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是根据哪个民族的服饰改良的
现代旗袍是根据满族妇女的服装改良的。三四百年前,生活在东北的满族妇女穿一种肥大的直筒式袍子。为了劳作方便,袍子左右两侧开衩,骑马、登山时把袍子下摆扯起来系在腰间,便可行动自如。早时可把开衩的部位用绊扣扣住,即可保暖,又能显出女性风姿。
满族入关后,满族妇女随八旗兵走向中原。由于满族人都被纳入“八旗”序列,所以,满人又称“旗人”,这种服装也就被称为“旗袍”。
对于旗袍的由来,在满族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景色秀丽的镜泊湖边住着一位叫黑妞的渔家姑娘,她心灵手巧又漂亮,为了打鱼方便,自己做了一件用纽扣扣两侧开襟的长衫,捕鱼时就将衣襟撩起系在腰上。
一天晚安,皇上梦见先王说,在镜泊湖畔有一位穿锦袍的俊俏渔家姑娘,便是皇儿的娘娘。皇上醒来喜出望外,便立即差人去镜泊湖寻找,一天果在湖边见着了位黑脸膛着长袍的渔家姑娘。皇上当即封她为黑娘娘。
从此,八旗女性都纷纷效仿皇后,也穿上了这种长衫。因黑妞姑娘是满族人,人们就把黑妞创制的这种长衫取名为“旗袍”。
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旗袍在长短、宽窄、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的改动尺度有所反复。 1929年,受欧美短裙影响,原来长短适中的旗袍开始变短,下摆上缩至膝盖,袖口变短变小。后来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摆缩至膝盖以上1寸,袖子采用西式。这一改变遭非议,1931年后旗袍又开始变长,下摆下垂。三十年代中期发展到极点,袍底落地遮住双脚,称为“扫地旗袍”。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缩短至肘部。以后袖长越来越短,缩至肩下两寸,1936年后几乎无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