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族播种节简介
塔吉克族的“铁合木祖瓦提斯”节,意为“播种节”或“耕种节”。这一节日紧随着“引水节”,象征正式播种的第一天,约在农历四月中旬举行。
节日这天,各家先要烤馕,还要做一种叫做“代力亚”的饭(用碾碎煮熟的大麦和压碎的干奶酪混合在一起熬煮成的稀粥),作为节日食物:邻里出门相互拜节,互致问好并品尝各家的面食、奶酪和干果。当客人出门时,妇女提着水壶跟随其后出来洒水相送,以示祈求丰收。
这天,人们还相约牵上自家的耕牛来到各自的田头。女人们用面团(饲料)制成的各式各样的面耕牛、面犁具喂牛,男人们则下地试播。他们象征性地在口袋里装点种子,先请富有农作经验的老人往地里撒种。撒种时,其余人都将衣襟宽宽地撩起,让种子落进怀内,以示吉庆。与此同时,人们在田间地头燃烧柴火,以示驱灾避邪。然后,请一位有福气的老太太坐在地中央,找独自一人象征性地围绕她转圈,并翻挖土地。
仪式完毕后,人们相互分发口袋里剩下的种子,并开渠把溪水引入农田。这时,大人孩子都互相用手往对方身上泼些水,预祝丰收。播种节一过,塔吉克人就进入春耕生产的劳作阶段。
播种节虽然和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和当地的自然条件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帕米尔高原,气候寒冷,人口稀少,居住分散。在这种自然条件下,开春破冰引水、播种仅靠一两户人家是难以完成的,需动员和组织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出动,团结互助。
播种节的形成和发展以塔吉克族人民互助淳朴的情感把大家连在一起,"助人为荣,损人为耻"的风尚对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
国家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