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最出名的人物是谁 林家人是谁

国学综合

林家最出名的人物是谁 林家人是谁

沙僧志围观:℉更新时间:01-17 01:41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林家最出名的人物是谁 林家人是谁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林家最出名的人物是谁 林家人是谁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林家最出名的人物是谁 林家人是谁

我国最有影响力的林学家是谁,为什么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其实这天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台湾林世家族是指谁?

林姓是台湾第二大姓,有“陈要半天下”之说。台湾林姓也是由大陆福建适居去的。“天上圣母”妈祖在福建和台湾各地一直香火鼎盛,而妈祖的俗姓氏是林,她是宋朝时莆田人林愿之女。最早由福建渡台的林姓始于明代。据史所载,明永乐五的(1407年),一位叫林朝和的人,东渡过海,定居台南,史称林姓移台第一人。据说现今台南市大南门外尚有林朝和之墓,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台湾 的林姓祖先。 林朝和移居台湾后,林姓大规模从大陆迁居台湾的活动有两次。第一次是在朝朝末年,即郑成功据台反清复明时期。原居福建的林姓世家,纷纷东渡,迁居台湾,开始以嘉义、台南地区居多,后逐渐扩及全岛。知名者如同安人林朝杞开垦了云林县竹山镇(原名林杞埔),林凤开垦了台南县林风营,平和人林宽老和林虎先后开垦嘉义,并在此定居。第二次发生在清康熙年间。福建与广东的林姓人氏大批移民台湾,从而造成台湾林姓之盛。今日林姓,以台南、台北两地最多,次为彰化、嘉义、南投、台中、新竹和苗栗。林姓在台湾的大家族与世家甚多,其中影响最大者莫过于雾峰林家与板桥林家,繁荣百年。台湾政坛风云人物林洋港家族也是深具影响的林姓家族。他在1996年角逐“总统”失败。在商界林姓家族知名人物更多,除“三重帮”的林荣三家族外,还有大同集团的林挺生,“饲料大王”林坤钟等。 “三重帮”林家是台湾新兴的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与政治力量的大家族。目前主要由林堉期之妻谢罕见、林堉璘与林荣三三人为核心,通过企业、婚姻等关系而形成为政商家族。有报刊评论道:“三重帮在岛内,不论家族的财产、人数、政经关系,都是少见的势力庞大、财力惊人的大家族”。 林氏家族拥有巨额财富,达数千亿元台币。在《卓越》杂志公布的1993年台湾百大富豪排名榜中,林氏家族代表林荣三、林堉璘与谢罕见三人的个人财富净值均为300亿元,合计900亿元,在台湾高居第二位,超过王永庆与王永庆兄弟,仅次于台湾首富蔡万霖。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07 22:38

林氏家族父辈在台湾并不显赫。父亲林建生早年在芦洲乡种田,累积了一点家产后,开米店谋生,只能算是个小生意人。1952年,林建生去世时,仅为子女留下2公顷土地、一家碾米厂和一有杂货店。此后三个儿子跟随二姐夫陈万富与母亲继续从事碾米生意,并从家乡芦洲乡转到三重市。1956年,林工兄弟开了一家玉裕碾米厂,由老二林堉璘经营。由于生意不错,林氏兄弟在台北建国啤酒厂对面,又开了一家碾米店,将事业拓展到台北市,林堉璘接受台北新厂,老三林荣三继任经营三重厂。 后来,林氏兄弟的堂兄林进来因从事建筑生意,在购买一大片土地时因款不够,便找了已有家产的林氏三兄弟借款入伙。老大林堉琪认为土地生意未来一定赚钱,便开始投资土地与房产事业。1964年,林氏三兄弟合伙成立了宏国建设公司,进入建筑业,由此步入了林氏家族事业的新起点,造就了日后林家的巨额财富。 林氏家族在台北县乡镇市的事业发展如此迅速,主要靠投资房地产起家。早年,林家在收购土地时,独具慧眼,往往挑选位于山边、河川或排水沟的农地或保护区作为开发地,成本低,发展潜力看好。在台湾经济与都市化迅速发展后,原来价格低廉的土地摇身一变成为商业用地或住宅用地,甚至成为市区的黄金土地,利润成倍增加。 林氏三兄弟通力合作,大力发展事业,林氏家族在台湾庞大的事业群逐渐建立。他们经营的房地产业从老家芦洲、三重一带,扩充到新庄、板桥、三峡、莺歌及中和等台湾北部市镇,建立了一批又一批的建筑公寓群,很快成为台北县建筑界的老大。接着,林氏兄弟将建筑业各台北延伸,相继在台北市郊区士林、石牌一带大兴土木,然后再向台北市区进军,在不同黄金地段建起一幛幛高级别野与高楼大厦,“三重帮”林氏家族在台湾地产业独霸一方。如今林氏家族拥有庞大的土地、建筑资产,成为全台湾知名的建筑业巨子与大富豪。据报道,林荣三家族经营的土地达300公顷。 60年代后期,林氏三兄弟逐渐分家经营,林氏家族主体事业——宏国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由老大林堉琪主管;老二林堉璘经营宏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老三林荣三于1967年开设联邦建设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并成为林氏家族的政商峡谷界最有地位与影响的人物,也因此形成林家三大建筑集团,相互之间又进行合作,共同发展。

