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中大地的执着守望

国学论文文学论文

对关中大地的执着守望

断篇围观:℉更新时间:12-18 11:25

对关中大地的执着守望

这是一篇文学论文,本选题以陈忠实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探寻陈忠实小说创作的整体面貌,从小说的主题到人物的形象塑造,再到小说艺术风格的特征,逐步深入,层层递进,系统分析陈忠实小说创作的生命周期,从早期的短篇小说创作到集大成之作《白鹿原》的面世,这一过程中陈忠实的创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一章 乡土、历史与文化的书写

第一节 挥之不去的乡土情结

作家的‘乡土情结是他们在童年时期和成长历程中所经历的乡村生活在其无意识世界形成的深刻印记,并于不知不觉间深深的影响着他们的生活现实和写作活动,成为其写作的一种原始意象和情感底蕴,塑造着他们写作中的审美心理现实。;

陈忠实出生在西安市东郊溺桥区,也就是历史上的关中地区。其大致呈现矩阵型,东西南北的分界线依次是潼关、宝鸡、秦岭和黄土高原。在其东西侧和许多大省相交,包括山西、甘肃、河南等,而在其南北部,多与景区相邻,分别是陕南山地和陕北黄土高原,这样的地势相应地造就了其浓郁的文化环境。对于关中地区来说,由于其历史地位的与众不同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关中地区与众不同的地域环境与精神特质展现了与众不同的乡村世界。历经数千年的秦地山川、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与众不同的乡音俚语是陈忠实的创作源泉。

陈忠实的创作有着浓厚的关中文化背景,其作品更是对关中乡土文化有着执着的坚守,家乡的乡风民情、山山水水早已融入到了他的心灵当中,他的小说始终是围绕着关中塬上的农民以及农村生活来书写的。从短篇小说集《乡村》以及中篇小说《蓝袍先生》、《四妹子》、《梆子老太》等到后来的长篇小说《白鹿原》都向我们展现了关中与众不同的乡风民俗以及乡村世界中各色人物,其朴素的农民心理和与众不同的观察视角反映了关中农民的所思、所想。

.....................

第二节 持之以恒的历史反思

陈忠实在小说创作中,不仅关注现实,还关注历史,尤其是关注历史中人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并对此进行深切的反思。如短篇小说《初夏》、《地窖》、《猪的喜剧》、《尤代表轶事》以及《南北寨》等,将建国后左;的政策路线以及文化大革命等作为历史背景,通过各种矛盾冲突在不同人物间的陆续展开,表现了在动荡的时代政治政策给普通百姓造成的深重苦难。而《白鹿原》则站在了更加宏大的视角来观照历史,如雷达所说:《白鹿原》的作者不再站在狭义的、短视的政治视点上,而是站到了时代的、民族的、文化的思想制高点上来观照历史。他以民族心史为构架,以宗法文化的悲剧和农民式的抗争作为主线来结构全书。;陈忠实的早期短篇小说《尤代表轶事》通过对几次政治运动的描绘,揭露了主人公尤喜明的恩将仇报、卑鄙无耻。在土改时期,尤喜明受到农会主任尤志茂的帮助,分到了两间厢房。在土改工作队撤离后,尤志茂又为尤志明拉线做媒帮他娶妻。然而,在西安大兴土木建设热潮时,尤喜明因进城做工而看不起原是寡妇的妻子,与已搂着三岁儿子的她离婚。最后由于他牵涉贪污案又回到尤家村,继续通过当时任职农业社主任的尤志茂的帮助来接受政府救济。尤志茂虽对他给予过种种帮助,尤喜明不但不懂心怀感恩,反而为了从中谋利在四清运动;中控诉尤志茂为地主,最终分得了他的两间厦房。在故事的结尾尤喜明听得了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时,又算计着这回该吃谁的呢;作者塑造这样的一个缺乏人性的人物,揭露他在土改时期、四清运动中的种种劣迹,表述对他人性的全部否定与鞭挞,体现出对特定历史阶段中人性裂变的关注。同时,陈忠实描绘尤喜明恩将仇报控诉尤志茂迫害他,揭露了四清运动;注重阶级斗争而颠倒是非黑白的政策,为冤枉一批像尤志茂这样的好人而感到痛心,描绘出错误的政治路线给乡村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猪的喜剧》中在实行公社制度的文革时期,来福老汉将猪市上低价买来的病母猪悉心照料,用一家人口粮中节省出来的粮食精心喂养,终于诞下健康的猪仔。正值猪价大涨之时,来福老汉与老伴本为将赚得满盆钵而满心欢喜,到集市上出售猪仔时却被公社的韩主任以钱要紧,还是社会主义要紧;的论说,让来福老汉将猪仔以低价卖给公社,这样的举措使来福老汉失望透顶并且狠狠的打消了他的积极性。当猪价大跌时,来福老汉的母猪再次产子,他欲将猪仔以同样的价格卖给公社时,却被韩主任拒绝并且矢口否认自己曾说过的话。通过两次母猪下崽,来福老汉由积极向消极的态度转变,表现出了左;的错误政策挫伤了庄稼人的劳动积极性,揭露了在文革时期韩主任这类领导虚伪、丑恶的嘴脸,以及对乡村人民的压榨与坑害。

........................

