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莎丽读后感100字 海豚莎丽阅读理解答案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海豚莎丽读后感100字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海豚莎丽阅读理解答案和海豚莎丽读后感100字的精彩内容哦。
海豚莎丽读后感100字 海豚莎丽阅读理解答案(一)
海豚,大多数生活在海洋里,一般有二米多长,呈纺锤形,尖尖的吻,突出如咏。它们的背中央有块三角形的背鳍,两条前肢已退化成鳍。它们的背部呈蓝灰色,肚皮是白色,两侧是土黄色,这样,它的敌手无论是从上还是从下,从左还是从右,都不易发觉它。
海豚上下颌两侧各有四五十枚尖而小的牙齿。它们喜欢吃群游的鱼类,常追逐鱼群向各处移动。渔民们就根据海豚的出没来判断鱼群所在位置。
海豚喜欢群居,常常几十头乃至数百头结成一伙,行动时,以排山倒海之势列队蜂拥而来。它们有尾随渔船和轮船的习性。在波涛汹涌的海浪中,它们一个个动作敏捷,时而全身跃出海面,时而迅速深入海底,显出无比勇敢、无限欢乐的样子。
海豚聪明、活泼。古今中外,流传着不少有关海豚与人类交朋友的佳话,记录了不少海豚救人的实例。海豚,成了渔民捕鱼的向导,成了海上遇难者的保护神。正因为如此,现在海豚已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重要对象。
科学家们发觉,海豚具有精密的声纳系统,所以它能在水中准确无误地识别目标。许多科学家正在探索海豚回声定位的奥秘,以便改进和提高人造声纳系统。人们还利用海豚来打捞海底沉物,给水下工作人员传递信息。还利用它侦察敌情,安放炸药呢。
除此之外,海豚又是最逗人喜爱的观赏动物,经过训练。它们能表演许多精彩节目。海豚的学习和模仿能力,远远超过猴子和猩猩。在动物世界里,海豚之所以这样才智出众,是因为它的大脑特别发达。按脑与体重的比例,它们大脑之大,仅次于人类。它还具有一项人所不及的本领:它在睡眠中,两个大脑半球可以轮流休息,所以海豚整日搏风击浪,永不疲倦。
正因为海豚有如此特性。人们才这样喜爱它,重视它。
这里要讲的,就是一只小海豚的故事。
在美国东海岸的查尔斯顿港,有家海军所属的海洋研究所。研究所里有只三岁多点儿的海豚。它长得比一般海豚可爱而又漂亮。研究人员给它起了个名儿叫莎丽。www.gushi51.com
莎丽聪明绝顶,训练员教的动作,它几乎一学就会;训练员发的指令,它一听就懂。训练员们常常以为它是人,而不是豚。但不久,训练员们发觉,莎丽是个不爱当兵的角色。它不肯穿戴载有仪器的钢圈;它更不愿接触带有炸药气味的装置。它不按训练员的指令行动。若是惩罚它,它便绝食以示抗议。
研究所的先生们女士们,实在太爱这只小海豚了。他们担心这样会将它逼死。唉,人各有志,对海豚亦应如此。于是,他们便忍痛放了它,让它回归大海,去过自己想过的自由生活了。
莎丽游向大海,可它又觉得十分孤独。多年来,它已习惯于同人类交往,它只是不习惯于那些繁琐的训练而已。它不愿呆在海洋里,它还想回到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去。于是,它沿着海湾,游进一条大河的入海口。由河口继续向前,沿着一条小河漫无目的地向前游去。
这天早晨,在人类所用的日历上,注明是 1971 年 5 月 8 日。海豚莎丽游到了一个河码头旁。这里停着一艘小船。它判断:这儿有户人家。它想看看,这户人家是什么样儿?房子离码头有多远?它出于好奇,就将扁而尖的小嘴巴伸出水面,还转动着两只圆溜溜的小眼睛四周看看。
