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欧洲债务危机的制度
第 1 章 导 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本文以欧债危机为研究对象,其意义在于:首先,作为区域性货币联盟的典范,欧元区一直是学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由欧元之父;蒙代尔首先提出并由多位学者发展起来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从生产要素流动、经济开放度、通货膨胀率、政策一体化、外部冲击、转换成本等因素衡量一个共同货币区是否为最优货币区。欧洲从1952年的煤钢共同体到2001年使用共同的货币,只用了短短的五十年,其进程之快、历时之短,不禁引起人们对欧元区是否符合最优货币区条件的怀疑,而此次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似乎正验证了学者们对欧元区的猜测和怀疑。对欧元区内部机制设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欧元区的内部机制及其缺陷,从而加深对货币区理论的认识,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作更好的理论和实践铺垫。
其次,政府债务问题不仅仅存在于欧元区内。次贷危机后,为提振金融市场的信心,美国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先后实施了5轮共3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措施,虽然政策效果较为明显,但也造成了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问题的恶化,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将近100%,与欧元区债务国家相差无几。与美国的情况类似,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政府大举兴建基础设施,因此积欠巨额债务,我国政府的债务负担已远远超过公布的水平。这种情况也同时存在于日本。2021 年末,日本债务总额占GDP的比例已超过 200%,远远超过意大利的129%。一旦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的政府债务危机同时发生,势必会给世界经济带来灾难性打击。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合乎时宜地警醒了美国、中国和日本,对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研究,会给各国政府的债务问题敲响警钟,敦促其尽快减少政府债务直至消除。
最后,欧盟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此次危机也给我国带来了许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出口减少、欧元储备面临缩水等,对欧债危机前景进行的跟进式研究,有助于我国规避其风险,并出台一系列国内政策以扩大内需、改善经济结构和外汇储备结构,维持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1.2 文献综述
对于欧元区成立的合理性及其制度设计的缺陷最终会导致其解体的传言自欧元区成立以来就不断出现。Eichengreen(1991)认为,最优货币区内的国家要在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上实现完全自由流动,这样才能使各国放弃使用名义汇率作为调节工具并减少交易成本。他通过把欧洲和美国、加拿大相对比,估算了欧洲劳动力自由流动程度和冲击的波及范围,发现欧洲的实际汇率比美国更多变,而作为衡量生产性资本跨区域重新分配工具的实际债券价格,巴黎的债券价格比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的更多变。这表明欧洲的劳动力流动性和劳动市场调整比美国落后,因此,Eichengreen认为,和北美货币联盟相比,欧元区远远不是一个极致的最优货币区。2009 末爆发于希腊并在欧元区国家中迅速蔓延的主权债务危机似乎验证了 Eichengreen的看法。Starbatty(2021)则声称欧元区的成立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学术界围绕当前的欧债危机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危机规模和当前形势、爆发原因、影响力、解决和救援机制以及未来走向等问题。
首先对于欧债危机的规模。rugman(2021)从对比欧债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出发,认为欧元区国家虽然像美国一样遭受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但其人力成本远远低于美国,虽然很多工人被解雇,欧洲国家健全的社会福利制度确保了失业者的医疗保障和基本收入,所以欧洲并没有遭受和美国同等程度的痛苦。李稻葵和张双长(2021)客观地列举了当前学术界对欧洲债务危机的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较为悲观,认为欧洲债务危机将演变成第二次全球金融危机,带来世界经济的二次探底,末日博士; Roubini(2021)认为希腊只是当前可能出现的主权债务问题的冰山一角, 西班牙、葡萄牙,甚至美国和英国,都存在着严重的财政问题,如果政府处理不当,我们很有可能在结束一场危机的同时陷入另一场危机;第二种观点认为目前的欧洲债务危机的形势十分复杂,尚难判断其发展方向及其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因此我们应当在积极关注和认真研究这一危机的同时,暂时放缓政策调整步伐, 静观其变,以备不测,这似乎是当前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第三种观点则是比较乐观的, 认为当前的欧洲债务危机的确可能会给世界经济带来一定的困难,但不会形成二次探底的威胁。
