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进牛棚 大象嘴巴放什么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大象进牛棚 大象嘴巴放什么

万古魂道围观:℉更新时间:08-18 17:24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大象进牛棚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大象嘴巴放什么和大象进牛棚的精彩内容哦。

大象进牛棚 大象嘴巴放什么

大象进牛棚 大象嘴巴放什么(一)

在约翰公司即东印度公司统治孟加拉的时候,加尔各答城还很年轻。城里人还算见识广一些,但乡下人就不同了,许多人不知道山芋(红薯)是什么东西,许多人连大象也没见过。那时,这个地区还没有铁路。因为,离加尔各答很远的村民,有许多至死不知大城市是什么样子。但是,有关加尔各答的传说倒是纷纷云云,无奇不有。如果有谁即使说一个加尔各答的传闻,村民们都会把这人看成有好运气的人,了不起的人。

离加尔各答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很偏僻的村庄,村长的名字叫拜拉梅。

他想,自己是一村之长,是大人物,连人人慕羡的大城市加尔各答都没去过,这不冤枉了自己这个大人物吗?这不丢自己的身份吗?于是,他带了些铜板和洋钱,上了去加尔各答的路。

拜拉梅走啊,走啊,风餐露宿,吃了不少苦头,费了好几天,好不容易才到了加尔各答城。他的心不由自主地怦怦跳快了。啊呀,啊呀,多么富丽堂皇的房屋建筑呀!看那街道,修得又宽又平整!看那街道两边的店铺门市,一个挨一个,一排一排的,里面摆的什么呢?花花绿绿的,看不清,不认识。

哟,还有大花园哩。万紫千红,百花争艳。再往前走,只见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个东西引起拜拉梅的特别兴趣——一个工厂里的烟囱,竟然比房顶还高出一大截,几乎高入云霄了,他控制不住了,大声叫起来:

“啊呀呀,好怪呀!这高高的圆溜溜的东西叫什么才好呢?”

恰在这时,一个城里人站在了拜拉梅的旁边。那时,加尔各答城里的人最会挖空心思赚钱的,只要能得到钱,什么缺德的事都会干。这个城里人看到拜拉梅那大惊小怪的神气,又见拜拉梅穿得土里土气的,便认定拜拉梅是个乡巴佬,赚钱的机会来了!

“你要知道那个高东西的名字吗?拿一块洋钱来!”城里人不客气他说道。

“问名字还要钱?”拜拉梅疑惑地问。

“你怎么连城里规矩都不懂?要想多知道点东西,就得付出代价,不然,淮给你白搭工夫?”

可怜的拜拉梅从腰里掏出一块洋钱,给了城里人。

“那高东西叫做烟囱!”城里人笑嘻嘻地指着烟囱说。

“烟囱,烟囱,”拜拉梅生怕忘了似地重复着,“真怪,比房子还高呢!”

“我随你一起看吧,”城里人说,“我什么都知道,保你满意。”

“那好,那好。”拜拉梅很感激地望着这位城里人说。

他们走了不多远,碰上了一头迎面而来的大象,大象的脖子上挂着一个大铃,不住地叮当作响。

“这头大牲畜叫什么名字?”拜拉梅好奇地问。

“拿一块洋钱来!”城里人伸出手说。

拜拉梅又从腰里掏出一块洋钱给了城里人。

“这是大牲畜,叫大象。”城里人说。

“噢,大象,大象……”拜拉梅嘴里不住地念叨着,但他心里仍然不明白:这大象怎么两头都有尾巴呢?(他把大象的鼻子也当成尾巴了)

“大象两头部长尾巴,真怪,它怎么吃东西呢?”拜拉梅问道。

这位城里人也没有见过大象吃东西,但却随口答道:

“你能问这样深奥的问题,”城里人说,“特别是你问到了我,你真是够聪明的,如果别人,他们还不知道呢!我告诉你吧,大象是不吃东西的,只靠空气就够了。”