林总是谁?

林总是林彪辽沈战役时期的雅号。别称:“林总”。

中文名: 林彪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07年12月5日

逝世日期:1971年9月13日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第四期

职业:军事家,革命家,政治家。

出生地: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林家大湾村

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师长。1936年6月,林彪被任命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后改称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后兼任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解放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55年4月,在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被补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9月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著名指挥战役:

龙冈伏击战

战役时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1930年11月5日至1931年1月3日,历时60天。

战役地点:江西省永丰县东固镇、龙冈镇,宁都县东韶镇。

战役手段:诱敌深入的山地伏击战。

经典战斗:龙冈伏击战。

林彪职务:中国工农红军第l军团第4军军长。

林彪年龄:23岁。

雅号别称:与彭德怀、黄公略、伍中豪并称为毛泽东麾下“四骁将”。

所辖部队:红4军。

战役特点:中国工农红军总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多吃少,以强击弱,集中精力打歼灭战,以伏击战为主。

歼敌情况:红一方面军共歼国民党军1个师部和3个多旅约12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1万余件。林彪所部第10师俘获敌第18师师长张辉瓒。

中国工农红军主要将领:彭德怀、林彪、黄公略、伍中豪、罗荣桓、陈毅、粟裕。

国民党军主要将领:鲁涤平、朱绍良、蒋光鼐、张辉瓒、谭道源、公秉藩、蔡廷锴。

战役战斗经典理由:中国工农红军建立后歼敌最多、战果最巨大的一次战役,也是红军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转变过程中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红4军担任主攻。[1]

黄陂草台岗伏击战

战役时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1933年2月9日至3月21日,历时41天。

战役地点:江西省宜黄县黄陂镇、草台岗镇。

战役手段:诱敌深入的山地伏击战。

经典战斗:黄陂伏击战、草台岗伏击战。

林彪职务: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军团长。

林彪年龄:25岁。

雅号别称:被誉为“常胜将军”,蒋介石称其是“战争的魔鬼”。

所辖部队:红1军团。

战役特点:中国工农红军总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多吃少,以强击弱,集中精力打歼灭战,以伏击战为主。

歼敌情况:红一方面军共歼灭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近3个师,俘虏官兵万余人,缴枪1万余支,及大量枪械、子弹、电台等军用物资。俘获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主力第52师师长李明和第59师师长陈时骥,击伤王牌第11师师长肖乾。

中国工农红军主要将领: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滕代远、肖劲光、方志敏、罗炳辉、寻淮洲、罗荣桓、粟裕、罗瑞卿、张宗逊、李聚奎。

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主要将领:陈诚、蔡廷锴、余汉谋、罗卓英、吴奇伟、赵观涛、李明、陈时骥、肖乾、莫与硕、黄维。