其次,对于欧债危机的影响。危机爆发后,欧猪五国首当其冲,周茂荣和杨继梅(2021)的研究表明,随着主权信用评级被降低,危机国的融资成本大幅提高,而国际救援又大部分带有财政紧缩的附加条件,若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会加重政府的债务违约风险;若紧缩财政应对债务危机,又会延缓经济复苏,危机国陷入两难境地。其次,对整个欧元区和欧盟来说,欧元暴跌,欧元的国际地位和欧元区的经济稳定性遭受重大考验,若希腊等危机国难以承受重压退出欧元区则会严重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
第 2 章 制度分析的理论基础
2.1 制度经济学的沿革与核心观点
制度经济学是指从制度设计的角度切入具体的经济问题,探讨经济活动。从发展历程来看,制度经济学的演进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制度经济学的起源。制度经济学起源于德国历史学派,历史学派主张运用实证的历史主义方法,强调从历史实际情况出发,强调经济发展中的国民性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第二阶段,旧制度学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凡勃伦、康芒斯等为代表的旧制度学派形成。这一时期的制度经济学家开始重视对非市场因素的分析,如制度、法律、文化等因素,并认为这些非市场因素是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因素。因此,他们以制度为视角,研究制度,分析制度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三阶段,新制度经济学派诞生。20世纪60年代,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前期)新制度经济学派采用制度分析法阐述社会经济现实及其发展趋势,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与矛盾,主张从结构方面进行改革,这一时期的制度学派在研究方法上取得的成绩尤为突出。第四阶段,以科斯为代表的后期新制度学派。科斯在制度分析中引入边际分析方法,建立起边际交易成本概念,为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开辟了新领域。第五阶段,制度变迁理论的新发展。以 D.诺斯和 T.W.舒尔茨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是制度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制度作为内生变量,对经济增长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此理论强调深入探讨引起制度变迁的因素和经济主体作出不同制度安排的原因。制度变迁理论的新视角,启发经济学家把经济理论和制度相结合,把政治制度作为影响经济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的来讲,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源于其特殊的视角,即从制度的角度切入具体的经济问题,强调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经济问题,强调经济发展过程的演进性。早期的制度经济学对经济问题的分析主要从法律、文化等角度切入;新制度经济学由于引进了交易费用;和制度变迁的概念,使得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上升到一个新层次,用制度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更加形式化、模型化。
2.2 制度的含义与功能
制度,简易地说,就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或行动准则。制度经济学家们对制度也有自己的定义。凡勃伦在 1899 年将制度定义为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关于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可以概括的把它说成是一种流行的精神态度或一种流行的生活理论;,这是制度经济学家给制度下的最早的定义。而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手机游戏规则,更规范的讲,它们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他将制度分为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这些规则的执行机制。正式规则主要指统治阶级制定的法律法规,非正式规则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伦理观、道德理念等,执行机制就是为确保上述制度得以实施的相关制度安排。日本经济学家青木昌彦则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把制度看做一个博弈均衡,认为制度是对于博弈如何进行的共有概念的一个自我维系系统,制度的本质是对均衡博弈路径显著和固定性的一种浓缩性表征,该表征被相关域几乎所有参与人所感知,认为是与他们策略决策相关的。这样,制度就以一种自我实施的方式制约着参与人的策略互动,并反过来又被他们在连续变化的环境下的实际决策不断再生产出来;。
综上,制度的功能可简易概括为以下几点:
①制度作为一种社会规则和秩序,具有社会规范和约束的作用;
②提高经济效率,促进资源的优化分配;
③保障社会人的产权和人权,引导社会伦理、道德趋势,并支配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选择。
