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着 1999 年 7 月互联网企业第一支股中华网;在美国的上市,我国的互联网企业正式拉开了帷幕。随之而来的众多互联网企业纷纷上市,但由于国内资本市场不完善,上市门较槛高,我们耳熟能详的新浪、网易、搜狐等企业均在美上市。当前的网络巨头腾讯、阿里巴巴也是寻求了港股上市。2006 年生意宝;成为了首个在国内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因此,国内资本市场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并不长,他们大多都处于企业的创立阶段,通常注册资本较小,人员也有限,更是由于主营业务是高新技术产品,所面临的风险也较高。并且众多互联网企业都选择海外上市,这一举措无疑是在动摇国内投资者对我国资本市场的信心,从而使得很多投资者对互联网企业未来发展仅仅持观望的态度,而不是积极的去协助。虽然国内资本市场已经逐步对互联网企业放宽政策,扶持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但很多投资者仍对其缺乏信心。因此,对我国互联网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相关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作为新兴行业,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前期巨额投入未必能获取高额的报酬,有些企业甚至还未被人们知晓,就要面临破产清算。对互联网企业而言,会计盈余的持续性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互联网企业盈余质量究竟如何,其盈余是否具有较高的增长趋势,这种趋势是否是持续性的?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本文即是从这一出发点展开对互联网企业盈余质量相关问题探讨的。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盈余质量的研究在发达国家已经持续了数十年的时间了,早在 1968 年,Ball Brown[1](1968)发表了《会计收益数据的经验评价》这是发达国家最早开始对盈余质量问题进行研究而撰写的学术论文,在文中他们以当时纽交所 261 家上市的经验数据为研究样本,发现了预期盈余和超额收益率之间在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同年,Beaver(1968)在 Ball Brown 研究的启发下提出了一个对于股票交易量受到股票价格波动和盈余信息共同影响的假设,并为验证这一假设进行研究,最后发现股票价格波动在发布公告的一周内交易量达到最高点时,比其其他交易周高出 30%[2]。波尔、布朗和比弗的研究结论证实了会计盈余信息的有用性,不过此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会计盈余的数量方面。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盈余质量的研究开始侧重于盈余的质量问题。本文主要是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的整理,主要从两个方面对盈余质量评价研究进行分类总结。Beaver 和 Landsman(1996)[3]运用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来综合评价企业盈余质量,研究表明:企业的盈余有现金流量保障的,企业的利润质量就较高,并且有更好的能力解释企业的股价变动。ormendi 和 Lipe (1987)[4]研究发现股东对未来利益的期望将和盈余反应与盈余变化关于,且盈余反应系数与盈余持续性呈正相关关系。Ramarishnan Thomas(1991)[5]把会计盈余按持续性分为三类:第一类,持续性会计盈余(Permanent Earnings),这类性质的会计盈余预期将持续到公司未来会计年度,能够体现企业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能够较强的预测企业未来收益预测;第二类,暂时性会计盈余(Transitory Earnings),这类会计盈余只涉及到当前会计年度,在以后会计年度不再发生。第三类,价格无关会计盈余(PriceIrrelevant Earnings),此类盈余的产生是由会计政策变更引起的,会计盈余变动只是纸上变化,它对企业当年经营业绩及以后年度经营业绩都不会产生影响。Lev and Thiagarajan[6]选取的 12 个基本信号主要包括:管理费用、资本支出、实际税率的变化、顾客定单、研发费用、存货方法和劳动生产率、坏账准备、后进先出法存货计价、审计意见等。Lev 和 Thiagarajan 分别赋予这些指标 1 分或 0分,(如:存货相对于收入增长较快,赋值为 1,表明盈余质量较差;如果增长的较慢,则赋值为 0,表明盈余质量较高)把得分相加,最后的得分中分值越低,盈余质量越高;反之,分值越高,盈余质量越差。
第二章 互联网企业盈余质量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互联网(Inter)在我们日常生活已经越来越重要了,特别 2000 年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完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模式和方法。而外部人员对于互联网具体的认识还是极为有限的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工具在使用。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将互联网企业的范围界定在传播信息和提供增值服务这二个方面。即是选取那些从事影视转播、网上交易平台、在线手机游戏等业务的企业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我国互联网企业上市公司,大都处于初创阶段,资本规模相对较小、对市场的开发占用处在较低的水平。因此,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互联网企业具有较高风险。在国内的上市的互联网企业诸如乐视、人民网等企业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由于其行业竞争力大,风险性较高,诸多投资者也是持观望态度。相对于传统企业而言,互联企业前期需要巨大的投入,规模很小的时候,由于才刚刚开始投入因此可能出现盈亏平衡的情况,但是随着投入不断增加,然而得到的回报无法跟上时,就会出现亏损的情况,特别是一些无法得到风险基金青睐的互联网企业一旦出现资金缺口,破产风险很高,相比而言那些比较成功的互联网企业,诸如腾讯、淘宝、阿里巴巴等,无一不是在创业之初就有了巨额融资的支持。分析了那些比较成功的互联网企业的成长历史,不难发现他们基本都遵从这样的一条发展归集,初始起步获得风险投资不断投入达到一定市场占有率随后在资本市场上市。
2.2 盈余质量研究的的理论基础
