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梆子的基本特色
上党梆子,又称“晋东南梆子”,因产生流布于秦汉时期的上党郡一带而得名:当地俗称“大戏”。
上党地区素有深厚的戏曲艺术传统,这里发掘出的宋金时期墓葬戏曲砖雕,是戏曲研究的珍贵文物。首创诸宫调的著名艺人孔三传,也出生在这里。一般认为,上党梆子起源于明代未年,先是外地传来的罗罗腔、卷戏、皮簧在这里扎下根,成为地方小戏。后来蒲州梆子、中路梆于分别从晋南、晋中传来,与上党地区的民间俗曲、地方小戏融汇,产生了上党梆子,至清代中叶趋于成熟稳重。上党梆子最早的班社是“鸣凤班”,相传明未阳城有位女子名叫凤仙,酷爱戏曲,嫁到晋城后,与丈夫创立戏班,得名“鸣凤”。晋城青莲寺建于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的碑上记载:“有鸣凤班者,行戏四十余年矣。”
上党梆子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大流派:州底派和潞府派。州底派主要流行于原属泽州管辖的晋城、高平、阳城、陵川、沁水等县,其特点是稳健委婉,抒情性强。潞府派主要流行于原属潞安府的潞城、长治、长子、襄垣、屯留、黎城、壶关、平顺八县和属沁州管辖的沁县、武乡、沁源三县,其特点是以演杨家将戏和岳家将戏见长,腔调慷慨激昂。
上党梆子的基本特色是唱腔高亢激越,明朗宽广,曲调丰富,粗犷豪爽。在表现手段上是粗线条,大轮廓,直出直入,强烈明快,以念、唱为主,具有浓厚的上党乡土气息。上党梆子的四百多出传统剧目中,最负盛名的是表现杨家将、岳家将热爱祖国、抵御外侮的几出连台戏,以及反映古代英雄的壮烈事迹、忠臣良将同奸臣斗争等主题的戏,成为上党梆子的支柱。
上党梆子在长期的演唱中名角竟秀,人才辈出。著名演员有段二森和郭金顺。段二森工须生,兼演老旦、小生,他的艺术风格是唱腔高元激越,悠扬婉转,表演整洁利落,造型健美,他主演的剧目有《长生殿》、《雁门关》、《武当山》、《甘泉宫》,被人称誉为“活罗成”、“活八郎”。郭金顺工须生,艺术风格是唱腔宏亮,身段健美,表演富有激情,他扮演《三关排宴》中的杨四郎、《雁门关》中的杨八郎、《徐公案》中的海瑞,得到观众好评。上党梆子的女演员吴婉芝、郝聘之也都成功地塑造了一些戏曲艺术形象。
上党梆子在清光绪初年,流传到山东的河泽地区和河北的永年县,与当地固有艺术结合,形成了山东枣梆和河北西调两个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