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国有资产管理政策创新研究

国学论文管理论文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国有资产管理政策创新研究

天启之石围观:℉更新时间:12-19 11:02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国有资产管理政策创新研究

第一章绪论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转轨进行了 30多年,成就巨大,目前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其中,特别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如果从应该做到更好的角度来看,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就需要研究。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我国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一方面拥有了更好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制度的机会,但更面临着全球性的经济竞争的巨大冲击,如果不能通过深化改革制度创新及时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后果将十分严重。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推动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对我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本章总领全文,概览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综述国内外学术界对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状况,列举了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使用的研究方法,同时指出本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节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我国改革幵放以来,主要经营国有资产的国有企业经过多次改革,目前虽然在数量上不是很多,但在国民经济中却发挥着核心、主导作用。这个作用表现在国企主宰的五大领域:即国防武库市场、尖端技术市场、战略资源市场、教育产业和市政工程是任何其他经济成分难以承担而又不得不依附的领域。目前,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总量只占20%左右,但周围团结着一大批由国企演化过来的集团控股企业、各省各部委所属过渡而来的股份企业、外商合资企业、各集团共同创建的新型金融财团、以及一直渴望能在政府关系中争取良好感觉的民营集团。国有企业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稀有资源,这对国有企业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突出其核心领导作用是有利的。

国有经济中真正对国民经济起深远和领导作用的是国有经济的衍生形态,即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市场法规法律和包括人大在内的泛社会组织的所有活动,所以,从目前的善看,也可以说国有企业的系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无形发动机。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以为社会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为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而直接参与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的国有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增殖,关乎国民收入的提高速度与分配质量。但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仍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结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20世纪后半叶,英、法、美等西方各国因效益欠佳而相继私有化了大部分国有企业,也就是把国有资产卖给了私人,但是,在各自的国内都保留了一批难以私有化的企业,如航天企业、市政企业和科教机构,这些领域的经济表现已经超出了经济学理论的精确描述能力,它属于系统社会动力学的范畴。国有经济板块储藏着大量的尖端技术,这些尖端技术是整个国民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繁荣的动力,是国民经济的远期指示器,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经济在我国历史上一直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它是稳定我国庞大经济体系的核心力量。国有经济主要承担私有经济不愿承担的、私有经济无力承担的、私有经济不称职的三个分支领域,这三个领域正好是国民经济的天然平台。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性的经济波动,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等现象通过国际经济传递机制迅速影响到各国。因而不管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存在某些类似隐患,还是根本没有问题,国际性的经济波动都会使我国国内经济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我国国有企业面临高新科技大发展、生产资料在全球的获取、全球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等外部环境的冲击,正处于生存环境突变时期。因此,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创新亟待进一步深入。

第二章国有资产的相关基础理论

本章介绍目前广泛被学术界接受的几种主要的国有资产的基础理论,它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资产相关理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交揚费用理论和团队生产与现代厂商理论。我们选择从各个理论的原理和概念入手,分析其特征与内容,并研究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资产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资产相关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资产相关理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产权与所有权理论、企业理论和分配理论。

(一)产权与所有权理论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把产权看成是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在马克思看来,产权问题首先是生产关系的概念,其次方是法律的概念。所有权是经济范畴,产权是法律范畴,产权是财产归谁所有的法律制度,体现的是法律关系。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建立相应的产权制度。如果产权制度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马克思以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评价产权制度的唯一标准。根据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任何一种产权制度都是历史的、发展的。从历史角度看,即使是奴隶制度也曾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资本主义产权制度使得生产力获得飞跃发展,由此创造了人类现代文明社会,但资本主义产权制度也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

(二)企业理论

马克思认为,企业是分工和产生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的出现,既与社会分工体系的发展关于,也与单个经营体内形成的分工协作体系关于。劳动资料本身的技术构成,决定了协作的规模和程度,从而决定了企业的规模。马克思指出,企业的具体生产组织,首先表现为在企业内进行职能分工,使各种操作活动独立化。其次,随着机器的大规模运用,生产组织便要服从机器运行的规律,企业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最后,股份企业的出现,使得组成公司的资本分散化,资本的管理、指挥、监督等职能交给职业经理来执行。由于股份制企业需要专门的经理人员来进行集中管理,最终导致了管理权和所有权之间的分离,企业内部组织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对于企业的运动形式。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企业是在对剩余价值孜孜不倦的追求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首先,资本是过去劳动的物化,是剩余劳动的积累,因而资本也构成社会财富的一般形式。其次,资本又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以剩余价值的生产为唯一目的的。对于企业的外部运动,马克思指出,在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是利用内部积累的办法进行扩大再生产,壮大企业规模。资本的集中是企业发展壮大规模的另一条途径。

