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颇具特色的建筑-骑楼
广州的“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建起的,使两旁房屋相互连接,形成一条长廊,可替行人遮蔽风雨,防止日晒,特别适应于岭南地方日照长、高温多雨的特点。它不但给行人带来许多方便,亦位长廊里的店铺得以荫蔽,便于敞开门面,广设橱窗,陈列商品,以招袜顾客。
所以这种建筑一经出现,很快风靡全城,成为广州街景的主要特色,后来也成为外省广东街的标志,至今上海广东路还可看到这种“骑楼”建筑。它是商业城市的产物,又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果;
“骑楼”建筑最早盛行于南欧、地中海一带。那里也是高温多雨、蒸晒酷烈的地区。当地古典建筑中有许多卷廊式的建筑,鸦片战争后传入广州,与广州传统飘据式建筑相结合,演变为轻巧通透的“骑楼”。
“骑楼”最早出现在广州一德路石室一带。广州石室为法国工程师设计的哥待式天主教堂,建成于1888年,曾有大批外国神职人员居住于此。广州的“骑楼”建筑最早在这一带出现,与这些史事都有一定关系。后来为各商业区争相效仿,如上下九路、第十甫路、中山路、丰宁路、太平南(现人民南)一带,都出现了连片的“骑楼”建筑群。
最有气派的是西潦口一带,当时为广州最繁华的地区,高楼林立,广厦倔起,都采用了“骑搂“建筑,其中新亚大酒店、大新公司(即后来的南方大厦)、爱群大厦等,便是广州早期“骑楼”建筑的佼佼者。
“骑楼”模仿西方古典风格,形成岭南持有的形式,成为广州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