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学校毕业论文范文优选
这是一篇法律论文,法学硕士专业课试题倾向于理论化试题,以主观题为主。而法律硕士起源为英美,遵循美国法律人才培养原则,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所以法律硕士是由本科为非法律专业学校毕业生考录,题目倾向于实务。(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强烈推荐一篇法律论文,供大家参考。法律学校毕业论文范文优选第一篇1 导论1.1 选题背景和意义1.1.1 选题背景经过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但是,要使社会保持稳定、和谐,仅仅是 GDP 的提升是不够的。稳定和谐的社会需要有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法律制度,通过制度的有效运行来实现社会治理,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正如有学者(王振民,2021)所指出的,经济是一个国家的血肉,但法治是国家的骨架和脊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十五大确立的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将之写入宪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其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都需要规范化、法制化,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有完备的财税法律体系保驾护航。税收在收入分配和国家宏观调控方面具有的极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税收法律、法规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大税收事项以法律确定也是立法法的要求,根据我国《立法法》第八条规定,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涉及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切身经济利益,必须依法治税,而依法治税的关键和前提是要有良好的税法。税收宪定在我国的法律中是缺失的,通观我国宪法,只有第五十六条涉及了税收的内容,该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这导致我国税收法治建设,尤其是税收立法权方面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首先,国家权力机关税收立法权失位,行政立法在税法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当前,二十余部税收实体法中,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三部法律,而有约 30 部税收行政法规、约 50 部税收行政规章和超过 5500 部税收通告,在实践中,发挥最主要作用的是这些税收通告;同时,税收立法权横向配置上存在着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权力博弈,造成了我国税收立法权横向配置立法法规化、法规部门化的悖论。造成这种立法权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法律包括《宪法》和《立法法》的缺失,以及部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次,地方税收立法权缺位。由于宪法及法律没有赋予地方税收立法权,地方事权与财权不统一,为了弥补财政缺口,税外收费现象严重。要想彻底治理地方的乱收费问题,理顺中央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必须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地方没有相应的税收立法权也是政府之间恶性税收竞争的根源,对于恶性税收竞争的根除同样依赖于税收立法权纵向上的合理配置。最后,我国税收立法过程也存在着问题,征纳双方之间博弈现象严重,利益冲突解决不畅,缺乏合理的民意表述渠道;现代国家大多为代议民主制国家,我国也不例外,由于代议民主制的弊端,为防止税收立法权的滥用而设置的违宪审查制度,在我国也并未明确规定。总之,我国税收立法的效力层级较低,导致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和规范的税收法定和税收宪定之间距离遥远,在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大背景下,改革税收立法权问题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在封建社会,由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统治者口含天宪;,在税收的制定上拥有绝对的立法权,百姓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能力与机会。这种税收钦定;的税收立法权形式,使得整个税制过程完全无视百姓权利,可以说是毫无民主可言。按照社会契约论的观点,税收在本质上是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利益交换关系,征纳双方之间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税收法定;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它是现代社会的涉税基本立法形态。它通过税收法定;,有效地保护了纳税人的权利,防止了统治者一元权力的滥用。但是由于代议民主制固有的缺陷,容易导致议会选举发生异化现象,为了避免议会代表做出与人民意志和利益相违背的选择,因此,必须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税收立法权限的划分,从宪法的高度对纳税人和选民的权利加以保障。这种税收宪定;的税收立法权形式,相对于税收法定;来说,可以说是一种更为高级的立法权形式。2 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本章较为完整的阐述了税收立法权的相关理论。在解释税收立法权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梳理了税收立法权的演化及国外关于税收立法权的配置。在深入剖析我国税收立法权相关问题及解决之道之前,研究了我国目前税收立法权具有的适应性,证明了我国税收立法权配置现状是促进中国奇迹;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2.1 税收立法权的演化阶段税收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人类建立国家之初,就需要有公共支出以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和保护全民的人身安全。 税;是国家依靠强制力保障收缴的金钱给付。国家要向人民征多少税,什么种类,多大比重,这就是税收立法的概念。谁拥有税收的立法权,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税收立法权大约经历了税收立法权钦定税收立法权法定税收立法权宪定这三个阶段的演化。2.1.1 税收立法权钦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税是由拥有皇权的人来制定的,也就是说一国的税收立法权完全由拥有皇权的人钦定。依仗统治者的强权,封建皇帝、贵族拥有了税收的立税权,通过强权向人民收捐赋、收地租,这就是所谓的税权钦定;。中国古语一直有皇粮国税;的说法,即纳贡给皇帝的税收种类和比例,由皇帝诏令说了算。在西元前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埃及古王国时期就已经有完整的征税系统,是人类历史中最早的赋税系统。中国的记载,神农之时,民为赋,二十而一。;是中国有税收的最早传说。夏、商、周时实行过贡、助、彻等税收制,不过具体内容并无史籍记载,有历史典籍可查的对土地产物的直接征税,始于公元前 594 年春秋时代鲁国实行的初税亩;,相当于现在的农业税。此后,我国历朝历代几乎都经历过跟贡赋相关的改革。比如秦朝的商鞅变法、汉高祖刘邦的轻徭薄赋思想、北魏的均田制、宋朝的王安石变法、明朝大学士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清初的摊丁入亩等。回顾中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出,长期以来,税收成为统治者和社会冲突的关键点。