战役战斗经典理由:首创了红军大兵团山地伏击战的范例,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打的最大的一次伏击战,林彪为战场总指挥。

飞夺泸定桥激战腊子口

战役时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1934年10月10日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371天。

战役地点:转战闽、赣、粤、湘、黔、桂、滇、川、康、甘、陕共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战役手段:运动战、伏击战、阻击战、攻坚战。

经典战斗:夺占泸定桥,强攻腊子口。

林彪职务: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军团长。

林彪年龄:28岁。

雅号别称:毛泽东称其为“娃娃军团长”。

所辖部队:红1军团。

战役特点:中国工农红军总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多吃少,以强击弱,集中精力打歼灭战。

歼敌情况:红2师第4团夺占泸定桥,歼灭川军第14军第38团主力;红2师第4团强攻腊子口,歼灭国民党新编14师第6团一部。

中国工农红军主要将领:林彪、聂荣臻、左权、陈光、刘亚楼、肖华、王开湘、杨成武。

国民革命军主要将领:薛岳、刘湘、刘文辉、杨森、刘元璋、李韫珩、袁镛、鲁大昌。

战役战斗经典理由:飞夺泸定桥和激战腊子口两场战斗,是林彪在万里长征中指挥的许多战役战斗中最为经典之战。飞夺泸定桥一战,红4团一昼夜高速行军240里,仅以22人便夺取了泸定桥,越过天险大渡河,堪称奇迹。激战腊子口一仗,为红军陕甘支队北上打开通路。

平型关战役

战斗时间:抗日战争时期的1937年9月25日,历时1天。

战斗地点:山西省灵丘县平型关。

战斗手段:山地关隘伏击战。

林彪职务: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师长。

林彪年龄:30岁。

所辖部队:八路军第115师。

雅号别称:“抗日英豪”、“民族英雄”、“无敌元帅”、“常胜将军”。

战斗特点:八路军总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多吃少,以强击弱,集中精力打歼灭战,以伏击战为主。

八路军主要将领:林彪、聂荣臻、陈光、徐海东、陈士榘、肖华、杨得志、李天佑、杨成武、杨勇、张绍东。

侵华日军主要将领:板垣征四郎、三浦敏事、粟饭原秀、滨田、新庄、桥本。

战役战斗经典理由:平型关之战是八路军挺进抗日战争前线后的第一仗,取得了中国全面抗战以来“零的突破”,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中国人抗战的决心,打出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威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

战役时间:解放战争时期的1946年12月17日至1947年4月3日,108天。

战役地点:吉林省北部和南部地区。

战役手段:运动战、伏击战、阻击战、围歼战、攻坚战。

经典战斗:张麻子沟伏击战、焦家岭围歼战、清沟子伏击战、城子街攻坚战、靠山屯围歼战、红石砬子伏击战。

林彪职务: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

林彪年龄:39岁。

雅号别称:解放战争初期在东北一退再退,得了个“撤退将军”的名声。

所辖部队:东北民主联军。

战役特点:东北民主联军总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多吃少,以强击弱,集中精力打歼灭战,伏击战已退居次席,作战样式多元化。

歼敌情况:歼灭国民党军4万余人,收复城镇11座。

东北民主联军主要将领:林彪、刘亚楼、谭政、肖劲光、肖华、李天佑、万毅、刘震、洪学智、赖传珠、韩先楚、梁兴初、梁必业、杨国夫、吴克华、彭嘉庆、胡奇才、罗舜初、莫文骅、程世才、李作鹏、陈光、钟伟。

国民革命军主要将领:杜聿明、廖耀湘、孙立人、郑洞国、陈明仁、侯镜如、石觉、李涛、潘裕昆、刘玉章、向凤武、曾泽生、陈林达、梁恺。

战役战斗经典理由: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采取“南拉北打,北打南拉”的战术,彻底粉碎了杜聿明“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国民党军队的机动力量在民主联军的不断打击下遭到严重削弱,转主动进攻为被动防守。东北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辽沈战役

