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豆类产品价格波动及传导研究
第 1 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我国是全球大豆进口最多的国家,国内消费的大豆,80%以上依赖于国外进口(如图 1.1 所示,2021 年进口消费比已经达到 86.8%),然而大豆价格的主导权却不在我们手中,只能作为价格的接受者,因此我国大豆产业是否能够稳定良好的发展受国际政治、经济因素、以及自然灾害等突发因素的影响较大。美国大豆价格的变化将影响全球大豆贸易情况以及国内大豆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大豆供给情况。由于我国大豆需求不断增长,大豆供给波动直接关乎我国农产品安全问题,以及产业链中企业的发展问题。豆类产品中大豆、豆油、豆粕价格波动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价格波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再有大豆产业中的这三个品种联系紧密,一般购买大豆的企业,会对大豆进行压榨,将其副产品豆油和豆粕销售出去,以赚取利润,而豆油或豆粕亦是下游加工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豆类产品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成本以及利润的控制,所以研究豆类产品价格波动特征、规律,以及传导机制十分有必要。不仅可以帮助进口企业、压榨企业、贸易商以及饲料加工企业根据自身需求掌握三种产品价格变化规律,还可以为其规避价格风险,锁定成本,实施有效的企业经营规划提供有用的参考。最后,研究结果对于我国实施大豆产业政策以及进出口政策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有文献大多利用垂直价格传导理论;(即产业链价格传导)研究农产品整体价格波动或者以多产业链视角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而本文基于垂直价格传导理论;结合价格传导的空间传导理论,专门研究豆粕产业链,豆油产业链,豆油豆粕价格波动及传导关系,包含了价格波动特征,价格传导以及传导的非对称性问题,更加细化了此理论的研究对象。........1.2 论文结构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献综述、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为豆类产品价格波动特征分析,主要包括大豆产业链产品价格整体波动趋势分析和大豆产业链产品价格波动分析。对于大豆、豆粕、豆油月度价格的波动特征,本文采用 X-12 季节调整法和 HP 滤波法进行作图并加以解释。第三章为价格传导相关理论的介绍、方法以及数据处理。主要包括价格整合理论及非对称理论;豆类产品价格传导关系的研究思路;主要实证模型的介绍、;数据来源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第四章为豆类产品价格传导关系的实证检验。主要包括价格的平稳性检验、协整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 模型结果输出以及脉冲响应函数。最后得出实证检验结果及相关讨论。第五章为研究结论及相关提议。这部分主要包括根据实证检验结果得出的结论,以及根据结论提出的相关提议。.......第 2 章 豆类产品价格波动特征分析2.1 价格波动理论及实证方法波动一词起源于物理学,最早用于能量传递,指震荡在空间中传导的过程,包括周期性波动的和非周期性的波动。后来这个词被借用到经济学中,出现了经济波动以及价格波动等名词。经济波动指的是代表经济的指标在时间序列上出现的上升下降的过程。Brand 和 Field 认为波动即经济序列偏离其长期趋势的程度。一般用波峰、波谷、波幅以及波动周期等质变来表示波动现实,另外,波动持续时间,反转,非对称性等也属于波动的研究范畴。价格波动指的就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农产品价格波动即农产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供不应求是价格高于价值。另外由于影响价格的因素复杂,不断变化,而当这种变化传递到价格上时价格自然会出现波动。目前,研究价格波动的主要方法有数量模型分析方法和对剔除各种趋势后的时间序列进行研究的方法。本文主要利用 HP 滤波法对大豆产业链条上各品种进行分析。HP 滤波法是由 Hodric 和 Prescott 提出的,其最早应用于分析 1980 年二战以后的美国经济周期。此方法的本质是去掉序列的趋势成分,保留高频的周期成分。.........2.2 大豆产业链价格波动的整体情况图 2.1 显示的是 2021 年 1 月-2021 年 2 月剔除通货膨胀(CPI)影响的,大豆进口月度平均价、豆粕月度平均价以及豆油月度平均价。由图可知,大豆价格和豆粕价格整体波动幅度较大。5 年多的时间里,大豆最高价为 4299.06 元/吨,最低价格为2769.5 元/吨,平均价格为 3435.12 元/吨,整体波动幅度为 45%;豆粕的最高价格为4321.06元/吨,最低价为2775.15元/吨,平均价格为 3443.21元/吨,整体波幅也是45%。由此可见,大豆和豆粕的最大波动幅度相同。另外,大豆价格和豆粕价格基本经历了时间相同的两阶段相对剧烈的波动,两个阶段分别是:2021 年 1 月-2021 年 2 月,和2021 年 2 月-201 年 2 月,其中,第一个阶段中,大豆价格波动的剧烈程度远高于豆粕价格波动的剧烈程度,第二阶段中,二者的波动幅度,走势较第一阶段一致,这说明 2021 年之前大豆价格和豆粕价格的相关性、联系紧密程度都低于 2021 年以后。从波峰和波谷出现的时间角度来看,二者基本上能够呈现出互相引导的关系,并且存在一定的阶段性。2021 年 10 月之前,基本上属于豆粕价格变化引导大豆价格变化。豆粕价格在 2006 年 6 月第一次探底,价位是 2775.15,也是整个统计期的最低价位,而大豆价格的探底价格出现在 2021 年 7 月份,豆粕价格引导大豆价格;统计期内波峰出现较早的也是豆粕价格,出现于 2021 年 9 月,大豆价格的波峰出现在 2021年 10 月; 2021 年 10 月以后,这种引导关系发生反转,大豆价格基本领先豆粕价格1-2 个月发生转折。
