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饭店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酒楼场景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最佳饭店民间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民间故事酒楼场景和最佳饭店民间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最佳饭店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酒楼场景(一)
海景花园对过!那个商店叫小草瘦身!
28中道口西行二三十米吧!
海景花园对过!那个商店叫小草瘦身!
是真的,到市区的话,不知道你要做什么?
wer
最佳饭店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酒楼场景(二)
传说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尧时候的人,神话说,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
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后羿带着天帝赐给他的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还带着他的美丽的妻子嫦娥一起来到人间。
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他从肩上除下那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后羿的丰功伟绩,却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到天帝那里去进谗言,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受了委曲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隐居在人间,靠后羿打猎为生。
嫦娥又是怎样奔月的呢?在古书上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根据《淮南子》的记载是,后羿觉得对不起受他连累而谪居下凡的妻子,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好让他们夫妻二人在世间永远和谐地生活下去。嫦娥却过不惯清苦的生活,乘后羿不在家的时候,偷吃了全部的长生不死药,奔逃到月亮里去了。另一种说法是屈原(约前340年)《天问》的记载,说后羿后来对嫦娥有不忠行为,和河伯的妻子发生暖昧关系,因而引起嫦娥极大的不满,便离开后羿跑到天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后,很快就后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对她的好处和人世间的温情,对比月亮里的孤独,倍觉凄凉。
另一版本:
嫦娥原来是一个美丽善良的村姑,她勤劳朴实活泼可爱,尤其有着一颗金子般闪亮的心,她总是千方百计地为百姓做好事。嫦娥有个恋人叫后羿,是个神箭手,也是个好后生。
有一天,嫦娥与几个要好的女伴在村边小河旁洗衣。不料,无所事事、心术不正的河神河伯正闲逛到此。他见到嫦娥的沉鱼落雁之容,顿时惊为天人,便一抹脸变成一个英俊的小伙子,觍着脸走过去跟嫦娥搭话。嫦娥见他不怀好意便急忙躲开,可是河伯露出了狰狞的真面目,要强抢嫦娥入水。正在这危急关头,后羿来到了,他一看,顿时气得剑眉倒竖,怒发冲冠。他拈弓搭箭,“嗖”地一声,射瞎了河伯的一只眼睛。河伯疼痛难忍,大叫一声,便跳下河去。
经过这件事,嫦娥和后羿恐怕夜长梦多,便提早成婚。婚后,二人过得非常幸福。当然,他们并没完全沉浸在小家庭的美满快乐之中,两颗善良的心总想为乡亲们我做些好事。
有一年,天空出现了十个太阳,大地都快要着火了。人们无法耕种,无法生活,处于被灭绝的灾难之中。后羿便决心要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拯救百姓于火海之中。他天天挥汗如雨,苦苦练习射术。可是,河伯对他恨之入骨,不断地前来骚扰,他发誓要报一箭之仇,更要抢到他一直贪恋着的美女嫦娥。为此,后羿十分烦躁分心。
有一天,一位大仙给了后羿一丸仙药,好心告诉他,河伯报仇心切,他将要面临一场大祸,如若吃了这丸药,便可摆脱人间的一切磨难和烦恼,升入月宫中;可是,首先得能耐住孤独寂寞的煎熬。后羿听后,心绪不宁地回到家中,将仙的话如实地告知了嫦娥,便疲倦地睡着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嫦娥坐立不安了,她在房中走来走去,看着一天比一天消瘦的丈夫,她心里非常痛苦。她深爱着后羿,绝不愿他遭受任何磨难的折磨,可是,她又想到丈夫身上还肩负着射掉九个太阳的重任,正受着烧烤之灾的乡亲们需要他去拯救。嫦娥心中十分明白,河伯对于丈夫的威胁,都源于自己。河伯对她仍没有死心,为了得到她,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怎么办呢?嫦娥想着,想着,突然,她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为了让河伯对她死了心,为了让丈夫排除一切杂念和干扰,全心全意地去射掉九个太阳为民服务,她决心牺牲自己。主意打定,她就急忙找出仙药,吞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后羿醒了,他发现嫦娥心神不定,脸上泛着神奇的红光,很是诧异,又觉不祥。嫦娥深情地望着丈夫,她知道与丈夫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便眼含泪水嘱咐丈夫要好好珍重自己,请求丈夫原谅她不能再尽到做妻子的义务了。话犹未尽,嫦娥只觉得心中恍惚,身子突然变轻了,接着,双脚离地竟飞了起来,她边往天上飞边回头高声叫着:“后羿,我的好夫君,永别了!要珍重!”
