一个法官能作出决定,这块草地该属于谁。
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法官,他是全冰岛最聪明、最著名的一个法官。
兄弟们就去找这位法官,陈述了事情的经过。法官坐在椅子上耐心地听。兄弟们讲完后,法官说,要让他思考一天一夜。
第二天早晨,法官叫兄弟们出庭,说:“小伙子们,我经过反复考虑后,觉得你们没有一个人比另外两个拥有更多的权利,因此,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碰到这么难处理的案件!但是对我来说,没有不能处理的案件,所以,我能马上决定草地该属谁。你们三个人从外表看,都是伪君子,我决定把草地判给最懒惰的人。”
“法官先生,要是这样的话,草地应该属于我,因为我最懒惰!”柯那尔说。
“柯那尔,你是怎么个懒法?”法官问。
“我非常懒,”柯那尔说,“要是我躺在路当中,整整一团骑兵向我冲过来,我宁愿被踩死,也不愿让开。”
“对,你确实出奇地懒。”法官说。
“法官先生,我比它还要懒!你未必在地球上找得出像我这样懒惰的人!”道那尔激动他说。
“真的?你怎么个懒法?”法官很感兴趣地问。
“要是我坐在火堆边,人们把所有的煤炭和木柴都扔在火堆里,那么我宁可让脑浆在脑壳里沸腾,也不愿意移动一步!”
“这确实是懒!”法官感到奇怪说,“喂,丹克,你一定无法同他们比懒惰了。”
“法官先生,话可不能这样说,在懒惰方面我是远远超过他们的!”丹克说,“要是我仰天睁着眼睛躺着,天花板上灰尘一大团一大团地掉下来,那么我宁可瞎了眼睛,也不愿把眼睛闭住!”
“这真是出奇地懒!不过,我听了后,感到很为难,因为我看到你们三个都是不可救药的懒鬼,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断定你们三兄弟哪一个最懒,所以我决定把草地交给你们中年纪最大的一个。”法官说。
“哈哈!那么草地是我的!”柯那尔满有把握他说。
“你几岁?”法官问。
“记得我二十一岁那年买了三车凿子,用到现在,我一把也没弄断过,只是昨天因为给邻居缝鞋子,用钝了最后一把。”柯那尔说。
“对,你年纪确实很老了,他们两个大概要年轻一点了?”
“不,不,法官先生!”道那尔急忙反驳说,“我二十岁时,买了一船针,用到现在,一枚也没断过,昨天在缝一件女人衣服时,才用钝了最后一枚针。”
“你们两个的年纪可真大啊!丹克同你们相比,一定是个吃奶的孩子了!”
“不,不,我的年纪不比他们小!”丹克急忙分辩说。
“难道你的年纪比他们还要大?”法官惊奇地问。
“那当然!我二十岁生日那天买了一船剃刀,昨天出庭前,刚刚用钝了最后一片!”丹克说。
“自从亚当的猫死了后,还没见到过这么老的人!”法官说,“你们的年纪哪个大,也是任何人所不能解决的,但我判决:草地交给你们三个人中记性最好的一个人。”
“法官先生,要是这样的话,草地应该判给我。”柯那尔说,“因为我记得向猫的尾巴进攻的时代。当时,人还没有用脚踢猫的习惯。”
靠自己活的才有底气 让自己的生活更智慧(五)
呆笨的人很多,可是像巴拉梅这样的呆笨还很少见。
巴拉梅的母亲很早就失去了丈夫,在呆笨的儿子面前经常念叨孤孀的痛苦。呆笨的儿子虽然不懂“孤孀”的含义,但却记住了这个词,因为他听到的太多了。
巴拉梅的母亲很早就给儿子定了亲,让儿子结了婚,但呆儿子什么都不懂。他的妻子仍和结婚前一样当“姑娘”,经常住在父母家里。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巴拉梅的母亲有一天病倒了。母亲把呆儿子叫到身边,让他把他的妻子叫回家来,让她侍候婆婆。儿子说什么也不愿去。最后,在母亲的逼迫之下,巴拉梅才答允了母亲的要求。
“我老了,现在又有了病。”母亲最后又给呆儿子说,“你的妻子可以管家了,她也应该帮帮我了。随便带一个人和你同去,让他当你的仆人就行了。”
母亲说着,从腰包里找出点钱给了呆儿子:
“拿着这点钱,在路上买点东西送给你的妻子。”
巴拉梅离开家,去找他的好伙伴——破儿梅。破儿梅同巴拉梅差不多,也呆头呆脑的,愚笨得很。他俩从小就在一起玩耍,呆在一起,笨在一起,傻在一起,挺要好的。已拉梅让破儿梅当仆人,一同去接自己的妻子,破儿梅咧嘴笑了,很乐意和巴拉梅一同去。
他们二人一同上路了。但没有走多远,他们就到了一个商店前。这是一个布店。巴拉梅说要给妻子买点布,便带着破儿梅进到店里。店里的布什么花样的都有,真是琳琅满目,但巴拉梅只要了其中的一种。他付了钱,拿了布,又带着破儿梅赶路了。巴拉梅哪里晓得,他买的这种布,在当时的印度,只有寡妇才能穿呢!