它看到了什么?它看到了一个人。这是女主人吉恩。她正背对码头,在岸边摘豆荚。她一点儿也没发觉,她家来了不速之客。
在莎丽的记忆中,这个人跟海洋研究所的那些穿白大褂的人没什么两样。它常跟他们交往。它见这人不理它,便主动打招呼。它发出一阵阵尖叫,表示问好。
海豚莎丽读后感100字 海豚莎丽阅读理解答案(二)
自从苏伊士运河关闭以后,许多油轮绕道南部非洲航行。1960 年 4 月,一艘油轮在非洲南端海面触礁沉没,溢出了一万五千吨原油,海面上到处漂浮着黑色的粘液,许多动物因此遭殃。
企鹅们身上沾上了油,不能游也不能潜水,死了一批又一批。这时,许多拯救动物志愿者纷纷前来抢救企鹅。那些幸存下来的企鹅,只要一恢复元气,就被重新放回海上的小岛。
那年冬天的一个早晨,一只年幼的企鹅被带到开普敦郊区。很明显,它是石油污染的牺牲品,只见它目光呆滞,瘦骨伶仃,脸上还冻着一条小鱼,就像用胶水粘上去似的。
好心的恩斯特夫妇收留了它,他们曾收留过许多同样的企鹅。
他们为这只小企鹅洗刷,耐心地喂各种可口的东西给它吃,并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派克”。不久,企鹅派克适应了新的环境,迈动一双短腿,在恩斯特夫妇凌乱的园子里摇摇摆摆到处乱跑,不住“啪啪啪”地煽动那黑白两色的短翅膀。
两个月后,企鹅派克变了样,长得又肥又胖,谁见了都说它已经完全康复,可以重返大自然了。于是,企鹅派克脚上被缚上一条“640”号的标签,跟其它企鹅一起重新放回大海。一下船,许多企鹅毫不迟疑,纷纷冲向海浪游开了。企鹅派克回头望了一下站在甲板上的恩斯特夫妇。在海面上转了一圈,终于也跟随着其它企鹅游向远方。
但是,十天以后,布里岛的一位妇女打电话通知恩斯特,说她在海滩发现一只企鹅,脚上号码是640。恩斯特夫妇听了又高兴又担心:小企鹅居然朝他们居住的方向游来,会不会它的身体还没完全复原呢?他们马上赶去,给企鹤派克仔细检查一遍:一切正常,它该重返大自然。
于是,派克又被送回大海。
但是,一星期以后,布里岛上的居民再次通知恩斯特夫妇,640 号企鹅又回来了。许多负责遣放企鹅的工作人员对此捉摸不透,最后决定专门把企鹅派克送到更远的海域去,那里的海岛离布里岛有十多里远,这样,调皮的派克就不会那么容易就游回来了。
但是,仅仅四天以后,恩斯特先生就接到了电话,布里岛上的玛莱太太说:”我的两只卷毛狗今天有了一位同样是毛茸茸的胖朋友,——你的企鹅从海里钻出来,越过海滩和草地,跑到我家,跟小狗一起玩耍起来了。”
恩斯特马上开车,把企鹅派克接了回来。
在恩斯特家,派克是熟门熟路了。只要一有客人,它就会像溜冰一样,飞快地滑过大理石走廊,然后“啪”地一个急刹车,站在房子中间好奇地盯住别人看。有时,它还会啄啄客人的挎包、茶杯,用一种俨然是小主人的神气环顾四周,检查完毕后,它又得意洋洋地回到园子里去了。
其它企鹅都一批又一批地回到大海,只是企鹅派克去了又回到陆地上,似乎眷恋着恩斯特夫妇。到了又一年的十一月底,派克长得更胖了,走起来摇摇晃晃,身上的羽毛变得稀稀拉拉,它在换羽毛,说明已从“青年期”进入“壮年期”。恩斯特夫妇有些担心,如果派克再不回到企鹅群里去,它会变成一只真正的“旱鸭子”,到时候,它再也不能适应海洋生活了。
十二月底,新来了一只年轻的母企鹅。派克对它特别友好,它们常常一起在花园里蹓跶。一个温暖、静谧的夜晚,恩斯特被一阵嘻闹声吵醒,他起床一看,月光下的草地上,企鹅派克正和新朋友在甜蜜地尖叫,用翅膀互相拥抱,互相擦着嘴巴,如果没有听上去有点嘶哑的叫声,这场面真可以说十分温柔。
从此以后,这对情侣形影不离了。
不久,恩斯特决定把它们带到更远的丹森岛,很多企鹅在那儿栖息繁殖,它们一定会在那儿居住下来的。
但是,不到半个月,这一对企鹅又出现在恩斯特家里。