..........第 3 章 理论、方法及数据处理........233.1 价格整合理论及非对称性理论..........233.2 主要实证模型......243.2.1 ADF 平稳性模型......243.2.2 协整检验..........253.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263.2.4 脉冲响应函数..........263.3 数据选取说明及处理..........27第 4 章 豆类产品价格传导关系实证检验........294.1 豆粕产业链实证检验..........294.2 豆油产业链实证检验..........354.3 豆油豆粕实证检验......40第 5 章 结论、提议及研究的局限性........435.1 研究结论......435.2 相关提议......435.3 研究的局限性......44第 4 章 豆类产品价格传导关系实证检验由于大豆压榨后产出豆粕和豆油两种产品,而这两种产品都很重要,为了更完整的研究豆类产品的产业链,本文将豆类产品产业链分为两条进行价格传导研究。分别为尿素大豆豆粕(豆粕产业链)和尿素大豆豆油(豆油产业链),另外由于豆油与豆粕价格联系紧密,本文对豆油价格和豆粕价格的关系也进行了检验。4.1 豆粕产业链实证检验4.1.1 价格(ADF)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单位根检验法对豆粕产业链上的产品价格进行平稳性检验,若原序列存在单位根,那么说明原始序列并非平稳序列,需要对序列做差分,差分后继续检验,直到序列平稳。豆粕产业链上产品的价格平稳后,便可以对序列做协整检验。表 4.1是利用 ADF 检验对豆粕产业链进行检验的结果:由表 4.1 得出,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下,豆粕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价格原序列均不能拒绝含有一个单位根的原假设。一阶差分后,在 1%的显著性水平下,上游尿素价格,中游大豆价格,下游豆粕价格均拒绝原假设,显示不存在单位根。由此得出,豆粕产业链上、中、下游产品价格均为一阶单整 I(1)序列,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协整检验。原始序列通过了单位根检验,原则上我们可以对一阶差分序列直接进行回归分析,但序列存在同阶单位根,那么可能存在协整关系,而协整关系的存在,为我们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提供重要依据和信息,另外,协整关系的存在,可以说明序列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常用的协整检验方法有EG两步法和ohansen方法两种,前者主要可以用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而后者主要针对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从估计方法的科学性上看,ohansen 方法显然更为严密。因此本文采用 ohansen 方法进行检验。根据原序列的走势特征,本文采用仅有截距没有线性确定性趋势的形式进行检验。........结论本文主要考察了大豆产业链产品价格的波动特征,并检验了豆粕产业链、豆油产业链和豆油豆粕价格之间的传导关系。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通过研究大豆、豆粕、豆油价格的波动特征发现,大豆、豆粕、豆油价格均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不规则波动。相比之下,豆粕价格和豆油价格受到的不可预期的影响因素更多,价格波动更加剧烈。大豆价格,豆粕价格以及豆油价格长期趋势存在差异。通过 X-12 季节调整方法和 HP 滤波法对大豆价格、豆粕价格和豆油价格进行了季节调整,发现大豆价格和豆油价格的长期趋势相似都是中间高两边地的特点,而豆粕价格的长期呈现出缓慢上涨趋势。三者之间价格波动存在不对称性。2、利用 HP 滤波法对大豆、豆粕以及豆油价格进行分解,发现大豆价格和豆油价格均可以划分为 3 个周期,豆粕价格可以划分为 2 个完整的周期。豆油价格周期明显呈现出波动幅度小,周期持续长度短的特点。三者之间的周期存在不对称性。3、本文利用约翰森协整检验方法对大豆产业链、豆油产业链和豆油豆粕价格进行了协整检验,发现三个产业链均存在协整关系。并且通过协整发现产业链之间价格传导可能存在不对称。4、利用 VAR 模型对个产业链进行检验,发现产业链上中下游之间的价格传导所需时间存在不对称,并且传导的强度也不对称。.........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