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概述

国学论文经济论文

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概述

九天真仙围观:℉更新时间:12-19 10:54

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概述

引 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为世人所瞩目的巨大成就。三十年来的重大变革、重大发展和重大跨越,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体中国人民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总方向,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真正切身地体会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这样一个史所未见之良好局面的形成,是邓小平理论、尤其是其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引领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的实践过程,从本质上来看即是中国经济由单纯的计划经济逐渐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同时亦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不断地形成、发展和成熟稳重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取得飞跃性发展的过程。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下,再次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经济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实现中国人民的中国梦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写作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及其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

(二)研究现状

1979 年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在这一论断提出的同时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三十四年以来,特别是 1984年中共中央明确作出对于经济体制改革这一历史决定之后,出现了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有效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理论的高峰。从研究内容来看,在讨论与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召开之前马洪在题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文集当中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对对于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的一些重要想法,1993 年 10 月,马洪又主持编写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书,进一步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社会与相关学术界的反响均较为强烈。在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科学含义、具体内容等方面,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写的《邓小平经济理论》(摘编)与《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三中全会以来重大决策的形成和发展》等书是影响十分广泛的权威性著作。在阐述中国经济由计划向市场转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以及理论意义等方面的著作十分丰富,较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曾培炎主编的《新中国经济 50 年(19491999),苏星的《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中国经济史》,龚育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二十题》和《龚育之论中共党史》(下),吴敬琏的《通向市场经济之路》等等。

.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形成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

传统的观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是完全否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存在的,但是通过阅读与整理他们的著作不难发现,当资本主义在他们看来尚未获得充分发展、共产主义社会尚未成熟稳重的时候,他们对商品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和资本主义却是持肯定和欢迎的态度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按劳分配与商品等价交换的平等权利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环境下是不可能回避的,因为任何权利的实现都永远不能超过当前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由这个经济基础所决定并制约着的上层建筑的实际发展状况。而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才能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从这一论述中可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将商品交换与市场经济同资产阶级法权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他们也同时肯定了社会的发展程度只有到达共产主义这一高级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了相当的程度,物质财富获得极大的丰富之后,才能最终超越这一社会弊端,达到社会发展的理想境界,而达到理想境界的过程即使在马克思、恩格斯这样的革命乐观主义者看来也是异常漫长和艰苦的,所以既不能否认在资本主义尚未获得充分发展、共产主义社会尚处于幼年的时候,商品交换、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存在,又要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摒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金钱和物欲的吸引下守护自己心灵上的那一份应有的纯洁和对共产主义的忠贞,这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真正想告诫和看到的,也是今天再次重温马恩經典著作的现实价值与时代意义。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创立的条件

邓小平早年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时就已经充分了解到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败和之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情况。1985 年 8 月 28 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曾作过评价,指出苏联一直没有搞清楚到底何为社会主义,并认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探索过程中的有益尝试,然而可惜的是功败垂成,没有坚持下来。从中可以清晰看出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的肯定态度和对斯大林模式的批评。列宁的这种改革创新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需要的,而列宁的这种创新模式又恰恰缺乏时间的充分检验,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和思路,这正是等待中国共产党人自己去探索和发掘的方向所在。反思国内外计划经济弊端的必然结果不论是中国还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虽然在各自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都曾经尝试探索过如何在社会主义环境下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但是最终都无功而返,回到了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计划经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从整体上看再未发生过世界性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和战争,长期的和平的现实下,计划经济的种种弊端慢慢地暴露了出来,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创立与发展的意义.....23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丰富和发展......... 23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24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指明了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路......... 24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25

(五)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促进了全体中国人的思想解放.......26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26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7

(二)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发展..... 28

(三)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0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邓小平创造性的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二者有机结合在了一起,第一次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课题。然而由于改革之处的中国问题千头万绪,苦难重重,因此邓小平在探索具体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问题未能够明确的给出答案,这个历史使命自然的就落在了后来人的肩头上。任何的理论和思想如果停滞不前都终将被历史与时代所抛弃,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是全体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和智慧结晶,同样也将被全体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的继承和发展下去。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概括和新回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明确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首先基于这条原理构筑起来的,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里中国共产党没有找到真正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没有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先进制度相匹配的强大经济基础,因而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人民的利益没有得到根本的体现。

.

结 语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伟大创新,而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则是这一伟大创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行动指南理论中的重要一环,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果的今天,我们更应当保持头脑的清醒,万不可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思想。任何理论不与时俱进都会失去生命活力,中国共产党早年曾经几次犯过单纯照搬马克思主义书本理论的错误,并且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付出了十分惨痛的代价。建国以后机械地模仿和照搬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将所有苏联经验、斯大林模式等神圣化,甚至提出所有学习苏联的口号,加之十年文革;的社会动荡和无休止的政治运动,最终将中国的社会经济推向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各行各业混乱无序,全党全国人民都迫切的要求整顿社会秩序,把经济建设重新摆到首要的工作位置上来。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全体中国人民努力奋斗与拼搏的历程,其间历经风浪,在无数的困境磨难面前,邓小平没有动摇,中国共产党没有动摇。实践和历史又一次的证明了只有勇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互结合,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鲜活力。而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仍然还面临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艰巨任务,未来的路还很远,因而只有结合未来所处的新环境、将会遇到的新问题,不断地丰富邓小平理论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终健康、平稳、高效的发展下去,这既是学习与研究邓小平理论,学习并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所在,也是使得全体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伟大事业得以理想成真的现实途径。

参考文献(略)

标签:历史

标题: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概述

链接:http://m.zhaichaow.cn/lunwen/jingji/432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