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与统计分析的仇富心态因素探究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我国经历了两次深刻的转型,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近三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层面的成就都是举世瞩目的。但与此同时,我国的贫富差距的扩大也是不可小觑的。现阶段我国的收入分配体系还不尽合理,行业差距、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等不断的扩大。富一代;,富二代;,贫二代;等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论热点。尤其是那些自身所处环境较差的人,长期被一种被剥夺感侵扰着,他们更愿意去讨论富一代;有没有原罪,并且当富二代;做出某些有失道德的事情时,他们内心的不公平感便由然而生了。于是网络上恶意辱骂富人、随意破坏富人的轿车、绑架杀害富人的案例屡见不鲜。
媒体不断报道的黑煤窑事件、制拆迁致死事件、宝马撞人事件,引起人们对富人的财富来源、文化的质疑。在信息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致富手段颇多,权利资本、关系资本等等也已经成为致富的重要手段,但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仍然是依靠文化资本、专业资本、劳动资本致富。很多人疑惑的是为什么自己同别人一样辛苦的工作一辈子最终却连一栋房子都买不起!对收入分配、住房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体制等的不满使得一部分人的仇富;心理迸发。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当前社会公平与仇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仇富心态如果不加以制止,很可能影响社会安定,阻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发展。那么应该如何化解仇富心态呢?这就有必要对仇富心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与案例研究,深入的探讨现阶段国民的仇富思想产生的原因,为仇富心态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另外,在对已有文献以及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调查问卷法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不同条件的人仇富心态是否相同。
通过本文的研究,作者期望为化解当前民众仇富心态,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提出相关政策提议。
1.3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涉及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领域。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理论研究,主要是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和资料,在现实生活中收集涉及仇富原因的案例。实证研究,主要是在理论研究基础之上,进行问卷设计。对不同群体实施问卷调查,进而得出描述性统计结果及统计分析结果。............
...............
第 2 章 与仇富相关的术语辨识及基础理论综述
2.1 术语辨识
百度词条上对仇富的解释是:仇富现象多指对于富人阶层或富人个体的致富手段的合法性、依法纳税等操守所持有的怀疑和否定倾向的社会心态。彭洪波在《社会风险视角下转型中国的劳资矛盾研究》中指出:仇富心理;实际上是一种歧视性用语,是用以描述穷人;对富人;的嫉妒;、仇恨;、杀富济贫;等心理,这一词汇将穷人妖魔化,试图掩盖富人;致富手段和生活方式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
根据陕西省经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姚轩鸽的观点认为,仇富;应从仇;和富;两方面分析。仇;是与恨紧密相连的一种心理反应,而恨无非是对本身之痛苦之源的一种心理感应。它包括嫉妒心与复仇心,前者即本身与社会他人的优劣相比所出现的一种逆反感;而后者则是他人对自己的伤害和该伤害所造成的痛苦或者是对有意伤害自己的人所产生的也有意给他以伤害的心理。富;应从多方面来理解,它不仅包含金钱的充足,经济条件的优越,也包含有权力的巨大,知识的丰厚,社会政治生活的安定,自然资源的充足,人才的有效聚敛等等。富;是一种相对而言的理想层次,有比较才有层次,有比较才有富;。余丹、黄琳庆在《风险视域下消解仇富心理的探讨》中指出风险社会中的仇富心理,主要是指在特定的经济政治体制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下层民众对富人阶层的一种厌恶、妒忌、仇恨等对抗性的心理行为倾向和价值取向。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郝亚明、朱荟在《仇富;之社会性根源分析》一文中指出:仇富心理是指由于贫富差距加大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失衡现实,主要表现金陵科技学院视光珠宝学院教师李素芳在《浅析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仇富心态》中则认为:仇富心态是一种嫉妒心理在作祟、对财富的不正常心态。它沉淀于部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潜藏性、隐蔽性,是不可直接感知的,但它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于外。;这里所指的仇富心理则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针对所有公认的富人以及那些比自己富有的或将要比自己富有的人的嫉妒、不满、仇视。................
.................
第 3 章 仇富心态的比较研究 ............................................... 13
3.1 纵向比较仇富心态历史演进 .................................................13
3.2 横向比较不同国家间仇富比较...............................................20
本章小结 ...........................................................................26
第 4 章 仇富心态影响因素的案例分析及问卷描述 ............................. 29
4.1 案例分析.......................................................................29
4.2 问卷设计与构成 ............................................................... 39
本章小结........................................................................... 41
第 5 章 仇富心态实证研究 ..................................................43
5.1 研究设想 ...................................................................... 43
5.2 调查研究实施 ................................................................. 43
5.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45
5.4 仇富心态总体状况............................................................. 46
5.5 仇富心态比较分析............................................................. 48
5.6 结论........................................................................... 55
本章小结........................................................................... 55
第 6 章 降低仇富心态的对策与研究展望 ......................................57
6.1 降低仇富心态的对策................................................. 57
结束语
对于收入水平低的弱势群体来说,经济状况是决定其心态的最重要的原因,解决了这一问题,不平衡和仇富等不健康心态自然会得到解决,社会稳定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调节收入分配,可以从税收及慈善入手。慈善事业是当代社会得以化解诸多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国家应该加大慈善立法,通过各种途径激励富人参加慈善捐赠。另外,作为国家收入来源的税收体系应设置规范。目前我国的税收体制还不尽完善,据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数据显示富人的个人纳税额占中国财政收入的1.28%。根据社会学理论,一个国家应多培养中产阶级,而现在中国的纳税主体却是可能跨入中产阶层的群体。因此我国可以效仿国外开征遗产税,通过税收达到财富起点公平。另一方面,必须防止少数人利用资源垄断等非劳动因素,获取不公平、不合理的利益。对于现阶段收入较低的阶层进行工资改革,提高其基本收入。
对于贫困者要加大教育投资,使其更多的去考虑如何自强、致富,而不是一味的抱怨自己贫穷,妒富,寻找社会、体质因素。应当建立健全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使得社会矛盾与冲突发生时,社会各阶层的忧虑、不满、愤懑等消极心理现实能够及时得以释放,建立社会安全阀。对弱势群体进行心态教育,培养积极心态,为弱势群体提供就业、创业支持,强化其对未来的憧憬。另一方面,贫困群体普遍缺乏一项生存技能,而且由于自身的经济条件有限,又不能再学习获得生存技能。因此,政府应当为相对贫困群体提供公共品,降低其生存成本,在此基础上,为他们提供较好的培训机会,并为之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