獒精传奇故事 民间故事獒精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獒精传奇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民间故事獒精和獒精传奇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獒精传奇故事 民间故事獒精(一)
清道光年间,冀东清河县有个人名叫张方全,曾任过庆州刺史,60岁上告老还乡,在清河县祖籍落河村大兴土木置办田产。张方全为官之时大肆搜刮受贿,因此才有现在鸦飞不过的田宅、贼扛不动的金银山,家中妻妾如云、奴仆成群。
这年,正赶上百年不遇的旱灾,清河境内哀鸿遍野,米贵如金。清河县令多次到张家造访,恳请张方全开粥棚赈济百姓,并说会将张家的义举上报朝廷。张方全心中虽不愿意,但表面文章还是要做,只好开了一个小粥棚,每天稀汤寡水地熬上一锅粥,打发几十人应付了事。
这天,张方全在家中闲得难受,带着那条大黑狗想出门散散心。管家见只有老爷一人外出,不免担心道:“老爷,是否要带上几个仆人?”张方全说:“我就是想出去散散心,人多了反而不便,有大黑在,万无一失。”原来,这条大黑狗就是张方全的贴身保镖。人常说三虎出一豹,九狗出一獒。张方全在庆州任职期间,打听到一户人家中母狗一胎生9仔的奇事。他亲自前去将这9只狗仔买回家,然后关在笼子里不再喂食,让其互相撕咬相食,最后只存活下了这只黑狗仔,也就是传说中的顶尖獒品了。
果不其然,这狗仔在他的精心调教之下,绝顶聪明,跟着他10年有余,不曾离开半步。有它陪伴在张方全左右,任何强人野物都会惧怕三分。
谁知张方全这一去便没了消息,家人很是为他的安危担忧,派人四处寻找,一直杳无音信。两个月后的一天,张方全突然回到落河村,跟他左右的黑狗却不见了。只见他并不显得消瘦疲倦,反而又黑又胖十分健康。他说路上遇到一个道士,一路游览名山大川,那条黑狗也被道士相中,留下来看守道观了。家人见他毫发无损全身而归,很是欢喜,于是摆筳庆贺。张方全一如从前一样,言谈举止以及饮食习惯都不曾有变,只是心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得乐善好施、古道热肠。他叫下人大开粮仓,赈济灾民,得到当地百姓的交口称赞,县令也将其善举上报朝廷。他白天处理家中的大小事务,赏罚分明,教人信服敬畏;可是一到晚上,却远避三妻四妾。妻妾们暗地里嘀咕,以前老爷夜夜都要女人陪伴,如今他的行为简直让人不可思议。可是慑于张方全的威仪,她们都不敢声张。
獒精传奇故事 民间故事獒精(二)
有“桂东第一瀑”之称的岑溪市白霜涧天坑瀑布,落差80多米,气势雄伟,如雾似霜,如烟似尘,仿佛人间仙境,说起这瀑布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
从前,雄伟挺拔的天龙顶附近,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不是很富裕,但是他们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阿霜是这个村子里最漂亮的一个女孩,聪颖过人,美若天仙。她和村子里的阿健年纪相仿,他们一起玩过家家,一起上学读书,一起上山打柴,阿健长得眉清目秀,英俊潇洒。一眨眼功夫二十年过去了,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挑了个良辰吉日,他们终于喜结连理。婚后的生活甜蜜而又幸福,平时他们一起耕田种地,一起饲养家畜家禽,一起到到山上采草药,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这里就发生了罕见的旱灾,连续半年没下过一滴雨,灰尘滚滚,田地龟裂,草木枯死,庄稼颗粒无收,人们的生活用水要到十几公里外去挑,人们精疲力竭,苦不堪言,处于极度恐慌之中。
阿霜和阿健也深受其苦,但是他们经常把大老远挑来的一担水分一半给别人,有的是老人,有的是孩子,其实阿健他们也很需要水呀,看着妻子渐渐隆起的肚皮,年轻的丈夫阿健,总是咬咬牙根,把水让给了心爱的妻子,想象着几个月后孩子活泼可爱的样子,阿健的脸上现出从未有过的幸福,但很快又消失了。
一天夜里,阿健迷迷糊糊睡着了,他梦见了在一个悬崖边上有一股清泉,泉水清澈见底,白花花的泉水如瀑布一般奔涌而出。阿健被自己的笑声惊醒了,他立刻翻身起来,把刚才的梦境和妻子说了一遍,他们都觉得可能是天助我也,他们再也睡不着了,立刻起床,点燃煤油灯去寻找梦中的泉水。
