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作家长篇文学小说研究
这是一篇文学论文,本论文主体计划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对 70 后作家的出场及其命名的由来进行梳理,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论证代际研究的合理性,并对 70 后长篇小说研究的重要性及其研究现状进行说明,起到引出论题的作用。
第一章 70 后作家长篇小说的发生
第一节 70 后作家长篇小说发生的文化语境分析
任何一种文学现象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生存空间和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在单纯的文学现象背后其实都无一例外地隐藏着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解释。;70 后作家长篇小说的发生正是在九十年代特殊的文化语境下,多种力量合力;的结果。
1990 年代在当代中国发展史上堪称波诡云谲。1991 年 12 月 25 日苏联的解体宣告着冷战的结束,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由此发生巨大的变化。跨国公司和资本的全球扩张使得商品化在文化领域全面渗透。在文化领域,后现代主义思潮席卷全球,人们开始对现代文明的发展根基和价值取向进行全方位的批判和反思,这所有都不断冲击着中国自五四以来对民族现代化的美好畅想。如果说 1980 年代的核心话语是改革;、现代;,那么 1990 年代的核心话语则是保守;、后现代;。现代性的时间神话开始瓦解,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下全球都处于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语境之下:深度;变为平面;,中心;走向边缘;,空间;取代时间;。经济的激进、政治的渐进与文化的保守,在 90 年代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冲突,由此形成了与 80 年代不同的文化语境。;具体而言,文化语境主要在文学发生学和文学阐释学两个层面上对文学产生影响。从文学发生学角度上说即文学生成的文化语境,从文学阐释学角度则指阅读文化语境。文化语境作为一个巨大的场;对写作和阅读产生了同样重要的效应,它让文本阐释变得多义和多维。作为在文化语境中生成的产物,文学作品也自然涉及和反映了所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而长篇小说创作的高潮期往往也是时代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
.....................
第二节 70 后作家长篇小说如何
发生发生学是一种反映和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形式发展、演化的历史阶段、形态和规律的方法,它的逻辑和方法论是马克思据以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础。所谓的发生学研究,就是找出某种事物或现象发生的端点以及作为端点,它的内在发生机制是什么。文学创造,作为一种旨在创造新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艺术生产活动,其过程十分复杂和细微。它不但包括每一作品的具体创造过程(即特殊性),也包括文学创造的一般过程(即一般性);。童庆炳先生认为,文学创造的一般过程可划分为发生、构思和物化三个阶段。③要明晰 70 后作家长篇小说的发生,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就是 70 后作家是在什么基础上开始创作长篇小说?他们的长篇小说为什么创作?其长篇小说从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成为流通于市场上可为读者所欣赏、消费的物态化产品又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
70 后作家长篇小说的发生与九十年代文学生态有很大关系。90 年代以来文学的边缘化;使得文学期刊和纯文学出版黯然失色;。断奶;政策使得各大纯文学刊物财务纷纷告急,刊物为了谋生;也不得不进行各种改革;,或是降低刊物品味;,或是重新定位读者群。《收获》《天涯》、《作家杂志》、《中华文学选刊》、《小说月报》等杂志在此时纷纷改版,刊物为寻求资助开始在杂志内植入各种广告。《人民文学》等刊物也以寻找商业赞助的方式与企业联名举办各种评奖活动,茅台杯·人民文学奖;即是一例。但改版成功的还是少数,各大文学刊物沉浸在不改等死,一改准死;的魔咒中。1998 年《漓江》、《昆仑》、《小说》的相继停刊就被称为天鹅之死;,一些出版社甚至沦落到靠卖书号为生的地步。世纪末的文学处境令人唏嘘。
..................
