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挫折都是一种成功 每一次挫折都是一种成熟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每一次挫折都是一种成功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每一次挫折都是一种成熟和每一次挫折都是一种成功的精彩内容哦。
每一次挫折都是一种成功
文/闲庭落
在奥斯卡的颁奖舞台上,她侃侃而谈,以犀利的幽默吸引着众人的视线,3个小时的直播让人充满了无限激情。她就是美国着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艾伦·德杰尼勒斯。
艾伦13岁时,父母离异,她选择跟着妈妈一起生活。婚姻的失败与生活的压力,让艾伦的妈妈患上了重度抑郁症。一天早上,艾伦洗漱完毕准备到厨房去做早餐,刚走到厨房门口,她就看到母亲站在厨房的操作台前,这让她很疑惑,妈妈已经很久没有给她做过早餐了。艾伦悄悄走上前去,看到妈妈正准备用水果刀割腕,吓得她立即上前从妈妈手中抢走了水果刀。从此,艾伦将家里的刀子全部藏了起来。
为此,艾伦专门请教过医生。医生告诉她,要多开导病人,多给病人带来欢乐,以缓解病人的抑郁情绪。艾伦听从医生的话,每天放学回家都要给妈妈讲讲学校里的事,一开始妈妈毫无反应。为了引起妈妈的注意,艾伦就在语言与动作上下功夫,她发现故事讲得越幽默越能引起妈妈的注意。之后,艾伦将取悦妈妈作为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事情。
艾伦经常看书,好从书中发掘有意思的事情讲给妈妈听。时间久了,这看似无意的举动,不仅让妈妈的病情得到了缓解,也让艾伦的口才得到了锻炼。从此,她爱上了这种表演形式。在学校的晚会上,她常常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编成脱口秀表演给大家。
大学一年级后,因为交不起学费,艾伦被迫选择了退学。为了维持生计,她开始四处打工,做过饭店的服务员、女领班、酒保,还做过油漆工,卖过吸尘器。一天,她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家咖啡馆正在招聘脱口秀演员,她很兴奋地前去应聘,并幸运地被录取了。但是没过多久,她就因为观众不认可而丢了这份工作。
看到艾伦因为丢了工作十分沮丧,妈妈安慰她说:“我曾经看过的一本书上说,每一次挫折都是一种成功。因为你在这次挫折里,明白了下一次怎样才不会重蹈覆辙。日积月累,挫折就成了你成功的奠基石。”艾伦听了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于是重新鼓起勇气去找她喜欢的脱口秀工作了。
在艾伦不懈地坚持和努力下,20世纪80年代,她开始随所在的俱乐部到美国各地演出脱口秀。一天,她在电视上看到电视台要举办喜剧小品大赛的消息,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在这次大赛上,艾伦凭借机智的幽默和精准的表演一举夺魁,赢得“全美最搞笑的人”的称号。从此,艾伦的舞台从俱乐部转移到了电视台,她也从一个俱乐部里的表演者一步一步地走进了喜剧演员的队伍。
之后,艾伦凭借丰富的知识面与富有特色的机智幽默,被很多美国着名的电视脱口秀节目邀请做主持人的搭档,还参演过一些电影。可是她一直都是配角,这一度让她非常沮丧。
1994年,艾伦出演了以她名字命名的电视剧《艾伦》。她的戏剧才华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并且获得了两项美国艾美奖提名。2003年,艾伦终于以自己的实力,争取来一档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脱口秀节目——Ellen。这个节目一经播出便得到了很好的收视率。