漆黑的夜晚,豆大的灯光在崎岖而又陡峭的山路上跳跃,好像萤火虫一般,一闪一闪,他们手牵着手摸索着前进,就这样高一脚低一脚的走了五六个小时,天渐渐的亮起来了,离悬崖还远着呢。又累又饿,又困又渴,阿健对阿霜说:“你先回家,我一个人去找吧。”阿霜放心不下丈夫,坚决不同意,坚定地说:“不,我要跟着你走。”看着有三个月身孕的妻子,丈夫心疼极了,只好搀扶着她走,再走七八个小时,他们终于走到了悬崖底下,好高的悬崖哦,足有几丈高,而且怪石嶙峋,陡峭无比。因为他们平时一直上山采草药,所以熟悉这种路怎么走,不然真的是寸步难行。费了好大的劲,他们终于来到了悬崖顶上,和梦境中看到的一模一样,他们高兴得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掀开一块小石块,果真看到了一窝泉水,清澈透明,丈夫赶紧用手捧起来给妻子喝,妻子也捧起水来给丈夫喝,几个月来的干渴,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滋润。
喝够了,丈夫开始挖起泉水来了,坚硬的石头,每一锄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泉口大一点泉水就大一些,看着哇哇的泉水奔涌而出,他们的心里乐开了花。他们不停地挖,白花花的泉水不断地流。可是一不小心,丈夫脚底一滑,摔倒在悬崖边上,妻子赶紧抓住丈夫的手,拼命地往上拉。“放开我,快走!”丈夫在命令妻子,但是妻子死死地抓住丈夫的手不愿松开,坚持了十几分钟之后,他们双双坠进了深谷。
几天之后,乡亲们在悬崖底下找到了他们,奇怪的是他们居然安然无恙,简直是一个谜。后来,他们带领乡亲,挖掘泉眼,挖了七七四十九天,清冽的泉水如银河飘带,又如一匹白布,源源不断的从悬崖上倾泻而下,乡亲们的脸上都乐开了花。接着他们开凿水渠,把泉水引到了村子里,家家户户终于用上了清澈的泉水,花草树木重返新绿,庄稼又获得了好收成,乡亲们都很感激他们。
从此,人们为了纪念阿霜、阿健他们,就把这股救命的泉水取名为霜健泉。又过了好些年代,大家一致认为这泉水特别清澈,特别纯白,而且健和涧谐音,故改名为白霜涧会更恰当些,从此以后“白霜涧”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獒精传奇故事 民间故事獒精(三)
明崇祯年间,有个叫桐邱的县城里,发生了一件稀罕事:新任县令刘光阁要以脚斗比赛的方式,为自己的千金选婿,凡年满十八岁的未婚男子都可参赛。消息传出,报名的人差点挤破县衙。
所谓“脚斗”,就是单脚着地,用单膝攻击对方,以将对方击出场外或击倒在地为胜。北方多称此为“撞拐”、“斗拐”,而南方则多称为“斗鸡”。
报名者中有个叫麻五的,长得容貌甚丑,不但豁嘴,还瘸腿。看到他也报名,村里人都笑痛了肚子:“麻五,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两脚着地还站不稳哩,瞎掺和什么?”话是这么说,可到了比赛这天,大家才算领教“没有三两三,哪敢上梁山”这话是啥意思了!
咋了?原来,麻五在赛场上简直神了,不管对方如何横冲直撞,他就是屹立不倒。好几次眼看着就要跌倒在地,谁知他就像风中的瘦竹,弯弯腰又直起身来。众人不得不叹服:这个麻五,有两下子!
最后跟麻五较量的是个英俊的小伙子,自报姓名叫袁青。这人出手很有气势,眼一瞪,胸一挺,顶、压、撞、掀,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简直把脚斗技艺演绎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不过麻五也有对付的招,见自己被搞得滴溜溜转,他索性来个“以静制动”,站在地上的那条独腿突然就像铜浇铁铸一般,任怎么撞击也愣是不倒。没多久,袁青就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不得不甘拜下风。
又瘸又豁的麻五居然拔得头筹,看客们个个惊得瞪大了眼睛,刘县令更是急得冷汗直流:如花似玉的女儿,怎么能嫁给这等人?正在焦虑,麻五却主动找上门来,说:“刘大人,俺自知容貌丑陋,难配小姐,请大人准俺退婚。”
刘县令一听,心中不由暗喜,但似乎又觉得有些理亏,便说:“既然你要退婚,那本县就成全你。这样吧,有什么要求你只管开口,能够做到的,本县决不推诿。”
麻五立刻趴在地上给刘县令磕头:“多谢大人!小的正有一个请求。听说大人祖上是江湖名医,传有可以治腰酸腿疼的赤药丹神丸,能不能赏、赏小人几颗?”
