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审判管理法律问题研究
本文是法律学校毕业论文,笔者认为信息化技术在审判流程管理、审判效率管理、案件绩效管理、案件层级管理以及卷宗数字化中逐步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审判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传统意义上的审判管理逐步被信息化时代的审判管理所取代,审判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
一、信息化时代审判管理概述
(一)审判管理发展历史回顾
审判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人民法院根据司法规律,通过对审判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导、评价、监督、制约,科学合理地分配审判资源,规范司法行为、审判绩效的运行,确保审判的质量和效率的过程,即为审判管理的广义概念。包括权力运行监督、司法作风监管、司法资源科学配置、裁判尺度统一、审判经验总结、质效监控、办案调度、履职保障等,这也称之为院庭长的审判管理,其实与行政管理的职能基本合一。狭义上的审判管理仅仅是指审判管理职能部门围绕办案质量、办案效率、办案效果所采取的调研、分析、评价、调度等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流程方面、质量方面等七项职能。总体来说,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审判管理,都有以下共同的基本特征:一是管理视角多维性。从广度上分析,有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微观管理;从对象上来说,包括对人员的分类管理、对案件质效管理、人案配比管理、履职保障管理;从时间上来说,包括日常管理、季度管理、年度管理等。二是与办案活动的不可分性。审判管理伴随办案而生,有办案就有审判管理,但不可能脱离办案而存在,没有审判就没有审判管理。审判管理与执法办案目标与价值取向完全一致,均为保障法律正确实施,实现司法公正,维护司法公信。三是对办案实体的监督,而非千涉。审判管理是公正效率的守望者,不是案件裁判结果的直接决定者,仅仅对办案提出引导性意见,重点是办案中的异常现象,管理者不能够直接插手过问案件的具体裁判,否则就是越界。四是管理依据规范性。审判管理的每一项活动,包括办案流程节点、职责分工、统计通报等,均有规范性文件支撑。五是管理层级多样性。主要根据管理主体的不同,有院庭长、专职审判管理机构、考核机构、纪检监察机构、审判团队、法官的自主管理、审级监督管理等。六是对信息技术的信赖越来越强。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技术融入审判管理的步伐不断加快,审判管理对信息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管理中信息技术含量逐步增大甚至是无可替代。
.........................
(二)信息化时代对审判管理提出新要求
信息化时代让全中国、全世界的信息形成一张网,全面覆盖、资源共享,移动互联、深度应用,形成全国乃至全球的大数据,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大数据,给人类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空间,亦对法院发展提出了新挑战。信息化介入审判管理后,法院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处在司法责任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法院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契机,仅靠原先所取得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信息化的发展引领了全国法院的发展形势,通过司法公开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了法院,通过网站、微搏、抖音平台等媒介对外发布个案信息、司法精神、案件公告、裁判文书等,满足了人民群众关注法院、了解法院的愿望,加强了法院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也将法院工作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公布在人民群众面前,让人民群众可以了解法院,了解法官,了解自己案件的进展。信息化的发展,让人民群众充分体会了信息化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人民群众更想通过信息化来关注法院,关注案件,关注法官的司法行为,是否能更加阳光、更加公正、更加高效。法院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外部的压力转化到内部,就是法院的审判管理工作,如何通过审判管理的信息化来规范司法行为,最大限度地杜绝人工干预和暗箱操作,增加司法公信力,树立法院公平公开公正地形象。信息化的发展为审判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沿着法院信息化的发展轨迹,在肯定已经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应当认识到身处信息化时代的人民法院审判管理不可能自我满足、止步不前,前进途中亦不可能一马平川,即有发展机遇,也有严峻挑战。正所谓居安思危,临危求变,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机遇和挑战,对于进一步客观分析审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找出发展路径至关重要。
........................
二、信息化时代审判管理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信息化技术在审判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1.信息化技术在审判流程管理的运用
.......................
