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下一句 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下一句 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

藏空围观:℉更新时间:07-28 09:42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下一句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和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下一句的精彩内容哦。

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下一句 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

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下一句 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一)

当年他报考中戏时,一波三折,差一点就与中戏失之交臂。那天是1995年的5月22日,当时表演系专业都已招考完毕,只剩了一个音乐剧专业还在招生,那年他25岁,身高1.80米,体重89公斤,一个典型的东北大汉。

报名的老师看到他,一脸惊讶:你也来报考表演?

对,我就是来报考表演系的。他信心满满地说。

老师并没有多看他两眼,摆摆手,说:孩子,回去吧。你考不上的。

仿佛一记闷棍打在头上,从小就好强的他被打晕了,还没考,就被老师关在了门外,他觉得太意外了。

为什么呀?他不甘心就此打包走人,一定要问个清楚。

老师终于抬起眼睛瞟了瞟他说:你知道音乐剧专业需要干吗吗?要跳芭蕾,你看看你,你这身材能跳芭蕾吗?你的脚尖能撑得住你这大块头吗?

他不想放弃一丝希望,小声地问老师:那我减肥成吗?

老师这次有点不耐烦了,应付地说了一句:至少要减掉10公斤。说完就忙别的去了,再也没多看他一眼。

离考试的日子还有30天,那么短的日子要减掉10公斤,可能性为零,估计老师也没指望他能减肥成功,随口应允只是打发他快走,可是这无心的一句话却被他当成了救命稻草。

当天他就找到中戏一个老乡,在他的宿舍住下了,开始了他的减肥历程。每天风雨无阻,从不间断,每天跑步三次,每次五十分钟,跑完以后,再到一个像蒸笼一样的温室花房,练芭蕾小跳1000下,其余的时间就是练台词。每天的饮食除了喝点肉汤,吃点水果,主食一点都不沾。刚开始,有一帮中戏超重的学生们和他一起跑,可是几天下来,那些人一个个打起了退堂鼓,只有他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像《阿甘正传》里的男主角一样不知疲倦,不怕非议,在风雨中奔跑,在烈日下狂奔,平日沉默不语,到了深夜还在楼道里背台词,那些近乎疯狂的举动让他在中戏大院里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那时周围的中戏学子们只要看到他就会交头接耳用不屑的口气说:看,那疯子又来了。

考试的日子终于来到了,整整一个月,他减掉了18公斤,平均每天0.5公斤多。

接下来,他踌躇满志,志在必得。考试那天,来了七百多人,全是俊男美女,其中有一个女孩特别漂亮,身材高挑,在考生中尤为显眼。巧的是,他正好被老师选中和那位美女合作。考试的题目是:一对恋人分手的戏。他酝酿好情绪,准备好了台词,大大方方地上场了。他神情阴郁,略显痛苦,小眼睛低垂着,不敢注视对方,轻声说了一句:我们分手吧。他听到那位漂亮的女生清脆的声音:为什么?他不由得抬起了头,只见她满脸绯红,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紧张地看着他,手足无措。他不由得被她紧张的情绪感染了,脑海中顿时一片空白,预先设想的台词忘得一干二净,于是他重重地叹息了一声,说:我们分手吧。女生更是不知所措,还是那句话:到底为什么?他一筹莫展,他不知道怎么接下去才好

辛辛苦苦准备了半年,尤其是一个月来近乎残酷的减肥,眼看离中戏的大门越来越近,没想到竟让这几分钟的表演弄砸了,他懊恼得恨不得狠狠地抽自己一下。

当他无比失望、垂头丧气走出考场时,有位老师在后面喊了一声:那位考生,等一下,给你一次机会,让你再考一次。

原来,从第一次报名起,形象和声音都不错,唯独胖了一点的他就给老师留下了印象。后来他在中戏操场上挥汗如雨的跑步锻炼也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多和他一起锻炼的考生都放弃了,唯独他坚持了下来,就凭这种精神,老师觉得也应该再给他一次机会。

