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文学的洋装书写

国学论文文学论文

现代中国文学的洋装书写

虫族帝国围观:℉更新时间:12-18 11:44

现代中国文学的洋装书写

这是一篇文学论文,笔者讨论广义的革命文学中的洋装书写,具体分析了政治规约下革命文学的洋装书写所带来的身份形塑现象。践行革命文学;的作家认为,洋装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穿着洋装是一种追求个性和享乐的生活趣味,与革命要求不符,因此需要批判,需要换装。尤其是摩登女性以洋式装扮呈现出来的娇美身体,充斥着着欲望的诱惑意味,具有腐蚀革命者的危险。

第一章 洋装书写与假洋鬼子;形象

一、晚清文学中的假洋鬼子;:文明滥相与民族身份忧虑

晚清以降的中国社会急剧动荡,文学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应因着社会思想的变动而变动。因此,要分析晚清文学中的假洋鬼子;,首先得明了他们深处的时代思想环境。19 世纪后半期,中华民族遭遇了外国列强接连不断的侵略,泰西诸国之相逼;,使有识之士纷纷产生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③的感叹。1840年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同周围国家的传统关系日渐改变;①。1894 年甲午战争的失败,更是彻底摧毁了中国传统的天下;世界观,西方欺凌不说,中国眼中的蕞尔小国;日本居然也能打败自己,国人受到巨大的心理冲击。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下,人们不得不开始反躬自省,不得不开始承认自己的衰败与落后,更不得不服膺于优胜劣败、弱肉强食的道理和承认彼强我弱的新世界图式。他国的外铄;②引发了自己的民族国家意识,自此以后慷慨爱国之士渐起,谋保国之策者,所在多有。;③为了改变中国;和建立一个新中国;,向来以老大帝国;自居的中国迫不得已地屈尊;认攻打自己的敌人;做老师;,向其学习,由此开始了中西的频繁接触。在落后心态与重返中心;④的急迫愿望的共同作用下,自我反思和社会改革成为了有识之士的普遍吁求,而服饰改革又成为了社会改革的先觉步骤和必要内容。以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强调秩序、规矩和等级观念的模式,这一套模式作用于社会制度和人们日常行止的方方面面。因此服饰穿着对中国人而言,除了起着遮羞避体、保暖御寒的一般功能外,更具备了身份区隔、地位表征、巩固等级序列等意识形态功能。⑤所以《管子·君臣》说:衣服所以表贵贱也;;所以有非其人不得服其服;(《古今图书集成·礼仪典》卷三百一十七)等规定。为了适应变动的世界格局,急需刷新国人古旧的思想观念,因此精英分子很自然地转向了对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礼俗文化模式的批判,而衣冠之制;作为后者的典型代表,理所当然地首先受到审视,它的解体和废弛也与新的生命价值观的萌动相应相生;⑥。宋恕就提出了三始一始;的社会改革主张,将服饰改革作为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等三项改革的前提,以便统一整合国民的举止容貌,进而振新国人精气神。.........................

二、鲁迅与假洋鬼子;:半殖民中国的启蒙困境晚清以降的中国是不断遭到侵略、饱受创伤和体验屈辱的进程,在此期间,众多有识之士也不断谋求改变,不论是辛亥革命、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都实实在在地体现出了国人自我反思和寻求转型的艰辛努力。遗憾的是,这些运动因为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和核心,所以均未能切实改变中国虚弱落后的面貌。于是,等到五四时期,知识分子便开始义无反顾地向封建传统开火,大力引进西方的思想观念,尤其是科学民主两大思想武器,开始了伦理道德的重整运动;②,即大力批判、清除传统思想文化,以求改造国民的文化心理。在这一过程中,时间上的现代与空间上的西方具备了等价关系,并成为了评判事物的价值准则和中国奋起直追的目标取向。为了更好更快地追赶上西方,为了从根本上对中国传统进行揭露,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在文化层面上的关系结构作出了明确的二元对立的表述,即处处以西方为是,而以中国为非。如果说,晚清是用西方文化来我化;(我转变/适应西方文化),五四;则是用西方文化来化我;(西方文化来改变我)③。任何属于传统的东西都是有害的,需要舍弃;西方的或者说现代的则需要大力引进。长袍马褂与小脚辫子便被划归为传统一方、封建阵营,洋式装扮与剪辫放足则意味文明开化。但剪辫易服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常常不被长袍蓄辫的民众所理解,进而饱受中伤、污蔑和歧视,这样的结果赋予了此类人物深沉的悲凉感,并寓示着半殖民中国的启蒙困境。这在鲁迅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丰富。..........................