第二章 关中塬上的众生书写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维护者

陈忠实在早期中篇小说《蓝袍先生》中塑造了徐慎行父亲的形象,他身穿蓝袍在学堂教书育人,在学堂整日不苟言笑,正襟危坐,来去学堂的路上抬头挺胸,目不斜视,从不与人搭话。他信奉耕读传家;,在徐慎行长大后又将蓝袍穿在儿子身上,教育其怎样为人师表;,使之成为自己的翻版。为了使儿子将全部心思放在教书育人上,又迫使徐慎行娶下丑妻张淑娥。他对新事物新文化新社会都秉持敌对的态度,在解放后的新社会中,因坚持房要小,地要少,养个黄牛慢慢搞;的落后观念而与兄弟分家,在徐慎行接受新式教育与田芳自由恋爱后想与媒妁之言的张淑娥离婚时,却被他坚决阻挠并以死相逼:你先收了我的尸,办了白事,再去离婚,再去办红事!;陈忠实对徐慎行父亲这一顽固的守旧派的刻画,是典型的传统文化维护者形象。而长篇小说《白鹿原》中,在探究传统文化方面更具代表性,其故事发生发展的白鹿村是以仁义;著称的礼仪大村。陈忠实在作品中塑造一个个人物集中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印记。《白鹿原》中最具传统文化典型的形象是朱先生传统文化的象征,与白嘉轩传统文化的实践者,二者承载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并且贯穿全书。朱先生作为《白鹿原》中传统文化的维护者,书中塑造了他的智者形象,十六岁考取秀才、二十二岁中举;。朱先生聪慧的一面首先体现在他热爱学习,每天都坚持晨读的习惯。他通晓天文地理,因红日穿泥屐;、今年成豆;的事例被村民供奉为神人。另一面体现在他只身一人劝退方升二十万清兵让关中百姓免于战乱之苦,为刘军长预卜见雪即见开交;、烹制豆腐熬肉等,都体现了朱先生学识渊博、睿智过人的神人形象。书中还塑造了他作为白鹿原上道德模范的形象。他有济世之才却淡泊名利,不入仕为官而著书立说,修订县志,记录史实、人文风情以造福后人。他为人正直,在南游时拒绝与同仁一起寻花问柳,不随波逐流、自甘堕落。他生活节俭,身上穿的向来都是妻子所做的粗布棉衣,吃的都是粗茶淡饭。他与人为善、品行高洁深受民众爱戴敬仰。不仅如此,他作为白鹿原乡土社会里传统文化的精神领袖,极力维护白鹿原的生活秩序。他制定《乡约》,规范人们的道德与行为准则以正世风,使白鹿村成为仁义大村;。创办白鹿书院,传道授业。他虽拒绝出仕做官,但仍心系百姓,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保护百姓免受苦难。他在饥馑之年帮助灾民渡过难关,亲自发放舍饭并与灾民同吃同住。他参加组织禁烟活动,捣毁罂粟,使百姓免受鸦片的折磨。他在抗日战争爆发时义愤填膺发表抗日宣言,携八老先生愿为国捐躯。他以自身的品行、素养、良知为民卖命,一生谨奉传统的仁义;观念。朱先生这一形象是作者在书中塑造的理想化的儒家典范的化身,体现了作者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想要表述的传统文化的光辉性的一面。朱先生虽是作者作为《白鹿原》中理想形象来塑造的,他不是极致无缺的,也有其自身的或关乎于时代或关乎于文化上的局限性,他秉承房是招牌地是累,攒下来的银钱是催命鬼;的消极生产观念,以及对现代文明的不接受,他拒绝所有与洋;字沾边的东西,对近代工业文明持排斥的态度等等。这种缺憾使朱先生这一形象更具艺术上的真实性,更加具有审美价值。

.......................