3 我国税收立法权的横向配置 .......................423.1 税收立法权横向配置形成的历史必然性........423.2 税收立法权横向配置存在的问题..............443.2.1 经济角度: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博弈 ..........453.2.2 政治角度:行政权对立法权的侵蚀 ......473.2.3 法律角度:税收行政法规泛化 ..........483.3 税收立法权横向配置存在问题的危害..........493.4 税收立法权横向配置悖论的原因..............534 我国税收立法权的纵向配置 .......................564.1 税收立法权纵向配置存在的悖论..............564.1.1 地方的税收立法权有限 ................574.1.2 地方的征费立法权膨胀 ................574.1.3 地方任意扩大税收立法权现象严重 ......584.2 立法权纵向配置悖论的原因探究..............594.3 税收立法权纵向配置集权的利弊分析..........684.4 税收立法权纵向配置分权的利弊分析..........684.5 集权与分权度;的把握....................695 我国税收立法权改革的约束机制 ...................705.1 对税收立法权进行约束的原因分析............715.1.1 代议民主制存在的弊端 ................715.1.2 税收行政立法的膨胀 ..................725.2 宪法约束:税收立法权的入宪................745.3 利益整合:立法过程中的冲突协调............785.3.1 中央、地方利益的均衡 ................795.3.2 部门利益的制约 ......................805.4 程序正义:民意表述机制的建立..............82结论2021 年 11 月 8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时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在报告中,提到依法治国的次数高达 5 次之多,并首次提出要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社会主义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经济工具,并且在社会经济、百姓日常生活中扮演者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作为依法治国重要组成部分的依法治税的地位举足轻重,应当说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强化依法治税,形成社会主义税收法律体系。我国目前的税收法律体系并不完善,尚存诸多不规范之处,离规范的税收法定原则和税收宪定原则的距离还较远。税收立法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完善、规范的税收立法体系对于整个税法体系来说至关重要,我国目前的税收立法存在的问题已经制约了税制的完善,并凸显出其紧迫性来。本文首先从税收立法权的演化阶段入手,分析了税收立法权的逐步演化过程,并指出我国目前税收立法权具有的积极作用,税法促进了经济奇迹的出现,同时借鉴了国外关于税收立法权配置的经验;在梳理我国税收立法权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税收立法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税权配置的难题,笔者分别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具体来说就是税收立法权横向配置的适度集权与税收立法权纵向配置的适度分权;为了促使税收立法权改革的顺利推进,笔者又提出了对于我国税收立法权改革约束机制的构建措施。税收立法虽属于法学问题,同时它又属于一个经济学问题,鉴于目前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的较少,笔者重点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进行相关分析。总体来说,本文得出以下重要结论。一、税收立法权的演化阶段包括:税收立法权钦定税收立法权法定税收立法权宪定,其中以税收立法权宪定为最高级。在封建社会,税收由皇权钦定,百姓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税收立法权法定也就是税收法定原则,它是由社会契约理论发展而来的一个法律基础:国家是人们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而成立的,要想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百姓必须让渡一部分收入形成国家的税收,同时为了防止百姓的财产权被任意侵害,对于政府的权力必须限定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政府征税之前必须征得纳税人的意见,并需将这种限制预设规则写入法律;税收立法权宪定是在税收立法权法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观点,考虑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要想真正实现税收立法权法定,将政府的权力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必须将相应的法律规则写入宪法,实现税收立法权由宪法来规定。税收立法权的演化经历了一个由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过程,这个发展的核心在于如何适当限制政府合理的征税权,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税收立法权法定和税收立法权宪定及其他们的理论基础社会契约理论都发端于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并且关于国家和政府起源的理论社会契约论也受到一些质疑,但我们在这里可以并不是完全的照搬,只是吸收借鉴其中的精髓税收法治,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税收法律体系的构建所用。二、我国税收立法权横向配置的研究关键在于授权立法的研究。我国税收立法权横向配置的典型表现就是税收行政法规泛化,据统计我国现有约 30 部税收行政法规、约50部税收行政规章和超过5500部税收通告。行政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充斥其中,而税收立法却寥寥无几,税收实体法中通过全国人大正式通过的税收法律仅有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和车船税法三部法律,授权立法对于我国的民主出现了破坏作用。我国税收立法权横向配置出现的问题表现如下:第一,政治角度:行政权对立法权的侵蚀,大量授权立法的滥用,形成我国税法以行政法规为主、法律为辅的与众不同现象。;第二,法律角度:税收行政法规泛化,这就是我国目前税收行政法规数量如此惊人的最根本原因;第三,经济角度:立法机关(代议机构)与行政机关的博弈。针对税权横向配置存在的问题,笔者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原因,包括政治角度政府权力的膨胀、法律角度法律工具主义思想和经济角度部门追求利益最大化。笔者认为我国税收授权立法的历史必然性,并从从成本效益角度和立法技术角度分析授权立法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但相对于它的益处,授权立法的危害更大,损害了税收的权威性和稳定性,违背了税收宪定主义的原则。因此,我国税收立法权横向配置的改革方向是适度集权。参考文献[1] Arrow. enh, 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alues [M], ohn Wiley Sons, Inc.,New Yor, London, Sydney,1951[2]Boris 1. Bitter,Constitution limits on tax power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s[],TaxLaw. 1987-1988(3)[3] Buchanan,ames M. The pure theory of government finance: a suggested approach.