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顾城性格色彩与其诗文文学创作的关系
这是一篇文学论文,笔者在文中系统的对顾城作品中所蕴含的对童话的渴望和隐藏的死亡意识进行了解析,进一步指出顾城遭遇精神困惑的根本原因和其背后的哲学意识,文章通过哲学的角度用一种严密的逻辑对顾城及其作品进行了解析,对研究顾城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一章 顾城红色性格色彩的成因及其与众不同性
第一节 FPA 性格色彩与红色性格
FPA(Four-colors Personality Analysis)性格色彩;的分类方法来源于希波克拉底的四液学说。其源头最早可追寻到古希腊时期,当时希波克拉底就对人体性格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在世界上不存在两个完全一致的个体,但不同个体之间在某些特性上存在相似性。当人们聚集在一个统一的群体进行活动时,总是会出现一些相同的行为方式,而这种行为方式在本质上会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相似活动。希波克拉底的理论中对人的性格进行了大致划分: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FPA 性格色彩的四色分类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性格色彩学认为,人的性格特点可以用色彩来刻画形容。人的性格色彩主要有四种,即红色、蓝色、黄色和绿色,而不同色彩的性格具有不同的特点。红色性格的人心思灵敏,天赋超凡,但容易患得患失,情绪波动较大;蓝色性格的人思维缜密,善于控制,是最好的执行者,但过于拘泥于形式,不善于调控自身;黄色性格的人十分精明,会打算,才华外露,性格活跃,具有领导才能,但过于锋芒外露,好斗;绿色性格的人宽厚平和,不显山露水,与人为善且淡薄名利,是内心平静如水的明白人。根据性格色彩学来分析,可以得知,顾城是十分典型的红色性格的人。对于红色性格的特性,具体分析如下:
一、红色性格的优点
美国自然科学家杜利奥指出:没有什么比失去热忱更使人觉得垂垂老矣,精神现实不佳会让所有都处于不佳的现实。;①此定理被称为杜利奥定理,主要讲述了独自一人的现实对于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影响。
在所有的颜色中,红色作为外向型的情感色系,象征着能量与激情,红色性格的人,在生活和工作方面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能够以充斥着激情的姿态去实现它。红色性格的人心态阳光并且积极快乐;他们对生活永远激情澎湃,高唱理想万岁;他们热情开朗,喜欢交友,并且时常保有一颗童心,富有趣味;与人相处时不记仇苦并且乐于助人;在社交场合,他们善于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够充分调动气氛,同时待人真诚,能够让人信赖,感染四方;另外他们还极具创新意识,喜欢并积极应对变化。
.....................
第二节 顾城红色性格色彩的成因
顾城于 1956 年出生在北京,其父顾工就是有名的诗人,在他读完初一时,文革浪潮席卷全国,他跟随父亲去了山东的部队农场养猪,在那待了十几年,他的童年没有其他孩子的烂漫天真,却是十分乏味与单调的,并且经常受到其他孩子的歧视,年小的顾城便与花下的小虫、波涛汹涌的大海为伴,还有伴随他成长的猪,这些都是顾城童年的记忆,小时的顾城还为每个猪都起了名称,那时起顾城便融入到大自然中,随着季节的更迭变幻,使植物的枝叶以及花朵的颜色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初春,枝叶呈现出朦胧新绿,可爱的蓓蕾挂满枝头;盛夏时节,绿油油的叶子饱满鲜艳,红色的花朵们也蕊蕊绽放;仲秋时节,寒风吹掉黄叶,花儿凋谢,咖啡色的果实满目,自然现象的变幻无不与色彩的变化相随,这也就让顾城养成了在自然中观察事物的习惯,并且变得沉默寡言,但是他有着丰富的内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的想象力便十分地非凡,这些经历都是顾城以后诗文创作的生活基础和灵感来源。
正是在那样的环境下长大,顾城得以在封闭的环境中为自己创造一个与自然为伴、与世无争的世界。那个世界是绚丽多彩的,是充斥着童话传奇的。这个世界并不是后来出现的,而是在他的童年中便已经出现,这些都对顾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童年虽然认知有限,对自然的感知也不是很广泛,但是内容却是极为丰富的,并且他凭借着自己的才智将感悟到的挥洒淋漓,创造了诗文王国。这个王国延续着童话般的梦,有沙滩、松树、昆虫、阳光、海浪等,这些都是诗文中的主角,他穷尽一生之力去修缮自己的童话世界,正如顾城在《学诗笔记》中所言,我是一个在碱滩上长大的孩子;。在顾城的作品中对农村生活的描绘随处可见,当然也有城市生活的描绘,并且城乡生活的差距都是他诗文强烈表述的。农村有着恬淡闲适的风光,人们淳朴善良的人性都在他的思想中扎根发芽,这些都已经渗入到顾城的灵魂之中,化作了他生命的底色和恒久的记忆,这些都源于他的经历,是他深刻感悟到的。走过北方的滩涂,经历了农村的困苦,当他回到北京后,他已经对城市的生活变得陌生,他更向往乡村文明的淳朴。这时他便回想起小时的美好回忆,更喜欢自己再次回到大自然的怀抱。
.......................
