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机智救库吏的故事 曹冲机智救库吏阅读答案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曹冲机智救库吏的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曹冲机智救库吏阅读答案和曹冲机智救库吏的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东汉末年,丞相曹操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制订了许多严刑苛法。属下稍有失误或过错,就可能受到重罚。有一天,一名库吏发觉收藏在仓库里的曹操坐骑的马鞍,被老鼠咬坏了一点,吓的寝食难安,心想:“这下可完啦,丞相如若追究起来,恐怕我这小命就难保了。”他这样想着,就去找了一根长绳子,想把自己捆绑起来去曹操处负荆请罪,希望得到从宽处理。
路上,他碰到曹操的小儿子曹冲。曹冲见状,奇怪地问:“您把自己绑起来,这是要干什么呀?”
“由于我的工作失职,马鞍被老鼠咬坏了。”
曹冲想了一想,连忙帮他解除了绳索,劝告道:“您不用着急,我自有办法救你的。”
于是,曹冲去找了把小刀将自己穿的衣服戳了许多小洞洞,活像老鼠咬坏的一样。完事后,便装成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去见曹操,一脸苦闷地说:“父亲,您看,我的衣服给老鼠咬成这样。听说,老鼠咬坏了衣服,主人一定凶多吉少。我真有点发愁呀。”
曹操听了不禁哈哈大笑,摸了摸儿子的头,劝慰道:“你别听人瞎说,绝没那回事,这纯属是迷信,胡说八道!”
曹冲拜别父亲后,去见那个库吏,胸有成竹地说:“现在,您可以去自首了,我保您没问题!”
库吏还有点将信将疑,便犹犹豫豫地将自己捆绑了前去向曹操请罪。
曹操见状,诧异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啊?”
库吏红着脸,结结巴巴地说:“我……我工作失职,仓库里的马鞍被老鼠咬坏了一点。”
曹操哈哈大笑道:“孩子的衣服穿在身上都给老鼠咬坏了,马鞍挂在桩子上,不是更容易被咬坏了吗?算了,算了。”
说着,曹操让左右替库吏解除了绳索。
库吏跪谢了曹操,又马上跑到曹冲那儿,千恩万谢了一番,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哲理启示】:
当我们面对某个问题感到很难解决的时候,不妨找一个参照物来与之做一下比较,可能那些问题就会变的微不足道了。
曹冲机智救库吏的故事
东魏和西魏在芒山展开交战。东魏丞相高欢统领十万大军来到黄河北岸迎战。西魏关西大都督宇文泰火烧河桥,想遏止高欢南渡,但还是失败了。高欢借机率军抢渡黄河,将芒山的有利地形一一占据了。
公元543年,宇文泰借助李穆的力量,和他一起偷袭,但并没有成功,东魏大军乘胜反击,西魏兵士丢下兵器和盔甲争相逃命,最后有三万人死在了战场。战斗中宇文泰的战马中了数箭,由于疼痛,马抬起了前蹄,把宇文泰摔在了地上,处境非常不妙。他还未来得及爬起来,东魏追兵已经赶到,士兵看见他后,将他团团围住。这时,被一同围住的李穆脑中有了主意,翻身下马高举马鞭狠狠地抽打宇文泰,并扯着嗓子骂道:“西魏的小兵,你们主人宇文泰在哪里?为什么只有你一人留了下来?”东魏追兵看见李穆敢于鞭打宇文泰,就认为眼前的这个人不是西魏的主要将领,他们丢下宇文泰继续向前追击。