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49(57)[4]Buchanan and Wagner Fiscal responsibility in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M],MartinusNijhoff Social Sciences Division, 1978[5]Buchanan and Goetz, Efficiency limits of fiscal mobility:an assessment of the tieboutmodel[],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72 (1 )[6] Buchanan,ames M. Public choice: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a research program[7]Charles M. Tiebout.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The ournal of PoliticalEconomy. 1956(Vol 64)[8]Dahlby, B. Taxing Choices: The Issues in the Assignment of Taxes in Federations[].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ournal. 2001(167)[9]Epple, Politics and Reform: Collective Action,Social Movements,and Cycles ofProtest[C].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Western Societies Program Occasional Paper, 2004[10]Fischel, Public Goods and Property Rights:Of Coase, Tiebout, and ustCompensation[].The Economics and Law of Property Rights, 2000(7)法律学校毕业论文范文优选第四篇第一章 导 论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底子薄;、农民就业难;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三农;问题至今仍然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将有助于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而推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进程,使得经济社会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集体经济是我国广大农村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也是构成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大农村地区,村级集体经济曾经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是农村的公共产品(如基础设施)的主要建造者;是农村基层组织运行的基础;是支撑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力量;是农村社会、经济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家庭联包经营制;和集体经营制;的双重经营体制从 1978 年实施以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的释放,农村的生产力的解放,使得农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成就显著。但原先的村级集体产权;在农村家庭联包制;推行以后,逐步发展成为非排他性;的村、户;两级产权构造。可是这种特殊的产权结构;还是没有能终究消除在人民公社;的三级所有;制度所带来的问题。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全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加之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些有利条件使得城乡统筹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使得农村集体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增长。由于市场机制和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使得广大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向城市流动,除此之外,政府提供的大量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又主要投向城市。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生产缺少资金和技术指导、土地稀缺,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显著,目前虽然城乡差距速度有所减缓,但是总的趋势还在进一步扩大。这些因素都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其传统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体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加突出。因为产权的相对封闭和不清晰,致使农村集体经济市场竞争力缺乏;由于监督制约机制不到位和监管的不规范,又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缺少制度化;、难以民主化;以及缺少科学指导;农民收益得不到保障、侵害农民利益、干群关系紧张、上访事件时有发生。一段话,以前在集体经济组织中使用的以产权共同共有;的制度为主要管理制度的这种体制办法已经无法和当今社会的经济的发展同步。甚至产生了农村集体经济存废去留;的分歧。1.1.2 问题的提出我国现下正步入和已经步入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的发展道路上,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保持社会稳定,要求我们对现有农村传统集体经济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工业化;的、城市化;的道路中,摆在我们道路上的一道槛也是比较难过的一个槛就是怎样样使得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不流失,有效地来利用好,分配好这一部分珍贵的资源,这需要我们根据现有的条件来大胆地改革与创新。当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要采用制度创新和完善服务功能的方法来促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好、快的发展以后,全国许多地方都进行了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寻找适宜各自条件的集体经济产权模式,这为提高集体经济组织的效益,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福利,提升新农村的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努力。对我国的村级集体产权的改革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较快或者较慢地进行,也可以是小范围;的或者大范围;的改革,江、浙、粤等地结合在过去的初级社的安排的制度和当前进行的股份制改革的实际的总结发现对原村集体经济来一个整体改造可以更好地克服过去的产权制度安排的弊端。农民创造了种兼具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的既体现劳动联合又体现资本联合的产权制度股份合作制。这样的组织产权制度的形式是在改革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村级集体经济;,这个产权形式是村级集体经济的产权变革的一个好的选择。但改革的背景、动因、内容是什么?基本做法怎样?村级股份合作社的制度设计、运行机制、管理体制以及实施效果究竟如何?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来加以研究和证明。