第二章 顾城红色性格与其诗文的形象表述
第一节 红色性格遐想与童话诗人;
红色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可以最大限度的表述某种态度,在这一点上,恰当的让人嫉妒;可是,他们在使用红色时,缺乏考虑,不加控制,不能很好的把握那个最极致的度,不知道在什么情况该使用,什么情况下慎重。;①这样一来,缺乏对场所的正确判断,用过之后,常常后悔莫及,甚至恼羞成怒,但是不长记性,常常又会在下一秒使用。这种具有红色心理的拥有者,总把自己当做一个孩子。理由呢?那就让我们来对红色的内心进行全面的分析:其一是因为红色性格拥有者,自孩提时,作为一个懵懂的小孩子,就很讨人喜欢了,深受长者关爱,所以,从心理上不愿意失去这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感觉;其二是对于外界的畏惧,害怕长大,也不想长大。对于其他的性格色彩拥有者来说,却正好截然相反,期望赶快长大。对于红色性格的顾城来说,他拒绝长大,童年的想象和记忆是他创作的天堂。
从一定程度或者某个方面来说,童话世界;这一个美好的东西,是其构建的生命的寄托,对于顾城来讲,这是他激情燃烧的生命的所有成分,也是钟爱的诗文的所有构成,但是现实往往是骨感的,来自现实的压力和无奈使他喘不过气来,扭曲了他的人格。虽然,在他自己的、美好的世界里,他可以幸福的生活,但是现实的压迫又让他不得不从中走出来,因为他的美好世界在一分一秒的遭受碾压。他不屈服,他坚决对抗,可是当所有结束后,他发现,自己失败了,自己的梦碎了,自己的世界、自己追求的美丽童话毁灭了,当然,所有的精神支柱都化为粉末。我在与这个世界对抗的时候,就像一只小虫子在瓶子里碰撞 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解决生命的矛盾 我没有办法对抗现实 我没有办法改变世界 我没有办法在现实中实现自己 就依靠着一根拐杖。当这只支撑崩塌的时候,我也跟着倒下去。;①就这一段自白来说,极致的诠释了顾城的一生,他的生命追求,他的精神追求。在这种现实下,他的生命必将走向毁灭的深渊,当然,他的诗文创作也不例外,必将走向低谷。
.......................
