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

国学论文经济论文

供应链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

仙侠世界围观:℉更新时间:12-19 10:39

供应链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拟在分析供应链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般性理论,例如供应链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基础上,深入研究农产品在安全方面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制度提供有效的理论根据。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农产品,其品质能否得到保障关乎每个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得到全世界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目前,无论从科学生产技术角度或是从农业生产者的安全意识层面,无论对国内市场供应或是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出口,农产品在质量安全方面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在研究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有情况的基础上,揭示出我国农产品质量方面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改善农产品安全管理体系制度安排,从而政府加大力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管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并最终为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了理论参考。

.

2相关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综述

2.1相关概念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里,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23]。每个国家对于农产品赋予了不同的含义。美国把农产品定义为人或者动物可以食用的物品。英国则把农产品定义为无论是否进行了加工,只要被人类食用亦或被人类摄入的物品。而加拿人记义农产品范围比较广,既包含经过生产加工、流通环节以及直接作为产品被人们食用的产品,也包括混合在农产品中的各种原柄料。《国务院对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于2004年9月1日出台,给出统一的农产品概念。这里农产品是指种植及养殖行业通过生产所得到的农业产物。2006年4月29日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该法将其定义为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初级产品,也就是指整个农业生产环节中所获得的所有棺物、动物和其相应产品。我国定义的农产品包括鲜活的动植物产品,同时也包含通过加工形成的产品,例如动植物制成品、油脂产品、化学合成性食用饮料、还包括菌类及其制成品等等。可以说这是当前关于农产品概念界定最为权威说法。

2.2相关理论综述

文章涉及的基本理论较多,本节主要介绍以下三个基本理论:供应链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及信息不对称理论。供应链的内容大致可以划分成四个部分:首先,供应链的主体,即参与者。主要包括农产品供应商、生产商、加工商、销售商等;其次,供应链环节,包括种子采购、生产、加工、消费等环节;再次,供应链整个过程涉及的五种流,即商流、物流、信息流、货币流及人力资源流;最后,供应链网状结构,包括链条、网络和网链。这四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供应链。本论文主要以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层面具体分析我国农产品安全问题。农产品供应链通常包括种子釆购、生产、加工及流通等环节。涉及到供应链生产要素主体一般包含有: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釆购者(种子的采购环节)、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生产环节)、加工企业(加工环节)、销售商(流通环节)等。农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性:一是易腐性。与工业品不同,农产品保质期限相对较短,不易存储,并且农作物的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需要较长的生长周期,且易受生长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力度较大;二是在整个生产加工过程中,农产品受到产地环境、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季节性的属性;三是在农业产出品流通销售过程中,由于农产品是百姓赖以生存的必备品,需求弹性极小,因此含有流通普遍性的特征。正是农产品具备以上特征,使得其供应链也区别于其他商品供应链,其本身具备如下特征:首先是参与主体广泛。从种子、农药和化肥的釆购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再到最后的流通环节,每个过程都有众多的主体来进行参与;其次,从生产出农产品流通最终消费者手巾需要物流活动来支撑,由于农产品的生活必需品,因此物流数量超大,物流种类繁多;再次,对供应链物流环节要求高。

..

3供应链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13

3.1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13

3.2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分析..........17

4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的问题..........20

4.1生产要素釆购环节中的质量安全问题..........20

4.1.1种子釆购环节中存在质量隐患..........20

4.1.2化肥与农药釆购时缺乏监督与指导..........20

4.2生产环节中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21

4.3加工环节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22

4.4流通环节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23

5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经验借鉴..........25

5.1日本农产品质量安全供应链管理经验..........25

5.2荷兰农产品质量安全供应链管理经验..........27

5.3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启示..........28

6提咼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

6.1生产要素采购环节中的对策

种子是进行农产品生产的必需原材料,它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产品,种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农产品安全、农村居民生活稳定度、农户收入水平。近些年来,我国法律不断健全,关于种子的法律法规陆续颁布实施,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种子的供应渠道得到放宽,种子零售过程获得允许,种子的购销形式开始灵活,形成了种子生产销售主体的多样化、采购环节分散化,购买环节自由化,人大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并且有助于农户增加收入。然而根据实地调査得知,尽管关于政府部门加强了对种子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以及对假冒伪劣种子的严重打击,但农产品生产者会选择风险以便获得巨的大利益,因此在种子采购环节中我国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使种子在釆购环节出现的问题得到解决,政府关于部门必须对其执行规范化的管理,从而实现其规范化的经营。首先要掌握种子的购销渠道,为优良种子提供专门渠道。各层次种子经营商主动发挥其主要渠道的作用,不断地推出新的质优品种的种子。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强对个体经营户和小企业的管理,使其在正式投入到生产经营前先办理《种子许可证》,同时经营业务范围须在规定范围内。并且对于无证供应商要给予严厉地停业整顿、取缔。其次要严格按照程序发放证照。种子供应商必须严格遵照法律的相关规定。最后要确定经营的业务范围。种子的经营主体必须遵守制度规定,经营的业务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不许违法超出种子的经营范围。目前生产所用的种子大多数是由国有种子企业作为供应商,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不断地退出质优的新品种种子,从而提供了优良种子的专供渠道,确保农民能买到优良种子,最终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结 论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直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影响巨大。然而我国不仅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的监管机制,并且生产过程巾也没有科学技术作为指导,作者试图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主线,进一步研究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模式,以供应链的视角揭示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的保障作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研究:

(1)研究分析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提升,政府部门监管力度加强,检验检测机制逐步改善,努力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可追溯机制。但仍有一些安全隐患,通过研究供应链的每个环节,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再杳阅关于资料,并将其进行分析整理,最终揭示农产品供应链上每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及导致的因素。

(2)对日本和荷兰两个发达国家各自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机制,努力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上做好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大力推进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标准化进程。在农产品消费环节上,完善现代农产品物流机制,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环节,努力发挥政府监督管理作用。

(3)基于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模式,提出增强农户生产安全意识,并向农民提供科学生产技术指导,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监督机制,提高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减少流通环节确保农产品新鲜程度,加快供求信息的传递提高农产品流通速度,健全流通监测和标准体系等对策,最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

参考文献(略)

标签:文章

标题:供应链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

链接:http://m.zhaichaow.cn/lunwen/jingji/432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