“大象真不错,不花钱就能养大,穷人也养得起。”拜拉梅真想也养一头大象。

大象进牛棚 大象嘴巴放什么(二)

呆笨的人很多,可是像巴拉梅这样的呆笨还很少见。

巴拉梅的母亲很早就失去了丈夫,在呆笨的儿子面前经常念叨孤孀的痛苦。呆笨的儿子虽然不懂“孤孀”的含义,但却记住了这个词,因为他听到的太多了。

巴拉梅的母亲很早就给儿子定了亲,让儿子结了婚,但呆儿子什么都不懂。他的妻子仍和结婚前一样当“姑娘”,经常住在父母家里。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巴拉梅的母亲有一天病倒了。母亲把呆儿子叫到身边,让他把他的妻子叫回家来,让她侍候婆婆。儿子说什么也不愿去。最后,在母亲的逼迫之下,巴拉梅才答允了母亲的要求。

“我老了,现在又有了病。”母亲最后又给呆儿子说,“你的妻子可以管家了,她也应该帮帮我了。随便带一个人和你同去,让他当你的仆人就行了。”

母亲说着,从腰包里找出点钱给了呆儿子:

“拿着这点钱,在路上买点东西送给你的妻子。”

巴拉梅离开家,去找他的好伙伴——破儿梅。破儿梅同巴拉梅差不多,也呆头呆脑的,愚笨得很。他俩从小就在一起玩耍,呆在一起,笨在一起,傻在一起,挺要好的。已拉梅让破儿梅当仆人,一同去接自己的妻子,破儿梅咧嘴笑了,很乐意和巴拉梅一同去。

他们二人一同上路了。但没有走多远,他们就到了一个商店前。这是一个布店。巴拉梅说要给妻子买点布,便带着破儿梅进到店里。店里的布什么花样的都有,真是琳琅满目,但巴拉梅只要了其中的一种。他付了钱,拿了布,又带着破儿梅赶路了。巴拉梅哪里晓得,他买的这种布,在当时的印度,只有寡妇才能穿呢!

二人走了多半天,才到了岳父母的村庄。巴拉梅的步子越走越慢了,离岳父母家越近,他心里越害怕。别看他呆笨,还挺怕羞呢。平时,除了自己的父母和破儿梅之外,他是不愿见任何人的,连自己的妻子也不例外。他从来不敢对着别人面孔讲话,他看到人家的眼睛看他,他心里就发慌,脸就发烧。现在,要和岳父母见面了,要和妻子见面了,心里乱成一团,不知如何是好了。

“破儿梅,”巴拉梅向他的朋友说,“我只有靠你了。我的心跳得厉害,我的两条腿在发抖。我不能,我决不能到岳父母家去了。你把布带着,交给他们,就说是我母亲送给我妻子的,就说我母亲希望媳妇尽早回到我家,和我母亲一起生活。”

破儿梅和巴拉梅一样,怕见生人。在巴拉梅的请求下,他鼓了鼓勇气,才答应下来。

“等等,”破儿梅接过布要进巴拉梅岳父家时,巴拉梅又说,“我在这里等着你,对我岳父母讲话时,千万不要提到我,一句话也不要提到我。”

破儿梅拿着布,独自壶进巴拉梅岳父母的院子。也巧,一个使唤丫头从屋里走了出来。破儿梅见到这个丫头,就把布交给了她,并向她丢三拉四地重复了一遍巴拉梅的话。丫头接过布,回到了屋里。不一会儿,屋里传出哭丧似的号陶大哭声。他看到一个人从屋里抹着眼泪走出来,便怯生生地上前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人说,巴拉梅的妻子现在是一个寡妇了!破儿梅傻,也不知道寡妇是什么意思。他觉得自己完成了任务,就跑回到巴拉梅躲着的地方。

“巴拉梅东家,”破儿梅以仆人的身份说,“你的妻子已是一个寡妇了,她一家人都在屋里大哭哩!”

“哎,她已成了寡妇了,”巴拉梅无所谓他说,“那我们回去告诉我母亲去吧!”

