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logo 赤道咋写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赤道logo 赤道咋写的文章,本文对文章赤道logo 赤道咋写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画一个地球仪并标出赤道的位置怎么写
画一个地球仪并态枯标出赤道的位置怎么写方法如下:敏漏
1、先在纸张上画一个圆。
2、然后在圆里面画出竖直方向的弧线。
中文名 :赤道
外文名: equator
半 径: 6378.2 km
标 志: 地球分成南北半球的标志
纬 度: 0°
穿过的国家:肯尼亚、索马里、巴西等
学 科: 地理
目录
1 简要介绍
2 地貌气候
3 国家城市
4 赤道纪念碑
5 通用地球形态数据
6 作品解释
⒈简要介绍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也是地球上的零度纬线。一年当中,赤道有两次太阳直射,所以赤道地区属于热带,终年天气炎热,气温很高。赤道的圆心与地心是重合的,它也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全长4万多千米。
赤道穿过了加蓬、刚果、扎伊尔、乌干达、肯尼亚、索马里、马尔代夫、印度尼西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巴西等许多国家。在这些国家,人们用不同的标志来表示赤道线。例如,在刚果,人们用许多沿直线排列的小石柱表示赤道线,这些小石柱叫赤道桩。
据说在700多年前,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城的市民就知道,基多城附近是太阳一年两次来往于南、北半球所经过的地方,他们称这里为“太阳之路”。后来,科学家证实了这一说法,市民们就在基多市郊外修建了一座赤道纪念碑。纪念碑高10米,碑身四面刻有表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字样。碑顶放着一个石刻地球仪,地球仪中间有一条标志赤道位置的白线,一直延伸到碑底的石阶上,这就是地面的赤宏银道线。
⒉地貌气候
赤道为低气压区,由赤道两侧吹向赤道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驱动赤道南北两侧的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北的称为北赤道暖流,南面的称为南赤道暖流。
赤道暖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受陆地阻挡,其中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蔽薯宴;大部分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沿海岸向较高的纬度流去,至中纬地区受西风吹动形成西风漂流。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低纬,成为赤道暖流的补偿流;另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高纬,构成极地环流。
赤道经过的行星级地貌: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
赤道经过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赤道经过的大陆: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
岛屿(群岛):巴都群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哈马黑拉岛、马尔代夫群岛、吉尔伯特群岛、莱恩群岛
赤道穿过的气候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高地气候
活动于赤道的天气系统:两信风带、赤道西风带、赤道辐合带等
赤道穿过的河流、湖泊:非洲:刚果河、奥果韦河、朱巴河、维多利亚湖;南美洲:亚马逊河;亚洲:卡普阿斯河
赤道经过的海:几内亚湾、赤道海峡、明打威海峡、望加锡海峡、托米尼湾、马鲁古海、哈马黑拉海
⒊国家城市
赤道经过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瑙鲁、基里巴斯、厄瓜多尔(以赤道命名的国家,Ecuador,是西班牙文)、哥伦比亚、巴西、加蓬、刚果 (布)、刚果(金)、乌干达、肯尼亚、索马里、马尔代夫。
赤道附近的著名国家和城市:基多、利伯维尔、内罗毕、新加坡。
⒋赤道纪念碑
1981年,在这座旧碑附近的埃基西亚尔谷又新建了一座赤道纪念碑,落成于1982年8月9日。其外形与旧基本相同,但比旧碑大3倍:高30米,直径4.5米,重4.5吨。碑的东西面写着:西经格林尼治78°27'8″,纬度0。纪念碑里修建了电梯,碑顶设有望台。在纪念碑前方,有一条石砌的长长的通道,通道两旁矗立着一些石雕群体。凡是到基多旅游的人,都领到管理部门签发的一张证书,以明其某年某月某日曾到南北半球的界线一游。
另外,索马里赤道纪念碑位于索马里南部码口城市基斯马尤以北60米处。它是一座3米高的水泥建筑物,顶端装有地球仪和一根东西向的针,作为赤道线的标志。
⒌通用地球形态数据
大气圈未计算在内
赤道长度: 40,076km
子午线长度: 40,009km
极半径长度: 6,356.8km
赤道半径长度: 6,378.2km
扁率: 1/298
面积:510,000,000k㎡
平均半径长度: 6,371km
体积:1,083,230,000,000km³
总体来看,从两极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为6,356.8km,比从赤道上到地球中心的距离6378.2km短21.4km。扁率为1/298。赤道一带稍微凸出,赤道本身也略扁,南北半球也不对称,加上表面凹凸不平,可以说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但由于地球体积庞大,这些表面的起伏和整体比起来仍极其微小,所以在太空中看,视觉上仍是一个圆球。但如果降到低空,透过大气和海洋,这时看到的固体的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就像一个干皱的苹果。
⒍作品解释
古代主浑天说者认为,天体是个浑圆形的球体,赤道即指天球表面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圆周线。现代天文学称为天球赤道。
《汉书·天文志》:“立春、春分,东从青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
《后汉书·律历志下》“黄道去极”。刘昭注引汉张衡《浑仪》:“赤道横带浑天之腹,去极九十一度十六分之五。”
《书·洪范》“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唐孔颖达疏:“正当天之中央、南北二极中等之处谓之赤道,去南北极各九十一度。”
明·何景明《六月望月食》诗:“未月黄衢厄,妖遮赤道行。”
赤道的拼音怎么写
赤道的拼音chì dào。
赤道是南半球、北半球的分界线,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顷弯棚,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同时,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
赤道的地貌气候:
赤道为低气压区,由赤道两侧吹向赤道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驱动赤道南北两侧的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北闹雹的称为北赤道暖流,南面的称为南赤道暖流。
赤道暖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受陆地阻挡,其中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沿海岸向较高的纬度流去,至中纬地区受西风吹动形成西风漂流。
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低纬,成为赤道暖流的补偿雀则流;另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高纬,构成极地环流。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赤道logo 赤道咋写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赤道logo 赤道咋写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