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日报 3月9日新闻 濮阳日报 3月9日电子版

国学综合

濮阳日报 3月9日新闻 濮阳日报 3月9日电子版

领主威武围观:℉更新时间:03-04 20:18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濮阳日报 3月9日新闻 濮阳日报 3月9日电子版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濮阳日报 3月9日新闻 濮阳日报 3月9日电子版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濮阳日报 3月9日新闻 濮阳日报 3月9日电子版

刘文华的介绍

古龙春晓Rz:你好。

你这个刘文华的文字介绍基本上是对的,但照片不是他。

我给你补充完善一下:

文华照片,这个可以确定

河南省濮阳市火车站什么时候开通

刚看到的新闻,濮阳火车站站场改造9月底前完成。你如果说的是火车开通使用,那得等到14年年底。“山西中南部铁路濮阳断将于年底全线贯通”,今天《濮阳日报》新闻。不过这条线开通后,主要是运煤,在网上搜了一下,每天有15车次火车。

建国后首位因《人民日报》批评降职的省委书记是谁

1950年3月24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平原省委和省政府关于所辖濮阳、聊城运粮事件的检讨。应该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省级党委和政府首次在《人民日报》上公开进行检讨。为什么一级省委、省政府要在报纸上进行公开检讨?

首次配社论批评省领导机关

这得从《人民日报》对这一事件的第一篇批评报道说起。

1950年3月9日,《人民日报》1版刊登消息:《濮阳中共地委及专署忽视运粮工作,运粮中发生混乱现象,农民遭受极严重损失,中共中央华北局令平原省委迅即检讨处理》。报道说,1949年12月,平原省濮阳专区农民交运公粮,几个粮站人畜拥挤,缺水缺草,农民露宿冰天雪地,死4人,伤5人,运粮牲畜死亡百余头……消息指出,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濮阳地委及专署对公粮运输极不重视。

文章认为,“这一错误,不是一般性质的错误或缺点,而是严重的带原则性的错误”。因为“首先表示濮阳专署和该地中共地委没有认真地考虑他们当前应当做些什么”;“第二,这一事件又表示他们特别缺乏群众观点,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最后,文章指出:“平原省的人民政府和中共省党委对于濮阳事件是负有一定责任的……”

《人民日报》同一版配发社论《彻查濮阳运粮事件》。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第一次使用社论用语对一个省的领导机关进行批评。

要求聊城专署进行检讨

平原省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于1949年8月新成立的省(1952年12月撤销),辖地在鲁西南、豫北、冀南衔接地区,有1600万人。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平原省、地领导没有将新粮入仓工作的具体办法进行研究,就笼统地布置了下去,于是运粮中便发生《人民日报》所批评的严重混乱现象。

3月11日,《人民日报》在2版再次发表批评平原省的报道,指出平原省聊城专区发生了与濮阳相似的情况,运粮农民严重伤病,牲畜死亡,收粮过程中浪费惊人。这篇报道后面还加了“人民日报编者按”:“平原省聊城专区在运粮工作中犯了这样严重的官僚主义错误,使农民遭受重大损失,是决不能容许的。”“我们要求聊城专署进行检讨,并对与此事件有关的负责人员迅速予以处分……”

省委书记降职为副书记

很快,中共中央华北局指示平原省委和省政府党组,纠正工作中所犯错误。3月15日,平原省人民政府主席晁哲甫,副主席贾心斋、韩哲一联名致函《人民日报》称:“兹送去本省关于濮阳专署运粮事件检查及对失职干部处理的报告一份。该件系向政务院之报告,内有本府对干部处理、请示处分的意见,和对该事件的检讨。烦公诸报端,以教育全体同志。”

3月24日,《人民日报》1版全文刊登了这一报告。同时,《人民日报》还披露《对濮阳聊城运粮事件平原省委进行检讨,报告中共中央华北局请求处分,向省各界代表会公开承认错误》,全文刊登了平原省委向华北局的检讨。

检讨书承认,濮阳、聊城运粮损失,“主要是由于我们平原省委员会领导上的官僚主义及对运粮工作重视不够的结果”。据查,运粮事件中共死4人,死牲口355头,伤病牲口59头。检讨书指出,干部犯了官僚主义,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为此,平原省还从上到下处分了一批干部。

濮阳聊城运粮事件最后,平原省委书记对此承担了责任。当年7月,省委书记潘复生降职为省委副书记,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接受党中央机关报公开批评后降职的省委书记。中央调吴德前来担任省委第一书记。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濮阳日报 3月9日新闻 濮阳日报 3月9日电子版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濮阳日报 3月9日新闻 濮阳日报 3月9日电子版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题:濮阳日报 3月9日新闻 濮阳日报 3月9日电子版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29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