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深化我国税收征管优化的探讨

国学论文经济论文

对深化我国税收征管优化的探讨

爱之缘围观:℉更新时间:12-19 08:58

对深化我国税收征管优化的探讨

第一章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税收制度的不断变化,尤其是1994年税制改革后,整个税收征管制度一直处于一种动态的、不断变革的过程之中。具体上,我国税收征管改革主要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要内容是分设征收、管理、稽查,以解决税收专管员制度一员进厂、各税统管;造成的权力约束缺位,执法不严等弊病。改革主线就是分解专管员的权力,实行不同形式的分责制约第二阶段为新税制的实施到21世纪初。这一时期税收征管改革的主线,就是1995.年明确的税收征管改革‘‘30字;模式,即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征管模式的提出和完善。在技术手段上把计算机技术引入了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还提出了为纳税人服务的新的管理理念,2004年在30字征管模式中增加了 强化管理;的内容,形成了 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34字;征管模式。第三阶段为21世纪初到现在。这一阶段是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探索实践阶段。2009年提出了信息管税新思路,推进了税收征管与现代科技的融合。2021年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2021确立了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主要内容,目标是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降低税收流失率和征纳成本。

..

二、文献综述

作为政府改革的一种实践活动,新公共管理始于20世纪70年代撒切尔时代的英国政府改革。之后的二三十年间,英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美国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西方国家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扩日持久、各具特色的政府改革运动。具体表现为,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民营化、社区治理、签约外包、放松管制、公私合作等不同程度的实践。行政学者奥斯本和盖布勒亲身参与美国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提出政府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企业家政府;,并在《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一书中,以十大原则为改革政府列出了一个分析清单,即起催化作用的政府、社区拥有的政府、竞争性政府、有使命的政府、讲究效果的政府、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有事业心的政府、有预见的政府、分权的政府、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但在新公共管理实践时也突显出它的不足,正如我国学者金太军指出,新公共管理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公共服务供给,这是不适当的,把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完全等同于供方与顾客的市场关系,是过于简易化。新公共服务理论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发展起来的。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是将民主、公民权和公共利益的价值观重新肯定为公共行政的卓越价值观。它服务于公民,追求公共利益,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思考要具有战略性,行动要具有民主性,承认责任是服务而非掌舵,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这七条理论框架充分体现了这一核心价值。通过比较不难发现,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的诸多不同,主要体现在对公共利益的概念定位、回应的对象、政府角色的定位、公务员的假定动机的方面,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新公共管理是一次全面的超越。

..

第二章我国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的背景和基本思路

一、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的背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纳税人数量急剧增长。据统计,2001年我国办理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为1500多万户,2021年底为3460多万户,增长达130%以上,年均增长率约为10%以上,其中企业户数1200万,个体经营户数2000多万。纳税人不但数量快速增长,在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营业务等方面也不断调整、日益复杂,呈多样化、多元化趋势,税源的复杂性、隐蔽性、流动性、风险性大大提高。传统的管理理念、方式、手段、制度、体制、机制己不适应新的税源变化,建立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税收征管制度势在必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相继涌现,税源国际化和跨区域化趋势日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跨国、省经营以总分机构形式组成的企业集团已超过1.9万户(分支机构超10万户),跨国公司销售额占全球销售额的40%、国际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更是高达60%。纳税人的核算方式也呈现电子化、团队化、专业化趋势。跨国跨区域经营的企业集团增长迅速,发生了 两个冲突;:一是经济全球化与税收征管属国化的冲突;二是经济跨区域化与税收征管属地化的冲突,税收征管的复杂性和税款征收难度也不断加大。

二、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的基本思路

本轮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目标是提高税法遵从度,降低税收流失率和征纳成本,即两提高两降低;。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把依法行政作为税收工作的生命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使税法得到有效执行和普遍遵从。坚持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以相互信赖、真诚合作为出发点,把优化服务贯穿于税收征管全过程,满足纳税人的正当需求,提升税务机关公信力和纳税人诚信度,构建和谐、信赖、合作、互动的征纳关系。遵循税收征管内在规律,运用税法遵从、风险管理、信息管税等现代管理理念.. 和方法,实行专业化、信息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注重分工协调,发挥人员潜能,提高征管质效,降低征纳成本。对税收执法权的行使过程和结果进行督察和全面监督,明确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职责分工和制约关系,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技术等方面,强化对税收执法权的制约、规范和监控,有效防范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

..

第三章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实践的成效与问题.......16

一、新一轮征管改革在厦门的实践.......16

二、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在厦门取得的初步成效.......21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理念逐步确立.......21

(二)税源管控能力明显加强.......22

(三)纳税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22

(四)业务规范性进一步得到加强.......23

三、深化征管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23

第四章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思考.......33

一、加快顶层设计的进程.......33

二、明晰征纳双方权利义务关系.......33

三、不断提高纳税服务水平.......34

四、推行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分类分级专业化管理.......35

五、建立健全以信息管税为主导的信息化支撑体系.......37

(一)加强全员培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37

(二)加强税收信息化管理,实现系统资源的整合利用.......38

(三)强化涉税信息的规范釆集和有效获取.......38

(四)加强技术与业务融合,提高税收精细化管理水平.......39

第四章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思考

一、加快顶层设计的进程

总局要加快加强顶层设计,抓紧出台改革明细方案。对机构设置、大企业管理等涉及全局性的问题,要在对试点单位的实践探索和有益经验进行提炼总结的基础上,形成制度性安排。只有总局顶层设计明确了,基层才能加快改革的步伐,避免在改与不改中观望,避免把改革异变为新一轮机构膨胀,机构增设了,但没有相应承担起应有的职能职责。只有总局顶层设计明确了,改革才能得以整体推进,上下级沟通协调才能顺畅。否则下改上不改,基层就必须保留原有的职能机构与上级进行工作对接,改革就难以推进。修订和完善税收征管法,立足于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和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对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清晰界定,避免错位。进一步确立征纳双方遵从税法的权利义务主体地位,避免缺位。规范申报纳税、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税款征收、法律救济的税收征管基本程序,使征纳双方各自履行好自身的职责,避免越位。使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涉税行为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减少或杜绝税务机关大包大揽,促进纳税人自我管理,引导纳税遵从。

..

结论

形成人员培训的常态机制,避免日常工作对培训时间的挤占。培训应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围绕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两个方面,注重提高干部的实际履职能力,打造复合型人才。建立能级培训机制,针对不同能级阶段、不同岗位的范畴与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提高培训的效果。健全对学习培训效果的采集、分析、评估和改进机制,持续改进学习培训的方式,不断提高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搭建网络学习和测评平台,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用什么、考什么的要求,自动记录学习痕迹,并通过网上题库考试测评学习效果,综合反映学习量的记录和质的成绩,进行自动化的积分制和奖励办法,在更新知识、提升素质方面形成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

参考文献(略)

标签:我国学者

标题:对深化我国税收征管优化的探讨

链接:http://m.zhaichaow.cn/lunwen/jingji/431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