(二)信息化时代审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信息化促进了审判管理的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我国法院审判管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制约了审判管理的发展。
1.审判管理主体理念落后,制约了审判管理功能的发挥
(1)主体信息技术理念落后。当前的审判管理就是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审判管理主体的信息化理念决定着其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自身的决策水平和工作能力。首先,各层级的审判管理主体要对熟悉审判流程操作系统的操作流程、了解基本的信息技术和管理基本环节的操作,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审判管理学透、吃透,让自己在管理中游刃有余;其次在管理过程中,审判管理主体要善于发现管理的漏洞或弱项,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查漏补缺,提出意见提议,任何信息化的事物均需要应用者来推动其进步和提高,因此如何利用信息化来推动审判管理还需要各管理者的思考和探索。再次,信息技术人员要了解审判流程,熟知审判需求,才能根据需求进行研发,切实回应审判一线的需要。只有提升信息化理念,法院工作人员密切配合,才能切实保障信息技术在审判管理中的应用,切实发挥审判管理为审判执行保驾护航的职能。
(2)信息技术应用率低。一线法官对信息录入不主动,院庭长亦不重视。信息录入不全面,比如一审裁判生效情况,上诉情况,上诉后裁判情况都不填写,导致系统中对上诉案件的发改情况无从掌握,电子卷宗不同步录入,导致智审系统自动生成裁判文书模板无法使用。信息填写的不完整导致审判管理只能停留在粗放型管理阶段,很难往精细化发展。数据的不全面,导致利用信息化分析指标数据,调研应用问题都是纸上谈兵;。法院信息化平台基本搭建完毕,但数据无法联动使用,没有形成互联互通的联动管理机制。比如最高法院的执行信息系统与山东省法院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不同步,虽然说山东省法院的信息系统包含执行系统的数据,但是数据不同步,不准确,导致数据提取得分步完成,费时费力。
.........................
三、信息化时代审判管理的思路与对策............21
(一)确立与信息化时代相适应的审判管理理念与原则..............21
1.信息化时代应有的审判管理理念..............21
2.信息化时代审判管理应坚持的原则.....................22
三、信息化时代审判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一)确立与信息化时代相适应的审判管理理念与原则
1.信息化时代应有的审判管理理念
要树立服务理念。当前,法院工作案多人少和审判工作量增加的矛盾不断加深,审判管理部门的职能不仅要强化管理;,更应该强化服务;。审判管理要服务于审判执行,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司法审判管理。对内要服务于一线法官,即站在法官办理案件的角度,以提高办案效率为切入点,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法官办案,减少事务性工作,提高法官办案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形成案件审理的良性循环;对外要服务于人民群众,通过审判流程公开、流程推送等多种方式,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院立案的便捷,法官办案的快捷,诉讼权益保障的敏捷,从而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要树立前瞻理念。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要应对审判执行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未来的审判管理,以审判需求引领审判管理,信息化促进审判管理,助力司法改革。逐步探索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将法院的数据信息与公安、检察、纪委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按照权限取之所需,以一线法官的需求为主导,信息共享,标准一致,避免重复劳动。
......................
四、结语
信息化的发展直接决定着审判管理的成效,审判管理必将随着信息化技术革新不断变革。顺应司法体制改革形势,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审判管理与信息化作为当前人民法院工作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必将同步发展,相得益彰。人民法院越来越意识到审判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信息技术相关企业也已经意识到人民法院有无穷的开发利用资源,与以往卖几台电脑、打印机、电话、办案软件不同的是,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企业主动吸纳法院人员参与对口产品开发,有针对性地向人民法院推介其软件、系统、硬件等成果,信息化前景十分广阔。最高人民法院亦开始大胆作用,智审系统、法信、人民法院数据集中管理平台、执行系统等顶层设计和推广的东西逐渐增多,渐渐改变了由下级法院各自尝试、多头开发、自下而上信息化逆向发展格局。
受制于时空和认知能力,我们现在做的所有仅仅是初始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法院对信息化工作的大力推进,新形势下的审判管理更呈现出全局化、网络化、公开化、智能化的特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稳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各大社会部门工作当中的应用日趋频繁,法院工作也不例外,审判管理不会停留在现有的信息化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必将带动新形势下的审判管理的新格局。构建科学的、智能的审判管理体系,促进审判公开公正、高效运转,不但是人民法院自身的期望,亦为每一个渴望公平正义的人所关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