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焦耳的故事 科学家焦耳400字的故事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科学家焦耳的故事 科学家焦耳400字的故事

承天记围观:℉更新时间:08-01 10:32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科学家焦耳的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科学家焦耳400字的故事和科学家焦耳的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科学家焦耳的故事 科学家焦耳400字的故事

科学家焦耳的故事 科学家焦耳400字的故事(一)

焦耳,英国著名科学家,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为科学界做出了杰出贡献。

焦耳从小就很喜欢物理学,经常做一些电,热能等相关的实验,可以说是一个超级物理迷。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打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哥哥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先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之后豁然开朗,原来是这样啊!从那之后,他对科学更加着迷了,他不断学习科学知识,认真反复的实验,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他的名字也成了科学史上的一道里程碑!

科学家焦耳的故事 科学家焦耳400字的故事(二)

残疾律师田胜华——残疾人的维权“卫士”

2008年11月中旬,作为湖南省优秀残疾人代表,田胜华参加了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位年过40岁的残疾人法律工作者,凭着自强不息唱响了生命之歌,先后获得“湖南省自强模范”、“湖南省学雷锋先进个人”等称号。3岁时病魔使他双腿残疾,后又因病毒性角膜炎,视力下降到0.1;8岁时父母离异,小学未毕业就失学。但这一切磨难没有磨灭他喜爱学习的热情,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困难。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

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凭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文字。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后她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人民的赞誉和嘉奖。1959年,联合国曾发起“海伦•凯勒”运动。她写的自传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为英语文学的经典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发行。

美国25岁“无臂女”用脚开飞机

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25岁女子杰西卡•考克斯天生缺少双臂,然而她坚持不懈地学会了用双脚代替双手做许多事情。如今,杰西卡会用脚写字、打电脑、弹钢琴、驾驶汽车,最近,她又学会了用双脚驾驶飞机,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只用双脚驾驶飞机的合法飞行员!

霍金 科学的智慧无边

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地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他因患“渐冻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把轮椅上达4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身残志坚的张海迪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海迪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

科学家焦耳的故事 科学家焦耳400字的故事(三)

斯大林曾在高尔基的《姑娘与死神》的最后一页留下轰动一时的批示:“这本书写得比歌德的《浮士德》还要强有力,爱情战胜了死亡。约·斯大林”

当时凡是斯大林写过的文句,除了需要保密的外,一般都要及时公布于世。这样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指示当然也不能例外。然而,问题出在批示的“爱情”一词上,斯大林在其末尾掉了一个字母。

一时间,大家手足无措,谁也不能更改领袖手迹,谁也不敢去问他本人。有趣的是,当时竟然冒出了两位教授,为《真理报》撰文论证:“世界上存在着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爱情以及新生的健康的无产阶级爱情,两种爱情截然不同,拼写岂能一样?”文章清样出来后,编辑为防万一,决定还是让斯大林过目一下。没想到,斯大林读后,又作了一个新的批示:“笨蛋,此系笔误!约·斯大林。”

科学家焦耳的故事 科学家焦耳400字的故事(四)

有一年,英国女王访华,请绘画大师齐白石作画,齐老挥洒自如,一幅《牡丹醉春图》顷刻间即告完成。

突然一滴墨汁不合时宜地落到了画上,观画的人群中一片惋惜声。此时齐白石老人神态自若,躬身在那墨点上轻描几笔,瞬间,一只极具神韵的小蜜蜂跃然纸上,《牡丹醉春图》顿时大放异彩,全场爆发出一片掌声,齐老风趣地问身边的翻译:“怎么样,这小蜜蜂可算得上国宝吧!”

科学家焦耳的故事 科学家焦耳400字的故事(五)

一天,在一所公寓的餐厅里,人们正在说说笑笑地用早餐。突然,有一对共同进餐的夫妻发生了点不愉快的事情。丈夫不知说了一句什么话得罪了他的太太,于是太太就端起一杯热咖啡,劈头盖脸地朝丈夫投去,弄得丈夫脸上、身上全是,甚至连眼睛都睁不开。更奇怪的是,这位丈夫当着这许多人的面受了气,丢了丑,竟一言不发,连半句也没有责备妻子。女房东赶紧拿来一条湿毛巾帮他把脸和衣服擦干净,这幕短剧才算告终。

那是1841年美国伊里诺州春田城郊外发生的事,这位男主角就是蜚声世界的美国总统林肯。

林肯和他的夫人玛丽陶德小姐订婚后不久,便发现自己和这位未婚妻在性格、志趣、修养和思想方面都迥然不同。

玛丽陶德出身于贵族家庭。她的祖父、曾祖父和曾叔祖父做过将军和州长,还有一位当过海军部长,她本人则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子。而林肯呢,家谱上没有一个值得炫耀的人物,本人才上了不到12个月的学,可以说是个大老粗出身。这种差异决定了玛丽陶德的傲慢。林肯为人谦逊和蔼,而玛丽陶德孤傲自大,并且心胸狭隘,妒嫉心极强,当她看见林肯望了别的女性一眼,她也要大动肝火。

在服饰外表方面,玛丽陶德是极为讲究的,而林肯对此却不大在乎,他有时走在大街上竟是一只裤腿在靴子里塞着,一只在靴子外面拖着。

林肯觉得和这样的女人结合是不会有幸福的。于是就前去找玛丽陶德谈心,告诉她不如分手为好。谁知玛丽陶德伤心地大哭起来,这一下可把林肯弄得慌了神,他是最不忍心看见女人啼哭的,于是就吻她的手,向她表示歉意。

婚约就这样维持下来了。1841年1月1日是他们的婚期。到了这一天,宾朋满座一派喜庆景象。主持婚礼的牧师到了,可林肯却迟迟没有露面。原来,他因为不满意这一桩婚姻,患了抑郁病,身心受到了很大的摧残,到了神志不清的地步,大白天躺在床上喃喃梦呓,他说他不想活了,还写了一首自杀的诗投到春田城一家报馆,居然被报纸刊登了出来。

当然,林肯并没有真的去寻短见,而且和玛丽陶德结了婚,顽强地生活在那个不美满的家庭中。尽管常常会遇到像前面所述的被妻子把咖啡泼在脸上一类的事情,但他二十多年始终如一地忍耐着。这种惊人的大度,不能不令人佩服。

以上内容是关于科学家焦耳的故事和科学家焦耳400字的故事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科学家焦耳400字的故事

标题:科学家焦耳的故事 科学家焦耳400字的故事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198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