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金鱼饲养文化
古时多有文人把养鱼当成调剂身心的趣事,于是便在自己家里挖上个鱼池,养起了宠物鱼。清人赵学敏在《纲目拾遗》中说:“金鱼自宋南渡始有。”那时候为了满足人们的欣赏趣味,有人专门驯养金鱼,培养更漂亮的金鱼。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金鱼有鲤、鲫、鳅数种,鳅、鳕尤难得,独金鲫耐久,前古罕知,自宋始有畜者,今则处处人家养玩矣。”
“金鲫”是宋代最著名的观赏鱼,《能改斋漫录》云:“杭之西湖有金鲫鱼,投饼饵则出,然不妄食也。苏子美诗云:‘松桥叩金鲫,竟日独迟留。’东坡游西湖诗云:‘我识南屏金鲫鱼,重来拊槛散斋馀。’皆记其实。”
这种鱼的培育技术在当时是保密的,“问其术,秘不肯言,或云以阑市湾渠之小红虫饲,凡鱼百日皆然。初白如银,次渐黄,久则金矣,未暇验其信否也。”又或“鱼子多自吐吞,往往以萍草置池上,待其放子,捞起曝干,复换水,复生鱼黑而自,始能成红。或谓因所食红虫而变,然投之饼饵,无有不出,能不食复入者盖寡。岂习俗移人,虽潜鳞犹不能免耶?”现在学过初中生物的人都知道,这其实不过就是人工选择而已,然而在当时,这种技术还是十分奇妙的。
不过根据《梦粱录》记载,当时用来买卖观赏的金鱼已经不能算稀罕事儿了:“鱼儿活行,以异样龟、鱼,呈献豪富。…金鱼,有银白、玳瑁色者。今钱塘门外多畜养之,入城货卖,名‘鱼儿活’,豪贵府第宅舍沼池畜之。”看起来估计一条好看的金鱼要卖上不少钱,所以当时只有富贵人家才能挖鱼池养得起金鱼。
除了鱼池,当时的文人也有用小盆池养鱼把玩的。《靖康要录》记载:“上(宋钦宗)聪明仁孝,好学而喜文,自以地逼望崇,每怀兢畏,至讲读之暇,惟以髹器贮金鱼而观之。”髹器就是漆器,红黑相间的漆器衬托着游来游去的金鱼,也足以做一时之乐了,这正是“香杀柑花麝不如,晚窗重理读残书。饥乌只道无人在,偷觑盆池一个鱼”。
其实最适宜养鱼的自然是玻璃缸,但是在宋代,透明度很高的玻璃缸还是属于奢侈品,所以当时用玻璃盆或者玻璃壶养鱼还是一件值得写进诗里吟诵的事情。“头角未峥蝾,潜宫号水晶。游时虽逼窄,乐处在圆明。”水晶宫中的游鱼,正迎合了文人们观其自得意的愿望,也算是久在樊笼里,于着一隅能稍稍复得返自然了吧。水里游的除了金鱼,绿毛龟也是宋代人们喜欢的宠物。