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民间真实故事 福建省的民间故事有哪些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福州民间真实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福建省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和福州民间真实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福州民间真实故事 福建省的民间故事有哪些(一)
武夷山的大王峰玉女峰
厦门的鼓浪屿,老婆饼以及博饼活动
福清的光饼
这些都有着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
推荐一本书: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根据书上自己改编成30字以内
力量
福州民间真实故事 福建省的民间故事有哪些(二)
公元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西太后慈禧带着光绪和王公大臣仓惶逃到西安。她一边下令清军斩杀义和团,一边命李鸿章为议和大臣,签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讨得了洋人的欢心,北京城暂时平静下来。她惊魂稍定,便动身返回北京。途中,她一时兴至,要带光绪和众大臣到古城汴梁一游,顺便到古刹相国寺降香礼佛。
旨意传到开封,开封知府慌得手忙脚乱,立即张贴告示,圣上驾到,凡銮驾经过街道,须 用红毡铺地,门上挂彩;全城妇孺老幼皆要倾城出动,头顶明烛,路旁跪迎;无论贫贱富贵,均按人头每人交白银二两,以备为老佛爷慈禧进礼。如有抗命不从者,严惩不贷?这一下可苦坏了全城百姓,个个叫苦连天,只好到相国寺进香拜佛,祈祷菩萨保佑,免除这场灾难。
开封相国寺长老智清五十多岁,侠肝义胆,机智多谋,心生一计:他向知府请求,只要能免除全城百姓每人二两白银,他情愿向慈禧献出镇寺之宝。知府听了,暗想:开封百姓食不饱肚,确实榨不出多少油水,智清若能把镇寺之宝献出,有何不可就顺水推舟答应下来。
过了两日,慈禧的大队人马进了开封城。全城百姓跪迎路旁,口称万岁。开封知府迎驾后,西太后乘八抬大轿径直朝相国寺而来。智清方丈身披红袈裟,率寺内众僧跪在山门迎接。慈禧下得轿来,见众僧跪地迎驾,忙说:“自家子弟,不必俗礼参拜,快平身回话?”慈禧为啥把智清和众僧称为自家子弟呢?原来她笃信佛法,自称是受命于天的老佛爷,所以,她认为到相国寺等于串亲戚,对佛门的僧人皆称自家子弟。
慈禧落座后,智清忙跪地,高念一声佛号,说道:“今日老佛爷驾临敝寺,真是蓬荜生辉,光耀佛门,现将镇寺之宝献上,请老佛爷笑纳?”
慈禧一听智清要给她献宝,满是皱纹的老脸顿时乐开了花。太监李莲英一挥拂尘,走到智清面前,说道:“方丈惠心可嘉,太后特此恩准。快快将宝献上?”
智清听了,向身边一个僧人示意。稍时,只见两个壮健的僧人抬着一个红漆木桶,放在西太后面前。慈禧见珍宝如此沉重,正在纳闷,只见智清走到慈禧面前说:“敝寺开山一千多年,佛门鼎盛,众弟子得以安心诵经念佛,普济众生,全仗此宝庇护,今将此宝献给太后,望老佛爷珍爱?”
慈禧听了,十分欢喜,忙说:“都是佛门弟子,老佛爷我岂能不珍爱?”李莲英对智清说:“既是献给老佛爷的珍宝,何不快快揭开黄绫让老佛爷过目?”智清走上前去,双手揭开黄绫,众人拭目一看,原来是满满一桶黄土,土中长着一堆姜芽,不由瞠目结舌。慈禧顿时大怒,厉声喝道:“智清,这是何物?”智清不慌不忙地跪在慈禧面前,说道:“禀老佛爷,这是一桶姜山?”
一桶姜山的谐音是一统江山。智清向慈禧奉献此物,寓意讥刺她垂帘听政,独揽大权,丧权辱国,卖国求荣,使得江山破碎,民不聊生。在场的大小官员,想不到小小的智清方丈竟敢如此戏弄太后,都暗暗为他捏一把汗。开封知府吓得魂不附体,浑身像筛糠一样发抖。
慈禧心里虽恼,却强装笑脸,对智清说道:“众弟子既然把此宝献出,我就把它收下。不过,此宝过重,离京路途遥远,携带不便,暂留贵寺,待日后再派专人将它运回京城?”慈禧嘴上这样说,可牙却咬得吱吱响。智清见慈禧眼含杀机,却也并不理会。
慈禧在左右的搀扶下来到大雄宝殿,她抬头见大殿门上方高悬着一块匾额,上面镶嵌着“古汴名蓝”四个金粉大字,眼睛一亮,心想:真乃天赐良机,今日老娘让你这秃驴死在眼前?便问:“智清方丈何在?”智清忙上前答话:“贫僧在此,老佛爷有何吩咐?”慈禧沉下脸来,指着匾上的四个大字问道:“智清你知罪吗?”智清一看匾额,马上明白慈禧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他故装不知,说道:“贫僧学识浅薄,请老佛爷明示”没等慈禧开口,李莲英早知太后之意,立即上前喝道:“你这秃驴好大胆子,竟敢犯讳。来人,将这秃驴拿下,请老佛爷发落。”
为啥说匾上的字犯讳呢?原来,匾额上的“古汴名蓝”四个字,就是“古城汴梁名寺”之意,佛经上把众僧居住的地方叫“伽蓝”,简称“蓝”。殊不知,慈禧的乳名叫蓝儿,按照封建礼教的规定,凡是帝王的名字,不准民间擅自使用,如果与名字相同,必须用其他的字代替,这叫避讳。可巧,大雄宝殿匾额上的蓝字,正犯了慈禧的名字,这岂不犯了弥天大罪?这时,慈禧走到智清面前,假惺惺地说道:“弟子本是佛门中人,我本不愿加罪于你,可惜国法难容。因此地是佛门圣地,本宫不开杀戒,赐你自裁。现大殿前有一放生池,你就投池吧!”