正所谓天道酬勤。如今,艾伦已经赢得了14个艾美奖。在2022年福布斯全球100名人榜中,她排名第10。迄今为止,艾伦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主持过奥斯卡奖、格莱美奖和艾美奖的主持人。
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遇到挫折。有人将挫折当作绊脚石,退回了原点,而有的人却把每一次挫折都化作继续前进的动力,最终迈上了成功的阶梯。
每一次挫折都是一种成功
一条忍着不死的鱼
在距非洲撒哈拉沙漠不远处的利比亚东部,有一个叫杜兹的偏远农村,这里白天的平均气温高达42摄氏度,一年中除了秋季会有短暂的雨水外,其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骄阳似火。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中,却生长着一种世界上最奇异的鱼,它能在长时间缺水、缺食物的情况下,忍着不死,并且通过长时间的休眠和不懈的自我解救,最终等来雨季,赢得新生,它便是非洲的杜兹肺鱼。
每年当干旱季节来临时,杜兹河流的水都会枯竭,当地的农民便再也无法从河流里取到现成的饮用水了。为了省事,当他们在劳作时口渴了,便会深挖出河床里的淤泥,找出几条深藏在其中的肺鱼,肺鱼体内的肺囊里储存了不少干净的水。
农民们将挖出来的肺鱼对准自己的嘴巴,然后用力猛地挤上一顿,肺鱼体内的水便会全部流了出来,帮他们方便地解渴。
然后,农民便会将其随意地一扔,不再顾及它们的死活。
有一条叫“黑玛”的杜兹肺鱼就不幸遇见了这样的事情:当一个农民挤干了它的水分后,便将它抛弃在河岸上。无遮无挡的黑玛被太阳晒得直冒油,生命垂危。好在它拼命地蹦呀、跳呀,最后终于跳回到了之前的淤泥中,重新捡回了一条命。
但是,不幸远没有就此打住。很快,又有一个农民要搭建一座泥房子,于是他开始到河床里取出一大堆的淤泥,好用它们做成泥坯子。不巧,黑玛正好就在这堆淤泥中。于是,它又被这个农民毫不知情地打进泥坯里。泥坯晒干后,那个农民便用它们垒墙,黑玛很自然地便成了墙的一部分,完全被埋进墙壁里,没有人知道墙里还有一条鱼。
此时墙中的黑玛已完全脱离了水,而且没有任何食物,它必须依靠囊中仅有的一些水,迅速进入彻底的休眠状态之中。
在黑暗中整整等待了半年后,黑玛终于等来了久违的短暂雨季,雨水将包裹黑玛的泥坯轻轻打湿,一些水汽便开始朝泥坯内部渗入。
湿气很快将黑玛从深度休眠中唤醒了过来,体衰力竭且体内水分已基本耗尽的黑玛,开始拼命地整天整夜地吸呀吸,好将刚进入泥坯里的水汽和养分一点点地全部吸入肺囊中——这是黑玛唯一的自救办法。
当再无水汽和养分可吸之时,黑玛又开始新一轮的休眠。
很快,新房盖好后的第一年过去了,包裹着黑玛的泥坯依旧坚如磐石,黑玛如同一块“活化石”被镶嵌在其中,一动也不能动。黑玛深知此时再多的挣扎都是徒劳,唯有静静等待。
第二年,在自然的变化以及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泥坯彼此之间已不如之前密合得那么好,它们开始有了些松动。黑玛觉得机会来了,它不再休眠了,而是开始日夜不停地用全身去磨蹭泥坯,生硬的泥坯刺得黑玛生疼,但它始终没有放弃,在它的坚持下,一些泥坯开始变成粉末状,纷纷下落。
在黑玛昼夜不断的磨蹭之下,第三年它周围的空间大了许多,甚至可以让它打个滚,翻个身了。但是,此时的黑玛还是无法脱身,泥坯外还有最后一层牢固的阻挡。
改变命运的转机发生在第四年,一场难得一见的狂风夹带着米粒般大小的暴雨,终于在某个夜里呼啸而至,更可喜的是,由于房子的主人已在一年多前弃家而走了,这座房子已年久失修,在暴雨和狂风的作用下,泥坯开始纷纷松动、滑落,直至最后完全垮塌。此时,黑玛用尽全身最后的一点力气,与暴风雨内应外合,一较劲,破土而出了!
沿着满路面下泻的流水,重见天日的黑玛很快便游到不远处的一条河流中,那里有它期待了4年的一切食物和营养——肺鱼黑玛终于战胜了死亡,赢得重生!这是杜兹,也是整个撒哈拉沙漠里的生命奇迹。而这个奇迹的名字便叫坚持和忍耐!