“这一定又是企鹅派克的主意。”恩斯特夫妇都这么认为。它是害怕那石油污染重新席卷海面,还是对收留它的主人有了深厚的眷恋之情?这成了不解之谜。
海豚莎丽读后感100字 海豚莎丽阅读理解答案(三)
比姆生下来就被人家从窝里扔出去,准备丢到河里溺死。原因不是别的,只因为它生了一只黑耳朵,浑身却是白的,这样的毛色会被人认为是劣种狗的标志。
其实,它是由纯种塞特犬生的,它的双亲有着长长的家谱,每一位祖先都有自己的证书。但问题是,塞特犬从来没有这种毛色,因此,比姆就注定一生下来就被从狗窝里扔出去。幸亏伊凡·伊凡内奇及时收养了它,否则,它连眼睛还没睁开就一命呜呼了。
伊凡·伊凡内奇是个作家,一位孤独的老人。早年,他曾当过兵,胸腔里还有一块战争年代留下的弹片。这是个和善的老人。他喜欢比姆的这种毛色,说真的,要让一只白狗长出一只黑耳朵来,还不容易哩。他给小狗起了“比姆”这个名字。当它刚睁开漂亮、机灵的眼晴,就“比姆、比姆”地叫起它来。过了一个星期,小狗也明白“比姆”就是自己的名字了。
伊凡·伊凡内奇用牛奶喂养比姆,但牛奶总比不上母狗的奶水。更何况,小狗需要母狗的爱,那是无法办到的。每当他看见小狗在屋里笨拙地打转,到处寻找妈妈,哀叫不止时,他就把它抱到膝上,把奶嘴塞到它嘴里。渐渐地,比姆开始喜欢伊凡内奇跟它讲话了,它听得懂两个词:“比姆”和“不许”。它特别喜欢望着老人银白色的头发从额上披散下来,用温暖、爱抚的手指轻轻触摸自己的皮毛,和善的厚嘴唇颤动着跟自己说话。
直到快两个月的时候,小狗比姆才看清屋子里有很高的写字台,墙壁上挂着猎枪、猎袋和女人的相片。第二面墙实际上是书架,主人随时在那儿把东西抽出放进。四个月时,比姆已经会用后腿直立,于是它也去抽出一本书,把一页纸撕成碎片。
这时,它明白了“不许”的确切意义,还有“痛”是什么感觉。不过,伊凡内奇没有把它弄得很痛恨痛,只是轻轻揪了一下它的黑耳朵,叫道:“不许撕书!不许撕书!”
比姆马上明白了,自己是主人的宠物,书也是主人的宠物,它应该和书交朋友。后来,它就会根据主人的需要,到书架上去把厚一点或薄一点的书挑出来,衔在嘴里交给他了。
孤独的主人有时要生病,躺在那里不能动弹,比姆就常到书架那儿去给他取书,有时还带着他写的纸条钻出门去,请人来照顾生病的主人。这时候,比姆就显得非常焦虑,跑前跑后地,怀疑地盯着来人给自己的主人吃各种药片,似乎他们冷不防要把自己的主人抢走似的。
伊凡内奇在写作的时候,比姆就乖乖蹲在一旁,或者蜷作一团卧在窝里。
但当伊凡内奇用双肘支在桌上,双手捂住脸时,比姆立刻就明白他身上有点不自在,马上来到他身边,把生着两只不同毛色耳朵的头埋在他膝上。很快,伊凡内奇感激地说:“谢谢,亲爱的,谢谢,比姆。”
随后,伊凡内奇又在纸上沙沙写了起来。
在家里,小狗比姆和老作家伊凡内奇就是这么相处的。
一到草地上就不同了,他俩忘掉一切,躺躺,打打滚,蹦蹦跳跳、追蝴蝶,什么都可以,伊凡内奇身上带着糖,只要比姆按照他的命令卧下或跑出去寻回什么东西,就能得到奖赏。有一次,比姆在草地上闻到一股特别诱人的鸟的气味,它激动得血都沸腾起来,回头望望伊凡内奇,他却什么也没发现。比姆拖着皮带,把主人领向它发现的那个神秘猎物。终于,主人领会了它的意思,跟着它蹑手蹑脚朝前走。
气味越来越强烈,突然,主人厉声命令:“前进!”
比姆扑上前去。一只鹌鹑“扑扑扑”飞了起来,朝灌木丛飞去。比姆立刻用尽全身力气,拼命追赶。
主人却在后面叫道:“回——来!”
比姆好像耳朵也没长,兴奋地直朝前冲,一直奔跑到看不见鹌鹑。回到主人身边后,它觉得主人的话很严厉。伊凡内奇说:“要当好猎犬,得学会听从命令,如果我开枪,你却朝前冲,子弹会打着谁呢?”
原来根本不用去追,只要找到鸟,把它惊起来就可以了。不久,比姆又惊起一只鹌鹑,马上听从命令卧下,一声枪响,鹌鹑就像被开水烫了似地掉下来!
