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 用心良苦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用心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用心良苦和用心的精彩内容哦。
用心 用心良苦(一)
一次,章子怡拍戏,为了拍摄她站在雪地里等男朋友的情景,眼睫毛上面需要有非常小的雪粒。这个镜头非常难拍。人的呼吸是有温度的,所以眼睫毛上的雪粒不容易凝结,结果怎么拍都拍不好。后来导演就决定放弃这个近距离的特写镜头,但是章子怡死活都不肯。
为了拍好这个镜头,章子怡屏住自己的呼吸,慢慢地等睫毛上的雪凝结。终于她的眼睫毛上面有一排一排的雪粒了,镜头也顺利地拍完了,导演非常高兴。当所有人都收工的时候,章子怡却站在那里没动,因为她的两只脚在雪地里站得太久已经僵住了。
全国劳模李素丽讲过这样一句话:“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章子怡走红不是因为她的侥幸或机遇,而是因为她在用心拍戏。
用心 用心良苦(二)
“感谢上帝给了我这样一位精通的观测者。这8分绝不敢忽视,我决心从这里打开缺口,改革以往所有的体系。”
他是个早产儿,只在母亲的肚子里呆了7个月。4岁时,他因天花险些丧命,接着又患上了猩红热,眼睛被烧坏。由于视力差,天上的星辰对他只是一些微弱的发光体。然而,成年后他却热爱上了天文学事业,并立下了“为天空立法”的宏愿。他,就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
开普勒1571年12月27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州维尔城,1589年考入杜宾根大学,攻读神学、哲学和数学,后来转向天文学,成为哥白尼学说的坚定拥护者。
1594年,开普勒大学毕业,任格拉茨大学的数学和天文学讲师。1600年,他在丹麦著名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的邀请下来到布拉格,当上了布拉赫的助手。
1601年,布拉赫去世,开普勒继承了老师未竟的事业,研究火星。当时,无论是托勒密还是哥白尼,都认为星球是作圆周运动的。起初开普勒也持这种观点,并将布拉赫留下的关于火星的资料用圆周轨道来计算,可计算了几个月却毫无结果。
一天,恩师马斯特林来布拉格看望开普勒,见他的屋子里到处画满了乱七八糟的圆圈,纳闷地问:“朋友,我不知道你这些年到底在干什么?”
“我想弄清行星的轨道。”
“这个问题从托勒密到第谷·布拉赫,不是都毫无疑问了吗?”
“不对,现在的轨道和布拉赫的数据还有8分之差。”
马斯特林失声叫道:“8分,多么小的一点啊。只相当于钟盘上秒针在0.02秒的瞬间走过的一点角度!我的朋友,你面前是浩渺无穷的宇宙啊,难道这点误差也要引起愁思?”
开普勒冷静地说:“我已经查遍布拉赫关于火星的资料。他二十多年如一日的观察数据完全一致——火星轨道与圆周运动有8分之差。感谢上帝给了我这样一位精通的观测者。这8分决不敢忽视,我决心从这里打开缺口,改革以往所有的体系。”
恩师和亲朋的不理解,并没有动摇开普勒。他不像布拉赫那样决心研究1000颗星星,而是紧紧盯住一颗星星——火星!
经过几年不懈研究,1605年,开普勒终于发现火星的轨道并不是圆,而是椭圆。这个发现在天文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就是后来被称为“开普勒第二定律”的椭圆定律。之后,他又发现了第一定律:行星绕太阳作圆周运动在一定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即等面积定律。
一个惊世天机,就这样被开普勒识破。此后十年,他以顽强的毅力和耐心,终于从一大堆计算数字中发现了另一个秘密:行星绕太阳运转时,其运转周期的平方等于它与太阳间平均距离的立方,就是后来的“开普勒第三定律”。这三条定律使得神秘无边的宇宙星空逐渐显得井然有序,并为牛顿建立万有引力定律打下坚实基础。
这个终生病魔缠身的人,在贫病交加中奋战多年,终于实现年轻时立下的宏愿,探索到了宇宙秘密,被人誉为“为天空立法的人”、“天体力学奠基人”。
曹炜明摘自《中国青年》 编辑/静眉
用心 用心良苦(三)
一次,一位下属因经验欠缺而使一笔贷款难以收回,松下幸之助勃然大怒,在大会上狠狠地批评了这位下属。
事后,仔细一想,松下为自己的过激行为深感不安。因为那笔贷款发放单上自己也签了字,下属只是未摸准情况而已。既然自己也应负一定的责任,那么就不应该这么严厉地批评下属了。想通之后,他马上打电话给那位下属,诚恳地道歉。恰巧那天下属乔迁新居,松下幸之助得知后便立即登门祝贺,还亲自为下属搬家具,忙得满头大汗。而且,事情并未就此结束。一年后的这一天,这位下属收到了松下的一张明信片,上面留下了一行亲笔字:“让我们忘掉这可恶的一天吧,重新迎接新一天的到来!”看到松下的亲笔信,这位下属感动得热泪盈眶。
知耻者近乎勇。连领导都能够自省自检,还有什么办不到的呢?