第二节 封建礼教的受害者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女人的地位低下,她们忍受封建思想体制的禁锢,沦为传宗接代的工具。直至新中国成立,这一落后的思想也并未完全消退。陈忠实将这一女性命运的悲剧意识注入到自己小说的创作当中,塑造了一个个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受害者的形象。

由于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中的情感是被压抑、抹杀的伦理道德型情感模式,因此,由它而产生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只能引导人们将行为老老实实地纳入伦理道德所规范的模式中,这种伦理道德型价值观,还引导行为走向对现实的顺应、就范和逆来顺受。;①陈忠实在中短篇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在新中国成立后,依然被封建思想禁锢的女性形象。《蓝袍先生》中的张淑娥具备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优良品质,她勤劳、善良、持家、顺从、谦卑其言行举止遵循着三从四德;的规范行事。可却因其外表丑陋,尽管她具有这些美好的品质,尽管她本本分分,整日尊称徐慎行为先生;,对丈夫言听计从,然而她所做的所有并没有换来丈夫半分怜爱。丈夫徐慎行在师范学院进修接受新式教育后,爱上同班同学田芳,遂向她提出离婚。因徐慎行的父亲以死相逼,离婚一事就此作罢,她继续在无爱的婚姻中卑微的生活。可悲的是,她后来即使提出离婚也仅仅是为了报复徐慎行以在村里挽留面子,两人走到法院门口便不了了之。张淑娥的悲剧,不仅仅在于她一辈子生活在无爱的婚姻里,还在于她被封建礼教禁锢而失去追求自由的思想,她是封建礼教彻头彻尾的牺牲品。《康家小院》的故事发生在 20 世纪50 年代,一开始呈现的是一幅和谐喜乐的画面。康田生为儿子勤娃娶下了令他们爷俩都满意的媳妇,康家小院迎来了新的女主人玉贤,在他丧妻儿子丧母后,十多年来康家小院第一次有了家的气息。康田生对儿媳疼爱有加,他与勤娃挣来的钱都交给玉贤来保管,体现出对她的信任。勤娃踏实肯干,玉贤也贤惠顾家,一家人和和气气,使玉贤感到嫁人以后比原来在自己家还自在、受重视。虽然生活是一派幸福的景象,可是玉贤心里总是觉得缺少点什么,在她遇见进村扫盲的年轻教员后才清楚,这缺少的是恋爱。在教员的引诱下,玉贤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枷锁与媒妁之言的婚姻牢笼与教员大胆的偷情;。她本以为自己找到了生命的真爱,可是在被勤娃撞破后,村里的人都对她的行为嗤之以鼻,勤娃每日都对她进行殴打,而她回到娘家后更是因此被父亲打得皮开肉绽。在她承受这些肉体上的折磨后,却换来教员一段我不过是和你玩玩;,给她的心灵又带来致命的一击,最后她不得不回归到了被封建礼教压制的包办婚姻中去。通过这一系列情节的描绘,陈忠实写出了被封建思想长期压制的中国女性,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思想上虽有所解放,但这种思想解放并不彻底,实现人格上的完全独立还需一段艰辛历程。............................第三章 鲜明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18

第一节 浓郁关中风情的地域描绘18

第二节 淳朴平实的语言特色24

第三节 质朴客观的叙述风格26

第三章 鲜明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

第一节 浓郁关中风情的地域描绘

一、有情结的饮食文化书写

........................

结语

由于陈忠实农民身世和农民生活,他的创作始终根植于对乡土世界的关注与书写,花了四年时间的酝酿,终于写出轰动文坛的长篇巨著《白鹿原》,这启发我们作家要耐得住寂寞、脚踏实地,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找到适宜自己的表述才能创作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陈忠实创作中运用的新历史主义;的手法还原了生活原生态的同时,揭示出纷繁社会中的文化属性与文化规律,把具体的人物命运和宏大的历史进程连结起来,从而使历史呈现出本真现实,使作品具有了生命的灵气。他虽然注重原生态的生活和细节真实,但并不是纯粹客观地还原生活,而是力图通过各种势力在原上的冲突和发展,来揭示传统文化的命运走向,以及他反思传统文化时持有的一分为二的辩证态度,对当今小说创作仍具有指示作用。陈忠实对人物的塑造是成功的,他跳出了以往通过政治、社会、阶级等单纯的视角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的模式,而是通过对时代变迁与文化背景的描述刻画出性格各异、独立真实的人物形象。这启发我们在创作中关注人物命运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人物背后代表的文化含义与社会意义。陈忠实的创作努力展现日常生活景观中包含的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神秘文化,这些细节描绘,不仅向我们勾勒出了渭河平原的富有神韵的乡俗人情,还增强了文学作品的趣味性,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生活在这里得到了美的传达。

参考文献(略)

标签:历史

标题:对关中大地的执着守望

链接:http://m.zhaichaow.cn/lunwen/wenxue/429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