第二章 洋装书写与矛盾的身份认同

一、留日体验、洋装书写与身份纠葛甲午战败以后,数千年的大国自信渐成幻影,举国上下思求改变,人们开始认识到以往尊奉的圣贤之书;实则残废不合时宜;①,不得不承认彼强我弱的事实,而泰西之强;,又主要不在军兵砲械之末,而在其士人之学、新法之书;。这样一来,向西洋学习就成为了国人迫不得已却不可逃避的抉择,以致青年学子,相率求学海外;而日本以接境故,赴者尤众;③。学子相互约集,一声‘向右转,齐步辞别国内学堂,买舟东去。;④青年学子纷纷游学海外,耳闻目睹和切身体验了各种本乡本土不曾有过的新鲜事物和思想,受此启迪,他们便获得了种种全新的认识和思想观念。⑤当他们再用这种体验;来反观自我;,来进行文学创作时,便表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悟。相较于其他海外体验;而言,日本体验;无疑是最为丰富、矛盾的一种,尤其是对文化冲突与身份纠葛问题,没有人比有过日本体验;的作家更有发言权。而洋装书写又常常成为留日作家的文化身份忧虑的主要寄寓物。因此,从洋装入手,窥视相关问题,便是一个绝妙的途径。(一)《留东外史》:问题重重的国族身份弥救

在作者看来,当时身处日本的中国人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公费或自费在这里实心求学的;第二种是将着资本在这里经商的;第三种是使着国家公费,在这里也不经商,也不求学,专一讲嫖经,读食谱的;第四种是二次革命失败,亡命来的。;①第一、二种与不肖生无笔墨缘;,他感兴趣的是最后两种,因为这两种人的种种恶行恶德正可借来作登场傀儡;。他想一改古人的隐恶扬善为绌善崇恶,希望通过对留日傀儡;们的种种丑状的描绘来与恶德党宣战;②,并起到警戒后人的作用。若果真如作者的自白所说的那样,小说中的人物应该是言行丑鄙为作者深恶痛绝的。可事实不然,尽管小说中的留学生们行为恶劣不假,作者的叙述口吻却不见得厌恶,反而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二、新感觉派:去中国化;的身份迷津

20 世纪 20 年代末开始出现 30 年代臻于鼎盛的新感觉派;,普遍被认为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自成体系的现代派。而照丹纳(一译为泰纳)看来: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格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所有的基本原因。;⑤具体到新感觉派,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格概况;又是与上海这个城市的风貌格调、精神气候密不可分的。正是上海半殖民都市的文化语境,带给了他们强烈的震惊和感触;而通过写作、特别是通过洋装书写,又传递出了他们身处半殖民都市中的身份迷津。(一)失落中的不舍:洋场生活中的洋装书写30 年代的上海,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消费繁盛,被誉为东方巴黎;,郁达夫则称其为不夜之城,销金之窟;⑥。生存活动于其中的新感觉派作家的小说创作大都不厌其烦地叙写着都市的时尚景观,举凡跑马场、咖啡厅、特别快车等等,而在所有都市场景中,以舞场、夜总会为旋转轴心的洋场都市又是新感觉派小说中人物的活动中心,他们往往把取景框对准流光溢彩的洋场生活;①。舞场、夜总会等地方为疲惫的都市男女提供了一个尽情放纵的场所,他们既在那里沉醉,感受到了酣畅淋漓的快感,又处处透露出一种颓唐和孤寂的心绪。这两者同时表现了新感觉;男女的狂放与孤单、摩登与忧虑。

.........................第三章 革命文学的洋装书写与身份形塑................48

一、茅盾:身份的修补及其延宕..............49二、丁玲:撕扯的身份认同.............53三、政治规约、洋装负面化与纯粹身份的确立.........58

第三章 革命文学的洋装书写与身份形塑

一、茅盾:身份的修补及其延宕1927 年国共分裂引发的政治创伤、精神虚无和身份危机,促成了茅盾生命的转型,他从革命家沈雁冰;转型成了文学家茅盾;,转型的标志即是《蚀》三部曲。茅盾正是因为遭遇了革命的挫折,感得了幻灭的悲衰,生命的矛盾;,才开始了小说创作,其目的又是想要以我的生命力的余烬从别方面在这迷乱灰色的生命内发一星微光;①,即排遣苦闷、释放革命忧虑,最终修补自己的身份认同。然而,理论设想是一回事,实际情形又是另一回事,这便造成了《蚀》的文本裂隙和身份修补的延宕。众所周知,《蚀》三部曲的最大特色就是创造了时代女性;的形象系列,静女士、方太太善良、惶惑,容易得一般人的同情,是贞女;的形象;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则魅惑、放荡,不容易受人喜爱,是妖女;的形象。但是作者特别提醒道后者虽不是革命的女子,但也绝非浅薄的浪漫主义的女子;,她们同样可爱可同情;。②之所以如此,委实是因为在她们身上投注着茅盾的革命狂想,特别是她们以洋装为代表的女身话语书写,指称着革命的忧虑、幻灭与新生的希望;。........................

结语:文化夹缝中的人与文学

参考文献(略)

标题:现代中国文学的洋装书写

链接:http://m.zhaichaow.cn/lunwen/wenxue/429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