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的师父 出家师父是凡夫吗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凡夫的师父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出家师父是凡夫吗和凡夫的师父的精彩内容哦。
一位凡夫向一位师父请教道:“师父,怎样才能创造奇迹呢?”师父回答道:“做事,认真做事,努力做事,坚持做事,就会创造奇迹。”
凡夫问道:“这是为什么?”师父回答道:“你现在为我烧火煮饭,等饭煮熟了,我就告诉你为什么。”
于是凡夫就为师父做饭,不久饭就煮熟了。
师父问道:“你刚才是怎样煮熟饭的呢?”凡夫回答道:“我就这样反复不断地添柴加火,顺其自然就煮熟饭了。”
师父说道:“你开始做饭的时候,是生米,你反复不断地添柴加火,就将生米煮成了熟饭,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凡夫恍然大悟道:“原来创造奇迹并不神秘呀!”
做,认真做,努力做,坚持做,奇迹自然而生。
凡夫的师父
一个故事——某人在知道地球是圆的之后,就每天走在大街上,反复地对他见到的每一个人说,地球是圆的。不久,这个人被强行送到精神病医院。
此人所说的虽然没有错,但如果这些没错的话被过度重复,这种说法本身就有问题了。事实上,我们经常会碰到永远说着正确的话并且不断重复那些话的人。比如领导对下级、父母对孩子,等等。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人没有被送去治疗。
这些人永远说着正确的话,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因为他们不自信——如果说一些具有原创特点的话,他们担心会出错,会被人抓住把柄。所以,他们就把那些完美无缺、滴水不漏的话当成自己的话来说,用来增加自己可怜的自尊。
第二,这些人天生有虐待他人的倾向。人与人打交道,最重要的是情感交流。但这些人因为想虐待别人,又怕别人不乐意,就变着花样来干。因为,这些话的特点是,说的人越说越高兴、越过瘾,听的人越听越难受——而且最难受的是,不舒服了,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仅此就能说明,说正确话的人,说话不是目的,让人难受才是他们的目的。
有一次在餐馆吃饭,我的邻座是一老一少父子俩,儿子11岁左右。在吃饭的一个多小时里,我听到父亲对儿子翻来覆去、变着花样说的,实际上就是一个意思:你学习不刻苦、不用功、不卖力。儿子听着难受,想方设法要分散父亲的注意力,但做父亲的总是抓着这个问题不放。最后那男孩低着头,饭也不吃了。那位父亲还“语重心长”地说,不要别人说了你的不好还不高兴,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并且勇于改正,良药苦口啊。
我体会了一下这个做父亲的感受,大约是这样的:儿子一天天长大,自己越来越落后。如果不给儿子说点儿什么,显然是没有面子的事情。一定要说些什么,就说些永远正确的话吧。在这种情况下,说什么已经不再重要,关键是要说——于是把那些正确的废话,反复地说来道去。
明代哲学家说:人无痴者不可交,因其无真气也;人无癖者不可交,因其无深情也。说白了,就是不要和没毛病的人玩。那些总说话正确的人,就是显得没毛病的人。
现代心理学认为,永远说正确的话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自我保护当然没错,但是如果这种自我保护是以别人的痛苦为代价的,那就是个问题了。从实际效果说,总是这样保护自己的人,迟早会应了那句老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意思是,做了让别人难受的事情,自己迟早也会被别人弄得难受的。
出家师父是凡夫吗
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一个人最害怕什么?”
“你以为呢?”老和尚含笑看着徒弟。
“是孤独吗?”
老和尚摇了摇头:“不对。”
“那是误解?”
“也不对。”
“绝望?”
“不对。”小和尚一口气答了十几个答案,老和尚都一直摇头。
“那师父您说是什么呢?”小和尚没辙了。
“就是你自己呀!”
“我自己?”小和尚抬起头,睁大了眼睛,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没明白,直直地盯着师父,渴求点化。
“是呀!”老和尚笑了笑,“其实你刚刚听说的孤独、误解、绝望等等,都是你自己内心世界的影子,都是你自己给自己的感觉罢了。你对自己说:‘这些真可怕,我承受不住了。’那你就真的会被打败。同样,假如你告诉自己:‘没什么好怕的,只要我积极面对,就能战胜一切。’那么就没什么能难得倒你。何必苦苦执着于那些虚幻?傻徒弟啊,一个人若连自己都不怕,他还会怕什么呢?所以,使你害怕的其实并不是那些想法,而是你自己啊!”
小和尚恍然大悟。
以上内容是关于凡夫的师父和出家师父是凡夫吗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