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民俗学的含义是什么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是缺一不可的。从广义上说,“衣”是服饰的总称,服饰主要是由服装与饰物两部分组成,即一部分是由上衣、裤、裙、帽、鞋、袜等组成的服装;另一部分是出人体的头、手、足、颈、胸等部位所佩戴、刻绘和装饰的各种饰物组成;而狭义的服饰仅指服装。
在人类服饰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几千年来人们的服饰在不断地变换、更新。人类在远古时期,以树叶、兽皮为衣,以贝壳、兽牙作饰物。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人们已学会用棉、麻、丝绸、化纤和精纺等布料做成款式新颖、种类繁多、色彩亮丽的服装,用珍珠、玛瑙、金银、钻石等贵重材料,加工制成各种精美的饰品来装点他们的生活。可见,这种变化是显著的。
服饰从人类的产生、发展至今,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除了具有遮羞避体、防寒御暑的基本功能外,其更为成熟稳重和重要的功能是作为一种社会身份,思想观念及文化的反映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服饰正趋于潮流化、世界化、个性化,在t型台上,模特们所展示的款款时装,新颖而别致,令人眼界大开。这时,靓丽的服饰所传播的就是一种美的信息,一种民俗文化观。因此,从某一方面来看服饰的发展和演化过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服饰民俗作为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专指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的作用下,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广大民众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相沿承袭的一种服饰特征。它是服饰中最具文化含义的一类,也是特色性、文化性、民族性和地域性表现最为显著的一类。今天我们谈论服饰民俗,更多的是强调它给人们所带来的一种外在美的欣赏和一种文化的品味,以及一种民族气质与个性张扬的展现。
由此可见,服饰民俗是一种精神文化传播的载体,是人们生活中的艺术品,又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的结合物。服饰民俗的发展不仅代表了人类物质生产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代表着人类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这一巨大的变化,就是源于人们对美的追求,对文化的提升和对个性的张扬。由于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身处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条件也不同,从而产生了服饰民俗的差异性。这也正是服饰民俗内容丰富多彩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