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的思想和代表作品
战国末年,随着统一趋势的加强,各家思想迅速走向融合。杂家就是这一学术文化融合趋势的产物。
杂家的特点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杂家虽是以道为本集合众说,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称为一家。
《汉书•艺文志》载有杂家著作“二十家,四百三篇”,今大多不存。现存杂家代表著作有《吕氏春秋》和《淮南子》。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共同编写的著作。该书编写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并能长治久安。
《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编纂。全书原有内21篇,外33篇,今只流传内21篇。书中糅合各家,而明显倾向道家,编纂初衷亦是为皇帝提供治国之道。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各家都有自己的对策与治国主张。为了打败其他流派,各学派或多或少的吸收其他流派的学说,或以攻诘对方,或以补自己学说的缺陷。然而,任何一个流派也都有其特色与长处,而“杂家”便是充分的利用这个特点,博采众议,成为一套在思想上兼容并蓄,却又切实可行的治国方针。
杂家为先秦学术思想的融合作出了贡献,对汉代早期的政治也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