第二章 70 后作家长篇小说叙述主题分析
第一节 70 后作家长篇小说中的成长主题
成长,是所有事物从稚嫩走向成熟稳重的必然过程,也是独自一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成长的关键时期即人的青少年时期,相较于懵懂幼稚的童年时期,青年时期的成长之路则充斥着了困惑、迷茫、神秘与憧憬。在这一过程中成长个体不仅面临着身体、心理与精神的变化,还要不断接受严酷的生活向他们展示的世界的本真现实:残酷、暴力、丑陋、肮脏、尔虞我诈,以及种种人性的阴暗与卑劣,瓦解童年净土论;(曹文轩语)。同时,个体内在的自我也常常处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中。这一过程中的快乐、忧伤、忧虑、不安与痛楚,都将沉淀为独自一人走向成熟稳重后的精神底色,影响其一生的道路选择与生命走向。
成长小说;一词出自德语Bildungsroman;,也译为教育小说;。成长小说在西方有着几个世纪的传统,在中国则是舶来品;,清末民初时传入中国。作为一种小说类型,成长小说;早已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研究者对此概念的阐释却各不相同。
莫迪凯•马克斯认为: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而有之。这种改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终把他引向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英国学者弗朗西斯•约斯特认为:成长小说是描绘青春期即成年初期的小说,描绘少年变为成人,也即成人心中童心渐次消失的时期的小说。它是长大成人的小说。;①巴赫金则将成长小说的源头追溯至古希腊时期,认为:除了这一占统治地位的、数量众多的小说类型之外,还存在着另一种鲜为人见的小说类型,它塑造的是成长中的人物形象。这里主人公的形象,不是静态的统一体,而是动态的统一体。主人公本身、他的性格,在这一小说的公式中成了变数。主人公本身的变化具有了情节意义;与此相关,小说的情节也从根本上得到了再认识、再构建。时间进入人的内部,进入人物形象本身,极大地改变了人物命运及生活中所有因素所具有的意义。这一小说类型从最普遍涵义上说,可称为人的成长小说。;上述观点,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成长小说;的含义,也为我们理解厘定成长;的概念与要素提供了新的启发。
..........................
第二节 70 后作家长篇小说中的城市主题
城市是人类聚落形态之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一种心理现实,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换言之,城市绝非简易的物质现象,绝非简易的人工构筑物它是自然的产物,而尤其是人类属性的产物。;城市文学则是反映上述诸多变化与复杂现象的载体,成熟稳重的城市文学依赖于成熟稳重的城市文化。
中国的城市发展曾居世界领先地位,无论是元代来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还是明代来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还是清代在中国南部旅行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伯来拉、克路士、拉达等,在中国城市面前都露出了惊诧的目光。;但中国古代的城市实际上是城;与市;的组合,更多的是作为军事、政治的中心,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并不相同,马克思·韦伯也因此得出中国古代没有城市的结论。尽管中国古代的城市形态与西方不同,但中国却有着源远流长的城市文学传统。《诗经》中的雅;和颂;多是歌颂宫廷宴享、贵族生活的作品。杨雄的《蜀都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左思的《魏都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柳永的词以及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等也都展现了中国古代都市的繁华和市民文学的发达。
12 世纪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就慢了下来,西方工业革命以后更是彻底落后了。中国人忽然成了乡下人;,西方人成了城里人;。在近百年中国文学谱系中,城市文学的发展更显薄弱,以至于鲁迅感慨:中国没有这样的都会诗人。我们有馆阁诗人,山林诗人,花月诗人没有都会诗人。;中国城市文学发展的缓慢一方面是由于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迟缓,另一方面是由深层的文化心理和传统制约。陈平原曾将中国文学分为感时与忧国;、隐逸与超越;、现世与欲望;三种倾向,而前两者所得到的掌声远远超过第三者。出世的理想、隐士的传统与田园山水审美趣味决定了中国文人扬乡抑城;的倾向,城市文学因此处于被压抑;之中。
......................
第三章 70 后作家长篇小说艺术探索分析...................... 69
第一节 70 后作家日常生活微观化写作.................. 70
第二节 70 后作家后先锋;式书写.................. 81
第三节 70 后作家小长篇;的与众不同性及其审美价值............... 87
第三章 70 后作家长篇小说艺术探索分析
第一节 70 后作家日常生活微观化写作
日常生活;的兴起是 20 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向。胡塞尔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回归日常生活世界;的命题,指出要挽救欧洲科学危机和人性危机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回归生活世界,回到真正的理性精神。语言哲学的奠基人维特根斯坦也发现了日常生活;语言的本真性,提出了意义即用法;的意义理论,将语言的形而上学用法带回到了日常生活的用法之中。海德格尔从存在主义角度提出了日常共在的世界;这一命题。西方马克思主义也对日常生活;这一论题深入发挥。卢卡奇认为在人的各种对象化形式中,日常生活;处于本体论的位置。法兰克福学派意识到了资本主义工业和文化工业生产整体构成的日常生活机制对人的宰制;和异化;,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机械化、区隔化的日常生活使人丧失了本真的主体性。列斐伏尔正是从异化;的角度来阐释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布罗代尔则主张把日常生活不折不扣地纳入历史的范围;,日常生活无非是些琐事,在时空范围内微不足道;,但同时日常生活又侵入社会的每个层次,在世代相传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刻下印记;。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最早由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M.Featherstong)在 1988 年的一次会议中提出,意指当前社会存在的对艺术与日常生活加以区分的观念正在消解;,审美活动逐渐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文化现象。
......................
结语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