嫦娥冉冉上升,飞进了月亮中那寂寞、冷清的广寒宫,做了月中仙女。然而,这里没有亲人,没有欢笑,只有一只惹人怜爱的玉兔相偎依,只有那总在砍着桂树却总也砍不倒的吴刚相陪伴。
自从嫦娥牺牲自己,飞上月宫后,后羿把痛苦、惆怅化作了力量。后羿明白妻子的作为是替自己和百姓着想的缘故,他深深地被感动和激励着,日夜苦练着射箭的本领,终于战胜了河伯的挑战,射掉了九个危害生灵的太阳,拯救了人类。人间有了欢乐,乡亲们过上安宁祥和的日子。
天帝也被嫦娥和后羿这种为了乡亲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精神感动了,后来,便封后羿为天将,于中秋佳节日使二人重逢团圆。从此,嫦娥和后羿在天上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同时,天帝还规定月亮每月十五一圆,以祝愿花好月圆夜,天下有情人成眷属。
牛郎织女
民间传说,七夕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据说,牛郎是南阳城牛家庄的一个孤儿,依哥嫂过活。嫂子马氏为人刻薄,经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来,靠一头老牛自耕自食。这条老牛很通灵性,有一天,织女和诸仙女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老牛劝牛郎去取织女的衣服,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后,他们男耕女织,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派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老牛不忍他们妻离子散,于是触断头上的角,变成一只小船,让牛郎挑着儿女乘船追赶。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牛郎无法过河,只能在河边与织女遥望对泣。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王母娘娘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一次。 由于农历的七月七日正当雨季,所以这一天常常下雨,人们便说这是牛郎织女的眼泪。农村中的一些少男少女还会趴在豆角架的下面,据说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美妙动人,所以直到今天,人们还常常以“牛郎织女”来描述夫妻的恩爱.
嫦娥奔月
远古的时候,天上曾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老百姓苦得活不下去。
有个叫羿的英雄力大无比,他用宝弓神箭,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最后那个太阳一看大势不妙,连忙认罪求饶,羿才息怒收弓,命令这个太阳今后按时起落,好好儿为老百姓造福。
羿的妻子名叫嫦娥,美丽贤慧,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一个老道人十分钦佩羿的神力和为人,赠他一包长生不老药,吃了可以升天,长生不老。羿舍不得心爱的妻子和乡亲,不愿自己一人升天,就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收藏起来。
羿有个徒弟叫蓬蒙,是个奸诈小人,一心想偷吃羿的长生不老药,好自己升天成仙。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羿带着徒弟们出门打猎去了。天近傍晚,找借口未去打猎的蓬蒙闯进嫦娥的住所,威逼嫦娥交出可以升天的长生不老药。
嫦娥迫不得已,仓促间把药全部吞下肚里。马上,她便身轻如燕,飘出窗口,直上云霄。由于嫦娥深爱自己的丈夫,最后她就在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停了下来。
听到消息,羿心如刀绞,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进月亮也进,他退月亮也退,永远也追不上。羿思念嫦娥,只能望着月亮出神。此时月亮也格外圆格外亮,就像心爱的妻子在望着自己。
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嫦娥走出月宫,默默地遥望下界,思念丈夫和乡亲们。她那美丽的面孔,使得月亮也变得格外圆格外亮。
羿和乡亲们都在月光下祭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从此年年如此,代代相传。由于八月十五正值中秋,就定为中秋节。
最佳饭店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酒楼场景(三)
警察局所长儿子李梦龙从汉城转学到全罗北道南原的某高中,刚来到学校就和全校第一名成春香因为误会成了一对“欢喜冤家”。一次,梦龙误把泡酒当饮料喝,阴错阳差地和正在生病的春香睡在了一个被窝,刚巧被下班回家的春香母和找儿子的梦龙父母撞见。不料,这件事被春香的好朋友丹姬和志旭无疑中泄漏,成了全校皆知的“秘密”,为了不被学校开除,两人不得以订下婚约。春香也因此搬到梦龙家住,帮他补习功课,并逐渐喜欢上这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但却心地善良的小帅哥。李梦龙在春香的帮助下顺利考上全国重点大学汉城大学,春香却因为没有钱交学费与汉大失之交臂。在汉城,梦龙遇到了初恋情人彩琳,心中又泛起了涟漪,却看不到春香对他的一片痴心。善良的春香只有默默“放纵”自己的老公与别的女人谈恋爱,把眼泪往肚里咽。与此同时,春香认识了一家著名艺人经理公司的社长卞学道。从看到春香的第一眼起,他便喜欢上了这个与众不同的高中女生,但是因为春香心里已经有别人,无论卞学道如何努力,春香心中都只有感激没有爱情。这大大伤了卞学道的自尊心,他决心不顾一切让春香回心转意,甚至是不择手段。 看到春香和卞学道频繁的接触,梦龙心中不是滋味,这时的他才明白原来自己深爱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天天和自己朝夕相处的春香……
“春香”在韩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她与李梦龙间纯真的爱情故事妇孺皆知。《春香传》是韩国人喜闻乐见的历史剧,曾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歌剧,动画片等多种形式。这次,著名的林全宅导演又将其重拍。电影主要描写的是李梦龙和春香两人真正的爱情。李梦龙去了韩阳,留下的春香受尽侮辱,但宁死不屈,终于等到了两人的相聚。虽然故事情节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导演却用了几种不同的表现手法,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林导演在本剧中追求的是韩国传统音乐的灵魂。本片的音乐全部是根据第五代清唱传人赵尚现的原版改编而成的。原版的《春香》是一部大约5个小时的影片,林导演经过精心构思,终于将这部巨作改编成了电视剧.
