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17时伦镍报价 伦镍3实时行情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4月6日17时伦镍报价 伦镍3实时行情的文章,本文对文章4月6日17时伦镍报价 伦镍3实时行情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伦镍电3价格换算成人民币价格公式是什么啊?
伦敦镍的单位是美元,按汇率算成人民币单位就可以了。如果你问的是换算成到中国港口价,那么进口成本=(LME期货价-现货升贴水+运保费)*汇率*1.02*1.17+其他费用 其中LME期货价指到港月第三个星期三合约的价格;运保费通常在50美元左右;关税2%,增值税17%;其他费用包括银行费用、报关、商检、短拨等,约170-180元。 伦敦镍和其它金属的分析参考 金融观察fodaily: http://www.fodaily.com/futures/
应各位关注伦镍逼仓事件的朋友要求谈一下该事件的最终结局
在我上一篇关于伧镍逼仓过程的文章中,我揭示了嘉能可(目前来看应该再加上托克)在整个事件中的策划,行动整个过程,推算出嘉能可持仓成本在2万2左右(都于美元计价)。因为懒得弄超链接,大家可以点我头像去看一下原文。不少朋友说我虽然讲的比蹭热点的靠谱,但都是事后诸葛亮,没什么花头。并且很多事情都没有讲清楚……并要求我谈一下事情的最后结局!
当然我并非事件双方的参与者,否则就不会来发文了。我的资料信息也全部来源于公开信息,与涉密无关。
这个事件因为关注度很高,真实的公开信息,对期货交易的了解以及合理的分析,足以推断出接近事实的情况!
下面我就谈谈广大朋友关注的一些情况:
首先是伦交所为什么会取消3月8日的交易?我在上篇中说了伦交所既不是为了救中资,也不是为了救外资,而是为了救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次多空主力都是产业资本,控盘能力显然不如金融资本。所以这次逼空有点玩脱了,不取消3月8日的交易伦交所首先扛不住了!因为短短二天时间伦镍从3万拉到10万,投机的裸空盘爆仓穿仓比比皆是,连正常套保盘也要在立马追加巨额保证金,否则也会被强平。仓促之间凑不齐钱的不在少数。更大的问题是最大的空头青山集团肯定是凑不齐追加保证金了,根据规则应该强平掉空单,但已经10万元的天价,少的没有的对手盘,20万吨(也有说15万吨)平仓盘抛出来,镍价会到100万甚至1000万!这下所有正常套保盘都凑不齐追加保证金也要全部强平---伦镍就此崩掉大家都不用玩了,伦交所信用扫地不说立马会有大量官司缠身。多头大赢暴赢却收不到钱,空头爆仓穿仓,经纪公司先行垫付的钱,垫付不够经纪公司破产潮(这些官司都会拉上伦交所)……85年伦锡事件就是前车之鉴,当时交易主体都是国家,这些大亏的国家拒付,赚的也没收到钱,没有一个是赢家。伦交所是最大的输家,伦锡停了4年没有交易…
第二个要谈的事情是青山集团宣称的已凑齐交割电解镍是不是真的?
我在上篇中讲到青山集团本身就是期货大鳄,去年还是前年还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做空大赚了一票。所以我说这次青山集团并不是祼卖空是有电解镍底仓的(青山严格上说压根不是套保,他生产的镍铁和刚投产的高冰镍与交割用的电解镍压根不是一回事)。建银国际不是傻瓜肯定评估过有抵押物,工银标准,中银国际,摩根大通,渣打,花旗都牵连其中,难道都是傻瓜?但嘉能可更不是傻瓜,本来四家就控制了大批库存,再加俄镍一制裁,3月7号暴涨前嘉能可已经确定青山交不齐货了!所以青山的声明嘉能可压根就不信,通过伦交所放出5万协议平仓的消息来试探。之所以说是试探是因为青山真有可能凑齐货!金川已经明确表示无货可调,但国储局却是有货的:国储14年收12万吨15年收3万吨,这几年没消息但估计20几万吨是有的。
但国储局压根没有理由主动出手相助,你一家民企跟人对赌,输了来找我?你去年赚的时候有没有分我啦?那青山求助国储局呢?