第 3 章 欧债危机成因的制度分析 ..........................14
3.1 欧元区宽松的进入与监管机制....................... 15
3.1.1 对加入欧元区国家的达标资格审查不力 .......... 15
3.1.2 成员国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规模的过分扩张 ...... 16
3.1.3 不救助;条款和处罚条款失效 ................ 17
第 4 章 欧债危机治理的制度分析:集体行动困境 ............22
4.1 欧元区:相容集团;还是排外集团;.............. 22
4.2 选择性激励:欧元区对债务违约国的惩罚机制......... 23
4.3 欧债危机治理:各方的行为博弈..................... 24
第 5 章 欧债危机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29
5.1 对立的观点:崩溃VS 更大程度的联合................ 29
5.2 欧债危机:欧洲一体化的动力....................... 30
第 4 章 欧债危机治理的制度分析:集体行动困境
债务危机国、欧元区核心国、欧洲中央银行、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救和救援措施。2021 年 1 月 14 日,希腊承诺将把 2021 年的财政赤字减少 145 亿美元,2021 年 5 月 6 日,希腊国会又在国民的强烈反对下通过了300亿欧元的政府财政紧缩计划。2021年5月10日,欧盟成员国财长会议达成一项总额为 7500 亿欧元的救助机制,以帮助陷入债务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2021年7月 12日,希腊财政部发布公报指出,2021年上半年希腊财政赤字同比下降 46%,从 2009 年的 178 亿欧元降到 96 亿欧元;2021 年上半年希腊财政净收入同比增长了 7.2%,财政预算开支下降幅度为 12.8%。这些数据显示,希腊实施紧缩政策后经济已经步入正确轨道;。未曾想2021年9月起,爱尔兰的债务违约风险激增,债市对爱尔兰、希腊和葡萄牙等欧元区国家偿债能力的不安加剧,欧债危机在经历短暂的缓和之后继续恶化。救援措施效果甚不明显,也引发了欧元区各国对如何度过危机、改革欧元区制度安排等问题的激烈争论,但是却没有明确的改革政策措施出台,欧元区改革陷入了集体行动的困境。
4.1 欧元区:相容集团;还是排外集团;
美国学者奥尔森在 1965 年所著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详细阐述了集体行动理论。奥尔森对社会学家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一定会为实现这个共同利益采取集体行动;的假设提出质疑,他认为这个假设不能很好地解释集体行动的结果,因为在一个集体中,很多合乎集体利益的行为并没有发生。与之相反,集体中个体成员的自利行为往往会对整个集体造成伤害。奥尔森按集团规模将集团分为大集团和小集团,集团规模大小会影响集团行动的效果,集团规模越大,成员越多,组织和协商成本越高,集体行动也就越困难。他还根据集团寻求的目标不同,将集团分为相容集团;和排外集团;,前者追求相容利益,本集团的壮大不会减少其他集团的收益,且本集团利益会随着集团的扩大而增大,是一种正和博弈;后者是指集团所追求的收益在提供上是固定的,某个集团的收益会造成其他集团的损失,是零和博弈。
第 5 章 欧债危机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5.1 对立的观点:崩溃 VS 更大程度的联合
欧债危机发展至今,其究竟向何方演进,不仅与欧洲的命运息息相关,也影响着整个世界经济走势。欧债危机是否能顺利得到解决,欧元区在债务危机的冲击下解体还是走向更高程度的联合,已成为经济学界和政界关注的热点。对于欧债危机的前景,用变幻莫测;四个字来形容再合适不过。2021年10月底,欧盟峰会的几项成果如:欧洲银行业改革、希腊债务减记、意大利财政改革等,似乎使欧债危机得到好转,但随后希腊要进行全民公投的决定又使原本开始显现明朗的局势扑朔迷离。2021 年 10 月 8 日,欧元区财长会议正式启动了总额 5000亿欧元的欧洲永久性援助基金ESM,旨在向欧元区融资困难的国家和银行提供资金支持。ESM 的启动似乎为解决欧债危机、增强欧元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提供了保障。ESM 生效后,惠誉立即授予其3A评级并且前景展望为稳定,另一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也授予其3A评级,却将其评级展望为负面。也有专家提醒人们不要对 ESM 抱太高期望,它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危机,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欧债危机。
对于欧债危机和欧元区的前景,各方专家学者也有较大分歧,如表2所示。美国经济学家们似乎都并不看好欧元,与之相对,欧洲的经济学家和政界人士对捍卫欧元、维护欧元区统一却有着强烈的诉求。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如果欧元崩溃,不仅是这种货币的失败,一起崩溃的还将包括欧洲和欧盟的理想;。波兰总理图斯克也表示,欧洲当前的债务危机确实是一个重大考验,但这也将是一个进一步巩固欧洲团结和促进欧洲发展的机会;。默克尔和图斯克的话明确显示,他们对欧债危机的前景和欧洲的前景持乐观态度。2021年7月26日,欧洲央行行长也公开表示,欧洲央行将不惜所有代价保卫欧元;。随着欧债危机的发展,曾对欧元和欧元区持消极意见的经济学家们似乎有所松口,2021 年 5 月,巴菲特在美国财经电视台接受访谈时指出:欧洲经济现在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是欧元区各成员国之间难以协调各自的财政政策,尽管最终会得到解决,但这个过程将会十分艰难。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