第二天,宇文泰、李穆经过乔装打扮,平安地逃离了芒山。回到自己的领地后,两人抱头痛哭,宇文泰非常感谢李穆,因为李穆救了他一命。他看了看李穆,然后对左右的侍从说:“李穆就是助我成就大事业的合适人选。”后来,他授李穆为武卫将军、仪同三司,进封安武郡公。前前后后的封赏,难以数清。宇文泰说:“生命是最宝贵的,李穆能舍身保护我,这是用任何东西都无法报答的。”后来,特赐李穆丹书铁券,赦以不死。
【哲理启示】:
当危险来来临时,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有时一个机智的举动就可能让自己逃避危难。
曹冲机智救库吏阅读答案
司马懿是曹操丞相府的长史。所谓长史即是总管的意思,官职并不小,但总管属幕僚,没有实权。他深有韬略,逐渐成了曹魏政权的重要参谋,后来三国分别称帝建制,在曹丕、曹睿相继称帝时,他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但他仍处于辅佐地位,实权依旧掌握在曹氏宗室手中,这种情况使他难展宏图。每次战争,功劳是他的,但是得益最大的都是曹氏亲属,他因为这种情况深为苦恼。
刘备死后,蜀汉由诸葛亮主政,屡次兵出祁山,进伐中原。魏明帝在对蜀战争中的大将军是曹真,而司马懿只是担任他的副手,其实司马懿此时已成为诸葛亮的主要敌手。
诸葛亮初出祁山,占天山诸郡,收服姜维,取得大胜,后因马谡失去重要战略要地街亭才被迫回川。数年后,经过休养生息,诸葛亮重聚大军兵出祁山,再伐中原。大军一路前行,势如破竹,并再次联络东吴,共伐曹魏。
在这紧急关头,大将军曹真却身染重病,只得回洛阳养病,军中无主,眼看曹魏形势更加恶化,魏明帝一时有些六神无主。就在这时,司马懿主动向魏明帝分析了形势,他认为蜀汉与东吴的联盟是貌和神离,东吴在吕蒙白衣过江夺取荆州和在夷陵之战中大破蜀军后,已与蜀汉结下了深仇,不可能真心实意地帮助蜀汉,所以这一路兵马不足为患,所忧的倒是陇西诸葛亮的一路军马。现军中无主,得派得力之将前往主军,等蜀军粮草供应不济,定可反败为胜。
曹睿见司马懿分析得头头是道,鉴于曹真有病,就委派司马懿为都督,总领陇西各路军马,抵御蜀汉进攻。他还命人立即去曹真那里取帅印交给司马懿。
司马懿却说:“臣自去取帅印便可。”他来到曹真府上,先探病情,再告以前方军情。曹真因在病中,家人怕他病情加重不敢告以实情,现听说军情如此紧急,不禁深感忧虑,便说:“现在国家如此危急,皇上为什么不拜你为都督,以退蜀兵呢?”司马懿明明己经受封,却装作毫不知情,这时仍推辞说:“我才疏学浅,不堪重任。”曹真信以为真,忙叫人将帅印交给司马懿。司马懿仍是不住地推托:“帅印仍请大将军掌管,我一如既往,竭力辅佐。”曹真忙说:“你不接帅印,我又不能理事,现在国家危险了,军队怎么能没有统帅呢?我要抱病去向皇上保举你。”
此时,司马懿才说出实话:“皇上已有恩命,只是我不敢领受罢了。”曹真一听,高兴地说:“有你挂帅,蜀兵可退了。”于是,司马懿假意推辞不过,拜谢再三,接过了帅印。
既然皇上有命,司马懿何必还要装腔作势,自取帅印,好像是多此一举。其实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他处心积虑地分析过,知道明帝命他挂帅是在紧急状况下做出的决定,一旦击退蜀军,帅印仍会回到曹真手中。再说曹真正在病中,被人取去帅印,心中必会不快,甚至要疑心司马懿从中作怪。现在司马懿亲往取帅印,而且再三拜辞,既可释除曹真的疑虑,也可长保帅印。
【哲理启示】:
司马懿深谋远虑,处事圆滑,既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又使别人诚心诚意地信服,其中的处世技巧值得借鉴。
以上内容是关于曹冲机智救库吏的故事和曹冲机智救库吏阅读答案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