用心 用心良苦(四)
他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天早晨起来发现,爸爸没有在桌上留下一分钱,连坐公交车的钱都没留下。他走了三个小时去上课,迟到被老师骂。这个时候心里是有小小埋怨的,怪爸爸为什么一声不吭地就消失,连一句再见都不说。
那个时候的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只是他悲惨生活的序幕。爸爸一直没有回家,15岁的小小孩童,没有钱,没有人照顾。他开始跟同学和老师借钱,他一定会跟人家说清楚他还钱的时间,从来都在约定时间到之前把钱还清。他冬天去洗车,夏天发广告单,在冷热交替间不断上演生活不易的脚本。
17岁,他就进娱乐圈了,组了个组合叫“四大天王”。后来组合解散,他又和“小猪”罗志祥一起组了“罗密欧”。他站在罗志祥旁边,高大帅气的“小猪”占尽风头,他却一直默默无闻。即便他能模仿各式各样的艺人,唱歌、舞蹈、口技,也一直都不惹人注目。他不敢想太多。娱乐圈永远这么残酷,想太多反而更痛苦。反正,我可以赚钱了,这样就很好。他是这样想的。他每个月都给爸爸还债,那时候,他觉得其实也挺幸福的。
打拼了几年,好不容易攒下了人气和知名度,他又要去服兵役。他像一阵曾刮到娱乐圈的小风,只是在飘过。
服兵役的时候是很苦的。更让他难过的是,别人都有父母来探望,他却一直没等到过。终于有一天,爸爸来了,他无比激动地冲出去,却惊讶地发现,原本精神帅气的爸爸满脸是伤,鼻青脸肿。
他一句话都没说,也不知道能说些什么。爸爸絮絮叨叨地讲着,欠人家债,被放高利贷的人追杀,实在是没办法了,你救救爸爸,你可不可以帮爸爸签这个支票?不然他们不会让我走的……儿子……
爸爸朝他跪下了,跪碎了他所有的依靠和自以为幸福的假象。
他拿过笔,重重地一笔一画地将名字刻进债务里,他签了上百万的本票,把爸爸的债全部扛了过来。那是他最最苦闷的一段生活,突然找不到任何出口,像被上帝抛弃的小孩。
带着百万的债务,他重新进入娱乐圈,却发现早已物是人非。他依然活跃在各个综艺节目现场,开始做旁边不咸不淡的小绿叶。台湾唱片界变萧条了,曾经最爱的人Makiyo居然和好友罗志祥在一起了。他也没有埋怨,除了在节目里,半真半假地调侃过。
经历过后是从容和淡定,从台视、三立、华视到东风,他在台湾各大电视台的主打娱乐节目上摸爬滚打。在《康熙来了》里大秀模仿功力,让小s和康永笑到抽筋;在《国光帮帮忙》里边B-BOX边唱歌;在《钻石夜总会》里见招拆招。他依然和小猪一起上节目,乱七八糟一起胡闹,在一起讲以前的事情讲得两个人都笑趴下,最后欧弟还说,我就是没办法对他生气。
只是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他都会一个人到海边吹冷风,默默想自己的生活。此时的他,还债还得很辛苦,他没想到的是,又会有新的债务找上他。
他被人挟持到咖啡厅,给他看写有他父亲名字的上百万的借条,他一并签下。他对父亲的心情是很矛盾的。希望他出现,又害怕他出现带来更多的债务。辛苦工作的背后有太多不为人知的心酸。他其实是有堕落的理由的,不过他一直都记得,高中时候老师说的那句话,你要相信人性最善良的那一面,以后不管走到哪里,你都要保持赤子之心,一直到老。
所以他一直都没有失望过。
但也许是宣传方式不对,也许是他一直找不到对的路,他还是不太红。也有人说,他只会瞎胡闹,永远都是根草。
命运是个巨大的转轮吧,我只是一直等不到机会的那一个,他对自己说,总是会好的。