这一次的对手是个长相一般的女生,但两人好像有默契似的,一上场就进入了角色,有眼神的交流,有对白的交锋,还有情感的流露,同样一段分手的戏,他俩演了足足12分钟,最后才在老师赞许的目光中结束。

那一次,700人的考生只录取了一人,他就是毕业于中戏表演专业大专班的孙红雷,后来在毕业报考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时也是唯一被录取的考生,后来在《永不瞑目》里饰演黑社会打手建军而令人过目不忘,在《征服》里饰演心狠手辣但有情有义的黑老大而征服无数影迷,在《梅兰芳》里饰演文人邱如白如痴如狂甚至比主角还夺人眼球,而今在《潜伏》里饰演一个谨慎谦卑、心有城府的小知识分子的地下党员又赢得无数好评。

如果不是之前顽强的拼搏精神、坚持不懈的毅力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许,他就没有第二次考试的机会了。

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很多,对手很重要,伯乐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机会还得靠自己去争取。

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下一句 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二)

假如设计一座桥梁,小数点错一位可就要出大问题、犯大错误,今天我扣你3/4的分数,就是扣你把小数点放错了地方。1933年, 在一次随机的考测之后,区嘉炜教授这样开导卢嘉锡,他显然注意自己最喜欢的这个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对老师的评分有点想不通。

区教授教的是物理化学,平时挺喜欢考学生,评分也特别严格。这回出的考题中,有道题目特别难,全班只有卢嘉锡一个人做出来,可是因为他把答案的小数点写错了一位,那道题目教师只给了1/4 的分数。

如何才能避免把小数点放错地方呢?在理解了教师重扣的一片苦心之后, 卢嘉锡思索着。

从此以后,不论是考试还是做习题,他总要千方百计地根据题意提出简单而又合理的物理模型,从而毛估一个答案的大致范围(数量级),如果计算的结果超出这个范围,就赶此仔细检查一下计算的方法和过程。这种做法,使他有效地克服了因偶然疏忽引起的差错。

善于总结学习方法的卢嘉锡后来走上了献身科学的道路。发现,从事科学研究同样需要进行毛估,或者说进行科学的猜想。不过那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因为探索未知世界比起学习和掌握现成的知识要艰巨复杂得多。在形成科学上的毛估思想方面,他首先得益于留心揣摩他的导师、后来两度荣获诺贝尔奖(化学奖与和平奖)的鲍林教授的思维方法。

那是1939年秋,在留英时导师萨格登教授的指点和推荐下,卢嘉锡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来到当时很有名气的结构化学家鲍林教授的身边。毫无疑问,探索物质和微观结构奥秘,正是这位不满24岁就获得伦敦大学博士学位的中国青年学者最感兴趣的问题。

结构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层面上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与宏观性之间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不过当时的研究手段还处在初级阶段,通常,科学家们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弄清楚某一物质的分子结构。卢嘉锡注意到,鲍林教授具有一种独特的化学直观能力:只要给出某种物质的化学式,他往往就能通过毛估大体上想像出这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鲍林所表现出来的非凡才能令他的学生钦佩,但卢嘉锡关没有使自己仅仅停留在崇拜者的位置上。

鲍林教授靠的是一种毛估,我为什么就不能呢?在反复揣摩之后, 卢嘉锡领悟到:科学上的毛估需要有非凡的想像力,而这种想像力只能产生于那些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训练有素而善于把握事物本质和内在规律的头脑,于是,他更加勤奋刻苦,孜孜以求。

1973年,国际学术界对固氮酶活性中心结构问题的研究还处在朦胧状态,当时的科学积累距离解开固氮酶晶体结构之谜还有相当一段路程。然而正是在这个时候,卢嘉锡在组织开展一系列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就提出了固氮酶活性中心的原子簇模型,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福州模型。它的样子像网兜,因而又称之为网兜模型(后来又发展出孪合双网兜模型)。四年以后,国外才陆续提出原子簇的模型。

时至1992年,实际的固氮酶基本结构终于由美国人测定出来,先前各国学者所提出的种种设想都与这种实际测定的结构不尽相符。猜想与事实之间总是有些距离的,然而作为世界上最早提出的结构方面基本模型之一──19年前卢嘉锡提出的模型,在网兜状结构方面基本上近似地反映了固氮酶活性中心所具有的重要本质,他的毛估本领不能不让人由衷叹服!