打猎就是这么回事,比姆用嗅觉,主人用猎枪,他们是各有各的本领的一对好伙伴。
海豚莎丽读后感100字 海豚莎丽阅读理解答案(四)
非洲中部有个国家叫扎伊尔。扎伊尔境内有条开赛河,河西有座重镇叫伊莱博。镇外有许多小村庄,其中有个村子的人,大都以打鱼为生。有个渔夫叫卢巴苏库,因小时候曾遭蟒蛇袭击,一只腿被缠断,落下终身残疾。如今四十几岁了,仍单身一人。
一天,卢巴苏库划着小船,沿着开赛河的浅滩,一路寻找鱼群,准备撤网。这时,他看到河滩上有条小鳄鱼在缓缓地爬动着。看样子,这小家伙出世还不到一年。它是跟它的妈妈走散了,还是自个儿独立生活,出来寻食吃的?卢巴苏库猜不准。他只是觉得,这小家伙顶可爱的。
成年鳄鱼,形像丑陋,性情凶恶,要是惹了它,它连大象也敢攻击,连人也敢吃。而这只小鳄鱼,模样儿虽丑,但丑得可爱。平时,渔民们见到鳄鱼都敬而远之,而今天,卢巴苏库见了这只小鳄鱼,竟想把它捉回家养养,作个伴儿,说不定,养大了能像狗一样听使唤呢。
卢巴苏库将渔船轻轻划过去。他两眼警惕地在河滩后的草丛中搜寻着,防备鳄鱼妈妈窜出来。那样会送命的。
小鳄鱼正摇头摆尾地嬉水,忽然,河滩上的草丛一阵摇晃,还发出“沙沙沙”的响声。随即,一条六米多长,足有小伙子大腿那么粗的水蟒昂起头,一口叼住了小鳄鱼的尾部。小鳄鱼使劲晃着头,扭动四肢,但怎么也挣不脱水蟒的嘴巴。水蟒昂着头,缓缓地转过身去,准备找个地方去享用这美味的小鳄鱼了。
卢巴苏库被这可怕的场面吓呆了。他本可掉转船头,划到对岸去。可他不知为什么,他喜欢那条小鳄鱼,他要救出那条小鳄鱼。他虽然恨蟒蛇,但他也怕蟒蛇,他不敢冲上河滩去跟水蟒搏斗,他只是“呵——呵——”地吼叫着,想吓唬水蟒,要它丢下鳄鱼。但水蟒不理会他那一套。它充耳不闻,依然慢悠悠地转着身子,将长长的尾部舒展开,头已转了过去。这时,卢巴苏库急中生智。他举起船头的一根鱼叉,投标枪般地猛掷出去,正巧,刺中水蟒的尾巴。水蟒身子一缩,它丢下嘴里的鳄鱼,反转身用牙咬那刺中尾巴的鱼叉。它一口拔下鱼叉,狼狠地咬了一口。鱼叉的木头柄儿当然是淡而无味的。水蟒吐出鱼叉,带着受伤的尾巴游走了。那被咬伤尾部的小鳄鱼趴在泥坑里索索地抖着,不知它是疼痛,还是害怕,反正是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卢巴苏库冒着被水蟒和巨鳄袭击的危险,跳下渔船,快步奔过去,一手拾起鱼叉,一手拎着小鳄鱼,飞快地返回小渔船上。他将小鳄鱼放在脚边,划起双浆,赶回家去了。
小鳄鱼伤势不重,小船一靠岸,它竟自个儿爬出船舱,跳到岸上。卢巴苏库觉得奇怪,看它究竟想往哪儿爬。——怪事儿发生了,这小鳄鱼趴着不动。呆了一会,它竟仰起头,转动着小眼晴,看了看卢巴苏库。卢巴苏库笑笑,朝茅屋走去。小鳄鱼拨动四肢,紧紧地跟了上去。卢巴苏库进屋,它也爬过门槛进了屋。卢巴苏库坐在矮凳上,小鳄鱼就乖乖地伏在他脚边,仰头看看,还快乐地甩了甩尾巴。
卢巴苏库觉得,这小生灵颇通人性,就将它当小狗般地养起来,并给它起了个动听的名字叫“恩加纳”。
卢巴苏库每次出去打鱼,就将恩加纳放在船舱里。捕到小鱼小虾就扔给它。后来,恩加纳不愿呆在船舱里了。它喜欢趴在船头,盯着水面看。若是见到鱼群,它会“刷”地蹿下水,自个儿捉鱼吃。等吃得饱饱的,再游到渔船旁,伸出一只前肢,让卢巴苏库将它拖上船。就这样,没过多久,恩加纳就能自食其力了。
恩加纳不仅跟卢巴苏库作伴儿,还帮他看家守院呢。卢巴苏库在院子里掘了个水池,池子里放满清水。这儿,既是恩加纳的住房,也是它看门的岗哨。它整个身子埋在水里,只将眼睛和鼻孔露出水面,它不易被人或别的动物发现。而它却很容易看出敢于接近小屋的人或动物。恩加纳是只温和的鳄鱼,它从不主动攻击人或咬别的动物,但当它“哗啦”一声,从水里蹿出来时,就将任何接近小屋的人或动物吓得灵魂出窍了。
海豚莎丽读后感100字 海豚莎丽阅读理解答案(五)
“黔驴技穷”这个成语故事,尽人皆知。这一成语对驴子的名誉大有损害。由此人们知道驴子是蠢货,它就那么点本事,一点也不中用。
可是,天下所有的驴子都那么蠢笨吗?