二人磨磨蹭蹭地回到了巴拉梅的家。

“妈妈,”巴拉梅似乎有些着急他说,“我告诉您一个不大好的消息。”

“怎么了,”他母亲从床上跳了下来问,“你的妻子是不是死了?”

“她不会死的,”巴拉梅说,“她现在成了一个寡妇了!”

“你这个傻孩子,”母亲说,“你一生一世都是个傻孩子!你现在活得好好的,你的妻子怎么会成为一个寡妇呢?”

“不对,不对,”巴拉梅不服气地反驳道,“你也够傻的。如果我活着我妻子就不会成为寡妇,那么妈妈为什么是一个孤孀呢?”

已拉梅的妈妈面对她的儿子,真是哭笑不得了。这正是:一个傻子提出的问题,十个聪明人也解释不通了。

大象进牛棚 大象嘴巴放什么(三)

在印度的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个名叫老巴佳克的人。村里的人都很崇敬他,因为他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村里人无论碰上什么困难的事,只要老巴佳克出场,没有解决不了的。中国有句俗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个“有心人”就是这位很久以前的老巴佳克了。

有一天,老巴佳克的村头田里来了一只猪。猪,是什么玩意儿?那时,村里人都没见过猪,也不知道猪叫什么名字。第一个看见猪的人吃惊地大叫起来。一传俩,俩传四,很快,村里人从四面八方赶过来了。他们看到,那个肥头大耳长嘴短尾巴的家伙在烂泥田里站着,不时哼哼地叫着,不时用大眼睛看看周围的人。真奇怪,这是什么畜牲?有的说:“准是一只大田鼠!”

有的说:“不,个多大呀,准是一头小象!”大家议论纷纷,还是认不清猪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看来,这件事只有请老巴佳克出场解决了。一些村民把老巴佳克带到烂泥田旁边,指着站在烂泥田里猪让他看。

“老巴佳克呀老巴佳克,”村里人都请求着说,“站在烂泥田里的家伙到底是什么畜牲啊?没有别的人,只有你能给我们说明白。”

老巴佳克一声不响地在一块石板上坐下,板着面孔,两眼直直地盯着烂泥田里猪。不一会儿,老巴佳克哭了,哭得很伤心,涕泪涝沱。村民正在纳闷,老巴佳克突然大笑起来,笑得仰面朝天。老巴佳克的举动让村里人都感到奇怪,比看到烂泥田里的猪还感到奇怪。他们不知道这个最聪明的人到底为什么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后来,人群里走出一个人来,大着胆子走到老巴佳克旁边,怯声怯语地问道:“请原谅,”村人低着头说,“聪明的人呵,你这样又哭又笑的,我们心里诧异极了,害怕极了,你心里有什么想法,或者还有别的什么事,我们都乐意先听你说说,然后再说烂泥田里的家伙。”

老巴佳克站起身来,恢复了常态。他环顾了一下村民,村民们正在用期待的目光看着他。他一本正经他说话了:“听着,我的孩子们,我要说话了!

我哭,是因为我替你们难过。我很不安,我很伤心。如果你们有一天失去了我,你们该怎么生活呢?站在我们面前的这种极平常的小东西,你们竟然都不认识。你们想一想,我的孩子们,你们是多么无知无识,多么软弱无能呀!”

村子里的人都被老巴佳克说得垂下了脑袋,脑袋贴着胸口窝。他们深感羞愧,羞愧得简直无地自容。

停了好一会儿,有一个人才又鼓起勇气问了起来:

“但是,最最聪明的人,你为什么哭完又笑呢?笑什么呢?你心里必定在想着特别古怪的事情了。”

“不!”老巴佳克泰然自若他说,“我笑,是因我觉得这事太滑稽了。

我老老实实地告诉你们,你们问我那烂泥田里站着的是什么东西,我也是一点儿也不知道呀!”

村里的人都皇皇不安起来。这可怎么办?连最聪明的人也有不知道的事情?

