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感悟 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读后感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感悟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读后感和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感悟的精彩内容哦。
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
文/周礼
战国时期,有一个鲁国人很擅长编草鞋,而他的妻子则十分擅长织白绢。可是,由于鲁国是一个小国,且做这一行的人比较多,他们的生意并不怎么好,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这样的日子,让这个鲁国人很不满。他心想:以自己做鞋的技艺,如果到其他国家去,一定大有所为。一天,他对妻子说:“咱们待在鲁国也不是个办法,长期下去,估计会饿肚子,倒不如趁现在还有些盘缠,去越国那边发展。”他的妻子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夫妻俩收拾行装,准备出发。就在这时,一位友人前来拜访,见他们整装待发,便好奇地问:“你们夫妇这是准备去哪儿?”
“在鲁国混不下去了,我们准备去越国看看。”他无可奈何地回答说。
“越国?你们去那儿能做什么?只会更加贫穷。”朋友劝慰道。
“为什么呢?难道以我们的技艺会在越国没有饭吃?”他有些生气地说。
朋友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反问他们最擅长做什么。
“这还用问,当然是编草鞋和织白绢了!”他淡淡地说。
“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而越国人习惯光脚行走,根本不需要鞋子;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而越国人习惯披头散发。帽子对他们来说毫无用处。如今,凭借你们的长处,到用不着你们的地方去,你们认为会有所为吗?”
后来,这个鲁国人听从了朋友的建议,去了齐国。在那里,他们夫妻俩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草鞋和帽子都十分畅销。随后,他们又不断地将自己的生意做大做强。没过几年,这对鲁国夫妇就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像这个鲁国人一样发现自己的长处,并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呢?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取得事业的成功。事实上,不少人才就是被不适合自己的环境埋没了。一个人光是有所长还不够,还得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成长的环境,一个能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www.lz13.cn)我们都知道,团花树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树,被誉为“奇迹之树”“宝石之树”,是发展人工造林最理想的树种。但是,如果把团花树放到沙漠里,它很快就会干枯,其价值还不及普通的白杨。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取得的成就大小也有天壤之别。因此,当你发现所选择的土壤不适合自己生长时,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及时身退、重新选择,因为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你不行,而是因为你没有选择自己的最佳位置。
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感悟
坚强是青春的眼睛
文/田野
他是一位脑瘫患者,生活在爱尔兰一个单亲家庭里。他的身体除了脖子和头部能够活动之外,其他部位全部瘫痪。不仅如此,因为发音神经末梢坏死,他不能说话。不过,他的大脑却是清晰的,听力也没有任何障碍。而这些功能对于一个如此可怜的生命来说恰恰是最痛苦的。因为,他有自己的思想,却无法用口说出,也无法用四肢去实现。
他曾无数次地想到过自杀。可是,自杀对于他来说,比登天还要难。要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唯一的办法是绝食。母亲不允许他这样做。因为,母亲总能找出让他吃下食物的办法,而他又毫无能力阻止母亲的这种行动。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自杀行动之后,他决定活下去,而且要坚强地、精彩地活下去。
他终于可以“自理”了。虽然,这种“自理”只是调节电视频道,但他还是很高兴。因为,电视为他打开了一条心灵的通道,他可以通过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不仅如此,他很快从电视的字幕上认识了许多英语单词,并且知道了它们的意义。一次,电视里播放了一个残疾人打字机的广告,他一下子喜欢上了那个东西,看到了人生的曙光。是的,只要能学会打字,他就能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儿。
母亲下班归来,他特意把电视调到那个广告上。开始,母亲并不知道他的意思。可是,他三番五次地让母亲看这个广告,以至于不让母亲调换频道。母亲终于明白了儿子的意思:儿子想要一台这样的残疾人打字机。母亲马上把打字机买回来,在床头安装好。他用捆绑在头上的兽角打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句话:“妈妈,谢谢你!”母亲看到这句话,奇怪地问:“你怎么认识字?”他又打出来了一行字:“我是跟电视学习的!我要写作,我要当诗人,当作家!”母亲一下子抱住了儿子的头,放声大哭。母亲那滚烫的泪水落下来,打湿了他的脸颊。
母亲为他的电脑连接了宽带。他通过宽带,可以与人聊天,可以在网上看文学作品,学习写作。虽然,他每敲一个单词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会弄伤了自己的头部。但是,他依然坚持着。他在自己的作品里写道:“假如我的肉体可以变成一只海鸥,我将满怀火山爆发般的激情,到无边的天空自由地飞翔……”终于,他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他看着编辑部邮寄来的样刊和稿费,泪水禁不住涌了出来。因为,他用自己的坚强打开了青春的眼睛,看到了生存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这一年,他只有13岁。
自此,他的作品一发不可收拾。他写作入了迷,甚至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处境,忘记了自己的残疾。他的思绪和才华通过头上的兽角敲打着床头的打字机,转换成美丽的诗句和华丽的篇章,飞向编辑部,飞向读者的心田,传播着人间的善良和坚强。
一次,他完成了一首诗歌,他快乐的思绪在房间里跳跃、高歌。快乐中,他对躺在床上的那个不幸的小男孩表示同情,甚至,他还决定用自己的稿费来救助这个小男孩。可是,当他把这个计划打出来准备交给母亲的时候,他才发现,这位躺在床上的小男孩原来就是自己!那一刻,母亲流了泪,他也流了泪。他不是为自己的不幸而流泪,他是为自己的幸福而流泪。(www.lz13.cn)因为,他是不幸的,但又是万幸的。他用坚强找到了青春的眼睛,找到了快乐和幸福!