智清也不答话,整整袈裟,对天遥拜之后,走到放生池边,纵身跳进池内。慈禧看智清自裁,微微一笑,正待起身,忽见放生池内爬出一个人来,慈禧以为是什么怪物,仔细一看,原来是智清,她不禁大怒,喝道:“大胆智清,竟敢违抗懿旨,来人……”没等慈禧说完,智清早已水淋淋地走到慈禧面前,说道:“贫僧岂敢违旨,贫僧刚刚走到奈何桥上,被一个人拦了回来,无奈,贫道只好又回到阳间?”
慈禧哪里相信,她冷笑一声问道:“何人如此大胆。竟敢违抗本宫之命!”
智清答道:“禀太后,此人乃是先帝乾隆皇帝。先帝亲口所言,此匾是他亲笔所题,与贫僧无关,故叫贫僧返回阳间。”
智清说得头头是道,慈禧心里也疑惑起来,她忙问道:“既是先帝所题,为何无有先帝落款?”
智清答道:“想当年乾隆盛世,天下太平,黎民安乐,朝臣皆服。先帝为体察民情,多次南巡路过开封,来本寺降香。他看本寺香火旺盛,众僧皆安心诵经念佛,一时兴致,故御笔亲题匾额。只因先帝是微服出访,故不便留名。”
慈禧听智清说得有根有据,不由半信半疑,又问道:“先帝既是微服出访,你寺又怎知是他御笔呢?”
智清答道:“本寺原先不知,后来先帝在太和殿召见河南巡抚时提及此事,巡抚告知本寺,并嘱咐本寺将此匾高悬于大雄宝殿上方,以光耀千秋?”慈禧听了,转头问开封知府:“此话当真?”知府战战兢兢地答道:“此匾确系先帝所题,开封府志上有记载,臣去取府志请老佛爷览阅。”
慈禧自觉没趣,挥一挥手说:“不必啦,退下?”李莲英见主子进退两难,忙解围说:“方丈不要介意,刚才不过是老佛爷给你开个玩笑?”
智清又接着说:“刚才在奈何桥头,先帝还说,不知哪个不肖子孙竟和老祖宗开起玩笑来了,连寡人的御笔也不认识。”
慈禧明知是智清借先人之口辱骂自己,可又无言答对,一时搞得狼狈不堪。
智清心想:今日当着朝臣和众人之面,狠狠撕了慈禧的脸,也算是为开封百姓出一口气,平了心头之恨?如再继续折腾下去,一旦弓弦崩断,就不好收场了,不如给她个台阶下来。想到这里,就对慈禧说道:“刚才先帝又嘱咐小僧,让贫僧告之老佛爷,列宗列祖创业不易,他把蓝字赐予太后,要你上应天命,下顺民心,一统江山。”
慈禧明知智清话中有话,也只好顺着台阶下,说道:“本宫决不负先帝之望,今将御匾给贵寺留下,蓝字本宫带走,永远留在身边,铭记先嘱。”
慈禧嘴里这么说,可心里却像吃了蝇子一样,七上八下直翻腾,她万万没有想到堂堂皇太后,竟被一个小小僧人戏弄,早知如此,何苦来汴京一游?就这样,因慈禧拿走了相国寺大雄宝殿匾额上的蓝字,因此,至今匾额上只剩下“古汴名”三个字了。
福州民间真实故事 福建省的民间故事有哪些(三)
传说是这样的:很早以前,傣族和哈尼族这对同父异母的兄弟一起居住在平坝里。傣族是兄长,喜欢捕鱼捉虾;哈尼是兄弟,爱捕鸟围猎。兄弟俩虽然爱好不同,但始终和和睦睦地住在一个家里。后来,大哥繁衍了无数儿孙,兄弟也有了许多后代,两兄弟各自形成了一个人口众多的家族。由于人口越来越我,兄弟俩决定分开居住,把土地分成两份传给儿孙。傣族大哥喜欢捕鱼捞虾,想要江河纵横的平坝;哈尼兄弟爱围猎捕兽,想要野兽成群的山林。但想归想,讨论划分土地时谁也没有把心里话讲出来,兄弟俩你推我让,谁也不愿首先开口要地。后来,他们一致同意让自己养着的毛驴和马鹿认地,毛驴爱在的地方划给长兄,马鹿爱在的地方划给兄弟。兄弟俩把毛驴和毛鹿牵出家门,一齐解开缰绳,让它们代表自己去认地。毛驴爱吃河边的青草,它摇着尾巴在平坝中撒欢;马鹿喜爱林深草茂的山林,它穿过平坝奔上山丘。从此以后,哈尼兄弟带着儿孙上了高山,世代居住在深草茂的山上,一直未改喜爱打猎的习惯。傣族大哥的儿孙则在平坝里安家立业,长期居住在平坦的坝子里,始终未改爱下河捕鱼捞虾的习惯。
