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粉果聚糖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血糖影响的临床观察
前言
众多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HDL-C 关于。虽然胰岛素水平与 LDL 绝对水平无关,但高胰岛素血症(包括真性胰岛素、胰岛素原的升高)与小而致密的 LDL 颗粒的相对水平增高关于[5]。而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又是血脂代谢异常的主要表现。血脂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公认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著名的4S 试验中,血清总胆固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使冠状动脉疾病死亡危险降低 42%[6]。总胆固醇(TC)对冠心病的危险性主要在于其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TC 不仅可以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同时也影响外周动脉。4S 试验还显示低水平的胆固醇不仅对冠心病有益,而且对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亦有益(使新发的或恶化的间歇性跛行减少 38%,新发生心绞痛或心绞痛恶化减少 26%)[7]。随后的研究发现脂蛋白中的胆固醇含量的变化,例如 LDL-C 增高及 HDL-C 降低较血清总胆固醇增高更为重要,是心血管事件更强的危险因素。目前认为高甘油三酯血症仍为心血管危险因子,这是由于:①高甘油三酯血症使 LDL 颗粒变小,密度增大;小而致密的 LDL 颗粒更易于受氧化,具有更强的致粥样硬化作用。②血 TG 异常增高常伴有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浓度增高,纤溶活性降低,有利于粥样血栓过程的发生发展[9]。近些年,有学者提出了代谢综合征的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学说,考虑代谢综合征的胰岛素抵抗与游离脂肪酸的增加关于,而 FFA 浓度与增高可能与以下因素关于:①FFA 来源于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的水解,而肥胖者的脂肪容积较大;②脂肪细胞内脂肪分解的抑制作用受损;③脂肪组织通过再酯化对 FFA 的再次利用能力下降;④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常伴有甘油三酯的升高。FFA 可能通过以下途径产生胰岛素抵抗:①降低胰岛素介导的全身各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细胞内葡萄糖的利用;②降低胰岛素对肝糖的抑制作用;③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MetS 的发生率逐渐增高,成为了新的健康问题。Paul 等[10]的研究表明,亚洲国家人群中 MetS 的患病率为 10%-30%,日本中年男性 MetS 者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无 MetS 者的 3-10 倍。Ford 等[11-12]的研究表明,美国成年人 MetS 的患病率也处于较高水平(未经调整的患病率为 21.8%,对年龄进行校正分析后患病率为 23.7%),并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我国 MetS 的流行情况也不容忽视,王增武等[13]利用国家十五;期间的现状调查资料与九五;期间的可比资料进行分析后结果显示,我国中年人群 MetS 的患病率为 12.1%,其中男性为 13.9%,女性为 8.5%(采用 CDS 标准进行计算),并且北方地区患病率大于南方地区。此外,无论地域及城乡差距,人群中甘油三酯、体重指数和腰围的平均水平均显著高于九五;期间;1998 年 MetS 标化患病率为 7.2%,2004 年-2005 年则增长至 10.0%,增幅为 38.9%,说明我国中年人群 MetS 的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菊粉果聚糖是一种含有 1-70 个左旋糖单位的碳水化合物,其末端与果糖分子相连,由于左旋糖单位有 2 个β结构的异位碳,故可以避免被胃肠中消化酶的水解而能到达末端结肠[16]。根据果聚糖链的聚合度可将其分为三类:高聚合度菊粉(High polymerizationilulin,HPI),低聚果糖(oligfructose,OFS),混合型果糖[17-18]。它们存在于大约 36000种植物中[19],菊粉果聚糖因存在很多制作工艺和营养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17]。服用菊粉果聚糖有益于促进人体健康,尤其是期对血脂调节的作用[16,18,19],菊粉果聚糖可直接通过影响血脂代谢的关键酶的活性达到降低血脂的作用,并可作为食品添加剂替代烘培食品中脂肪和糖分降低饮食中的热量密度[16]。Letexier 等[20]发现,菊粉果聚糖所带来的调节血脂的作用与加入食品中菊粉果聚糖的种类和研究中动物或人体的生理状况密切相关。实验表明,正常人的脂类水平基本不受菊粉影响[21,22],而对于体脂百分比偏高的受试者,菊粉的功效则产生了分歧,虽然大部分试验没有出现预期效果[23,24,25,26]。但依然有部分研究结果显示菊粉有明显的降脂功效[27-29],因此,现在人们推测,相对于寡聚果糖,菊粉能有效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体脂百分比,当然这一结论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数据支持。
......