战役时间:解放战争时期的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

战役地点:吉林省、辽宁省。

战役手段:运动战、阻击战、围歼战、攻坚战。

经典战斗:义县攻坚战、塔山阻击战、锦州攻坚战、黑山阻击战、长春围困战、辽西围歼战、沈阳攻坚战。

林彪职务: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

林彪年龄:41岁。

雅号别称:“101”。

所辖部队:东北野战军。

战役特点: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东北野战军的军力和经济力均已超过国民党军,军队在数量上特别是质量上都占优势。已不打伏击战,作战样式多元化,以城市攻坚战为主,阵地阻击战相结合。

歼敌情况:歼灭国民革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反正及投诚649万人,起义26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国军共损失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个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1个冀辽热边区司令部,4个兵团部、11个军部和36个师。此外,还有1个骑兵司令部,5个炮兵团、战车团等特种兵部队。损失各种火炮4709门,轻重机枪13347挺和其他枪支支。

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将领: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周纯全、肖劲光、肖华、陈伯钧、程子华、黄克诚、吕正操、李天佑、曹里怀、刘震、韩先楚、吴克华、胡奇才、万毅、吴瑞林、黄永胜、赖传珠、李作鹏、邓华、段苏权、邱会作、詹才芳、梁兴初、方强、贺晋年、钟伟、苏静。

国民革命军主要将领:卫立煌、郑洞国、范汉杰、孙渡、侯镜如、梁华盛、赵家骧、卢浚泉、盛家兴、阙汉褰、刘云瀚、沈向奎、曾泽生、周福成、尤天武、李涛、潘裕昆、郑庭芨、刘玉章、向凤武、

战役战斗经典理由:辽沈战役结束后,国民革命军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解放军总兵力上升至300万人。东北野战军获了得第一个战略决战的完全胜利,取得了打大规模歼灭战的宝贵经验,率先成为人民解放军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

平津战役

战役时间:解放战争时期的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历时64天。

战役地点: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

战役手段:运动战、阻击战、围歼战、攻坚战。

经典战斗:天津攻坚战。

林彪职务: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

林彪年龄:41岁。

雅号别称:“林总”。

所辖部队:东北野战军。

战役特点:东北野战军与国民党军相比,在数量上特别是质量上都占优势,已不打伏击战,作战样式多元化,以攻坚战为主,围歼战、追歼战相结合,还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和平战。

歼敌情况:东北和华北野战军共同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个“剿总”司令部、1个警备司令部、3个兵团部、13个军部、50个师,共521万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将领: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刘亚楼、谭政、肖劲光、肖华、杨得志、杨成武、郑维山、曾思玉、陈伯钧、程子华、黄克诚、吕正操、李天佑、曹里怀、刘震、韩先楚、吴克华、万毅、黄永胜、赖传珠、李作鹏、邓华、詹才芳、梁兴初。

国民革命军主要将领:傅作义、李世杰、李文、袁朴、郑庭笈、侯镜如、林伟涛、石觉、郭景云、李士林、安春山、袁庆荣、邓宝珊、左协中、陈继承、陈长捷、孙兰峰、马法五。

战役战斗经典理由:平津战役中产生的“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和“绥远方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实行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的基本方式。东野与华北军区联合完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战略决战的最后一战。

衡宝战役

战役时间:解放战争时期的1949年9月13日至10月16日,历时33天。

战役地点:湘南衡宝地区。

战役手段:两翼大迂回钳形包围,正面大突破强攻。

经典战斗:灵官殿截击战、祁北围歼战。

林彪职务:第四野战军司令员。

林彪年龄:42岁。

所辖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战役特点:第四野战军已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追歼战、围歼战已成为主要作战样式,伏击战不用打,攻坚战也很少打;中国人民解放军总体以多胜弱,以强击弱,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少吃多,以弱胜强。

