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对西部农村地区经济消费的影响研究

国学论文经济论文

社会保障对西部农村地区经济消费的影响研究

天蓬元帅围观:℉更新时间:12-19 13:04

社会保障对西部农村地区经济消费的影响研究

第一章 引言第一节 研究背景随着世界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深,特别是 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风险急剧加大,我国依靠外贸出口作为经济增长主要手段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了冲击,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适应如今的经济大环境,需进一步作出调整。而扩大外贸出口、扩大国内投资和刺激国内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扩大外贸出口已不能保证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目光着眼于如何通过扩大内部需求来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2021 年世界的最终消费率水平在 60%以上,而由世界银行 WDI 数据库得到的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仅有 37.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如何刺激国内消费,提高最终消费率水平,以达到扩大内需的效果是今后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重点和突破点。 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二次分配、资源再调节的重要途径,对扩大低收入群体消费水平、刺激内部有效需求有着不可缺少的调节作用。在中国城镇与农村地区的不同经济结构背景下,城镇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日臻完善,其消费支出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由《中国统计年鉴 2021》显示,2021 年农村地区的家庭人均消费水平只有城镇地区家庭人均消费水平的 1/3。相应的,对于农村居民较低的消费水平,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建设也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在不断优化改革的过程中,其与城镇地区差距仍然存在,而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这种个人保障水平的差异和变化,造成了两者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的不同心理,也影响了现期的人均纯收入水平以及进行养老类储蓄、遗赠类储蓄以及预防类储蓄等储蓄行为的不同决策行为。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的完善,西部农村地区已形成了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五保供养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形成了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保体系。........第二节 研究意义对于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导致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城镇居民普遍比农村居民的收入高。由于高收入群体比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低,而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则有利于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使具有高消费倾向的低收入群体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消费欲望,从而使全社会的消费需求增大。因此,如何使农村居民长期潜在的消费能力释放出来,使其发挥拉动全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合理制定与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起点不同,政策不同,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在城乡间存在差异,其地区性差异也很明显。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其经济水平相对落后,消费水平也普遍低于中东部地区。而对于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由于地区间的差距,在不同的经济水平下,社会保障很可能对农村消费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存在地区间的特殊性。因此本文从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出发,选取红河州作为西部地区的代表,研究其现行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当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对改善社会结构,缩小地区差异,防止两极分化,促进经济的共享发展,提高西部农村地区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中国农村的消费水平一直落在城镇居民之后,而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对扩大内需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毋庸置疑,收入距,是其中一个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而社会保障制度恰恰为调节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间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简易来说,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国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将其现期所缴纳的更高的税金转移至低收入群体、退休职工或需要养老金的年老者手上;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则享有了一部分高收入群体赋予的转移性收入。相对来说,城镇地区是高收入群体的聚集区,农村地区是低收入群体的聚集区,因此研究二次分配收入(即社会保障的收入效应)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影响,对缩小城乡之间的消费水平差距有重要作用。.........第二章 社会保障及其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第一节 国内外社会保障发展概述19 世纪 80 年代德国的俾斯麦政府首创了社会保障制度,自此社会保障制度才开始兴起,1935 年美国建立了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首次使社会保障制度化。二战结束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仅满足于保证居民拥有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西方许多国家在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少子化等社会问题时,为了使社会保障满足社会的现实需求,不断地完善其社会保障制度,北欧许多国家实行福利政策,设计了完整的福利计划,凸显了现代国家其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功能。 历史上,中国的社会保障受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大多是以家庭保障、民间社会互助、当权政府灾后救济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才得以慢慢建立起来,主要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保障建设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时期、社会保障的停滞期、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全面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保障面向对象比较简易,主要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对于城镇居民的涉及很少,对于农村居民基本没有涉及。历经六十多年,在经历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恢复性改革、探索性改革及试点阶段后,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全面发展时期的全覆盖;改革阶段。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就这一阶段在 2021 年前实现建立全民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规划目标。......第二节 我国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今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救助、农村社会福利与农村社会优抚。农村社会保险是指社会为了分担农村居民失业、贫困、疾病、年老以及死亡等带来的个人或社会风险,设立专项消费基金,强制社会多数成员参加的,具有收入再分配作用的一种非盈利制度。农村社会保险的主要内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工伤和计划生育等方面,目前农村最主要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此红河州的调查数据中主要体现在离退休金/养老金和报销医疗费这两个指标上。农村社会救助是国家、其他社会群体以及个人通过捐赠实物或资金、提供服务等手段,向具有以下情况的农村居民进行帮助,以使被救助者生存下去的保障制度。具体救助对象有:一是由于身体、精神疾病等丧失劳动能力,无法获取保障生活的经济收入的群体;二是由于例如地震、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或各种事故中导致经济受损或身体伤害的农村家庭或个人;三是收入水平在国家制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以下的家庭或个人。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包括农村社会救济和农村社会互助两个方面。目前五保户、贫困户、残疾人以及其他困难群众是农村社会救济的主要受益对象。具体地,在红河州的调查数据中主要体现为家庭十分住人口寄回和带回、农村亲友支付赡养费、城市亲友支付赡养费、城市亲友赠送、救济金、抚恤金、救灾款、无偿扶贫或扶持款等。 ........第三章 红河州农村居民消费与社会保障现状 ......... 20第一节 红河州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 ............ 20一、消费与收入............. 20二、消费结构........ 21第二节 红河州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现状.............. 24第四章 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 26第一节 研究思路 ............ 26第二节 理论模型 ............ 27第三节 模型构建 ............ 31一、数据说明.......... 31二、模型假设........ 31三、变量说明......... 32第四节 模型估计与检验 ........... 34第五章 结论与提议 ............ 47第一节 结论 .............. 47第二节 提议 ....... 48第四章 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第一节 研究思路本文实证分析的整体思路为:首先确定多水平发展模型作为研究方法,然后研究理论模型并且搜集相关数据,经过数据预处理后对数据的层次结构进行检验,检验通过后通过逐步引入解释变量并通过检验删除不显著的变量得到最终的模型。具体思路如下:由于社会的分层结构属性,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自然地使在研究中获取的数据呈现多水平(层次)结构。在该类数据中,高一水平的数据单位嵌入了低一水平的单位。这也是多水平统计分析模型的产生原因,研究者可以通过建立多水平模型,检验高层次的研究对象是如何对低层次的研究对象的作用进行调节的,以及组水平的解释变量产生的效应是否受个体水平的解释变量的影响。多水平模型一般需要较大的样本量才可以保障多水平模型估计的稳定性,较小的样本会带来偏差。以下介绍多水平模型的简易模式两水平统计分析模型。

标签:历史上

标题:社会保障对西部农村地区经济消费的影响研究

链接:http://m.zhaichaow.cn/lunwen/jingji/433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