2. 研究期限研究期限:2021 年 4 月-2021 年 7 月①试验开始日期:2021 年 4 月②入组截止日期:2021 年 7 月③观察结束日期:2021 年 10 月④实验报告整理:2021 年 11 月本研究为单中心临床研究,研究单位为甘肃省人民医院心内 1 科。
......
3.试验设计.......................................103.1 试验方法........................................103.2 研究对象..................................104.统计分析......................................... 175.结果..........................................185.1 入组情况及人口学特征和基线情况...............185.2 治疗前各组高血压患病的差异的分析.............185.3 治疗前各组糖尿病患病的差异分析.................185.4 治疗前各组患者吸烟史、饮酒史及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的对比分析.........185.5 菊粉果聚糖对体重指数、腹围、臀围的影响分析..............................18
6.讨论
6.1 菊粉果聚糖对血脂调节的研究本研究中发现不同剂量的菊粉果聚糖可有效降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脂水平,一定程度上改善血脂紊乱状况,并说明了菊粉果聚糖可以作为临床调节血脂药物的饮食辅助治疗以降低或控制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尽管菊粉果聚糖如何调节人体血脂水平的机制尚不清楚,但以往大量的动物研究已清楚证实了其有降低血脂的功效,具体机制如下:果聚糖可通过 a、降低肝内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酶类的活性,如脂肪酸合酶降低脂肪酸合成进而降低血脂水平;b、果聚糖可通过增加肠道双歧杆菌的数量和短链脂肪酸的合成,其产生的丁酸盐可促进胃肠内分泌 L 细胞的分化从而增加细胞质基因肽的产生降低血脂水平并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改善胰岛素抵抗,c、增加鸟氨酸脱羧酶的活性,d、加强多胺类物质的产量,此外,果聚糖经胃肠微生物发酵后生成的短链脂肪酸中的丙酸盐可促进糖酵解抑制糖原异生成脂类降低血脂水平。①降低肝内脂肪生成:研究证明含有菊粉果聚糖的食品可使动物或人血清中的甘油三脂水平明显降低[32-35],由此可以推测菊粉果聚糖可通过抑制脂肪酸在肝脏中的从头合成过程来降低肝脏对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泌从而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的浓度[36]。研究发现经菊粉果聚糖喂养后的大鼠肝脏中参与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如乙酰辅酶 A 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苹果酸酶、ATP-柠檬酸裂解酶和葡萄糖-6 磷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降低[37,38]。而脂酸酶活性的降低与其基因表述的减少密切相关[39],Delzenne 和 o 等[38]发现菊粉果聚糖喂养后的大鼠其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的 mRNA 的水平较实验前下降了 40%,这个结果证实了菊粉果聚糖可降低肝内参与甘油三酯合成的酶的基因表述进而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的浓度。因时间关系,本研究并未进行肝脏组织细胞学的检测,但药物干预组(A 组及 B组)甘油三酯水平确有降低(下降值 A 组:-0.18±0.12mmol/L,B 组:-0.15±0.02mmol/L)。我们推测,菊粉果聚糖可通过此机制达到降脂作用。②增加肝外组织对血脂的分解作用:Delzenne 等[38]发现,菊粉果聚糖无法改变肉碱转运酶的活性而不能增加肝脏对脂肪的水解作用,由此可以推测菊粉果聚糖对血清甘油三酯发挥的效果是通过加强肝外组织对脂肪的分解作用来实现的[39,40]。Everard 等[33]发现低聚果糖喂养后的 ob/ob 型大鼠血清和肌肉中的甘油三酯水平较喂养前显著降低,而肌肉组织中的脂蛋白脂酶(Lipidprotainlase,LPL)的活性却明显增高,脂蛋白脂酶的主要作用是水解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33],因而菊粉果聚糖可通过增强外周组织中 LPL 对甘油三酯分子的水解作用达到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的水平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本研究对入选患者进行生化全项检测,并未发现肌酸激酶等关于肌肉酶学的改变,但本研究结果可推断菊粉果聚糖可通过调节外周组织对脂肪的利用以降低血脂水平。
......
7.结论
菊粉果聚糖对代谢综合征血糖血脂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但对于菊粉调节血糖、血脂的很多机制尚不明确,肥胖患者所需每日服用的菊粉剂量、剂型、种类尚无统一标准,需进一步对其有效成分进行量化检测以明确。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