每一次挫折都是一种成熟
把一生一世的事写在纸上
文/汤小小
年过六旬,大字不识几个,老伴去世,儿女各自成家。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样的人生,就像渐渐西沉的太阳,再也不可能发出耀眼的光芒。可是,有位老太太却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夕阳的余辉也可以美不收胜。
这真的是一个很普通的老太太,出生在山东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适逢战乱和饥荒,尝过饥饿,闯过关东,成长中的每一步,都可谓步步惊心。
当历经磨难,该安享晚年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和相濡以沫多年的老伴,从此天人永隔。
悲伤和孤独潮水一样将她淹没,那一年,她已是六十岁的银发老人。为了排遣寂寞,她开始夜以继日地织毛衣,织完毛衣织坎肩,织完坎肩织毛裤。
女儿看着心痛,就说:妈,我教你认字吧。
她的眼里闪过一抹亮光。小时候家里穷,哪有机会读书识字啊。那时候,看着别人背着书包走进课堂,她也曾生出无限的艳羡,看着别人捧着书本,看得津津有味,总是勾起她无限的好奇。
如今,自己有大把的时间,身边又有现成的老师,为什么不好好地填补曾经的遗憾呢?
年龄大了,记忆力减退,想要认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她决定做了,就不想认输,大街上的招牌,别人发的传单,电线杆上贴的小广告,公交车站牌,都是她的“教材”,她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念,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直到它们变成一眼就能认出的“老朋友”。
她还迷上了看电视,不过,她并不看演员长得漂不漂亮,也不看人家打斗得多精彩,她只盯着屏幕下方的字看,一边看一边听,一集电视剧看下来,虽然眼睛酸痛,但也收获不小。
除此之外,她还喜欢自己编快板,她说一句,让女儿写一句,写完了,她自己再反复地看,反复地念,那些不认识的字,慢慢也就认识了。
几个月以后,她可以拿起孙子的《格林童话》,毫不费劲地看起来。看完后,她就乐滋滋地讲给别人听。可是,这些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根本没有吸引力,大家就让她讲一些别的故事。讲什么好呢?想来想去,只有些自己经历的事。没想到,这些事讲出来后,大家都非常喜欢听。
听多了母亲的故事,女儿就鼓励她,干脆自己动笔,把这些故事写出来。没想到,孙子孙女们听说奶奶要写故事,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大家都把这事儿当成了天方夜谭。
她却不服气,凭什么你们能写,我就不能写?她下定决心,要做个样子给晚辈们看看。
但是,写字的艰难还是超出了她的想象。起初,她写一个字就要花好几分钟,横不平,竖不直,歪歪扭扭,特别难看。过段时间,她能在纸上写一句完整的话了。再过一段时间,能写一小段话了。又练习几个月,能写出一篇小文章了,虽然没有标点符号,也不懂分段,还是让她心里乐开了花。
写作逐渐成了一种习惯。每天凌晨三四点钟起床,在脑海里搜索那些难忘的人和事,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把故事写下来,语言平淡直白,情感却万分真挚。写好了,她会拿给女儿看,女儿说写得好,她就眉开眼笑,女儿说不行,得重写,她就老老实实地重写一遍。
写作慢慢成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刚开始在外甥的卧室里写,外甥放假回家,她就到客厅的茶几上写,家里来了客人,客厅被占用了,她就带着小台灯跑到厨房里写,总之,只要能写字的地方,都是她的书房。
她每写一篇,女儿就帮她贴到博客上。她写的那些故事,都发生在那个战乱和饥荒的年代,有她自己亲身经历的,亲眼看到的,也有听别人讲的,很多时候,写着写着,她自己忍不住泪流满面了,那些故事,一个个都揪着人的心啊!
追着看她故事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看得热泪盈眶,大家都纷纷称赞,说这些故事真实而鲜活,说她是最会讲故事的人。
她的故事还打动了编辑,《读库》、《新青年》、《北方文学》、《黑龙江日报》纷纷刊登,然后,又有出版社要与她签约。
一个个短小精悍的故事,组合成了一本书《穷时候,乱时候》,此书一面世就好评如潮,很多读者成了她忠实的粉丝,不远千里登门造访,很多媒体也争相采访报道。
她一下子成了网络红人,成了名副其实的作家,而从当初识字走到现在,她整整用了十六年。
她就是传奇老人姜淑梅,如今,76岁的她即将出版自己的第二本书。她说:“把一生一世的事儿写在纸上,真是太高兴了。”她一直信奉父亲的一句话: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别在困难面前低头,要动脑筋解决问题。正是这句话,让她撑过了动乱,撑过了失去伴侣的悲伤,支撑她一步步走到现在,走成一个励志传奇。
以上内容是关于每一次挫折都是一种成功和每一次挫折都是一种成熟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