最佳饭店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酒楼场景(四)
大禹治水
禹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日子。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音gǔn)。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忍着真心没进去探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好多哦!河图骆说和它有关,大禹治水,蚩尤和皇帝的战争等等同
最佳饭店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酒楼场景(五)
1.欧阳詹
欧阳詹,字行周,唐泉州晋江潘湖村人。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历经肃宗、代宗、德宗三朝,是泉州地区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官至国子监四门助教。
欧阳詹少时聪颖,唯一的爱好是读书和写诗作赋,年轻时由于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又有独特见解,写出来的文章语言优美精辟。德宗贞元初年,他."文词崛兴",声名大振,浙江、福建一带许多人都知道欧阳詹的名字。欧阳詹才高学博,著述颇丰,收入《欧阳行周集》里的赋、诗、记、传、铭、颂、箴、论、述、序、书等各种作品共140多篇。他一生的德行、文章,对福建文化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他是福建文化史上杰出的人物。
2.俞大猷
俞大猷(1503~1580),字志辅,号虚江,出生于泉州河市,是明嘉靖时期著名爱国将领、抗倭民族英雄。俞大猷一生戎马,最主要功绩是领导抗倭斗争。俞大猷多才多艺。他创造一套用楼船歼灭倭寇的海战战术,还发明了一种陆战用的独轮车。他精通六经,博学宏文,著有《正气堂集》30卷,堪称明朝一代儒将。俞大猷的遗迹文物和民间传说,留在泉州和闽南等地甚多。晋江磁灶的俞公山有他的陵墓。泉州清源山虎乳泉畔下,旁有其自书写的'君恩山重"四个大字。厦门、金门、武平、海南岛等地,都有俞大猷的读书轩和纪念祠堂。
3.何朝宗
何朝宗(1522~1573),又名何来,德化县隆泰乡后所村人。擅长木雕、彩塑,尤其精于瓷塑,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最著名的雕塑艺术家。他的瓷塑作品多见于佛道神像。现存何氏作品寥寥无几。目前北京故宫和上海、福建、泉州、广东等地博物馆收藏的何氏作品都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欧美、日本、东南亚各国的何氏瓷塑被列为国宝文物。何朝宗在故乡积极从事瓷塑研究、创作和传艺活动,为德化瓷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德化瓷塑赢得高度国际声誉作出了杰出贡献。
4.李贽
李贽(1527一t602),字宏甫,号卓晋,又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人,明末杰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李贽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庭。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12岁中举人,30至54岁为官,先后任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 20多年宦海生涯,使他认识到官场的种种黑暗,以及民反兵变、倭寇骚扰我东南沿侮等现实,深感明王朝内部的腐朽没落。著有《焚书》、《藏书》等著作。李贽这些进步的主张,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新兴市民阶层自由发展的愿望和要求。
5.何乔远
何乔远(1557~1633),字稚孝,号匪莪,晋江人,明末史学家。他博览群书,里居20余年,辑明朝十三代遣事成《名山藏》,又纂《闽书》150卷,颇行于世。
何乔远与乔迁及友人杨文格、陈及卿、惠安诗人黄吾野结社,赋诗唱和,有"温陵五子"之称.何乔远性格刚直不阿,在史学上敢于秉笔直书、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由于何乔远"立朝持正敢言",因而屡遭权贵排挤。后因痛恨昏暗的官场,被弹劾,只好"自引去",回归故里专心著书立说。在何乔远的十几部鸿著之中,最有创新和建树的是《闽书》。《四库全书》把《闽书》和《明文征》收存人目,并作了高度的评价。《闽书》问世几百年来,一直为中外史学家所重视,如当代我国著名史学家张星火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日本桑原骘藏的,《蒲寿庚考》、法国伯希和的《摩尼教传人福建考》等名著,都竟相引用《闽书》的资料为证。何乔远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方志史学家,他治学精神和巨著《闽书》将永垂青史!