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2.1 相关概念农村经济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的经济;,该经济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是在村或者乡镇社区范围内,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自愿以土地等生产资料为纽带,采取资金联合;与劳动联合;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的合作经济组织,有时候也可以表述为乡镇合作组织。我国宪法第八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现在的主导模式采取以家庭为基本的经营主体,在充分发挥家庭自主性的基础上必要时辅以全村的集体经营管理,这两种模式相辅相成。农村的经济性质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从农户生产活动,农产品的供销,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到农民的消费模式,各个环节都表述了社会主义的集体性,农村的所有经济资源都属于集体所有制。2.1.1 合作经济所谓合作经济,是以合作企业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式。在合作企业里,劳动者联合起来,共同筹集资金,共同使用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享有劳动成果。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和剥削何其残酷,根源在于他们掌握了无穷的丰富的生产资料,天然弱势的农民等阶级要想胜利,就必须团结合作。合作运动是一种有效的斗争方式。这个运动的重大功绩在于:合作才有了无产阶级的生存依靠,才能打破现有资源的格局,让无力的农民、工人认清原本就该属于自己的各种资源,努力去争取与剥削阶级与生俱来的平等地位,建立平等团结的新制度,保持弱势群众的长久联合。第三章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分析......... 23-31 3.1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的演变历程........23-24 3.2 农村集体经济共同共有产权制度的弊病........ 24-25 3.3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25-26 3.4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26-27 3.4.1 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定义........ 26-27 3.4.2 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本质........27 3.4.3 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27 3.5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27 3.6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模式........ 27-31第四章 昌平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 31-46 4.1 昌平区概况 ........31-32 4.2 昌平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32-33 4.3 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 33-34 4.3.1 指导思想........ 33 4.3.2 基本的思路 ........33 4.3.3 试点村的选择........ 33-34 4.4 改革的基本做法........ 34-35 4.5 改革进程 ........35-36 4.6 改革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处置办法........36-46第五章 昌平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效果........ 46-49 5.1 改革的效果........ 46-475.2 改革的经验........ 47-49结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意义重大、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历史性变革。昌平区探索和实践证明,目前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理性选择是股份合作制。改革从根本上消除了传统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实现了还权于民;和让利于民;,切实地维护了农民的权益;创新了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营分配机制,有利于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有效的提高了集体资产管理效率,农民收入的增加得到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权益最大限度得到的维护;各方矛盾的化解、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正是由于集体经济组织体制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得到了行之有效地推进。总之,体制的变化为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坚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机遇。而要把这种机遇转变为现实,对各层面的引导工作必须做好、宣传工作必须加强,还要转变其思想和观念;在完善经营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内部管理要进一步强化,深化体制改革,最终目标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得到发展。改革的丰硕成果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根本利益真正维护和实现以及发展好了,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才能真正实现,这种机遇也才能转变为现实。参考文献1陈天宝.中国集体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5.2陈小燕,张伟. 城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研究[].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1,(01).3陈志新,江胜蓝.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0).4陈志新.城市化进程中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创新机理探析以江苏省无锡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为例[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65.陈志新.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8).6陈志新.城中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以江苏无锡市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例[].7崔欣.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21.8崔艺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特区经济.2008,(9).9党国英.论农村集体产权[].中国农村观察.1998,(4).10德姆塞茨.产权论,经济学译丛[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3.法律学校毕业论文范文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