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视角下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
这是一篇会计论文,本文以陕西省一家民营企业陕西成长地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成长集团;)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观察及访谈其对员工、客户及社会这三个方面的社会责任履行活动,从企业价值的三个方面,盈利能力、生产能力、效率以及发展能力探究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新常态,社会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社会的主要关注点聚焦于民生问题,如何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进步,企业承载了更多的使命。同时,民营企业现已成为活跃在我国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推动经济增长与创新转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2021 年民间投资与民营经济发展重要数据分析报告》的调查显示,截至 2021 年 11 月 30 日,民营上市公司的数量已经达到 2102 家,在全部上市 A 股的 61%,市值占比 35%。但目前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有 3.7 年,那么如何提高民营企业的企业价值,促使其真正做到基业长青呢?学术界大量的研究发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可以提升自身形象和声誉,引发消费者的偏好、提高价格接受意愿和购买意愿;从长期来看,还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获得竞争优势。
尽管当前企业管理者已经认识到社会责任履行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但对履行社会责任能否提升企业价值提升并没有一致的结论,这就让企业在是否要履行社会责任面前摇摆不定。与此同时,理论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的主要研究对象是Corporate;,是规模较大、市场集中程度较高、公司治理结构相对规范的公司制企业,相比而言有较强的意识和能力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但对规模较小、资源获取能力有限的民营企业的研究相对缺乏[6],而社会责任履行必然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那么如何平衡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做到企业价值增加与社会责任履行的兼顾,成为研究者和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又一问题。只有当社会责任履行能为企业带来短期或长期企业价值持续增长时,以谋求利润为目的的企业才会自动自发的投入资源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因此,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影响企业价值的作用机理至关重要。本文以一家房地产建筑开发企业陕西成长控股集团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该公司属于一家小型民营企业,员工人数仅有 238 人,但每年对员工及其家庭的福利支出高达 500 多万,高度重视客户满意度,2009 年至今已累计慈善捐款超过 1 亿元,将履行社会责任沉淀为其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与此同时该企业的整体价值还一直稳中有升,曾获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 500 强;、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等荣誉,深得大众认可。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成长集团是如何做到的?本文将结合案例企业的情况,通过矩阵模型对其社会责任活动与企业价值间关系的分析,并对两者关系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究,为民营企业兼顾社会责任与自身长远发展提供提议。
.......................
1.2 研究内容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的方法探讨案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分析其作用机理。为案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提议,并为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提供借鉴。本文拟定分六部分展开研究,基本框架图如图 1.1 所示。
第一部分,绪论。基于当前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现状及理论界对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研究基础,结合案例企业的现实状况,确定本文的研究问题,说明研究的必要性,并理清写作思路。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基于本文的研究问题,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企业价值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的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阐述已有理论成果并归纳评述。
第三部分,研究设计。依据确立的研究问题,说明使用 SPS 案例研究方法的原因,并对该方法的具体研究步骤、案例企业的选择标准、数据收集的过程以及数据的信效度分析进行说明。
第四部分,案例描述。首先,对案例企业的背景及相关财务状况做简要介绍。其次,对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具体情况和效果进行说明。最后,描述案例企业近年来的企业价值状况。
第五部分,案例分析。结合第四部分的描述,运用矩阵等分析方法,对案例企业近几年来对各利益相关者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与企业长短期的企业价值关系进行分析;其次,运用 SPS 案例研究方法,论述模型的推导过程得出社会责任履行正向影响企业价值的模型,并说明已有研究如何支持模型。第六部分,结论。通过前述章节的相关理论分析和案例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价值的分析,得出本文的结论。依据结论形成对成长集团及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具体可行的提议,同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2 文献回顾
2.1 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
2.1.1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就已成为理论界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社会责任的研究现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研究体系,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被普遍接受,但对此外的其它相关问题,包括对 CSR 的定义与分类都仍存分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英国,1923 年学者欧利文最早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认为 CSR 含有道德约束,侧重于道德伦理的层次[9]。社会责任之父;博文最早提出企业家除追求经济利益之外,还应承担对社会期望目标采取行动的义务[10]。oseph W. McGuire(1963)提出:企业既应该履行经济及法律上的义务,还应该对社会负有一定超过经济及法律范围所规定的责任。;是企业伦理和企业公民的雏形[11]。然而,弗里德曼(1970)却与他们意见相左,认为 CSR 就是充分利用资源来增加利润。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关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但社会责任的内容仍不清晰。
