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个哲理小故事 哲理小故事有画面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一天一个哲理小故事 哲理小故事有画面

高官围观:℉更新时间:07-26 09:06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一天一个哲理小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哲理小故事有画面和一天一个哲理小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一天一个哲理小故事 哲理小故事有画面

路边一棵冬青,圆形的树冠上蹿出一层嫩绿的小叶片,那叶片,小如纽扣,薄如蝉翼,密如繁星。它是那样嫩,嫩的让你不忍心用手触摸。它是那样绿,绿的直逼你的眼。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一片绿色的火焰在燃烧。

冬青树上青黑色的老树叶的边缘己开始干枯。每一片正在干枯的老树叶旁边都生长着一片嫩绿的新叶,每一片新叶也恰好能够掩盖住老树叶的干枯部分。并且老树叶的枯萎速度和新叶的生长速度正好一致。随着新叶的慢慢长大,原有的老树叶慢慢枯萎凋落。这样冬青树一年四季就不会出现叶子的中断,始终郁郁青青。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出这种细微的变化。

原来冬青树上的叶子在春天里悄悄地进行着新旧更替。

新老交替的过程细致、周密、天衣无缝,丝毫不会产生断层。没有拥挤,没有争吵,没有埋怨,没有嫉妒,没有唇枪舌剑,没有勾心斗角,没有诋毁诽谤,这种交接是多么和谐,多么默契,多么生动,多么感人啊!

哦!我恍然大悟,怪不得冬青、松树、柏树等树木能够保持四季常青呢?原来所谓的常绿乔木,并不是不落叶。只是它们落叶的季节和方式与其它树木不同而已。

我想起了杨柳榆槐等北方的几种树木,它们是在冬天到来之前,才将孕育了大半年的树叶全部甩落的。就像是一个步履匆匆的旅人,懂得有舍有得的道理,关键时刻不得不卸下全身辎重,轻装上阵,迎接人生最险恶环境的挑战。

如果说冬青等树木的落叶方式是新与旧、生与死的一次次长跑接力,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同时,维持着树木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的靓丽形象;那么,杨柳等树木的落叶则为的是在危险关头减轻身上沉重的负荷,让自己从容应对磨难。树木的每一种落叶方式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让人深思,发人深省。

人倘若像树一样生活该有多好!

我见过站在高山之巅的松树。不知道多年以前一棵松树的种子是怎样被鸟儿裹挟着来到这高山之巅的。由生根发芽直至巨伞擎天这中间又经历了多少的磨难。阳光暴晒、雨水冲刷、狂风怒吼、雷电威胁、冰雪严寒……。没有同伴可依靠,没有异域可躲避,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根深深扎入岩层,深些,更深—些。一次又一次肉搏,使得它身心疲惫、遍体鳞伤,但它只要一息尚存,就绝不会放弃触摸蓝天的梦想。当它战胜一系列灾难最终以胜利者的姿态傲视苍穹时,那种气势丝毫不亚于刚刚从战场上凯旋的勇士。高山之巅的松树,带给人们自立自强精神的思考。

我见过春天白絮飘飞的杨柳。它深知把孩子永远搂在怀里,荫庇孩子,就会造就安乐窝里一棵棵永远长不大的幼苗,面黄肌瘦、体弱多病。因为孩子们在远离狂风暴雨的同时也远离了阳光的温柔、雨露的滋润,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它似乎比人更懂。只有让孩子远离母体,彻底消除对父母的依赖,随风飘零,四海为家,在艰难的环境中才能激发起孩子前进的动力。这才是母亲对儿女的真正的大爱。于是它把精心孕育的小宝宝托付给春风,借助春风的力量,将无数的儿女散布在海角天涯。这种置子女于艰难从而培养其意志的教子方式,试问普天之下的父母们,能否从杨柳这里受到一点点启发?

我见过森林里参差不齐的各种树木。不分高矮胖瘦、不论年龄大小、不按种类多寡,组成一个植物村落。在树的世界里没有等级观念、没有种族歧视、没有恃强凌弱、没有明争暗斗。这里只有平等、只有合作、只有团结、只有进步。地上,穿着统一的绿色着装;地下,成千上万条血脉相连,牢不可破,密不可分。它们言行一致,步调统一。狂风来了,身材高大的树木手拉手筑成一道道城墙,阻挡着狂风前进的脚步。竭尽全力保护着弱小;暴雨来了,一把把大小不一的绿伞各尽所能的阻当着雨水的冲刷。森林里的树,体现着团结、平等、互助。

我见过街道两旁的行道树,像两队仪仗士兵,目光炯炯的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黎明迎接第一缕阳光,夜晚陪伴星星和月亮。用真诚守候寒来暑往,用责任肩挑雨雪风霜。一辆辆汽车飞驰而过,赏给它一阵阵灰尘;一个个行人从它身旁走过,投给它漠然的目光;个别商贩在它身上挂满了形态各异的标语、广告牌。而它,默默地承受着人们施加的一切,依然夜以继日吸收灰尘,为整个城市不断制造出清新的氧气。对它来说,只要生命还没有结束,就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默默奉献、无怨无悔。行道树,忠于职守的典型。

从树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生存的智慧、生活的哲理。它们自立自强、教子有方、团结互助、尽职尽责,它们之间也存在竞争但非恶性,它们有惆怅但不牢骚满腹,他们有快乐但不得意忘形,它们有挫折但能坦然面对。我想,如果人都能和树一样生活,那么人世间就不会发生那么多血腥、暴力、仇恨、冷酷、愚昧、自私的行为,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些温情,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慷慨;少一些狭隘;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奉献,少一些索取。

追求树一样的人生,像树一样生活!