照理说项老板压根没资格去找国储局,人家理也不会理你,国储局归属发改委,没有发改委点头,国储自己无权调货。正常的公对公程序应该是温州市政府上报浙江省政府,说青山集团是中国新能源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因决策失误遭遇重大危机,急需国储援助,并附上青山提出的援助代价和归还计划。浙江省政府讨论后直接上报国务院,由国务院发文发改委讨论是否援助,最后上报国务院和中财办批准。这条路最快但也没快到三天就批。当然另一条路是最迟上个月24号青山肯定发现事情不对,通过建银国际建行总行人民银行总行,由财政部出面与发改委协商。因为建银存在巨大的风险敞口,财政部出面擦屁股也很有可能,当然也有可能财政部直接上报国务院再跟发改委协调。
如果国储援助青山成本可以控制在3万,损失合计20万美元还能撑住。如果按伦交所5万协议平仓青山损失60亿美元,底仓能交割一部分的话损失可能在40亿到50亿之间。青山一向很激进,资金链马上要撑不住,建银也被拖下水。今后不光国企止祼卖空,民企也没有银行和经记公司敢接了。
在嘉能可和青山的事情达成协议之前,伦镍不可能恢复交易。否则账目更加算不清楚,市场也会继续大幅动荡。伦交所现在已经够头疼的了,不可能把脑袋搅成浆糊!
各方博弈还在进行之中,但青山的结果只能是大亏或亏的还能撑住,嘉能可的结果是大赚或者小赚。反杀啊什么要么是压根不懂期货要么是博眼球。
青山这次完全是因为过于自信,认为2万的价格是近期高点,自己凭借高冰镍投产没人敢狙击自己,哪知强中更有强中手。
对市场永远要保持敬畏!因为不光欧美财团玩金融玩了二百年,市场规则也是他们制订的。住友铜事件中,眼看索罗斯等人的对冲基金要处于不利局面,美国政府干脆赤膊上阵,助力华尔街击败对手。所以青山等老老实实在国内割散户韭菜蛮好,想割洋人韭菜结果被反割。希望国内其他大鳄引以为鉴……
“镍王”项光达撞上冰山
| 青山还能依旧在吗?
一场史诗级的逼仓事件,在过去几天一波三折,将“世界镍王”项光达推到聚光灯下。
“老外那边的确有动作,我们正在积极协调。”在风暴中心的项光达如此回应媒体。
受俄乌局势影响,世界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暴涨。自3月7日,LME(伦敦金属交易所)镍价一飞冲天,在8日连破6万、7万、8万、9万美元关口,两个交易日大涨210%。镍价暴涨之时,市场传出镍矿巨头青山控股被逼仓的消息。LME原定交割日为3月9日,传闻称,青山集团持有20万吨空单,随着俄镍被踢出交易市场,被盯上的青山集团将很难有足够的现货完成交割。
没有现货交割,就意味着青山集团得补交保证金,若平仓损失动辄在百亿美元水平。
一时间,“世界金融巨头猎杀温州富豪”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温州富豪”指的就是青山控股实控人项光达。
项光达是浙江温州人,今年65岁,虽然在大众层面近似隐形人,但江湖早已冠之“世界镍王”的名号。未上市的青山控股已是世界500强,是全球最大的镍出口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商。
史诗级逼空事件迎来多次反转,先是LME直接紧急修改规则,宣布取消自3月8日0点之后的所有镍交易,并把原定于3月9日的镍合约交割日推迟。
接着青山集团昨晚再做回应,称已经调配到充足现货进行交割。可以想见,这应该是项光达多方斡旋的结果。
这下,故事已经发展成为“被世界金融巨头猎杀的温州老板霸气反杀”,达到网文水平,项光达从隐形富豪变成大众焦点。
从国企员工到下海经商,从 汽车 门窗制造商到“世界镍王”,项光达几次“走出去”,从产业下游一路游遍整个产业链,创建起庞大的青山集团。眼下突然恶化的俄乌局势,犹如一座冰山,被项光达迎头撞上,这次,他能顺利化解吗?