长期的科研实践,使卢嘉锡特别重视毛估方法的运用,他常常告诫他的学生和科研人员:毛估比不估好!他希望有幸献身科学的人们,在立题研究之初就能定性地提出比较合理的基本结构模型(通常表现为某种科学设想或假说),这对于正确地把握研究方向、避免走弯路是很有意义的。但他同时提醒大家:运用毛估需要有个科学的前提,那就是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否则,未得其中三昧,那毛估就可能变成瞎估。

三昧,古语指事物的诀要所在。其实,无论哪种科学方法,如果只会从形式上运用它,充其量不过是一名熟练的工匠;只有那些善于从本质上把握它的人才会成为大师。

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下一句 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三)

1988年,我从深圳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合肥原单位。没几天,我提交了辞职报告。我向以前帮过的朋友借了一台IBM,开始在家编写文字处理软件。半年之后。M6401诞生了。我送了一套给原单位,几张软盘一装,就能打出比四通打字机24点阵更漂亮的64点阵,而且,编辑屏幕比四通打字机大很多,单位的四通打字机从此被放到一旁没人用了。

1989年8月2日,《计算机世界》第一次刊出了我写的M6401中文软件广告。没几天,广州一家政府机关便打电话过来说要买,我跳上中巴赶到广州,留了3套软件给他们。回来后,我又接到宁波的要货电话。1990年前3个月,我已经挣到了3000万元。

1991年,我在珠海注册了巨人公司。巨人一下子发展了起来,资产规模很快达到2亿3亿。手里有钱,精力也多,我不满于只做巨人汉卡,开始做巨人电脑,巨人电脑挣钱,但管理不行,坏账一两千万。巨人电脑还没做扎实,我又看上了财务软件、酒店管理系统等。

1994年初,巨人大厦开工典礼。我刚想对外宣布巨人大厦要建成中国第一高楼64层。话都到嘴边,面对着珠海市长、市委书记梁广大殷切的目光,我头脑一热:64层也没与国内一些高楼拉开太大距离。我一咬牙,脱口而出:巨人大厦要建72层。我当年成了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盖72层的巨人大厦需要12亿,此时,我手中只有1亿现金。

巨人大厦成了烂尾楼。我也由此离开珠海,成为一个著名的失败者。

1997年冬,安徽泾县。我召集20多名贴身员工召开太平湖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脑白金构思。我找朋友借了50万元,拿出5万元补发工资。困难时期定的工资标准是,副总一个月800元。吸取巨人3亿应收烂账的教训,这次我们倾尽所有猛砸广告,也决不赊账。

一年半之后,脑白金在全国市场铺开。月销售额1亿元,利润达到4500万。2001年2月6日,《解放日报》第4版。我在上面印了两个20多厘米见方的大字感谢。感谢下面,我发了一通感慨:10年前,巨人创造过辉煌;4年前,巨人跌入低谷;新世纪,巨人从上海复出;感谢上海优良的投资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感谢上海人民的厚爱。史玉柱真的重新站起来了。

2002年,我们的债还清了,现金越积越多。每天都有新项目找过来,但是我特别怕犯错误,担心不该投的项目投了,企业会有问题。最后我们决定了应该如何把这个钱花掉:第一,投在回报率高、稳定的行业;第二,安全,钱不会一下子没了,安全系数高;第三,可变现能力强,因为我们公司可能随时就要钱。

我在管理上参与得越来越少,我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多。团队中的一些人对我很有意见,他们说我上班不务正业。后来我提出一个想法,如果我去做网游,那就不是不务正业了,管理层全部支持。