不见得!七十多年前,在东北与内蒙交界的大山里,就流传着一匹驴斗胜过一头虎的故事。
那是一头野驴。为了讲故事方便,我们给它取个名儿叫“阿克非”吧。
阿克非有一身灰褐色的细毛,油光水滑;两只尖尖的小耳朵,不时机警地竖起,一对明亮发光的眼睛,那眸子绿油油的,像两颗有生命的绿珍珠,嘴巴尖尖的,两排牙齿十分锐利;四条腿强健有力,走起路来“的笃的笃”响,显得很有风度。
从长相看,它跟家驴没有多大的区别,但以气质而论,那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它比家驴显得更加精明能干,体魄更为健壮。
这天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山头。阿克非尽管蹲伏在树荫下,可是,仍觉得热不可耐,一个劲地呼哧呼哧喘粗气。现在,它真想去喝些水,再痛痛快快地洗个澡,好把一身暑气洗掉。于是,它爬起来,打量一下四周,然后不紧不慢地走着,去寻找水潭。
谁知,它走过一处草丛时,被隐藏在那里的一只老虎看见了。而阿克非呢,却没发现敌情。
老虎很”鬼”。它不马上出击,而是悄悄地盯上猎物,以寻找最适当的机会,来个突然袭击。
阿克非七转八弯,来到一个水潭边上。这地方,它是再熟悉不过了,几乎天天来。
水潭在一堵绝壁下面,水面平静得就像一块玻璃镜子。
阿克非朝四处张望了一阵,看看没有什么可疑的动静,就小心翼翼地走到潭边,咕嘟咕嘟地饮起水来。水冰凉冰凉的,真是解渴!
阿克非舔舔舌头,摇摇耳朵,甩甩尾巴,觉得舒坦极了。
这时,在它后面盯梢的老虎,以为时机到了,就一步步向阿克非逼近。
阿克非的两只尖耳朵,是时时开动着的雷达。它耸耳一听,察觉到了什么,回头一看,见是一只吊睛大虎,便慌忙夺路而逃。老虎大吼一声,三窜两跳,追赶上去。就这样,一场赛跑开始了。
阿克非跑得快如旋风。而老虎跑得更快,简直像一道闪电。不一会儿,它们之间就只相距几十米了。阿克非扭头一看,见老虎离自己这么近,急得“昂”地嘶叫了一声。
老虎一楞,但马上镇定下来,仍然风驰电掣般地追赶猎物。
怎么,难道阿克非吓昏了头?前面明明有路,它为什么偏偏朝一个绝壁冲去?这当儿,老虎离驴子只有十几米远了。它后腿一蹬,腾空而起,以泰山压顶之势朝阿克非的身上猛地扑过去。然而,阿克非可不是一头蠢驴,它是故意朝绝壁下跑的,它想让老虎上个小小的当。驴子有驴子的智慧,有它自己的计谋。
此时,驴子离绝壁只有几米远了。当从绝壁上的投影看到老虎已经腾起,阿克非便猛地一个“急刹车”,同时,前足迅速跪下,就势向前滑了一、二米,然后又侧身一翻,朝右方一连打了几个滚。它的这一系列动作,既漂亮又敏捷,娴熟得如同训练有素的技巧运动员。
本来,老虎的第一捕捉点是阿克非的前肩,可是,阿克非突然一跪,前肩部位骤然下降,便使它扑了个空。这样,老虎身体的重心失掉了。紧接着,它的肚子后部,又被阿克非的臀部向上顶了一下,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重重地撞到了绝壁上。“扑通!”老虎脊背被岩石的棱角拉开一条长长的缝儿,鲜血顿时飞溅出来,痛得它乱叫乱吼,在地上打滚。
以上内容是关于海豚莎丽读后感100字和海豚莎丽阅读理解答案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