第二节 红色性格与诗文中形象的丰富性
从 1976 年之后,顾城的热情、激情让自己性格中浓郁的红色因子更加活跃,使得顾城的创作风格和表述对象产生了改变,不单单只是对自然的描绘与其情感抒发,而是将作品内容转向了国家和集体,成为了一个有热血、有担当的激情燃烧的有为青年。在这个过程中,他更是和舒婷以及北岛等人关系莫逆,创作了《一代人》、《歌乐山》组诗和其他一些經典的、耳熟能详的、永垂不朽的诗文,就当时来说,其本人在文艺界社会青年作家中地位很高,光芒盛极一时。另外,我们知道,在那个年代,红色代表的是热情,是激情,是国旗鲜艳的颜色,是人民群众血液的颜色,而顾城拥有这种性格,就社会责任的担当来说亦是当仁不让。天鹅呵,游荡的诗魂,抛下了血红的王冠,抛下了黑色的星,;
对于诗人来说,死亡是值得期待的,它不是充斥着痛苦、充斥着悲凉的残酷的事情,只是生命的另一种休息,是厌倦世俗,疲劳奔波后的心灵与肉体寻求舒适的一种办法。对于诗中所说树枝的低和长,无疑是对苟延残喘的世人的嘲讽,诗人认为他们是无聊的、无所事事的人。他们内心麻木,行为冷酷,把诗人的离去当成一个消遣的话题,对此,诗人厌恶了,也反感了,只希望可以告别这种无奈,舒适的宁静的歇息;。
.......................
第三章 顾城红色性格与诗文创作变迁史........................28
第一节 红色性格在顾城早期诗文中的体现 .........................28
第二节 红色性格在顾城中期诗文中体现 ...........................30
第三节 红色性格在顾城后期诗文中的体现 .........................34
第三章 顾城红色性格与诗文创作变迁
第一节 红色性格在顾城早期诗文中的体现
人对色彩有不同的好恶。这种好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性格,研究人的色彩好恶与性格的关系是一项有益的尝试,一旦探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可以通过独自一人对色彩的态度来判断其性格。;①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人的色彩好恶还会有一些过度。
可以认为,少年儿童的色彩好恶与其色彩感觉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对于即将进入少年期的儿童,色彩联想是决定自身色彩好恶的主要因素。;②从发展的角度分析,独自一人的色彩好恶是由个人经验,文化水平,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促成的,所以,要寻找独自一人的色彩好恶的变化原因,必须综合考虑此人对色彩好恶的变化规律与后天性格的演变过程。
《门前》是顾城早期诗文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正因为美好来之不易,我们更要在拥有的时候好好把握,一旦失去,可能要付出比之前拥有时更多的努力,几天、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几十年的代价去追回。有的瞬间的美好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所以诗人说:有门,不用开开/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所以诗人说:早晨,黑夜还要流浪/我们把六弦琴给他/我们不走了,我们需要/土地,需要永不毁灭的土地/我们要乘着它/度过一生;①。诗人将漫漫生命中一点一滴的美悉心收藏呵护,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拓展拒之门外以避免失去美好。从这点来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指责这短短几行诗中透露出的些许保守和淡淡的消极呢。
........................
结论
对于顾城的诗文作品的研究,在文坛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对于顾城诗文意象的阐释也数不胜数,从顾城死亡书写的角度分析作家作品的论文也琳琅满目,顾城其人其诗的光辉已经辐射在文坛二十余年。
顾城作为朦胧派代表诗人,朦胧派诗文作品曾经兴极一时,然而也有很多人对朦胧诗派的作品褒贬不一,因此,笔者从诗人性格色彩与不同时期创作作品的关系出发,分析红色性格色彩对顾城本人的诗文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并依次进行解读顾城整个创作过程,顾城本人红色性格色彩的微妙变化与其在相应时期创作作品的关系。
顾城前期作品内容变现出的积极出世的态度和极大的热情,以及中期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对人性,对国家的关注,还有后期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死亡书写,无不都是红色性格的鲜明体现。红色性格人充斥着能量与激情,澎湃热情,又保有童心。
顾城诗文的语言风格,时而缥缈,时而绚丽,时而哀愁,时而私语。全部源于红色性格的多变,不稳定。贯穿他诗文的永恒主题童心童趣,清新明丽,也和他少年时期在大山中接触大自然,慢慢养成的敏感却又善于捕捉细节的细腻思绪关于,他那一双明丽的眼睛,澄澈无邪,成年的他依然用孩童般的语气描述现实世界,搭建心中的童话城堡。
由于笔者知识积累与文学写作能力的欠缺,使得论文浮于表面,以至于顾城的红色性格色彩与诗文的关联性背后所涉及到的心理,哲学,文学史等方面未能深入展开。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