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勇往直前”谈勇敢

国学传统文化

从“勇往直前”谈勇敢

镜魔狂少围观:℉更新时间:12-01 20:44

从“勇往直前”谈勇敢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勇敢就是不怕危险和困难,奋勇前进。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描述,勇敢就是“勇往直前”。

“勇往直前”这个成语源于宋代朱熹《朱子全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别人不敢说的道理。”这其实也就是朱熹给勇敢下的定义。

勇敢是一种素质,很多时候是一种美德,它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在著名导演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红高粱》里有一段歌词:“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往前走,莫回头!”这“大胆地往前走”“莫回头”,是艺术家对“勇敢”这个词汇和“勇往直前”这个成语的山寨版的最通俗的解释。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由于世界观和生命观的不同,对勇敢也就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不要性命,不计后果,动不动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的鲁夫莽汉勇敢;有人认为大口马牙,动不动就叫嚷“脑袋掉了只有碗大个疤”的亡命徒勇敢。而宋代大政治家、大文学家苏轼对此不以为然,他从现象上对勇敢作了描述,认为独自一人要“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泰山崩于前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才算得上真正的勇敢。孔子则从理论上对勇敢作了分析,认为,“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能成其为勇,说:“仁者必有勇”。如果没有道德约束,“勇敢”就会让人成为“亡命徒”,因此孔子又说:“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很多时候勇敢是一种美德,而不是简易地把勇敢和美德打等号。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就是因为他们的勇敢。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数不清的英雄:

战国时代赵国的廉颇,能够在百万军中斩上将之首,如探囊取食,当然是勇敢的;凭计谋,从秦王手中夺回和氏璧的蔺相如,也是勇敢的,正因为都是勇敢的英雄,惺惺惜惺惺,才会冰释前嫌,留下流传千古的“将相和”的故事。南宋大诗人辛弃疾在被金兵占领的敌占区单枪匹马闯进敌营活捉汉奸张安国后投奔南宋,“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是勇敢的;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勇敢的。见义勇为斗歹徒,奋不顾身救人的英雄是勇敢的;板凳要坐十年冷,默默无闻搞研究的科学家照样是勇敢的;第一个吃模样丑陋的螃蟹的不知名的人是勇敢的;第一个吃美丽的“狼桃”——据说毒性很大的西红柿的美国人罗伯特上校也是勇敢的;在枪林弹雨中英勇杀敌、赴汤蹈火、抱定“有你无我,有我无你”心态的战士是勇敢的,在腥风血雨的高压下能够不出卖灵魂的志士需要“不怕死,也不怕疼”的韧劲,也是勇敢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显示我们勇敢的机会。

标签:成语

标题:从“勇往直前”谈勇敢

链接:http://m.zhaichaow.cn/chinawenhua/361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