6.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名森,字明俨,号大木,南安石井人。郑成功气宇轩昂,才思敏捷,聪颖过人。21岁时以优异成绩名列榜首进南京国子监太学。所作文章立意深远,词藻华丽典雅,且常于学余之际舞剑学射,1624年,荷兰殖民地者侵占台湾。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2.5万将士,经过8个月苦战,荷兰士兵弹尽粮绝,陷入绝境,只好挂白旗投降,沦陷了38年的宝岛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收复台后,郑成功制定了一套切合实际并有益于台湾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治理政策,为台湾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丰功伟业永垂青史!
7.施琅
施琅(1621-1697),字尊侯,号琢公,晋江衙口人。年少时"有识度,膂力绝人",从师"习战陈击刺诸技,于兵法无不兼精,遂智勇为万人敌"。在统一和分裂的大是大非面前,施琅最先站出来要求迅速实现国家统一。施琅这一主张是从实际出发的,符合全国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充分显示了他急盼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和高人一筹的政治远见。施琅入台之后,对郑氏集团不但不修旧怨,还亲自往祭郑成功之庙,对郑氏父子开辟台湾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表示自己率部克台是为国为民尽职,充分表现了施琅坦荡的胸怀。
施琅一生为国家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他是一位爱国将领,也是一个胸怀广阔的政治家。他的爱国忧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永久怀念。
8.李光前
李光前(1893~1967),原名玉昆,南安梅山镇人。新加坡著名华侨实业家、慈善家、教育家。他怀着"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宗旨,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兴学办教,乐育英才,为侨居国和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李光前出身贫寒,少时在故乡读私塾,勤奋刻苦。1908年获清政府公费人南京暨南学堂,后转北京清华高等学堂,学业完成后重返新加坡,任教于道南、养正学堂,兼任华文日报电讯翻译。清朝末年,加入孙中山先生倡组的同盟会。1920年,与陈嘉庚的长女陈爱礼结婚。
1928年,李光前创办南益橡胶公司。在艰苦创业与发展中,他形成一套融中西文化精粹于一体的经营之道。经过30多年的努力,企业遍布东南亚,成为新马工商界的杰出人物。李光前不但是成功的企业家,更可贵的是他把经营所得倾心献给文化教育事业。他认为教育不但在启发人类智慧,同时也在谋求个人和社会的生存,传递和发扬人类文化。为了发展故乡的教育事业,创办"国光中学"。50年代初期,他拨出巨资将梅山建成具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影剧院的侨乡文化学村。李光前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获锝祟高的荣誉。华侨教育家李光前名垂青史。
9.李子芳
李子芳(1910~1942),乳名清心,泉州石狮永宁岑兜村人。爱国烈士。出生于一个华侨家庭。17岁随乡亲飘洋过海,侨居菲律宾。1927年秋,李子芳毅然回国求学。1930年参加 革命,1932年4月,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城,李子芳赶至漳州石码参加红军。6月,随东路军进入中央苏区。他先后被分配在红四军组织部和红一军团组织部担任干 事,经受第四次反"围剿"激烈战斗的锻炼与考验。1933年4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李子芳跟随大军,参加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央红军胜利抵达陕北后,李子芳先后被提升为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并当选为军团党委候补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子芳担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1941年 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李子芳不幸被俘,与叶挺军长等新四军数百名指战员被囚禁于江西上饶集中营。1941年7月,李子芳被押到敌人特设的囚禁室--石底监监狱。同午他们组织的越狱斗争失败,敌人加强 了管制措施。1942年5月,李子芳在狱中被杀害,牺牲时年仅32岁。32岁的李子芳,为抗日救国的正义斗争,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事迹被收入中央《党史》一书。
10.司马文森
司马文森(1916~1968)原名何应泉,笔名有林娜、林曦等,泉州东街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9岁时到南洋谋生,12岁返乡读了几年小学。1932年参加革命活动,次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主编地下刊物《农民报》。1934年到上海,加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光明》、《作家》、《文学界》等刊物上发表小说、散文。抗战初期,在上梅文化界救亡协会宣传部工作。抗战胜利后,辗转广州,恢复《文艺生活》,又办《文艺新闻》这两家杂志被查封后,到香港任中共南方局文委委员、香港《文汇报》主编。
俞大猷,苏达金
以上内容是关于最佳饭店民间故事和民间故事酒楼场景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