2008年,他开始到大陆做主持。初到内地,没有知名度,对内地娱乐节目的操作方式也不熟悉。在《天天向上》里与汪涵大哥合作,他一点都不能分神,一有接不上话冷场的时候,底下嘘声一片。导播示意重来,他就冷汗涟涟。做完节目饿着肚子去网上看观众评论,好评坏评,他都认真看完,然后跟自己说,我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只要再多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能做好。
用心 用心良苦(五)
他出生的时候,恰逢抗战胜利,父亲欣喜之下,就给他取名凌解放,谐音“临解放”,期盼祖国早日解放。几年后,终于盼来全国解放,但是凌解放却让父亲和老师们伤透了脑筋。他的学习成绩实在太糟糕,从小学到中学都留过级,一路跌跌撞撞,直到2l岁才勉强高中毕业。
高中毕业后,凌解放参军入伍,在山西大同当了一名工程兵。那时,他每天都要沉到数百米的井下去挖煤,脚上穿着长筒水靴,头上戴着矿工帽、矿灯,腰里再系一根绳子,在齐膝的黑水中摸爬滚打。听到脚下的黑水哗哗作响,抬头不见天日,他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凉,自己已走到了人生的谷底。
就这样过一辈子,他心有不甘。每天从矿井出来后,他就一头扎进了团部图书馆,什么书都读,甚至连《辞海》都从头到尾啃了一遍。其实,他心里既没有明确的方向,也没有远大的目标,只知道,如果自己再不努力,这辈子就完了。以当时的条件,除了读书,他实在找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改变自己。
书越看越多,渐渐地,他对古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在部队驻地附近,有一些破庙残碑,他就利用业余时间,用铅笔把碑文拓下来,然后带回来潜心钻研。这些碑文晦涩难懂,书本上找不到,既无标点也没有注释,全靠自己用心琢磨。吃透了无数碑文之后,不知不觉中,他的古文水平已经突飞猛进,再回过头去读《古文观止》等古籍时,就非常容易。当他从部队退伍时,差不多也把团部图书馆的书读完了。就连他自己也没想到,正是这种漫无目的的自学,为自己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他又开始研究《红楼梦》,由于基本功扎实,见解独到,很快被吸收为全国红学会会员。1982年,他受邀参加了一次“红学”研讨会,专家学者们从《红楼梦》谈到曹雪芹,又谈到他的祖父曹寅,再联想起康熙皇帝,随即有人感叹,关于康熙皇帝的文学作品,国内至今仍是空白。言谈中,众人无不遗憾。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决心写一部历史小说。
这时候,他在部队打下的扎实的古文功底,终于派上了大用场,在研究第一手史料时,他几乎没费吹灰之力。盛夏酷暑,他把毛巾缠在手臂上,双脚泡在水桶里,既防蚊子又能取凉,左手拿蒲扇,右手执笔,拼了命地写作。几乎是水到渠成,1986年,他以笔名“二月河”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康熙大帝》。从此,他满腔的创作热情,就像迎春的二月河,****澎湃,奔流不息。他的人生开始解冻。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在部队的自学经历,就没有后来名满天下的二月河。他在21岁时跌入了人生最低谷,又在不惑之年步入巅峰,从超龄留级生到著名作家,其间的机缘转折,似乎有些误打误撞。但二月河不这么理解,他说:“人生好比一口大锅,当你走到了锅底时,只要你肯努力,无论朝哪个方向,都是向上的。”
(文/姜钦峰)
以上内容是关于用心和用心良苦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