二人走了多半天,才到了岳父母的村庄。巴拉梅的步子越走越慢了,离岳父母家越近,他心里越害怕。别看他呆笨,还挺怕羞呢。平时,除了自己的父母和破儿梅之外,他是不愿见任何人的,连自己的妻子也不例外。他从来不敢对着别人面孔讲话,他看到人家的眼睛看他,他心里就发慌,脸就发烧。现在,要和岳父母见面了,要和妻子见面了,心里乱成一团,不知如何是好了。
“破儿梅,”巴拉梅向他的朋友说,“我只有靠你了。我的心跳得厉害,我的两条腿在发抖。我不能,我决不能到岳父母家去了。你把布带着,交给他们,就说是我母亲送给我妻子的,就说我母亲希望媳妇尽早回到我家,和我母亲一起生活。”
破儿梅和巴拉梅一样,怕见生人。在巴拉梅的请求下,他鼓了鼓勇气,才答应下来。
“等等,”破儿梅接过布要进巴拉梅岳父家时,巴拉梅又说,“我在这里等着你,对我岳父母讲话时,千万不要提到我,一句话也不要提到我。”
破儿梅拿着布,独自壶进巴拉梅岳父母的院子。也巧,一个使唤丫头从屋里走了出来。破儿梅见到这个丫头,就把布交给了她,并向她丢三拉四地重复了一遍巴拉梅的话。丫头接过布,回到了屋里。不一会儿,屋里传出哭丧似的号陶大哭声。他看到一个人从屋里抹着眼泪走出来,便怯生生地上前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人说,巴拉梅的妻子现在是一个寡妇了!破儿梅傻,也不知道寡妇是什么意思。他觉得自己完成了任务,就跑回到巴拉梅躲着的地方。
“巴拉梅东家,”破儿梅以仆人的身份说,“你的妻子已是一个寡妇了,她一家人都在屋里大哭哩!”
“哎,她已成了寡妇了,”巴拉梅无所谓他说,“那我们回去告诉我母亲去吧!”
二人磨磨蹭蹭地回到了巴拉梅的家。
“妈妈,”巴拉梅似乎有些着急他说,“我告诉您一个不大好的消息。”
“怎么了,”他母亲从床上跳了下来问,“你的妻子是不是死了?”
“她不会死的,”巴拉梅说,“她现在成了一个寡妇了!”
“你这个傻孩子,”母亲说,“你一生一世都是个傻孩子!你现在活得好好的,你的妻子怎么会成为一个寡妇呢?”
“不对,不对,”巴拉梅不服气地反驳道,“你也够傻的。如果我活着我妻子就不会成为寡妇,那么妈妈为什么是一个孤孀呢?”
已拉梅的妈妈面对她的儿子,真是哭笑不得了。这正是:一个傻子提出的问题,十个聪明人也解释不通了。
以上内容是关于靠自己活的才有底气和让自己的生活更智慧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