大象进牛棚 大象嘴巴放什么(四)

在印度一个人们享尽天福的美丽村庄里,有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的名字叫奥汉孟德。他聪明得不能再聪明了,他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很珍惜他的智慧,一点也不肯糟蹋。因此,他把他的嘴用毛巾、棉花什么的塞得紧紧的,以防不慎浪费他的聪明才智。当然,肚子饿得叽哩呱啦乱叫,或遇到非常严重问题非让他解决不可的时候,他就得把嘴里塞的东西掏出来了。不过,这是暂时的,不得已罢了。

有一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被一件事弄得束手无策了。村里有一户人家,孩子的母亲递给孩子一把炒米,孩子用两手接住了。但是孩子和母亲之间有一根顶房柱子,孩子是伸出两臂分别从顶房柱两侧把手掌合起来捧炒米的。

孩子两手满满地捧着炒米,要撤回手来,就得把炒米撒掉;不撤回手,孩子也走不开,只能围着顶房柱转圈。天哪,这可怎么办呀!孩子的母亲慌了,怕了,号陶大哭起来。哭声震天响,惊动全村人。全村男女老少跑的跑,颠的颠,一齐到了出事地点。他们看过来,看过去,想过来,想过去,越看越着急,越想越觉得这事非同小可,谁也拿不出办法。可惜,奥汉孟德没来,要知道,这位绝顶聪明的人,是不肯轻易用他的大智大慧的。

全村男女老少都很善良,他们不能不救那可怜的孩子和那伤心的母亲。

他们一起到了奥汉孟德家,对奥汉孟德讲了事情的严重性,请求他略施点聪明,解救孩子。奥汉孟德仍不肯掏出嘴里塞着的东西,只是让大伙领着他到了出事一家。

奥汉孟德看到孩子,又见孩子的母亲泪流满面地跪在面前请求,觉得这事很值得注意。咳,那就费一点点智慧吧!注意,只用一点点。他在提醒自己。

奥汉孟德掏出嘴里的东西,说话了:“我看,世界上如果没有我,世界就一定完全黑暗了。你们这些呆头呆脑的东西!”全村男女老少都被他训得低着头,连大气也不敢出。

奥汉孟德继续说:“你们连这点小事也解决不了吗?撤掉房顶,把孩子举到顶房柱的顶端,孩子的两手不就可以脱出顶房柱了吗?”

全村男女老少听了奥汉孟德的话,如梦方醒,心里透亮极奥汉孟德赶快又用东西把自己的嘴塞起来,他可不能让他的聪浆慧水流失太多。

全村人动手,把房顶掀掉了。两三个身壮如牛的汉子把孩子高高举起,孩子的两条手臂获得了自由,看哪,孩子两手还捧着炒米呢!

奥汉孟德的办法收到两全齐美之效。孩子的母亲对奥汉孟德千恩万谢,感谢他救了自己的孩子。尽管她家的房顶被掀掉了,她仍是感激涕零。

这件事过去不久,村里又发生了一件大事——村长的爱妻被雷声震倒在地,不省人事了。问题是:这件事该处罚谁呢?

村长请来法官。法官也不知怎么办。

一个人把奥汉孟德背来了,后面还跟着村里的许多人。法官一见到奥汉孟德,赶忙站立起来向他致敬。

奥汉孟德被扶到一个很高的凳子上坐下。

村里人都知道,奥汉孟德一贯要求报告情况的人,一定要简明、扼要、清清楚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事情的原委讲明白。他可不允许拖泥带水,他可不允许浪费他的时间。

他把有关这个案子的报告听完之后,立刻判决如下:

“烧花盆的人生起火来烧火盆,火盆冒出了烟,烟结成云,云生了雷,雷闯出了祸。追究祸根,烧花盆的人应该处以绞刑,立即执行!”