双方在市场上发生交易行为,如果交易一方无法获得另一方的行动信息或者不能完全取得另一方行为信息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双方获得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信息不对称。通常人们把信息不对称分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大类。逆向选择,是指在市场交易中,交易的一方相对另一方而言能知晓对方所不知道的一些信息,具有一定的信息优势。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他人所不知晓的信息为自己谋取利益进而损害对方的利益。这时,信息劣势的一方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导致市场价格的变动,市场效率随之降低。具体到企业而言,企业的管理者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外部人员所不知道的关于于企业的经营信息,通过一系列的盈余管理的手段为自己牟取利益,从而损害的外部投资的相关利用。这种行为会导致企业的盈余质量降低,投资者也因此而逐渐失去信息,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道德风险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的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具体到企业而言,控股股东的行为相对于外部的投资人来说,一般是难以观察的,控股股东会利用此优势做出一些损害外部投资者利用的行动。企业通常采取对外提供财务报告信息的方法来缓解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造成的市场失灵。在对盈余质量的研究上信息不对称理论为此给出了新的角度。
.
第三章 互联网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现状分析.........16
3.1 盈余可持续性分析方法和指标设计.......16
3.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20
3.2.1 样本选择 .......20
3.2.2 数据来源 .......20
3.3 运用利润结构统计分析法分析盈余持续性.......20
3.4运用综合组合测量法分析盈余持续性.....24
第四章 我国互联网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存在的问题......27
4.1 研发投入较少.......27
4.2 营业成本偏高.......28
4.3 企业治理结构不合理 .......28
4.4 风险评估意识薄弱 .........29
第五章 提高我国互联网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对策......30
5.1 企业提高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 .......30
5.2 加大对企业的成本控制 .....30
5.3 优化企业股权结构.........31
5.4 建立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 .........32
第五章 提高我国互联网企业盈余质量的对策
5.1 企业提高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
作为高新技术企,较高的自主研发活动是持续提升互联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研发投入较少,说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签,不利于企业在经营上的竞争。从目前我国互联网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上看,乐视、中青宝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投入较多,而东方财富、三六五网等研发支出甚至为 0 体之间研发投入差距很大,整个行业的研发水平较低。要改变目前我国互联网企业整体研发投入低的现状,关键靠企业自身要提高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研发投资和技术创新是其主要的核心竞争力,相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掌握了核心科技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足够的优势是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企业从长远发展考虑,应该提高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增强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
(2)互联网企业作为轻资产的企业,人才是其技术和企业发展的核心。重视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同时设立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对引入的适宜自身的专利和技术进行吸收和转化,形成自身的核心知识产权。
(3)努力提高研发支出在当年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在保持研发支出绝对数逐年增加的同时,充分利用自有的核心技术建立网络移动平台,充分利用,粘占更多的用户,保持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互联网行业作为新兴行业,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作为高成长性的企业,其盈余是否具有持续性,其盈余质量到底如何,是投资者所关注的焦点。论文以此为出发点,从持续性的角度分析我国互联企业的盈余质量。
(1)论文选取了我国 14 家互联网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结合我国互联网企业的行业特征,采用利润表为核心的利润结构分析方法,通过利润增长构成指标,以及利润构成动态指标,分析得出我国互联网上市公司盈余具有一定持续性,但处于初创期持续性不稳定。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其持续性才可能稳定呈现的特征。
(2)论文采用 Lev and Thiagarajan 的综合组合得分法来对上述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研究。得出虽然综合得分结果不高,但由于我国互联网上市公司的行业特性,以及数据的局限性。其得分值相对我国互联上市公司而言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为高成长性的企业,我国互联网企业上市公司是具有一定持续性的。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