一天一个哲理小故事

一个云游的僧人进入偏僻的小山村时,原本打算化了斋后,继续行走。可是,这个小山村吸引住了他。

小山村四面环山,风景秀丽,而且,民风淳朴,着实热情。僧人便想滞留几日,毕竟云游了那么多日子了,置身小山村,他那疲乏也莫名其妙地冒出来了。

僧人借宿在一个老人的家中。老人有个小男孩,不过一日,僧人就和小男孩相处亲密了。他走过无数个城城镇镇,见过世面,他发现,小男孩固然天真可爱,可野性十足,很顽皮,还有个毛病:不懂礼仪。

想着小男孩长大了,必定要去外边的世界闯荡,礼仪无疑是必不可缺的交际的手段。僧人就有意地在言行中示范了许多礼仪的内容。

小男孩很好奇,就模仿僧人,而且一学就会。僧人暗自欣慰。

一天傍晚,老人从山上砍柴归来,小男孩迎上前去,恭恭敬敬请了安,那口气,那动作,僧人看了也得意起来。

老头却用陌生的眼光打量起小男孩,吃惊地说:谁教了你这套架子?

小男孩说:住在我们家的和尚。

老头板下脸,看着僧人,很生气的样子,说:这孩子,我在山里捡来收养已有三年,他一直保持着天然的可爱,你来不过三日,就损坏了他,你这个云游和尚,修得个什么心呀,还自以为是地来圈养山里的孩子。

僧人欲辩解。

老头作了斩断的手势,说:我家不留你啦,还不拿上你的东西快快出去!

哲理小故事有画面

前几天你自己走路去火车站,回来之后大声地抱怨:“天哪!我差点没赶上火车,你知道路有多远吗?足足二十五分钟,我还是用跑的呢!”

听了你的话,今天我第一次去搭火车,就早早出门,没想到一路“走”去,只花了二十分钟,害得我在车站多等了近半个小时。直到回来质问你,你才说:“我又不是一路跑去,而是慢慢逛,直到发现时间快来不及了,才用跑的!”

于是我要责怪你——又一次提供错误的情报,同时制造辛苦的假象。这种制造假象的,何止你!许多成年人都会!譬如最近家具公司送来我订制的书桌,虽然比预定交货的时间晚了十几天,那老板打电话通知送货的时候,还气喘咻咻地说:“直不容易!总算完工了!”

可是书桌送来,里面全是木屑,溢到外面的强力胶根本没清理。结果用我的画室当工厂,又忙了半天。

看那老板满头大汗的样子,好像他延误的这段时间,都在跟书桌苦战。可是当我私下问工人,一共要花几个工作天时,工人笑答:“专心做嘛!两个人用不了四天!”

这样看来,那老板不是和你一样,制造了一种辛苦的假象吗?

我在台湾也常遇到这样的事,譬如裱画,十几天前就把画送去,并要求师傅最少计划在墙上干七天,免得以后变形。却往往在该交件的前几天去看,发现他还没动手呢?

当我责怪他们不早动手时,店里都说:“没办法啊!前面有前面的工,别人的画也都推了好几天,如果把你的提前,人家的画就根本好不了!”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这么想:如果裱画店暂停几天不接生意,或用年节放假时,发愤不休息,把拖下来的画裱好,使所有的画都提前三天动手,不是就全能准时交件了吗?

他们做不到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拖”!而且“拖”具有连贯性,当所有的事,到后来非完成不可,自然拖到一定的时候,就不能再拖。只是当他做这件已经迟了的事时,下一件当然又被拖了下去。

于是一拖,拖了一串!到头来哪件事都没少做,却每件事都没能准时做好。而且因为他们并没省事,于是便向人制造辛苦的假象。辛苦没有错,造成辛苦的是“拖”,而非事情本身!

拖,应该是人的本性,它基本的原因是“懒”;另外的可能,则是不知道计划时间。治这个毛病,立即见效的办法是:到手就做!不要犹豫,因为犹豫已经浪费了时间。许多人碰到事情太多,便乱了方寸,又想从这件下手,又想从那件开始,结果到手就做的人已经完成许多,他却还没能行动。

至于不但速效,而且速成的良方,则是将所有的事条列出来,立即决定做的优先顺序,并立刻动手!

记得有人问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怎样在日理万机之外,还能照顾家庭。答复是:“把要做的事,条列下来,做好之后,再一项项删去就成了!”听来多么简单,真正的道理,是她既能积极行动,又能计划先后,随时看情况调整。

当你发现自己总是慢、总是迟、总是赶的时候,请你想想我的话。抓住一个放假的空档,把未来非办不可的事列出来,并将已经拖延的事立即完成。便会发现虽然牺牲了一两个假日,却使后面的事,都能进入轨道。

尤其重要的是:别再制造辛苦的假象。当你因为前面拖,而后面赶时,请不要唉声叹气!

为你刮胡子的人,正是把刀片放在你咽喉要害的人!

以上内容是关于一天一个哲理小故事和哲理小故事有画面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哲理小故事有画面

标题:一天一个哲理小故事 哲理小故事有画面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185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