由此,国内网游行业市值最高的公司又在我手中诞生了。

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下一句 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四)

2009年4月30日,也就是白宫易主的第100天,《巴尔的摩太阳报》娱乐版搞了一个总统生活大猜想活动。猜想的主题是:卸任后的布什现在干啥?奖品为劳斯莱斯200EX一部,由e-Bay公司独家提供赞助。

面对巨额奖品的诱惑,全美上下可谓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报纸发行后不到两个小时,各种猜想就纷至沓来了:其中,一个叫詹姆斯的出版商写道,2001年,克林顿下野后,便着手写了一本《我的生活》。在书中,他调侃政治、大卖隐私,引得人们争相竞阅,并因此而狂赚了一笔。所以,布什一定也在连夜赶写着书稿。詹姆斯还透露了一个内部消息,时代华纳公司早已捷足先登,独家买断了该书的出版权。一位图书管理员则认为,布什一定很想躲开喧嚣,以得到片刻的喘息。所以。他极有可能躺在夏威夷海滩享受着日光浴,或挥舞着高尔夫球杆,徜徉于旧金山的半月湾。还有的人猜想,布什肯定在多方联系技艺超群的雕刻家,打算将自己的肖像凿进总统山,以供后世瞻仰。更有甚者,给出了一个无厘头的答案:布什在拉斯维加斯豪赌

就在活动截止日期的前一晚,主编威廉西奥多拆开了一封信。突然,他大跌眼镜。因为上面写着:在清理狗的粪便。落款是贵报资深读者。就是傻帽儿也知道,布什退休后,虽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呼百应了,但这种粗活儿也绝对用不着他亲自动手的。况且,他好歹也坐过美利坚第一把交椅,要是被人看见7传出去多不好想到这,西奥多感觉这是场无聊的恶作剧。可恶的象伙!他当即将信揉成一团,并甩进了垃圾桶。

由于离任后的布什推却了一切采访,谁都不知道他真正地在做什么。所以,标准答案一直迟迟未得揭晓。这在读者中引起了一片很大的呼声。面对舆论压力,西奥多渐渐地有点儿坐不住了。不过在一个月后,大猜想终于尘埃落定了。一切秘密尽在资深读者再次寄来的一盘录像带中。

这是布什看望佛罗里达州留守儿童的现场视频。我养着一条纯种苏格兰犬,它机智、勇敢,但就是有一点儿不好随地大小便。所以,家里总是被它搞得一塌糊涂,每次总是我收拾它的烂摊子。还有每当逛街时,我不得不跟在它屁股后头,随时收集着它的粪便现在。我做着过去8年里一直不敢做的事。换句话说,我重获了自由!当时,孤儿们被布什的一番话逗得咯咯大笑。视频快结束时,出现了一行字幕:饱经宦海沉浮和人生的大起大落,再回归于生命原本的宁静。现在,我想,布什终于体会到什么叫无官一身轻了。

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下一句 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五)

海子离世已经20年了,20年来,他的诗歌一直有人在读,但让我们对他印象更深刻的是他留给我们的一个个符号:安庆?德令哈?山海关?姐姐?太阳?黑夜?麦地?骨头?鲜花

1964年3月26日,海子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的高河查湾,父母是传统的农民,他的原名叫查海生。

海子短暂的25年生命中有15年在农村度过。从孩童时期开始,因为家中困难,海子开始了课外的务农。农村,给他日后的创作留下了无穷的题材。阅读他的诗,你总能读到麦地?大海?村庄?鲜花?天空?太阳这样的字眼儿,很多人因为他书写麦地的篇章,将他称为麦地诗人,甚至有人把他叫做最后的浪漫主义乡村抒情诗人。

海子把他唤来的一切幻象,都化作他所熟悉的家乡事物的意象,使他的诗在根源上与民间和大地保持着亲密的联系。海子的朋友,同样英年早逝的四川诗人苇岸在日记中写道。

农村或许也赋予了海子一种特殊的性格,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是很单纯的人,苇岸曾在日记中写道:海子涉世简单,阅读渊博,像海水一样,单纯而深厚。他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喜欢,他也会很快和任何一个人交上朋友。

