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美食有哪些 清明节的美食及其寓意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清明节的美食有哪些 清明节的美食及其寓意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清明节的美食有哪些 清明节的美食及其寓意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清明节吃什么寓意什么
主要有青团,艾饺,五色糯米饭。
第一种清明传统食物:青团。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清明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时候过清明节,人们无论贫富,均不举火为炊,只吃冷食。
冷食是事先做好无需加热的食物,青团就是其中一种很受欢迎的食物。青团又叫青团子、清明果,因其碧青油绿的颜色而得名。老人们说,清明吃青团除了有纪念先人的意思,还寓意一年都有健康和运相伴。现在看来,这样说颇有几分道理。
青团是用艾草搅打成青汁后揉面制作而成的。俗话说:清明前后吃艾草,一年四季不生病。潮湿多雨的清明时节,人们的抵抗力普遍偏低,此时正是吃艾草的好时候。艾草不仅含有蛋白质、维生素、钙和镁等营养成分,顺应时令吃些艾草还可以去潮气,提高免疫力。如今,人们用青团扫墓祭祖的传统已日渐淡化,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也是清明出游踏青荡秋千时不可不尝的特色小吃,咬一口满满都是春天的味道。
很多朋友不会自制青团,趁着清明时节品囤一些现成的青团也是个好方法,这种青团的馅料也不局限于传统的口味,有几种新颖的馅料非常令人惊喜。第二种清明传统食物:艾饺。常言道:“清明食艾,无难无灾”。清明时节,每家都要准备一些艾草。用新鲜的艾草可以做出很多美味,除了青团、艾_、艾叶粑粑以外,艾饺也是很常见的一种传统时令美食。“清明时节踏青行,剜艾田头彩嫩茎。米粉饴糖团作饺,农家野味满锅烹。”清明节吃艾饺是江浙一带的传统。清明为什么要吃艾饺呢?清明时节,天气转暖,此时万物复苏,害虫和细菌大量滋生。在耕地里劳作时,很容易被害虫叮咬。
艾叶有一种浓烈的香气,有驱虫的作用。久而久之,清明节气食艾饺就成为了人们的一种习俗。人们希望以这种形式驱邪禳毒,赶走不好的东西,也希望吃了艾饺以后,可以给全家人带来好运,子孙不生灾祸,平安顺遂。艾饺的做法不难,将鲜嫩艾叶煮汁,再与糯米粉和粘米粉揉面制成饺子皮,包入甜味的白糖芝麻馅,抑或包上笋、香菇、鲜肉、萝卜腌菜等做成咸口的。捏成海燕状的饺子,蒸熟即可。第三种清明传统食物:五色糯米饭。每年清明节,广西壮族、布依族、苗族等各族人民家家户户都有制作五色糯米饭的传统,以作祭祖和当令吃食之用。
五色糯米饭因呈黑、红、黄、白、紫5种颜色而得名,又称“乌饭”、青精饭或花米饭。当地人将其视为吉祥顺遂、平安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制作五色糯米饭,除了白糯米之外,还需要准备4种植物染料:枫树叶(黑饭叶)、红蓝草(红饭叶)、紫兰草(紫饭叶)、黄姜(或密蒙花)。提取它们各自不同的彩色汁液,将糯米浸泡上色,蒸熟的五色糯米饭晶莹透亮,多彩艳丽。食之清香四溢,味道香醇回甘。
难怪就连唐代诗人杜甫也为之写下“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的佳句。五色糯米饭不仅是一种当地美食,在清明当日食用更是一种仪式和传统。相传,清明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无病无灾。当地人还以糯米饭的颜色是否艳丽,味道是否香甜作为评判家中女主人心灵手巧的标准。
一 、清团
美食,寓意阖家安康" img_height="908" img_width="1169" data-src="//imgq8.q578.com/ef/0327/0c61.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1、准备 食材: 糯米粉 、艾草 、红豆沙 、小苏打 、保鲜膜
2、青团 的 做法 :
(1)艾草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和小苏打,盖上锅盖煮开捞出沥干水分。
(2) 面团 : 艾草放入料理机中打碎,糯米粉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和艾草碎,揉成光滑的面团醒发片刻备用。
(3)醒发好的面团分成等份小剂子,然后揉成圆球形状再压扁。
(4)包入适量的豆沙馅,然后包好收口包好,团成圆球形状依次团好。
(5)锅中水开上锅盖至熟透即可出锅,放凉包上一层保鲜膜,软糯香甜皮包馅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二 、炸 馓子
美食,寓意阖家安康" img_height="337" img_width="599" data-src="//imgq8.q578.com/ef/0327/5f923fbd0ac9164c.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1、准备 食材: 花椒水 、白砂糖 、食盐 、色拉油 、面粉
2、散子 的做法 :
(1)碗中倒入适量的温水、花椒水、白砂糖、食盐搅拌均匀。
(2)然后加入适量的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一层保鲜膜醒发30分钟左右。
(3)醒发好后取出来揉面排气,然后将面团搓成细条状。
(4)盆中放入少许油,将搓好的面团细条放进去醒发片刻备用。
(5)将醒发好的细条缠在手上好几圈,锅中热油用筷子挑着下入油锅中。
(6)小火慢炸至金黄酥脆,即可捞出控油装入盘中开吃了,酥酥脆脆的特别好吃!