Carroll(1979)提出了著名的金字塔;理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由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自愿责任组成,这四种责任从下往上排列为金字塔型结构。其中,法律责任是企业没法不做、必须履行的责任,指企业生存与发展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经济责任指的是企业满足类似股东、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的基本需求,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也是企业履行其他社会责任的基础;道德责任是指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准则和价值观的企业行为;自愿责任是指企业自愿承担的对社会的责任,如慈善捐助,帮助员工员工及其家庭,以及支持社区等行为[12]。以此为基础,20 世纪 90 年代学者约翰·埃尔金顿(ohn Elington)认为企业必须要承担对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的三重底线;责任[13]。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创新性的观点较少,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实证研究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Carroll 和 Shabana,2021)[14]。Lantos(2001)将CSR 按性质分为伦理型、利他性及战略型的社会责任。Porter 和 ramer(2006)的研究将社会责任分为回应型及战略型两种。Amaeshi 等人(2006)认为 CSR 的履行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挑战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15]。Benabou 和 Tirole(2021)的研究提到了CSR 的三层含义,一是不单是实现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要为利益相关者谋取福利,是双方的共赢;二是一种表述企业价值观的渠道;第三层意思就是被提及最多的公益慈善行为[16]。Hopins(2021)认为 CSR 不仅仅是做善事,也指融入企业的价值观及企业文化的一些观念和行为[17]。Bhambu(2021)认为 CSR 是承担法律规定之外的责任[18]。Andrews(2021)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活动活动的研究,认为在发展中国家 CSR 主要发挥公司监管和治理的作用,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19]。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相关研究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与股东价值最大化相对的观点,认为企业不仅要满足股东的利益,也需要满足与企业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的广大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现关于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中,利益相关者理论被广泛提及,利益相关者理论指明了 CSR 的方向、使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明确化[27]。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1963)第一次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利益相关者是保证组织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群体,主要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消费者以及社会等;。Rhenman(1964)在 SRI 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定义利益相关者为既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又依靠企业生存的个人或群体。强调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双向互动关系[28]。Freeman (1984)最早将 CSR 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结合,明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对象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与企业存在单向或相互影响的个人或集体。同时强调了对股东以外的包括员工、客户、政府、社会公众以及社区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为从利润最大化的单一社会责任观向多元化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履行发展提供了分析平台[29]。Clarson (1994)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将自身资源投入给企业,承受其活动风险,对企业有索取权、所有权和利益要求的个人或组织[30]。
已有研究也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主要有广义狭义、主要次要之分,具体如下表2.3 所示。
总的来说,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密切相关,已成为 CSR 研究的坚实理论支持。在明确 CSR 定义的同时解决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对象以及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评判标准等问题的争辩[31]。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及案例现象对案例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进行了划分。
.......................3 研究设计......................12
3.1 研究方法......................12
3.2 研究步骤......................12
4 案例描述..........................17
4.1 企业简介.........................17
4.2 成长集团的企业社会责任及企业价值状况................17
5 案例分析................................25
5.1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25
5.1.1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矩阵模型................25
5.1.2 成长集团企业社会责任的矩阵归类................27
5 案例分析
5.1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道德矩阵和 Peloza 矩阵是本节分析的主要工具,用这两个矩阵对企业社会责任及企业价值的波动进行对比分析。
5.1.1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矩阵模型
1)道德矩阵
道德矩阵是著名管理大师 Roger L.Martin 于 2002 年设计用来帮助管理者分析对于社会责任的紧迫问题的工具。运用四个象限,描述了产生社会责任的驱动力,如下图 5.1 所示。矩阵底部的两个象限是企业的公民基础行为,由支配公司实践的规范、习俗及法律组成。企业参与这些实践是基于选择和遵从,但无论他们的活动是由选择决定的,如支持慈善团体,还是遵守法律和法规,都只是满足社会的基本要求,根本意图还是满足股东利益,是工具性的行为。而顶端的两个象限,是企业创新性的社会责任行为,这些创新的实践行为的动机一般是自发性的,只是认为这么做是对的,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对股东价值作用不清晰或不立即明显[55]。
......................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本研究结论是基于研究中案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和社会责任履行如何促进企业价值提升这两个问题,所以有如下两个结论:
第一:矩阵分析的结果得出,总体来看,成长集团对员工、客户及社会的社会责任履行提升了其企业价值。成长集团的社会责任以策略性的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的活动为主,是基于自发性的利社会利他;的社会责任观,对员工及客户策略区;的创新性的社会责任行为,赢得了员工与客户的好感与回报。策略区;的社会责任行为类似于一种盈利战略,企业通过社会责任与企业自身战略的结合,在带来社会价值的同时促进了企业价值的稳定及可持续增长;对社会特定群体的捐助如助学、慰问敬老院以及武装官兵等容易被模仿的社会责任行为短期来看会对企业价值带来负向的影响;为重大灾害捐款、赞助社会公益活动等大型活动会为企业带来短期正向企业价值影响。长远来看,对社会的这些社会责任活动对企业的形象及声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第二,社会责任履行对企业价值提升的过程,是从私德到公德顺序层层递进的。首先,通过对员工的私德行为,与员工建立高情感依赖的类亲情交换关系,互相内化了家庭角色的义务,员工与企业融为一家,通过员工的角色内行为及角色外行为,产生员工工作绩效的提高及企业管理费用的降低,从内部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及生产效率,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加。其次,将对员工的私德行为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态度及行为,进而影响了企业与客户的关系。通过与客户建立基于信任和认可的中度情感嵌入的社会交换关系,产生客户公民行为,从客户强烈推荐、客户反馈以及客户帮助三方面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达到企业价值的提升。最后,对社会的社会责任公德行为的履行,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声誉和形象。从客户层面来说,企业对社会的社会责任履行带来了潜在客户及现有客户的认同,影响其积极评价和购买意向,实现净现金流量的增加;从合作伙伴角度来说,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累了与供应商、行业领导者、公众媒体等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型社会资本,增加了信任和合作,为企业带来持续性发展优势。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