A
项光达的眼光毒辣,又多少有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耐性,这在其发家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1958年,温州龙湾沙城镇,项光达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孩子在半个世纪之后会成为“世界镍王”。在其后的若干年,项光达也的确过得按部就班,并成为了一名国企员工。
直到1988年,项光达到了“三十而立”的人生节点。俄罗斯和乌克兰还都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指针刚刚来到第二个十年,项光达毅然丢下了自己的铁饭碗,从国企辞职,跳进了“下海经商”的浪潮之中。
项光达一开始就瞄准了不锈钢行业:“88年那个时候已经有一些民营企业了,但是没有一个是从事不锈钢生产的行业。”
后来回忆起八十年代,项光达曾说自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当时很多人却是赶着当下热门的行业,抱着“我做了再说吧”的心态。
离开国企下海经商说起来容易,然而没有资金,没有经验,项光达被迫选择“曲线救国”,先做 汽车 门窗生意。项光达和妻子何秀琴从民间借贷四十多万元,开始背水一战。他们用水泥把自家后院的菜地浇筑了,搭建了个简陋的厂房。小两口一个主内一个主外——项光达没日没夜在厂房里试验,何秀琴出门“找钱”。还真就把生意做起来了,此后扩大生产、购置新厂房、并购其他小厂,项光达积累了第一笔财富。
到了1992年,项光达终于和亲戚张积敏一起创办了浙江丰业集团,开始了钢铁创业之路,成为我国第一家生产钢铁的民营企业。到了1998年,项光达与张积敏等人又在温州市龙湾区永中青山村,创办了浙江青山特钢有限公司。
到了世纪之交,国家“九五”计划和“十五“计划在全国掀起基建热潮,项光达也先后在浙江、河南等地开展不锈钢生产项目,同时并购其他钢铁厂。新工厂一个一个地开,项光达和三十岁刚创业那年一样,依旧见天儿泡在厂房里,他野心勃勃,离自己的“青山”越来越近。
然而仅仅几年之后,2005年开始,钢铁行业遭受了一轮重创。彼时全国钢铁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不少民营钢铁企业倒闭,还有的同行转战金融与房地产行业。
项光达咬住青山的嘴没有松开,坚决不搞房地产和金融。不过光有耐性显然是不够的,项光达还需要找出路,盯上了民营钢铁企业面临的难题之一的上游原材料。
彼时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作为下游的钢材价格却持续走低,项光达决定往上游一游,将目光锁定在了钢铁上游原材料镍矿上。
B
面对2008年的国内钢铁行业,项光达显得很无奈:“普碳钢行业、不锈钢行业,都受制于资源的约束。我们不锈钢60%-70%都是镍,那镍是谁来生产的呢?是老外生产的。”
项光达不愿意给老外打工,他想要摆脱资源的束缚,而镍是不锈钢生产成本中占比最大的原料。
眼光有了,具体怎么向上游是个技术活,青山成为国内最早建设RKEF镍铁生产线的冶炼企业,RKEF即火法冶炼技术,可以处理红土镍矿。也就是说,在2005年钢铁产能过剩、钢铁行业遭受冲击的时候,项光达拿出利润投入镍铁生产技术中。
2008年,项光达进行了一场“豪赌”——出海。彼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金属价格也在暴跌之中,LME伦镍的价格那时候已经跌到了10000美元以下。
项光达在这个节骨眼上挺进印尼,重金夺得当地47万公顷红土镍矿开采权。要知道当时青山的钢材产量全国第五,年销量也有百亿元人民币,但是想在印尼建冶炼厂,投资额50亿美元起步,总产能规划要到300万吨。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镍矿出口国,就在项光达布局印尼之后,当地开始酝酿镍矿的出口禁令,并于2014年1月正式生效。项光达先人一步的毒辣眼光,让青山获得了先发优势,在当地建立了“原矿-镍铁-不锈钢”的完整产业链,也成为之后来到印尼的企业首选的合作方。