1979年,15岁的查海生以370分考取了北京大学法律系。那一年,《今天》创刊,油印的册子传遍了北大的校园,朦胧诗进入了学生宿舍,他和其他学生一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新近来的西方现代派文学?哲学,同时结识了北大五四文学社的骆一禾和西川。海子开始写诗,三个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后来,人们将他们称为北大三诗人。

毕业后,海子被分配到位于昌平的中国政法大学,在学生的要求下,每节课下课前,他用安徽口音朗读诗歌成了一个固定节目。

诗歌圈里新来乍到的晚辈要捧着自己油印的诗集,四处拿给其他人看,这是当时传播自己作品的主要方式,海子同样如此。他的天赋让他受邀加入了很有影响的幸存者俱乐部。有一次,活动在王家新家里举行,二三十个人挤在十多平方米的平房里,因为人多,半天没人出来说话,这时年轻的海子说:那我来念诗吧。海子念了一首比较长的诗,大家没什么反应,他又自告奋勇再念了一首,因为节奏比较慢,大家还是没有热烈的反响。还有一次也是在幸存者活动中,王家新看到海子拿着一大沓诗请杨炼给看看,杨炼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么多啊!当时海子脸都红了,像个孩子。

海子的家,在离北京市区60多里地的昌平,推开窗,只看到孤单单的太行山余脉。海子每天上午睡觉,下午读书,晚上工作,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的封闭的世界里只有诗。有一次,海子走进昌平一家饭馆,对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饭馆老板一口回绝: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

德令哈,一座戈壁中荒凉的城市,北面是敦煌,西面是新疆。1988年6月,海子与骆一禾坐火车去西藏,经过青海省的德令哈市,这座孤城从此和海子的名字联系在了一起。唐晓渡在拉萨和海子有一次短遇,他对海子当时的目光印象特别深刻:不是那种坚定?平和的,而是清澈而迷茫的目光,他看你的时候不会在你的身上聚焦,好像是绕过你看到你背后。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状态中。

海子的作品大部分是去世前两年留下的,他像一颗年轻的星宿,争分夺秒地燃烧,然后突然爆炸。(西川语)从这个意义讲,海子确实是一个诗歌英雄,设定大的目标,冲击自己的极限,同样怀有雄心勃勃计划的人可以有一个比较宽裕的时间和从容的心态,但海子却是骆一禾说过的穿过赤道的最直接的路径去冲击。唐晓渡说。

海子的大诗计划终结于他的死亡,但现在诗歌界普遍认可的一点是,海子西藏之行至去世前的一批抒情短诗是他的巅峰之作。

海子死前半个月左右,从安徽老家过完春节回来和王家新在《诗刊》办公室聊天,他很郑重地说,他发现在老家黄昏的时候,黑夜不是从天上降下来,是从麦地里升起来的。

海子最后几首遗作中,有着非常美好的诗句,但是,对生命美好的描述只是很小一部分,或者说,海子对生的看法更多是建立在死(复活)的前提下,更多的还是对黑暗?对死亡的描写。

海子诗中看起来有向上飞翔的抱负,但更重要的一部分则是向下的飞翔,他一时飞向天堂,飞向古希腊精神,却碰到了荷尔德林这个中转的媒介,在中途掉下来,飞向大地。欧阳江河说。

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身边带着四本书:《新旧约全书》?梭罗的《瓦尔登湖》?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他的遗书中写着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海子死前10年,朦胧诗诞生,海子死前5年,他和其他诗人开始脱离朦胧诗的摇篮,被认为是第三代诗人的兴起,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诗歌流派的不断变化,中国现代诗歌精神复苏,全民对诗歌的热情一波又一波地持续高涨。

而海子的死,很多人说,意味着80年代诗歌的终结。

以上内容是关于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下一句和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

标题: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下一句 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19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