另一个分家的传说,又讲述了与火和水有关的分地方法。传说中的大哥水性极好,对江河感情很深;弟弟不识水性,喜爱放火烧山围猎,深深地爱着山林。两兄弟讨论如何划分土地时,作为兄长的傣族提出用水划地,水淹得到的地方划给大哥,水淹不到的地方划给弟弟。和为弟弟的哈尼族主张用火划地,火烧到的地方划给弟弟,火烧不到的地方划给兄长。两兄弟意见不一,决定两种方法并用,由兄弟首先放火,大哥在后放水。哈尼兄弟点燃的野火从平坝烧到山上以后,傣族大哥放的水滚滚而来,但水仅仅淹了坝子,所以傣族大哥的儿孙世代居住在水淹的坝子里,哈尼兄弟的儿孙世代居住在水没淹过的高山上。两兄弟分开居住以后,仍然互相往来不断。大哥家经常把从河里捞来的鱼送给弟弟,弟弟不时把猎获的兽肉送给哥哥。傣族过年时不忘请兄弟下坝子参加赶摆;哈尼族过年时要邀请大哥上山欢聚。两兄弟依然你来我往,像从前一样和睦。
福州民间真实故事 福建省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四)
“”三段式是指类似情节反复三次或是多次。这类似的三件事情可以是一个人做的,
也可以是三个人做的。每件事情实际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情节序列。
搜一下:在民间文学中什么是'三段式结构'
福州民间真实故事 福建省的民间故事有哪些(五)
很久很久以前
评价:
273
160
78
2
6
放在你的blog里!
主演: 白菜道士 / 萝卜道士
语言: 中文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又名: 韩国民间传说故事
剧情简介 · · · · · ·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白菜道士和萝卜道士。白头山的白菜道士,汉拿山的萝卜道士……
土豆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311035/
韩国民间故事——孔缀琶缀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孔缀的女孩,她妈妈在她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爸爸和后妈结了婚,后妈带来了一个叫琶缀的女儿。
孔缀和琶缀特别不一样。孔缀很善良,而琶缀和自己的妈妈一样,一点都不善良。后妈只让乖巧的孔缀做家务,而孔缀干活时,琶缀常常是在玩儿。但是,听话的孔缀并没有抱怨过。
有一天,附近的村子举行了一个宴会。但是,后妈让孔缀干活只带着琶缀去了。孔缀虽然也特别想去宴会,但只能在家干活,她因为特别伤心而哭了起来。
这个时候,一位漂亮的仙女从天而降。仙女在天上看到了孔缀,觉得她太累而下来帮助孔缀。由于得到了仙女的帮助,孔缀很快做完了家务。活干完以后,仙女给孔缀漂亮的衣服和鞋作为礼物,并且说:“活儿做完了,快点去宴会吧。”
孔缀穿着仙女带来的衣服,跑着赶往举行宴会的地方。但是,过桥的时候,一只鞋掉到了水里。孔缀捡不着鞋,只好这样去了宴会。过了一会,有一位王子从这个桥上走过。
王子过桥时捡到了孔缀丢失的鞋。鞋很漂亮,而且看起来很特别。因为想找到鞋的主人,王子去了村子里的宴会。
王子来到宴会现场,对在场的人说:“我现在在找这只鞋的主人,来这里的所有女人都试一下这只鞋。”
参加宴会的所有女人都试了那只鞋,琶缀也试了,但是鞋对琶缀来说太小了。最后孔缀试穿了这只鞋,鞋对她来说正合脚。
王子为找到了鞋的主人而高兴,同时,他从村民那里听到了善良孔缀的故事,很感动。因此,王子和孔缀结婚了,永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以上内容是关于福州民间真实故事和福建省的民间故事有哪些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