歼敌情况:四野主力和二野一部共歼敌正规军三个军部、五个整师,共47万人,其中俘虏17名将官以下38万人,收复县城24座。

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将领:林彪、谭政、肖克、肖劲光、陈赓、程子华、韩先楚、罗舜初、吴克华、陈伯钧、詹才芳、钟伟、周希汉、李成芳、秦基伟、邓华、赖传珠、李作鹏、方强、曾生、梁兴初、刘震、曹里怀、吴瑞林。

国民革命军主要将领:白崇禧、张轸、宋希濂、夏威、潘文华、徐祖贻、李品仙、张淦、刘嘉树、黄杰、徐启明、刘安祺、张光玮、李本一、鲁道源。

战役战斗经典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前后只用33天,就歼灭了白崇禧赖以起家的第7、48军的四个精锐师,并消灭了湘系惟一美械的第62师,给湘系战力最强的第10师以歼灭性打击,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以来华中最大的一次战果。

广西战役

战役时间:解放战争时期的1949年11月6日至12月14日,历时39天。

战役地点:广西、广东两省。

战役手段:两翼大迂回钳形包围,正面强攻大追歼。

经典战斗:粤桂边境歼灭战、钦州围歼战。

林彪职务:第四野战军司令员。

林彪年龄:42岁。

所辖部队:第四野战军。

战役特点:第四野战军已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追歼战、围歼战已成为主要作战样式,伏击战不用打,攻坚战也很少打。

歼敌情况:林彪指挥3个兵团9个军31个师及粤桂边、滇桂黔边纵队共40多万人,歼灭白崇禧集团和余汉谋集团1729万人,其中俘虏16万余人(包括将级军官78人),解放了广西全境。

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将领:林彪、谭政、肖克、肖劲光、陈赓、程子华、韩先楚、罗舜初、吴克华、陈伯钧、刘震、张天云、吴信泉、周希汉、李成芳、秦基伟、邓华、赖传珠、李作鹏、梁兴初、刘震、曹里怀、

国民革命军主要将领:白崇禧、张轸、宋希濂、夏威、潘文华、徐祖贻、李品仙、张淦、张光玮、李本一、鲁道源、杨干才、李勃。

战役战斗经典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桂林、柳州、梧州、南宁和广西全境及广东西南沿海的城镇和全部海港。华中华南所辖范围内除海南岛一隅外,也已全部解放。桂系及蒋介石在华南蒋残余的歼灭,加速了全中国解放的进程。

海南岛战役

战役时间:解放战争时期的1950年3月5日至5月1日,历时58天。

战役地点:海南岛。

战役手段:偷渡海峡强攻战、海岛围歼战、追击战。

经典战斗:临高角强攻战、琼北围歼战、天涯海角追击战。

林彪职务:第四野战军司令员。

林彪年龄:43岁。

所辖部队:第四野战军。

战役特点: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木船为主、配以部分机帆船作为航渡工具,突破敌人海军军舰、空军飞机、海岸炮兵立体封锁;海岛陆地作战,双方势均力敌,最后战胜敌人。

歼敌情况: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歼灭敌军5个师9个团,总计33148人,其中俘虏26469人,缴获火炮418门、飞机4架、坦克和装甲车7辆、汽车140辆,击落敌机2架,击沉敌舰1艘,击伤5艘。

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将领:林彪、叶剑英、谭政、肖克、邓华、赖传珠、洪学智、韩先楚、袁升平、李作鹏、张池明、冯白驹、解方、邓岳、徐国夫、龙书金、王东保、马白山。

国民革命军主要将领:薛岳、陈济棠、余汉谋、欧震、长薛仲述、李玉堂、李铁军、容有略、陈骥、罗懋勋、莫福如。

战役战斗经典理由:海南岛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以木船为主、配以部分机帆船作为航渡工具,突破敌人海空封锁的一次成功的渡海作战,开创了陆军乘木帆船大规模渡海作战,摧毁敌立体防御的先例。该战也是林彪指挥第四野战军的最后一战。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林家最出名的人物是谁 林家人是谁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林家最出名的人物是谁 林家人是谁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林家的历史

标题:林家最出名的人物是谁 林家人是谁

链接:http://m.zhaichaow.cn/z/2887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