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怎样来的,钱是谁发明的
“钱”的本来意思是一种用青铜铸造的大铲,是一种农具。农具大铲“钱”为什么变成了货币“钱”?大铲与货币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这方面的故事。
早在夏商时期,人们在交易中就已经开始使用“钱”了,不过当时的“钱”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纸制钱或者金属钱,而是一种天然海贝的壳。最初的时候,人们的交易都是以物易物的方式。这种物物相换的方式有许多弊病,比方说,甲有一些谷米,乙有一些白菜,丙有一件衣服。甲想要乙的白菜,乙却不想要甲的谷米,想要丙的衣服,丙想要甲的谷米,却不想要乙的白菜。
解决的办法就是乙先从甲手里换得谷米,再用谷米去向丙换自己需要的衣服——在以物易物的市场上,常常有人要多次经手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最后才能得到需要的物品。为了不再将沉重的货物搬来搬去,需要有一种轻便的媒介物流通。
贝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动物,贝的壳小巧、精致、光滑、美观,原始人就经常把贝带在身边把玩,用线索把贝穿起来做项链、手链,总之,贝是人人都喜欢的东西,在现在的汉语里有个词:“宝贝”,还保留这当年人们对贝的这种感情。正因为如此,轻巧美丽的贝就成为了商品交换的媒介物——货币了。
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代。在距今3000年前的殷商晚期墓葬中,还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研究证明,这是最原始的金属货币。直到今天,汉字与财富、价值、买卖意义关于的字还大多由“贝”字构成,如:财、货、贵、贱、资、贪、赃、购、赊、贫、贩、贸、寅等。
社会发展进入到青铜时代以后,人们用冶炼出来的青铜能制造各种便利的工具。比起贝的小巧可爱来,青铜具更重要的实用价值,因此,青铜成为一种人人都想得到的金属。青铜古代叫做“金”,在西周时代的金文里,经常可以看到周王赏赐有功劳的臣下“金”多少的记录。当时人们使用的工具,像铲子、刀子等都是用青铜铸造的。因为“金”珍贵,人人都想得到,所以即使这些工具是使用过报废了的,也可以拿到市场上去换商品。久而久之,铲子刀子之类的工具便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了。
但是这些青铜铸造的工具毕竟笨重,携带起来太不方便,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把铲子、刀子等工具缩小,规定他们的价值,便成为了流通的金属货币。当时以赵、魏等国的铲币,齐、燕等国的刀币最为著名。“钱”字本来的意义是农业生产用的铲子,从此便又有了货币的意义。此后渐渐地,铲子本义被人们忘却,后代人看到“钱”字,就只想到它的货币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