三 、芥菜饭
美食,寓意阖家安康" img_height="604" img_width="1082" data-src="//imgq8.q578.com/ef/0327/43862c766d775a25.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1、准备 食材: 芥菜 、食盐 、火腿肠 、花生米 、糯米
2、芥菜饭 的 做法:
(1)糯米淘洗干净放入碗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片刻,捞出放入锅中蒸熟。
(2)芥菜洗净剁碎放入碗中,加入少许食盐腌制片刻,火腿肠切丁备用。
(3)锅中热油下入芥菜翻炒片刻,放入火腿丁和花生米大火翻炒片刻。
(4)再加入花生米大火翻炒均匀即可出锅,寓意着家人四季平安不生病!
四 、枣馒
美食,寓意阖家安康" img_height="364" img_width="459" data-src="//imgq8.q578.com/ef/0327/d2d26609d6de805b.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1、准备 食材: 面粉 、酵母粉 、大红枣
2、枣馒的 做法:
(1) 面团 : 面粉倒入盆中,加入酵母粉和适量清水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一层保鲜膜醒发静置30分钟左右。
(2)取出醒发好的面团揉面排气,分成等份面剂子,擀成一个面饼状,再擀成两个长条形状,依次擀好备用。
(3)将长条形面皮对折起来里面裹上一颗红枣,依次摆放在擀好的面饼上面,依次重复摆放整齐。
(4)锅中水开上锅大火蒸20分钟左右即可出锅,好吃又好看寓意着体健精神爽百岁不显老,大人小孩都爱吃!
五 、薄饼
美食,寓意阖家安康" img_height="599" img_width="891" data-src="//imgq8.q578.com/ef/0327/da6690f3aca3c2f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1、准备 食材: 面粉 、食盐 、温水
2、薄饼 的 做法 :
(1) 面团 : 面粉倒入盆中加入一勺食盐和适量温水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一层保鲜膜静置醒发30分钟左右备用。
(2)将醒发好的面团取出来,揉面排气再搓成长条形状分成等份面剂子。
(3)然后将每分面剂子揉成圆球形状,再按扁擀成又圆又薄的面皮。
(4)锅中不放油,将擀好的面皮放进去不断地翻面,烙至两面微黄色捞出。
(5)其他面皮依次烙好,再卷上自己喜欢吃的蔬菜即可开吃了,做法简单营养美味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六 、艾米果
美食,寓意阖家安康" img_height="548" img_width="737" data-src="//imgq8.q578.com/ef/0327/d5707fe86a6c12e8.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1、准备 食材: 艾草 、面粉 、糯米粉 、春笋 、雪菜 、香肠 、豆腐干 、腊肉 、碱 粉
2、艾草果 的做法:
(1)将春笋、雪菜、豆腐干、腊肉清洗干净切丁,香肠切丁盛入盘中备用。
(2) 馅: 锅中热油下入春笋、雪菜、腊肉、豆腐干、香肠丁,加入适量的料酒、食盐、辣椒、蚝油、生抽、白砂糖煸炒片刻。
(3)艾草洗净去根部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碱粉焯水片刻,捞出沥干水分。
(4) 面团 : 将沥干水分的艾草放入料理机中打成汁,倒入面粉中混合均匀,揉成光滑的面团静置醒发片刻。
(5)取出醒发好的面团揉面排气,揉成长条形状再切小段,按扁包入炒好的馅料两面对折收口包好。
(6)锅中水开上锅大火蒸熟即可出锅,软糯鲜香大人小孩都爱吃,清明节餐桌上必备的一道传统 美食 !
12种清明节传统美食介绍
导语:青团是清明节的一大亮点,这种美食属于我国江南一带过清明节必吃的食物,那么除了青团子,清明节还有哪些传统美食吗?下面就由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清明节传统美食,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1、清明节传统美食: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2、清明节传统美食:艾粄(bǎn)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3、清明节传统美食: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4、清明节传统美食:馓子(sǎn)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5、清明节传统美食:鸡蛋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清明节这天鸡蛋除了吃,还可以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画的五颜六色鸡蛋可以吃;而“雕蛋”则仅供玩赏。
6、清明节传统美食: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
7、清明节传统美食:薄饼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如今,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老厦门人卷薄饼时,一般喜欢在薄饼皮里放点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或抹一点辣酱等,卷后趁热吃更有滋味。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预示着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还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
8、清明节传统美食:大葱和蛋饼
清明节,青岛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此外,旧时青岛地区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和白面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
9、清明节传统美食:朴籽粿(guǒ)
制作朴籽粿,首先将朴籽树叶和果实(核)捣烂,与大米舂成粉末,然后发酵再配糖,最后再用陶模型蒸或梅花模型蒸熟而成。一般朴籽粿有梅花型和桃型两种,也有叫碗酵桃的。蒸熟的朴籽为草绿色,个个咧开嘴大笑,总是给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觉。粿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除疾病。
10、清明节传统美食:芥菜饭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
11、清明节传统美食: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糕就是谷物类,谷物类加上枣,符合春季养生增甘的目的,可以增加脾的功能来限制一下肝气过分的往外张扬。
12、清明节传统美食:清明饭
每逢清明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从野外采集各种供食用的青草药,用来制作清明叛。常用的草药有艾草、?麻叶、鸡矢藤、清明菜(白公翁)、荠菜、枸杞叶等。将需用草药洗净、去梗、煮熟,拌在预先浸透滤干的糯米(加适量大米)中,用碓皿番成饭团,添进红糖搓匀,制成饭块蒸熟即成。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清明节的美食有哪些 清明节的美食及其寓意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清明节的美食有哪些 清明节的美食及其寓意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