第三章 国有资产的管理理论.......... 76-83

第一节 国有资产及其性质与地位.......... 76-80

一、国有资产的性质与地位.......... 76

二、财产、资产、资本与产权.......... 76-77

三、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国有经济.......... 77-78

四、国有资产的类别划分 ..........78-79

五、国有资产的功能分析.......... 79-80

第二节 国有资产与国有资本.......... 80-83

第四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83-99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 83-92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83-88

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变迁的特点.......... 88-91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博弈 ..........91-92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现状.......... 92-99

一、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现存问题.......... 92-95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弊端剖析.......... 95-99

第五章 部分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借鉴..........99-107

第一节 部分国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分析.......... 99-101

一、部分国家的国有资产发展历程.......... 99-100

二、市场经济国家国有资产的作用.......... 100-101

第二节 不同类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101-104

第三节 转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104-10

结论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走进国门,参与我国市场经济的竞争之中。同时,我国的企业也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的竞争,迎接来自国际市场的考验。在这种形式下,我国国有经济的主体一国有企业无疑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本论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的过程。从放权让利到承包经营,到税制改革,到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增强。但我国的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竞争力普遍不强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国有企业改革要想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必须以产权的清晰化和资本的流动性作为前提,从弟一的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这不仅涉及到企业微观层面所有产权的变化,而且涉及到宏观层面上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目前我国国有经济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其营运体系仍有许多不尽完善之处,离市场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需要我们带着危机忧患意识,审视我国国有经济改革的思路,探索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营运体系完善的出路和对策。

由此,本论文分析了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在借鉴国外国有资产管理的先进做法和总结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我国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论文认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创新要从具体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与国有资产的动态监管两方面作出努力。且二者都要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综合协调,以实现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真正全面的创新。本论文认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重心应当放在国有资产市场化这一方向上。从这一角度出发,应当对我国的国有资产运营机构和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机构进行明确的市场定位这是对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宏观调整。微观方面的市场化应该从公司治理、股东控制权与国企经理人力资源体制的调整出发,通过市场机制完善企业集团内部企业治理结构。对国有资产的动态监管体制创新也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出发。宏观调整的关键在于国家审计的具体制度的完善与改进。从微观方面来讲,要加强国有资产的动态监管,就要严格完善国企监事会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及内部审计的各个方面。

当前,我国逐步确立了国资委一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一国有企业的三层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对于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依然任重道远。进一步完善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完善其所有制形式一确立国有资产分级所有,进一步缩短委托一代理的链条;要建立完善国有资本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做好经理人经营绩效的绩效考核工作,确保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要构建内外结合、多维度、系统化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以实现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监督;要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和实现有效的人才选择机制。应该注意的是,改革的深入进行和体制的完善意味着一些制度的创新,而制度的创新意味着利益的再分配。要保证制度创新的过程能够进行下去,就需要不断打破各种利益刚性,为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进行创新。而这个过程是十分艰难的。因此,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不断完善的持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持其持续的创新空间和弹性,使其不囿于各种利益关系,可以在不断进行的利益调整过程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文宗瑜.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21.

[2]刘玉平.国有资产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郑海航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国有控股公司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21.

[4]张力.对经营性国有资产运营三层制结构的反思[].兰州学刊,2009,(02).

[5]杨春权,王志伟.现代企业理论在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应用[].经济师,2021,(01).

[6]王卫平.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特性及其启示[].经济论坛,2009,(20).

[7]罗仲伟.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具体功能[].经济研究参考

[8]黄贤畅.论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立法完善[].广东社会科学,2005,(01).

[9]辛如冰.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与对策[].发展研究,2007,(10).

[10]戴李黄浩.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分布研究[].山两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21,(05).

标签:历史

标题: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国有资产管理政策创新研究

链接:http://m.zhaichaow.cn/lunwen/guanli/432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