他的名字叫克里斯多夫·诺兰。目前,他已经出版了《梦幻爆裂》《时钟的眼睛》等诗集和小说。他的作品以一位残疾人的眼光构造了许多虚幻而又真实的意境,讲述着残疾人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独特思考。他和他的作品激励了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打动了和打动着千千万万的读者,被网友们称为“少年乔伊斯”。
坚强是青春的眼睛。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挫折和不幸,但是,只要你拥有一颗坚强的心,你就会打开青春的眼睛,看到光明和希望。
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读后感
苦难开花
文/夜红
烟灰色短裤,湖蓝短袖,26岁的张宝月,看起来干练清爽。但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年轻阳光的80后女孩,已是郑州市4家咖啡店的执行董事。更没人能够想象,这个看起来活泼坚强的女孩,承受了多少同龄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张宝月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父亲经营着小超市,母亲做会计。虽然收入不高,但一家人相亲相爱,其乐融融。12岁那年,父亲遭遇了一场车祸,成了植物人,从此一睡不起,幸福也伴随着父亲的倒下戛然而止。
含辛茹苦的母亲勇敢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她一边细心地照顾丈夫,一边辛苦地挣钱养家。懂事的宝月很早就体味到了母亲的艰辛,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大学。临行前,望着母亲头上日渐增多的白发,她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接过母亲肩上的重担,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大学毕业后,她被一家杂志社录用为编辑。她努力工作,月薪也涨到3000元。一天,她兴冲冲地赶回家,她要把积攒的薪水交给母亲。却看到瘦弱的母亲一手扶着门框,一手扶着背上的父亲,要把他背到轮椅上晒太阳。她急忙上前帮忙,望着母亲花白的头发,皱纹纵横的脸上吃力的表情,张宝月的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岁月无情,曾经光彩照人的母亲老了,而自己,必须要接过母亲手中的接力棒。
父亲的床上,几十年的旧床单干净整洁。床头的抽屉里,堆满了父亲医药费的单子。张宝月细细看了一下,父亲一个月的药费就高达四五千元,母亲是如何支撑这个家的?张宝月的心微微地疼。自己的工资,别说养活一家人了,光父亲的医药费都不够。她算了一笔账:赡养父母及奶奶的全部开销,一年至少要5万元,未来30年的预算则需要100多万元。“这是个天文数字。”张宝月瞬间决定,自己必须创业,一家人的担子她必须扛起来。
刻不容缓,经过一系列考察调研,张宝月发现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不堪重负,他们需要释放压力。而流淌着舒缓音乐的咖啡店是他们的最好去处。张宝月用了一个星期,盯了5家咖啡店,顾客络绎不绝,甚至爆满。她决定开一家咖啡店。
母亲很反对,一个姑娘家有体面工作,稳定的收入,再找个心仪的人嫁了,多完美的人生,何必要折腾呢?她理解母亲的苦心,当她借钱说要开咖啡店时,很多人都犹豫了。“你信不信我?”张宝月很认真地问母亲。最后,母亲还是把老宅抵押了出去,给她贷回了一笔资金。含泪接过这笔钱,张宝月的心沉甸甸的。相恋3年的男友很支持,说:“你喜欢,我就支持。”
选址、装修,张宝月都亲自监工,每一处细节都不放过。她要把自己的头脑中早已琢磨无数遍的咖啡店完美地呈现给顾客。半个月后,郑州市的健康路上,一家古色古香的咖啡店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望着风情别致的店面,她还是兴奋地拉着男友的手参观了一遍又一遍。有风穿堂而过,挂在店门前的风铃清脆地响起,那一刻,她感觉无比的幸福和美好。生意顺利开张了。头脑机敏的她推出了很贴心的服务,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
一天清晨,当她来到店面时,发现店里的玻璃门被人砸了个稀巴烂,并损坏到了店里的装饰。她呆住了,欲哭无泪,生意刚刚步入正轨,却出现了这种意外。闻讯赶来的男友劝她,还是把店盘出去吧,咱没权没势,竞争不过人家。她含泪望着男友摇了摇头,倔强地说:“我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正当地做生意,我就不信生存不下去。”
她咬着牙挺了下来,重新开业那天,她微笑着立在门口迎宾。可她的心里,泪水却在肆流,她的手心里,还握着男友留下的字条:“我走了,好好干。”从此,她更是全身心地扑到了咖啡店里。用最优质的原料确保质量,用合适的咖啡温度愉悦顾客的味觉。甚至一次又一次去写字楼,向白领展开调查,问她们最喜欢最减压最放松的音乐是什么。(www.lz13.cn)并且,她自己创作饮品及蛋糕,自己做文案、搞推广,把咖啡店营造出了独特的氛围。
张宝月的经营渐入佳境,她的真诚换来了优厚的回报,白领们把每天去她的咖啡店当成了一种习惯,每次见到她就亲切地叫声“老板娘”。同行也佩服地向她伸出了大拇指。3个月后,她开了第二家咖啡店,之后是第三家,第四家……
如今,她买了一座大房子,把父母和奶奶接到身边,悉心照顾。她说:“一家人聚在一起,守望幸福,是我的初衷,也是我最真切的愿望。”
这个苦难中长大的女孩,却用苦难浇灌出了一朵绮丽的花。
以上内容是关于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感悟和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读后感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