奥汉孟德说完,立即又把自己的嘴塞闭起来。

那个可怜的烧花盆的人被捉拿到村长面前,把绳子打活节套在脖子上,准备绞死他。但难题又发生了,只好再求奥汉孟德解决。

大象进牛棚 大象嘴巴放什么(五)

金陵有个老头儿。一天,他拿着几两银子到北门钱店去换钱。他从衣袖里掏出银两,放在柜台上,却并没有急着叫店主人检验银子成色,只是独自摆弄着银两,嘴里嘀咕着,仿佛在夸赞银子的成色。

这时,从外面走进来一个青年人,他来到老头儿跟前,恭恭敬敬地说道:

“老伯伯,正巧在这儿遇见您,我最近去了一次常州,您儿子在那里做买卖,他托我带回来银两和一封信。”

青年人说罢,将银子和信交给了老头儿,又挺有礼貌地作了个揖走了。

老头儿拆开信,对钱店主人说:“咳,看我老眼昏花,不中用了,连家信都看不成了,请您念给我听听吧!”

店主人接过信笺读了起来,信里都是些家常琐事,信的末尾写道:“托人带上纹银十两,作为爹爹您的生活费用。”

店主人刚念罢,老头儿便欢喜得眉飞色舞,他赶忙收起了先前放在柜台上的银子,对店主人说道:“就用我儿子这十两纹银兑换钱吧,怎么样?”

店主人称了银子的份量,一共十一两零三钱,心想他儿子的信上明明说的十两银子,怎么会多出来了?对,肯定他儿子匆匆忙忙没有将银子检点清楚。店主人眼珠子滴溜溜转了两圈,办法有了,这老人眼睛不仔细,何不来它个将错就错,多捞他一两三钱。于是,他把秤杆儿递到老头儿跟前:“老伯,您老福气啊,您儿子的纹银正好十两,不多不少。喏,您看——”

“对,对,我知道儿子从小老实,不会说谎坑人。不用看,不用看。”

老头儿两眼盯着秤盘里的银子,连声说道。

店主人点了九千钱交给老头儿。老头儿拿过钱匆匆走了。

过了一会儿,早在店门口站着的一位客人笑着说道:

“店主人,我认识这老头儿,他是个诈骗的恶棍!”

店主人吃了一惊。

“他刚才换钱的银子,很可能是假银子啊!您得好好辨别一下才是。”

客人关心地说道。

店主人拿来一把剪子,剪开了老头儿的银子,果然是铅胎子。他本想占一两三钱银子的便宜,不想偷鸡不成蚀把米,他再三向客人道谢,并问道:

“那恶棍老头住在哪里?”

客人说,“那老头住在北门外,离这里十多里地,你要追赶他还来得及。

我是他的邻居,绝不会错,你快去追吧。”

店主人听客人说是老头儿的邻居,顿时面露喜色:“太好了,请你和我一块儿去吧,等我追还银两,一定好好谢你!”

客人一听,连连摆子:“使不得,使不得,让老头儿知道是我说破了他欺骗的花招,就要和我结下仇恨的。这种人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我实在怕他。”

店主人坚持要客人一块去,说:“到了老头住的地方,你只要把他的家门告诉我,然后你就离开,那老头就不知道是你所说,绝对不会结下仇恨,请放心。”说着,店主人从钱箱里取出三两银子,放到客人手里,“这点小意思,请笑纳。”

客人接过银两微微一笑,好象不得已才勉强答应去似的。

两人出了北门,一路来到老头儿住的地方。他们远远地看见,老头儿正在一家酒店里和几个人喝酒。

客人止步了,他轻声说:“就是他,你快去捉他,我走了。”

店主人答应一声,便独自向酒店走去。进了店,他二话没说,上前一把揪住了老头儿的胸脯:“你这个老骗子,用十两铅胎银换了我九千钱,快把钱给我交出来!”

众人见了纷纷相劝,有的追问到底是什么原因。

以上内容是关于大象进牛棚和大象嘴巴放什么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大象嘴巴放什么

标题:大象进牛棚 大象嘴巴放什么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23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