赤药丹神丸的确是刘县令祖传秘方,可一个又豁又瘸的穷小伙,宁肯放着县令女婿不当而要此药,这让刘县令很是不解。他问麻五:“你为什么单单要这药丸呢?”
麻五回答说:“刘大人,不瞒您说,我娘这几年老腰疼,我来比赛,就是想借机获得此药,用它来彻底治好我娘的病。”
别看麻五其貌不扬,可是个大孝子呢!刘县令听了心里一热,当场就差人拿药给麻五,还细说了用法。消息传开,大家都为麻五的孝心感动,刘县令还发话说,明年他依然要用脚斗方式选婿。
獒精传奇故事 民间故事獒精(四)
良心当铺的境况一天不如一天,眼看就要关门大吉了。良心当铺的老板张一品因为得了一场大病,眼睛意外失明,只得把当铺交给了儿子张三宝打理。这张三宝一不懂得经营,二不识货。前不久,又因为贪财,一连错收了几件假古董,亏了两千多两银子。
这天,一个老头拿着一个青花瓷瓶来到了良心当铺。伙计连忙叫来张三宝。张三宝接过青花瓷瓶看了看,说:“拿走,拿走!什么东西,也拿来当!”
老头说:“你不相信这是古董?这可是我家祖传的!”然后,老头细细地跟张三宝说了一番。原来,老头有病在身,急需钱买药,他求张三宝收下这青花瓷瓶,说只当二十两银子就够了。老头说罢,不住地咳嗽起来。看来,老头把这瓷瓶当做了救命符。
张三宝想,以前我太贪,没有良心,以致老天惩罚我,当铺也一天不如一天。反正如今当铺也要关门了,不如就给他二十两银子。于是,张三宝收下了瓷瓶,叫伙计取银子给老头。伙计慌了,上前对张三宝说:“老板,这可不是古董,连一两银子也值不到!”张三宝说:“我叫你给钱你就给钱吧!”伙计叹口气,只得取了二十两银子给老头。伙计见张三宝拿着瓷瓶进里屋去了,嘴里说道:“明明是假货还要,我看这当铺要关门喽!”说罢,摇头叹息。
哪想到,十天过后,这个老头又来了,这次,老头又带了一个青花瓷瓶来。伙计一看青花瓷瓶,跟上次那个大不一样,伙计不敢大意,赶紧去叫张三宝。张三宝看到这个青花瓷瓶,眼睛也不由得一亮,用手摸着瓷瓶说:“你想当多少银子?”老头说:“五百两!”张三宝吃了一惊,说:“只当五百两?这样吧,我给你一千两!”老头说:“不必那么多,只要五百两我就够了!”张三宝高兴地收了瓷瓶,叫伙计给钱。老头最后把上次那个青花瓷瓶赎走了。
獒精传奇故事 民间故事獒精(五)
周朝春秋时候,鲁国有一个孩子,名叫仲由。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为了填饱肚子,他经常跟随父母到山上挖野菜、采野果充饥。
可是,他的父母亲身体多病,不能经常吃野菜,怎么办呢?
那时候,他的家离集市很远,想要买到米粮,需要走百里的路程。为了让父母亲吃到米饭,仲由不怕苦,不怕累,开始去百里之外买米,再把沉重的米袋背回家。
夏天,炎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仲由背着米,走在路上,汗水湿透了衣襟;冬天,刺骨的寒风阵阵吹过,仲由单薄的身子在风中颤抖,不知道在冰雪上摔倒多少次……
即便如此,仲由也毫不在意。他想:“只要父母亲能吃到米,再苦再累,我也不怕!”
当他看到父母亲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仲由的心里开心极了!
就这样,不论刮风下雨,不怕酷暑严寒,仲由始终坚持着去百里之外背米。他的孝行在乡亲们的口中流传着。
后来,仲由长大了,楚王敬佩他的德行,请他到楚国做了官,并赏赐给他万斗的米粮,上百辆马车。从此,仲由过上了衣食丰足的日子。
遗憾的是,这时候,他的父母亲已经过世了。每当仲由思忆起父母,回想到过去艰难的岁月时,他都会忍不住流下眼泪,心想:“如果父母亲能健康地活着,过上安康的日子,那该多好啊!”
以上内容是关于獒精传奇故事和民间故事獒精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