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的土地 赤裸裸地离开这首歌原唱是谁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赤裸裸地离开这首歌原唱是谁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是赤色的土地和赤裸裸地离开这首歌原唱是谁让你人生无疑。关注我们,更多精彩正在路上!
每年九月底十月初这段时间,对于家乡的土地来说,是最特殊的日子,原来长满庄稼的土地里,这时却一棵庄稼也没有,原生态地露出了黄土地的本色。目之所及,除了地頭田间这时显得更加高大的杨树、桐树外,剩下的就只有光秃秃的土地了,它一览无余地平铺在你的眼前,近处的脚下是,远处的山脚也是。如果说庄稼是土地的衣服,那么此时的土地就是赤裸的,远处的山坡是她的头颅,蜿蜒的河流是她的臂膀,枝叶繁茂的树木是她的纹身,时隐时现的田埂是她的脉络……
平时人们关注的是土地上的庄稼,而此时农民更关注的是收获后的土地。撒肥、深耕、耙碎、推平,然后就等待着播种。“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庄稼汉和庄稼地一样实诚,不管是时间还是力气,都耽误不得。人们把当年的庄稼拉回了家,算是对一年的总结,还要把土地拾掇好,为明年的丰收打下良好基础。那些天,庄稼汉们没有一个在家里偷懒的,就是再忙再累也得咬着牙,像是背水一战的勇士。他们把早已沤好的农家肥用架子车一车车拉到地里,一车一堆地先堆放起来。我记事起村里已有了犁地的拖拉机,刚开始只有一台,机器昼夜不停,等轮到谁家犁地了,就全家上阵,把粪均匀地撒到地里。只等犁铧波浪一样,把土地深翻,把粪埋在下面,好了,这时的庄稼汉才会长出一口气,明年的丰收心里总算有底了。
接下来就是耙了,为了把坷垃耙碎,人们还要在耙上放一块儿石头,几个人用绳子拉着耙,一圈一圈地在地里奔走。刚开始泥土很虚,几乎陷到人的腿肚子,庄稼汉们赤着脚,一步一步地往前迈着,弓着背,身形像虾,力度则可比纤夫拉纤。秋天,中午前后天气还很热,抵得上三伏天,庄稼汉不但是能出力的汉子,更是能流汗的“汗子”;庄稼不但是用水浇灌的,更是用汗浇灌的。渴了,他们就抱起盛着凉白开的水罐一顿“牛饮”;累了,他们就躺在土坷垃越来越小的土地上舒展下四肢。蓝天白云、厚土轻风,这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候,因为这时,他们的心和泥土贴得最近。
为了便于浇灌,庄稼地还要有个坡度,原来有的,经过一年的浇灌就平了,如果不再修成斜面,浇地就不可能顺畅均匀,所以要在小麦播种之前先把地整好,这就要用到刮板了。这时,你不得不佩服先人的智慧,仅用将一块三尺长、一尺宽的厚木板竖起来,下面钉上铁齿,上面装个扶手,前面钉两个铁环,拴上绳子,几个人在前面拉,有经验的男主人扶着在后面推,就能把两边的土推拉到中间水道的位置。这虽说比拉耙轻松一些,但也只是相对而言。可是不管怎样,都只能忍着,毕竟推完刮板,就只剩下播种了……
播种是三秋大忙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轻松的一道工序,因为拉耙和推刮板不知要反复多少次,而播种只要一次就够了。但这又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因为播种的深浅稀稠、麦垄的宽窄曲直都和麦子能否丰收有关。扶耧最需要有经验的庄稼汉,于是,常常是几家人联合起来,由这几家人最有经验的老人扶耧,其他人拉绳。人拉着,耧摇着,耧上的铜铃响着,“铛铛、铛铛”,那就是人们对土地最好的歌唱。
随着时间的推移,麦苗长出来了,麦苗盖住地面了,绿莹莹的,看不到赤裸的土地了,明年的丰收又开始蕴育了!年复一年,生老病死,庄稼汉们一辈又一辈千百年;四季轮回,春夏秋冬,黄土地却始终如一,以实实在在的品格养育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不知疲倦……
富弼的“不争”
北宋名相富弼年轻的时候就提笔能文,才华出众,曾被范仲淹称为“王佐之才”,并被他大力提拔。富弼因为才气逼人,仕途坦荡,而无意间招来了一些小人的嫉恨。
一次,一个秀才把富弼挡在洛阳大街上,用充满挑衅的口吻说:“听说你博学多才,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你。”见来者不善,富弼笑笑说:“愿闻其详。”
秀才问道:“如果有人骂你,你会怎么做?”富弼假装不解:“不知道。”秀才哈哈大笑:“人家说你满腹经纶,我看也不过如此嘛!”说完大笑而去。周围的人原本都认为富弼会有什么高明的见解,不料他却如此作答,都感到很失望。
富弼却毫不在意,继续赶路,他的随从愤愤不平:“这么简单的问题老爷您为何要装作不知呢?”富弼说:“此人是轻狂之人,如果你拿理由来和他辩解,定会言辞激烈,气氛紧张,不论谁把谁驳得哑口无言,都是口服心不服。更何况此人既然能做出如此行径,必定是个心胸狭窄之人,事后定会记仇。我与他又无甚纠葛,又何必与他争呢?”
