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白的诗,体会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诗仙

国学传统文化

读李白的诗,体会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诗仙

诸天谣围观:℉更新时间:12-01 19:53

读李白的诗,体会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诗仙

醉乡与仙乡,在许多骚人墨客心目中只有一步之隔,而其中少数者直将醉乡作仙乡。李白当属于后者。在《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一诗中,李白是这样回答的:

青莲居士谪仙人,

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如相问,

金粟如来是后身。

诗说得很明白,我李白原是被谪的仙人,在酒肆酣饮只是为暂时隐身,未来(后身)将成为“金粟如来”(佛)。

李白之向往成仙,是其豪迈耿直的个性与复杂严酷的现实碰撞的结果。李白自少博览群书,受黄老之学影响,而后者老子(著有《道德经》)又是他的先祖,因此早年就向往腾云跨鹤,求道寻仙。请看他的《感兴六首》之四: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

吹笙坐松风,泛瑟窥海月。

西山玉童子,使我炼金骨。

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

诗表明他少年时就不歇地作神仙游:“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怀仙歌》中有句“仙人浩歌望我来,我攀玉树长相待”,“巨鳌莫戴三山去,我欲蓬莱顶上行”,同样表示了求仙的强烈欲望。

李白一生好游名山大川,而名山大川那神奇壮阔的景象又常常激起他对仙境的无穷想象,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当数《庐山谣寄卢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诗人先是仰望庐山,从“庐山秀出南斗傍”至“鸟飞不到吴天长”,以诗人特有的语势,将一座高峻雄伟、壮丽多姿的庐山展现在人们面前。及至攀登上庐山,“登高壮观天地间”俯视到的是“大江茫茫去不还”,这当与《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异曲同工,在诗人心目中,“去不还”、“不复回”,既是滔滔江河的自然现象,也是生命历程的必然规律。接下来的“谢公行处苍苔没”就是证明。谢公即谢灵运,曾登庐山绝顶赋诗,但斯人已逝,李白见到的“谢公行处”只是满目苍苔。

诗人在开始就开宗明义:“五岳寻仙不辞远。”此次登庐山自然也是为了“寻仙”,大概也是神仙不负虔诚者吧,站在庐山峰顶的李白,终于见到了他那朝思暮想的仙境:“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而且充斥着信心地与卢虚舟相约,我愿在九天之上,接你同游太清:“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卢敖系秦时方士,这里实指的应是诗题中的那个卢虚舟,因是同姓而借用。

标签:诗人

标题:读李白的诗,体会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诗仙

链接:http://m.zhaichaow.cn/chinawenhua/361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