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的故事100个字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短视频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古代名人的故事100个字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古代名人励志故事短视频和古代名人的故事100个字的精彩内容哦。
古代名人的故事100个字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短视频(一)
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的大书法家。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荐他做官。他做过刺史,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他王右军)。
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 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 ,老婆婆十分着急。
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
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
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
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
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许多艺术家都有各自的爱好,有的爱种花,有的爱养鸟。但是王羲之却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
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后来,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
王羲之听说道士家有好鹅,真的跑去看了。当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见到河里有一群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逗人喜爱。
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看看,简直舍不得离开,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这群鹅卖给他。
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到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您好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
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鹅就被王羲之带回去了。
吃饺子
一天,王羲之路过集市,见一家饺子铺门口,人声喧嚷,热闹非常。尤其是门旁的那两幅对联,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写着“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十个字,横匾上写的是“鸭儿饺子铺”。但是字却写得呆板无力,缺少功夫。
王羲之看罢,心中暗想:这样的赖字,也配写匾?又一琢磨:“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好家伙!这里到底是什么人的买卖,竟能如此夸口?
走近一瞧,见铺内有口开水大锅,设在一道矮墙旁边。包好的白面饺子,
好似一只只白色的小鸟,一个接一个地越墙飞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滚沸的大锅。一锅下满,不用招呼,“小鸟”就停飞了。等到这锅饺子煮好,捞完,“小鸟”又排队一样飞来,准确无误。
王羲之十分惊奇,就顺手掏出一些散碎银两,要了一大碗饺子,然后坐下。这时他才发现,饺子个个玲珑精巧,好象浮水嬉戏的鸭儿,真是巧夺天工的奇货!他用筷子将饺子夹起,慢慢地送到嘴边,轻轻地咬了一口。顿时,清香扑鼻,鲜美满口。不知不觉间,把那一大碗饺子,全吞到了肚里。
一顿饱餐之后,王羲之对自己说:这鸭儿饺子果然不错!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字写得太差,与这美味饺子实在不能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他们另写一副对联,也不辜负我来此一场——想到这里,他便问店伙计:“请问店主人在哪里?”
店伙计用手指着矮墙说:“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墙后。”
王羲之绕过矮墙,见一白发老太婆坐在面板之前,一个人擀饺子皮,又包饺子馅,转眼即成,动作麻利极了。更令人惊奇的是,包完之后,白发老太婆便随手将饺子向矮墙那边抛去,鸭儿饺子便一个一个依次越墙而过。
老人的高超技艺,使王羲之惊叹不止。他赶忙上前问道:“老人家,象您这深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老人答道:“不瞒你说,熟练需五十年,深熟需一生。”
听了这话,王羲之沉默了一会,好象在品尝这句话的滋味。然后又问:“您的手艺这样高超,为什么门口的对子,不请人写得好一点呢?”
老人气鼓鼓地说;“相公有所不知,并非老身不愿意请,只是不好请啊!有的人写字刚有了点名气,就眼睛向上,哪里肯为我们老百姓写字。其实,照我看,他们写字的功夫,还不如我这扔饺子的功夫深呢!”老人的活不一定是指王羲之,可是王羲之听了,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羞愧难当。于是,他特意写了一副对联,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这位老人。
。
古代名人的故事100个字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短视频(二)
和时间赛跑
台湾:林清玄
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那哀痛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我问。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
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这个谜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比“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里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多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古代名人的故事100个字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短视频(三)
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照得失。” 唐太宗善于听从大臣的批评和见解,魏征直谏200多次直陈他的过失。 唐太宗在晚年也反省自己晚年过度奢侈糜烂的错误。他对太子李治教诲时反省了自己的一生:“你应该从历史中找古代的贤明帝王为学习的典范,像我这样的不足以效法。我做了许多错事,比如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常有兴造,犬马鹰隼没有不去的地方,行游四方又劳民伤财,这都是大错,你不要以为这都是好事,总想学着去做。”
满意请采纳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越王勾践,一个亡国君,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他认真自我反省,反省自己政治决策上出现的弊端,反省自己治国之法的正误。就这样不断地反省,他开始卧薪尝胆,力图复兴自己的国家,终于,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重振河山。
汉武帝颁布罪己诏
古代名人的故事100个字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短视频(四)
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你热爱生命吗?那末你就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诚然,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他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但这种创造的价值却是随时间的延续来实现的。试想,历史上那些为人类创造出许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科学巨匠文艺大师,哪一个不是通过“惜时”把自己的人生体现得丰富而有意义呢?这里我们还是先听听他们自己的体会吧。歌德是举世闻名的大诗人,他的自述是他对时间的认识和感情的最好注脚:“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
莎士比亚的名言:“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时间会冲破青年人的华丽精致,它会把平行线刻上美人的额角;它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它横扫的镰刀。”这也有力地说明了,要想取得成就,是不能不珍惜时间的。
古代名人的故事100个字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短视频(五)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人不怕犯错误,可怕的是一辈子做错事。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有一次,李世民在后宫玩鸟(部下刚刚送来的一只很名贵的鸟),刚好魏征来了,看到皇帝在玩鸟不高兴了,就与他说了很多话。而李世民见魏征来了赶紧把鸟塞进衣袖里,导致最后鸟被憋死了。魏征就说“皇上呀,现在是困难时期,我们应该艰苦奋斗,而不是享乐的时候!”李世民以后也就在也没弄过名花异草了,而专心政事,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
出处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左传》这句话源自一个历史故事。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了,一定要改”士季很高兴地对他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遗憾的是,晋灵公言而无信,残暴依旧,最后终被臣下刺杀
典故
三国时期,周处被乡里认为是和大蛟,白额虎同列的三害,周处杀死蛟虎后,却得知自己是最被乡里所忧虑的,因此找到陆云决定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代忠臣
希望可以帮到你
欢喜接受批评
中国历代帝王,我们不能不佩服唐太宗。唐太宗能将国家治理好,为当时、后人所景仰、赞叹,就是他欢喜听别人说他的过失,乐意接受批评,认真反省,检点改过,这是帝王当中非常难得的。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亲近他的这些大臣,听到有人对皇帝的批评是错误的,就跟唐太宗说:「他这个指责是错误的,应当要受惩罚。」唐太宗说:「不可以。」大臣问:「为什麼?」他说:「如果我惩罚这个人,以后就没有人敢在我面前说我的过失了。」所以,他真有过失,你指责他,他感谢你;他没有过失,你偏说他有过失,他也能包容你,不责备你。他让天下人都敢在他的面前说他的过失,以此做为借镜,改过自新。因此,一代伟人的成就不是偶然的,历史上才会有「贞观之治」。古圣先王之中,没有人能与他相比,这一点实在非常难得。
我们要学习接受别人的批评,勇於改过。别人纵然误会我们,说错了,也不以为怪,不必计较,也不必争论。我们自己的态度,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统统欢喜接受。特别是为社会大众服务,一定要有这样的胸怀,我们才能把工作做得圆满。
以上内容是关于古代名人的故事100个字和古代名人励志故事短视频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