不想给老外打工、掌握主动权、摆脱资源匮乏的束缚,项光达通过十年的时间达成了这些目标。从2009年到2021年,青山不锈钢的产量从百万吨跃升至千万吨,销售额从几百亿涨至几千亿。如今,项光达掌舵下的青山,在印尼、印度、美国、津巴布韦等海外地区拥有8个大型生产基地。
据中心建投统计,2021年青山集团拥有全球18%的镍市场份额。2021年,青山控股集团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位列第279位,排在美的、苏宁、小米之前。项光达的一些公司调整动作,甚至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镍的市场价格走向。
C
世界在变化,项光达的眼光也在不断流转。在掌握镍矿话语权之后,他的目光转向了新能源。
除了不锈钢,镍还被大量应用于三元锂电池,由于其性能优势,高镍电池逐渐成为三元锂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
“镍焦虑”也成为了电动车大佬们的心病,在上游原料中,镍在电池总成本中占比将近三成,马斯克就曾提到,镍原料的短缺是影响电动车电池生产的最大障碍之一。马斯克发愁的样子,和2008年之前的项光达如出一辙。
只不过如今,项光达才是那个捏住“七寸”的人,他带着青山亲自下场做电池。
2021年10月年新能源电池装车量榜单里,“瑞浦能源”紧随宁德时代之后,空降至行业前五,甚至将松下、三星甩在身后。而瑞浦能源成立于2021年,是青山集团麾下一员。
图源:瑞浦能源官方公众号
这次青山卷入极端逼仓风波,也与项光达的眼光与判断有直接联系。
早在2月15日,彭博社就曾报道称,青山控股从去年开始建立空头头寸,原因便是项光达认为镍价的上涨势头会消退,而做空可以对冲自家企业产量的增长。
然而这次,项光达遭遇到黑天鹅——突然恶化的俄乌局势。
说起来,企业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其实是常规做法。但自俄罗斯主要银行被踢出SWIFT体系,俄罗斯国际贸易几近停摆,俄镍也被堵住无法出口,这直接导致了最初的镍价提升,直至最终的史诗级逼仓发生,个中缘由是否真如传闻所言是“有预谋”地围堵,目前尚无定论。
摆在项光达面前的挑战却很明确:化解这个危机。青山的主要产品是高冰镍,不符合LME的交割要求,而从昨晚的进展来看,青山已经用旗下高冰镍置换了国内金属镍板,并称已经“通过多种渠道调配到充足现货进行交割”。
不知道项光达这次能不能在斡旋之中彻底化解这场危机。毕竟如今不止国际镍交易,还有诸多行业如钢铁、新能源等,都将随着镍的价格涨跌而引来波动。
参考资料:
1 上游新闻:《中国镍王被国际巨头猎杀?这家比宁德时代还大的低调民企能挺过去吗》
2 腾讯 财经 :《青山钢铁项光达:资源类企业必须走出去》
3 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校友专访|何秀琴:现在、未来,始于1988》
4 观网 财经 :《反转!上期所镍期货部分合约跌停,青山称已有充足镍板交割》
5 浙商杂志:《“妖镍”背后的项光达》
6 都市快报:《“妖镍”疯涨90% ,浙江神秘富豪一夜亏了几十亿美元?》
瑞浦兰钧香港上市时间是2022年4月7日。根据查询相关信息,瑞浦能源于4月7日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香港IPO上市,募资规模至少10亿美元。青山控股集团起步于1992年,是一家专注于不锈钢生产、销售及经营的大型民营企业。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4月6日17时伦镍报价 伦镍3实时行情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4月6日17时伦镍报价 伦镍3实时行情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