几天后,富弼又和那秀才相遇。他上前去打招呼,没想到秀才对他视而不见,回头却大声地对着富弼的背影骂道:“富彦国真是一只乌龟!”富弼装作没有听到,毫不理会,繼续前行。有好事者赶上来告诉他说,有人在骂你呢。富弼回说:“应该是在骂别人吧!”那人接着说:“他指名道姓地骂呢!”富弼继续装糊涂:“你看大街上人来人往,我和他又无冤无仇,也许有人和我同名同姓呢。”秀才听到富弼的话后,羞惭不已。
很多时候,对那些没必要争执的小事,完全可以视而不见。如果只图一时痛快,凡事都要争个你长我短,那么,到头终将“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有“糊涂”的处事方式,富弼成为北宋一朝为数不多的“高龄宰相”,并且被朝廷大小官员交口称赞其品行优良,而这一切,都跟他平时为人处世的方式分不开。
花解语
每种花都有自己的寓意,比如玫瑰象征爱情,莲花象征高洁,梅花象征坚贞。所谓花语,就是人们主观地赋予花的含义。
楼下有个女人,和我年龄相仿。有一次,见她穿着一件短衫,很漂亮。那是一件玉色的、棉麻料的上衣,有着细细密密的褶皱,而最吸引我的便是正面右侧的那朵水墨的荷花。花瓣是暗暗的粉,叶子也是暗暗的翠,是水墨画应该有的感觉。可那花并没有因为是画在衣服上而失了韵味,反而有一种呼之欲出的鲜活感。
因为比较熟悉,我于是就说这件衣服真好看,尤其是那荷花,有了它,衣服就有了灵魂。可是,她的回答让我很吃惊。
原来,这只是一件普通的棉麻上衣,因为弄上污渍洗不干净,她又特别喜欢这件上衣,于是她那学美术的朋友就在污渍处画了朵荷花。她说这话时,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就像是那朵盛开在衣服上的荷花。
是一朵荷花,撑起了一件衣服的灵魂,还是原本这就是一件有灵魂的衣服,荷花只是画龙点睛而已?我想,这两者都有可能吧。更重要的是,荷花与这片玉色邂逅,相得益彰。
这让我想起自己曾经有一件特别喜欢的上衣,可是不小心破了个洞,于是我就找了一个特别擅长刺绣的裁缝,为我在那处绣了朵梅花瓣。也不知道是那个裁缝的手艺好,还是我天生就热爱这些绣花类的东西,我觉得那梅花简直就像是锦上添花,一点都不显得突兀和多余。
有些东西,就像这衣服一樣,如果底子不坏,就不需要裁剪,修补一下,依旧很吸引人。就像是坍圮的墙角,如果能够长出一棵花,哪怕只是一棵牵牛花,也是风景这边独好。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是这样。
老公非常喜欢养花,一来是可以美化居室环境,二来通过施肥浇水,可以体悟生命变化的美妙。可我不太会养花,家里的花,基本上都是我养死的。
曾养过一盆马蹄莲。这花啊,没有耐性,刚来到家里,就没命地疯长,好像是要同家里的其他花争宠似的。所谓盛极必衰,结果这马蹄莲在一周之后便开始垂头丧气,像极了失宠的妃子,独自躲在角落暗自神伤。看着它枯黄的样子,真难受,于是我便挥起剪刀,将它枯败的枝叶剪得干干净净。为此,老公还责怪我。
我说,反正都死了,留着也没什么用,看着徒增烦恼。于是,我就将那个“空花盆”放在阳台的角落。
今天早上,我在浇花的时候,不经意间看到那个花盆里居然有两个拇指大小的芽!仔细一看,竟然是还未舒展开的马蹄莲的嫩叶。因为刚从泥土中钻出来,嫩芽绿中透着微黄,还带着些许的泥土。我在用小铲子为它松土的时候,碰到了一大块硬硬的东西,那就是马蹄莲的根。
只要根还活得好好的,那些已经枯死的枝叶大可以剪去,枯木逢春,大抵就是如此。所以,养花的人,要舍得把那些没有生命的枝条剪去,方守得花开。
坏掉的东西,没有生命的东西,就应该扔掉。比如过期的食物,比如一段变了质的感情。
我有一个朋友,从来不存没有用的旧物。她认为这些旧的东西,会影响人的运气。想想也不无道理,没有用的东西,却占据着自己家里的空间,还要费时间整理,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于是,那些没有用的东西,我也都会随时扔掉,起初还有些后悔,后来我发现,没有那些东西,生活压根不受任何影响。
扔掉旧物,就像是剪掉花的残枝,有一种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感觉。
难得有心情侍弄花,今天在阳光下,为它们松土、施肥、浇水,想到了这些文字。
花解语,大概就是以花开花落、叶落叶荣来诠释自己世间的奥秘吧。
生命就如那件简单的上衣,总会有缺憾,但只要用心织补,便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在等待花开的时间里,也不必懊恼,因为从那裂缝中,可能会透出一缕阳光。
生命亦是一树花开,那些残枝败叶,终究会凋落。不必迟疑,也不必难过。只有勇敢放弃那些失去生命力的东西,新的东西才会充盈进来。
是以,花解语。
以上内容是小编关于赤色的土地和赤裸裸地离开这首歌原唱是谁的分析和解答,如果你对文章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请在下面留言,我们将整理和分享给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